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运动类App如何做市场营销
可以看看动动圈,还是蛮不错的。
『贰』 最适合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营销策略是
营销策略定义:
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营销背景:
营销是21世纪的终极杠杆!
在21世纪,伟大的成功只会降临那些令人敬畏的市场商人,而杰亚伯拉罕就是真正理解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的几位财智之士之一。
为什么?因为今天的企业已无其它杠杆可用。毕竟,今天的绝大多数企业已经简化成一种商品了。人们购买的行为没有太大的不同,广告的成本也相差无几,就算企业加班加点,轮班两次甚至三次也不会带来多少优势。
但是,如果你能让自己雇佣的每位销售人员都能给你带来三倍或四倍于竞争对手之销售队伍的业绩,如果你能从自己所打的广告中获得十倍于竞争对手的收益,如果你能让一位顾客从你那里购买的平均额超过从竞争对手那里购买的50%--200%。
最后,如果你能想出如何每年向顾客“额外”转卖无数次,并且每次向他们出售带有很大利润空间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或服务----你就能以百分之几万的比率遥遥领先你的竞争对手。
百万美元与碌碌无为之间的区别在于营销策略
营销就是通过教育迫使目标观众或听众赏识你的产品,服务或公司给他们提供的优势、利益、收效或保护的能力。
你提供给客户的这些东西,不仅要高于,优于他们目前所拥有的东西,而且还要高于,优于他们得到的一切选项和选择。
说到底,营销就是销售一种利益。
营销策略
(一)4P’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六十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兴旺发达时期,突出标志是市场态势和企业经营观念的变化,即市场态势完成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经营观念实现了由传统经营观念向新型经营观念的转变。与此相适应,营销手段也多种多样,且十分复杂。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麦卡锡(E.J.Macarthy)教授在人们营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即产品(Proct)、定价(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Ps”是营销策略组合通俗经典的简称,奠定了营销策略组合在市场营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它为企业实现营销目标提供了最优手段,即最佳综合性营销活动,也称整体市场营销。
(二)6P’s营销策略组合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走向滞缓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治和社会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和制约越来越大。这就是说,一般营销策略组合的4P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资源及目标的影响,而且更受企业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市场营销理论只看到外部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和制约,而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也可以影响外部环境,另一个方面,克服一般营销观念的局限,大市场营销策略应运而生。1986年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策略,在原4P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两个P,即权力(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简称6PS。
科特勒给大市场营销下的定义为:为了成功地进入特定市场,在策略上必须协调地施用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共关系等手段,以取得外国或地方有关方面的合作和支持。此处所指特定的市场,主要是指壁垒森严的封闭型或保护型的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和政府干预的加强,是国际、国内贸易中大市场营销存在的客观基础。要打入这样的特定市场,除了做出较多的让步外,还必须运用大市场营销策略即6P组合。大市场营销概念的要点在于当代营销者日益需要借助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技巧去排除产品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取得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大市场营销理论与常规的营销理论即“4Ps”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十分注重调合企业与外部各方面的关系,以排除来自人为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障碍,打通产品的市场通道。这就要求企业在分析满足目标顾客需要的同时,必须研究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制定对策,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公共关系工作去完成。(2)打破了传统的关于环境因素之间的分界线。也就是突破了市场营销环境是不可控因素,重新认识市场营销环境及其作用,某些环境因素可以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施加影响或运用权力疏通关系来加以改变。
(三)11P’s营销策略组合
