⑴ 当前我国遥感发展计划
1 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
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类型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出现
现已发展起来的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500km)和太阳同步卫星(600~1000km)。传感器有框幅式光学仪器,缝隙,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仪,微波散射计,雷达测高仪,激光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它们几乎覆盖了可透过大气窗口的所有电磁波段,而且有些遥感平台还可以多角度成像,如三行CCD阵列可以同时得到3个角度的扫描成像;EOS Terra卫星上的MISR可同时从9个角度对地成像。
(2)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不断提高
仅从陆地卫星系列来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有4个波段(MSS),其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50nm,空间分辨率为80米,重复覆盖周期为16-18天;80年代的TM增加到7个波段,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137nm,空间分辨率增加到30米;2000年后,出现增强型TM(ETM),其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可达15米。法国SPOT4卫星多光谱波段的平均光谱分辨率为87nm,空间分辨率为20米,重复周期为26天;SPOT5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2.5米,重复覆盖周期提高到1-5天。1999年发射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是我国第一颗资源卫星,最高空间分辨率达19.5米,重复覆盖周期为26天。1999年发射的美国IKONOS-2卫星可获得4个波段4米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和1个波段1米空间分辨率的全色数据。IKONOS发射稍后,又出现了空间分辨率更高的OrbView-3(轨道观察3号)和Quickbird(快鸟),其最高空间分辨率分别达1米和0.62米。
(3)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遥感技术的最大成就之一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1]。第一代航空成像光谱仪以AIS—1和AIS—2为代表,光谱分辨率分别为9.3nm和10.6nm;1987年,第二代高光谱成像仪问世,即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的航空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其光谱分辨率为10nm;EOSAM—1(Terra)卫星上的MODIS具有36个波段。如今的卫星高光谱分辨率可达到10nm,波段几百个,如在轨的美国EO-1高光谱遥感卫星上的Hyperion传感器,具有220个波段,光谱分辨率为10nm。我国“九五”研制的航空成像光谱仪为128个波段。
1.2 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遥感信息处理技术最早为光学图像处理,后来发展成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博士提出把常规地图变成数学形式的设想,可以看成是数字图像的启蒙;到1972年随美国陆地卫星的发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真正地发展起来。随着遥感信息获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基础科学等的发展,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图像的校正与恢复,图像增强,图像分类,数据的复合与GIS的综合,高光谱图像分析,生物物理建模,图像传输与压缩等方面。其中图像的校正与恢复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图像增强方面目前已发展了一些软件化的实用处理方法,包括辐射增强,空间域增强,频率域增强,彩色增强,多光谱增强等。图像分类,是遥感图像处理定量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方面,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基于光谱统计分析的分类方法,如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为了提高基于光谱统计分析的分类精度和准确性,出现了一些光谱特征分类的辅助处理技术,如上下文分析方法,基于地形信息的计算机分类处理,辅以纹理特征的光谱特征分类法等。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新方法,如神经网络分类器,基于小波分析的遥感图像分类法,基于分形技术的遥感图像分类,模糊聚类法,树分类器,专家系统方法等[2]。在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方面,也发展了许多处理方法,如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等。这些方法均已在高光谱图像处理中得到应用。
1.3 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总体上说,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应用深度也不断加强。目前,在地学科学、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监测、考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评价、牧场管理等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遥感技术也已成为实现数字地球战略思想的关键技术之一。地球科学中的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等是较早应用遥感技术的领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潜力还可以不断地挖掘;在精细农业、环境评价、数字城市等新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潜力巨大。此外,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快速发展也无疑为遥感技术的更广、更深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之,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地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⑵ 中国遥感卫星数据哪家公司代理销售
北京一号是二十一世纪的下属公司宇视蓝图代理;中巴资源卫星在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可以申请到。另外几颗常用的卫星都是军方发射的,没有设立代理公司。如果您是个人使用的话,应该是买不着的;如果是您单位使用的话,还需要看企业的性质,走官方途径找军队购买还是有可能的。如果市面上有个人或者私企直接销售军队卫星的,最好小心点,问清楚途径,不要贪图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⑶ 今后10年内有哪些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计划
1. GeoEye公司GeoEye-2卫星计划,计划于2012年发射这颗卫星。据说,GeoEye-2的成像精度可达25厘米
2. 印度的Cartosat-3系列,Cartosat-3A将在450千米高度轨道上实现小于0.5米的全色分辨率和大约1米的多光谱分辨率,这个性能在现有民用遥感卫星中是数一数二的。根据ISRO在2010年公开的文件,Cartosat-3A将在2014年发射。
3. 中国第一颗自主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卫星(2.5米分辨率)计划于2011年发射,但是好像还没有发射。
4. 俄罗斯计划使用“资源-P”卫星替换目前在轨超期服役的遥感卫星“资源-DK1”。新卫星的在轨工作寿命为5年,比“资源-DK1”卫星至少多2年。其工作性能也有明显提升,其拍摄的卫星图片的分辨率可达0.4米至0.6米,卫星所携扫描设备和3套摄影系统可为地面提供全色域地球图片和地表红外信息,预计于2012年上半年发射升空。
5. 巴基斯坦将于2014年再发射一枚高分辨率远程遥感卫星(RSSS)
⑷ 卫星遥感方面需要做些什么东西需要的基本能力以及用到些什么方法和工具
卫星遥感现在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不知道你的学啥专业的,我现在做的是大气方面的,主要用的气象卫星,来反演大气的一些基本特征,对于一些天气现象进行监测预报;能力这方面看你怎么想了,如果是本科的话一般就行,毕竟接触的信息有限,只要肯下点功夫做一定没问题;方法和工具一般都是一下软件,如果不想用可以自己编程,这个用起来比较舒服,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实现自己的想法,比较推荐
⑸ 有遥感卫星影像销售资质的单位是哪些
国内大部分的卫星影像数据基本上是用国外卫星的影像数据。目前国内用户一般是通过国内北京揽宇方圆来完成卫星影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