1986年6月,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教授又提出了11P营销理念,即在大营销6P之外加上探查、分割、优先、定位和人,并将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称为“战术4P”,将探查、分割、优先、定位称为“战略4P”。该理论认为,企业在“战术4P”和“战略4P”的支撑下,运用“权力”和“公共关系”这2P,可以排除通往目标市场的各种障碍。
11P分别是:
1.产品(Proct)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装;
2.价格(Price)合适的定价,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内制订相应的价格;
3.促销(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广告;
4.分销(Place)建立合适的销售渠道;
5.政府权力(Power)依靠两个国家政府之间的谈判,打开别外一个国家市场的大门,依靠政府人脉,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在中国所谓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闻宣传媒体的力量,树立对企业有利的形象报道,消除或减缓对企业不利的形象报道;
7.探查(Probe)即探索,就是市场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如何,有什么更具体的要求;
8.分割(Partition)即市场细分的过程。按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进行分割;
9.优先(Priorition)即选出我的目标市场;
10.定位(Position)即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赋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说就是确立产品竞争优势的过程;
11..员工(People)“只有发现需求,才能满足需求”,这个过程要靠员工实现。因此,企业就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里的people不单单指员工,也指顾客。顾客也是企业营销过程的一部分,比如网上银行,客户参与性就很强。
『叁』 运动类APP的销售前景如何
App市场中,各种各样的APP层出不穷,那么,现在到底哪种APP越来越受欢迎呢?答案是,运动与健身APP。市场调查机构IHS发布报告称,运动及健身方面的应用程序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其下载量将从2012年的1.56亿次增长至2017年的2.48亿次,增长率为63%。具体可以去泽思网络的官网看看
『肆』 运动类app有哪些变现途径及如何转型
虽然,运动健身类APP同手游、社交一样与我们息息相关,但工具的属性太强,产品延展性太弱,以至于自身造血变现能力不够强,导致“全民健身”看似美好,但俨然已经“不是”一门好生意。
不过,自身的转型和跨界或许能给这些运动类APP提供一种新的思考。
运动类APP的三个变现途径
1、伤不起的广告
流量变现很天然,但天然流量却不好变现。互联网的三个变现手段:游戏、广告、电商,无一都是流量变现的“顺其自然”,其中,尤以广告变现最为“振奋人心”,似乎APP用户达到百万后,广告主自然要来投你的开屏页、首页banner图、feed流。
但除非广告主有点“傻”,不然这只能是APP创业者(区别于硬件、技术创业者)的一厢情愿。毕竟,广告投放是双方BD主导的一门技术活,除了甲方日益缩水的预算,被投放的乙方越来越要为广告所带来的新增和转化买单,而中长尾产品的用户存量实在有限,百万日活以下几乎注定了转化的乏力。
反观运动健身APP,全民属性以及GPS+轨迹记录成为标配,APP内的广告+基于位置的场景广告成为产品初期比较可观的利润来源。
其中,就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2015年刚拿完B轮融资的“悦动圈”与“有乐通”就签了一个字面上号称1个亿的广告合同,2016 年更是高调宣布自身广告业务的应收款已经累计超过 1 亿元,均是来自品牌广告和线上赛事(真是1+1=2的逻辑)。
同期,虎扑体育(旗下有虎扑跑步APP)去年广告营收是1.21亿,不过虎扑跑步APP所占比例应该不大。
广告营收“形势大好”。在好看的纸面数据下,运动类APP也极力拓展自己的市场部门和商务部门。但在今年10月悦动圈陷入“违约事件”,被质疑数据造假后,金主都表示很“紧张”。
实际上,依赖流量(用户数、日活、月活)去接驳广告变现的“致富之路”,必然会出现这个问题,随着广告效果汇总的虚高,广告主也必然遵守心理上的黑洞效应,要百万曝光,必然会要千万曝光,而产品真实的数据和沉淀的用户信任根本赶不上金主想要的“逃逸速度”。
因而,广告变现颇有七伤拳的味道,拿用户的信任来提升现值,却消耗了未来的终值。
2、Premium模式(产品付费)
这在国外很常见,国外的 Runkeeper(被今年2月被Asics收购)、Runtastic都采用了产品付费这一盈利方式,虽然略有差异,却不尽相同。Runkeeper是采用的月付费(9.9美元/月),而 Runtastic是推出 Pro 版 App(打包72人民币),一次购买,原因是因为 Runkeeper 的高级功能要依赖他们的服务器,而Runtastic能提供较为准确的运动数据。
就国内的而言,虽然“内容付费”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在运动健身领域似乎并没有大的厂商敢于向用户收费,它们更愿意在APP内开发一个商城,然后卖鞋、卖奖牌,试图通过电商让用户为自己的财报买单。
其实,就像内容付费的市场需要培养一样,运动健身APP的对健身数据收费也需要培养,Nike +虽然没有什么商业化的运作,但15年耐克公司光通过Nike+(拥有全球最大的慢跑俱乐部,会员达到300万)的收入就近21亿美元,通过沉积的用户跑步大数据而研发的飞线(Flywire)技术、缓冲技术以及Nike+全能鞋类技术,让耐克从鞋厂慢慢向一个数据、技术厂商转变。
而国内的运动APP则始终缺乏技术自信,也不相信运动大数据能驱动产品走向新的生机。
以运动衣上的“夜光材料”为例,Nike+综合的是用户上传的夜跑数据,因而在跑步服上加入夜光材料,国内的运动类APP则是——耐克出夜光跑衣了,我们要策划夜光跑。
如此,可见一斑。
3、去向电商的新红海
电商绝对是红海,这个没什么好质疑的。运动类APP做自己的电商的底层逻辑是品类取胜,他们的思路是——你喜欢跑步=你喜欢在我APP里买装备,或“你喜欢跑步=你需要智能硬件”以及“你喜欢跑步=你需要私教”。
直观来看,这么分析其实没什么问题,但却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跑步的本质是什么?
跑步的本质是购物吗?跑步的本质是社交吗?都不是。
跑步的本质是一种情感,跑步所流露的人类的一个重要的情感状态是,那种完全沉浸在行动中的情感,社会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将这种情感状态称作心流(Flow)。
在心流状态中,人们会忽略时间和外部环境,与正在做的事情融为一体。跑步这个情感,他的难度适当,随时可以进行,又能提供足够的挑战,让我们持续沉浸其中,跑完一小段又不会太困难,不会让我们产生沮丧和焦虑。跑步是一个心流的完美场景。
所以,跑步这一心流情感有5个特征,从这5个特征出发,与电商所想实现的购物状态相去甚远,他们是:热衷、专注、目标清楚、立即的回馈以及主控感。
会去购买运动装备的跑友大部分是热衷跑步的用户,因此他们去跑步就突破了第一个心流的象限“热衷”,跑步的沉浸感带给跑友专注一致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无论是跑步前还是跑步后都是排他的,而在心流的第三个象限跑友明显清楚自己的目标(绝对不是购物),并能通过身体状态得到立即的反馈和对这项活动的主控感。
因此,运动类APP做电商的思路都是基于心流的第一象限出发,这实际上是把“热衷跑步”和“会去购物”作了逻辑上的偷换——在产品设计上自欺欺人。
这就导致了运动的品类电商还没开启就一定不那么可取。相比购物,我们去跑步更多地是去享受这种心流的情感,忘却时间和焦虑,但时间和购买时限下的焦虑却又是购物所强调的,这在心理上又为用户平添了一种习得性障碍,越是让他们去购物,他们的沮丧感会越强。
转型与跨界
其实2016年末运动类APP普遍过得不好,所以,转型与跨界,转型应该放在首位。
一方面,运动类APP不应当只是APP创业公司,其实他们的本质应该和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一样是一种技术驱动的公司,至少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总是以技术公司自持,而从不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内容公司、媒体公司。只是两者,在技术驱动类型上有所区别,头条和一点依托的是算法和内容产出,而运动类APP未来应当依托的不应是市场和商务,而是对运动数据的挖掘,以及根据大数据带动上游产业(运动品牌厂商、硬件厂商)的能力。
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下半场,拼技术实力俨然已经成为战场上的“刺刀”。
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广告、电商,跨界融合也将成为运动类APP提振的关键,尤其是在体育产业即将起步的背景下,“体育+旅游”,不应当只是有政府驱动,更应该延伸出“跑步+旅游”、“骑行+旅游”、“瑜伽+旅游”、“赛事+旅游”等新的行业融合模式。
在今年9月初,携程旅行网发布的《体育主题旅游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通过携程旅游预订体育旅游线路的人数环比增长400%。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今年也出台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十三五”时期,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
而旅游天然存在两个问题——淡季和重复率低,体育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类似,2016年湖南省山地户外健身休闲大会、2016年中国水上摩托精英赛等都为当地旅游淡季带来了可观的营收,也为之后以运动旅游为目的提升了旅行的重复率。
当然,还有线下马拉松一体打包游和国外联赛的观赛游,也都是能给国内运动类APP带来的新的思考。
最后,高净值人群带来高变现能力,运动类APP如何把控这部分热爱运动和旅游的高净值人群,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吧。
『伍』 APP营销的营销策略
App营销的功能策略分为“全功能包含品牌”、“单一功能展现品牌”两类。
所谓专“全功能包含属品牌”指的是,一款App里包含除推广品牌以外还带有多种功能。如“全家FamilyMart”推出的App,实现了“产品信息”、“门店信息”、“卡路里测算”、“选餐机”等多个功能;而“单一功能展现品牌”,顾名思义,一款App实现一个功能,或是推广品牌文化,或是发布品牌产品信息,或是一款小游戏,清晰明确。
App营销的体系策略则分为“产品型”、“品牌型”、“综合型”。
其次,需要考虑如何让受众接受这款App。由于消费者和用户对品牌App的理解已经从好奇上升到熟悉,并且成为用户了解和接触品牌的必须途径,因此,分析消费者和用户的行为,挖掘他们内在的需求和兴趣点,是App创意与品牌结合的重点之一。
『陆』 健身软件的营销策略
具体的营销策略肯定是通过宣传的,可以事先先去发布一些现金的领取,以此来吸引人去使用。
『柒』 运动类的APP应该怎么做推广
你好
多本地区宣传
制作自己的会员卡打折优惠活动
开通公众号进行微博微信等等扩散就可以内了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容的动力,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你继续“追问”!!
如你还有别的问题,可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互相理解,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