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汽车跨界营销盘点:热门综艺仍旧是车企的“夏天”
文/十一
随着综艺节目的井喷上线,电视台、视频平台看到了广告植入的新机遇,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愿意把广告投放的宝押在综艺节目上,其中,文化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更是尤为常见。
不难理解,近年来综艺节目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保障客户利益,综艺节目也在不断调整完善自身植入创意形式。越来越多的品牌在节目中获取到了全方位的不同植入组合曝光,提升了品牌植入价值。
与之相呼应的是自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上呈现持续萎靡状态,汽车品牌的综艺植入却能够逆势增长。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综艺节目最得汽车品牌的青睐,综艺节目又是用什么样的魅力俘获了各大汽车品牌的“芳心”?
上汽通用别克×《乐队的夏天》
最近几年,优质的音乐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从《歌手》、《中国好声音》,到《蒙面唱将猜猜》,再到《明日之子》、《创造营》系列等,让观众大呼过瘾,而今年夏天的现象级乐综,非《乐队的夏天》莫属。重复收视度长期处于高位,豆瓣评分8.7,再加上极具看点的商业植入,让首席特约赞助——上汽通用别克,通过娱乐基因的加持,在消费者心目中提升了品牌的好感度,同时撬动了新车上市的更多整合营销势能。
通过分析了解,别克作为在今年夏天大火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的头部冠名品牌,在节目中合作了两款车型,不得不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植入方式很冒险。
此次比亚迪赞助《经典咏流传》以及举办“BYD全民嗨唱经典”K歌大赛就是一个创新的营销案例。它充分调动网友们的积极性,并且拥有深入的互动参与度,成功把比亚迪的年轻形象植入到消费者的印象里,让比亚迪的品牌形象更符合年轻群体的要求。同时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把比亚迪的品牌调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写在最后
在信息碎片化的自媒体多屏时代,很多常规的互联网营销手段显得力不从心,品牌的声量在泛滥的信息流当中很难传达给消费者,要进一步与其建立深度的情感链接,吸引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更是难上加难。
而娱乐场景因为天然有助于和消费者进行深度互动沟通,可以有效抵达受众的营销触点,迅速建立赞助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背后的社交传播机制还能形成市场规模效应。如果做的好,效果绝对是其他传统方法望其项背的。这也是以品牌赞助或冠名植入为代表的娱乐营销,越来越成为品牌广告主营销战略中重要的因素。
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跨界营销并不只是请几个明星、搞几场活动、摆摆姿态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真正立足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进行经营思维的变革。固守传统的营销传播方式,注定无法和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形成有效沟通;只有年轻化的营销姿态,没有相应产品的支持,也注定只会昙花一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如何造势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
对于狼而言,只要能捕到猎物,什么方式都可用。企业的营销策划也是如此。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可以以任何方式为企业开拓市场助力。而事件营销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营销方式。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让企业的产品传入千家万户。
2001年11月初,华帝在中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华帝股份制改造成功和华帝股份公司正式成立”,适逢高层进行了重大的人事调整,新闻不断的华帝同样吸引了全国近30家权威媒体报道,几乎所有的有影响力的经济、社会性媒体都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报道。华帝正面新闻不断,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形象,全面传达了需要传达的企业信息。
2002年8月,华帝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斥资3亿元进军整体厨卫,再次吸引了媒体眼球,一个月之中,全国约80家媒体包括电视台刊发了这条消息。三年来,华帝行销事件不断,各种举措令人眼花缭乱,每一次动作都引起了行业和新闻界的关注。2002年8月,华帝公司成立专门的公共关系部负责对外公关和新闻发布活动等。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事件行销作为品牌传播战略来对待,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最少的投入,取得了最好的品牌宣传效果。通过事件行销的运作,最为明显的成效是华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双重提高。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2001年华帝品牌总体知名度达到60%以上,品牌忠诚度达80%以上,华帝灶具的品牌提及率、品牌知名度、市场拥有率均居第一。
华帝的业绩也是有目共睹,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销售额不到4亿元到2002年销售额上升至7亿元,每年大约递增1亿元。这种理性而持续稳步的增长,得益于科学而系统的品牌营销战略。
许多人认为事件行销就是新闻炒作,既然是新闻炒作,就必然有许多虚假的成分。有许多企业为了新闻炒作而炒作,制造虚假新闻,蒙蔽消费者,也许有的企业知名度提高了,但却招致市场一片骂声,其最终结果都是得不偿失。
但华帝从事的新闻事件,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企业行为,只是为了品牌的需要,不断的加以提炼和传播而已。完全是顺应企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并不是为了新闻炒作而产生的。“万华联盟”也是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的一种行业行为,只是它把市场行为与品牌传播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而“百万创业援助活动”和“研制九运火炬”则是不折不扣的公益行为。那么为什么把这些新闻变成行销事件并运作得如此成功呢?是因为华帝一开始就有清晰的营销策略和成熟的操作技巧,不放过任何一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机会。
Ⅲ 用《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分析一档热播节目《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急急急!!需要1000字啊。!
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4P’s”理论:产品(Pro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ategy),所以简称为“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
产品(Pro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以精英的实力创造大众文化”《中国好声音》在创新理念和运作机制上非常先进、专业以及市场化,采用了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普通人的梦想,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好产品,节目的内容、形式、人物、设备,均有出彩之处。内容上,追求音乐梦想、执着拼搏的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给更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注入了“正能量”;形式上,“椅子很忙”的漂亮转身和“擂台飙歌”的刺激都很好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人物上,从四大导师到实力惊人的学员们,再到专业的伴奏乐队,顶级阵容联袂是观众最乐于看到的;设备上,现场四把导师座椅直接从英国空运过来,总价高达320万元,而现场顶级的音控设备、录音设备、环绕全场的巨型LED屏等等也都造价不菲,这些硬件设备也是高品质节目的基础。
价格 (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中国好声音》吸引家多宝、苏宁易购的眼球(在电商行业中,眼球经济占据着入口),设立音乐基金、签约好声音选手,也是抢眼球的不同手法。引进节目,结合实际保留精髓.“第一次录像后我们感觉这档节目就会成功,片子出来的效果打动了我们所有人,大家都非常激动。”虽然引进国外先进节目样本,《中国好声音》并不是首开先河,但却做得最原汁原味。不仅是那只拿着麦克风的手的标志性LOGO,还有那把造价昂贵的椅子,就连椅子转过来的后期声效,都没有走样,坚持了原版节目的精髓——寻找真正的好声音。
渠道 (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中国好声音》按照制播分离、分成参股的资源整合模式,具备了利益一体化的产业链特性。这种运作模式值得借鉴,比如大胆地通过借船出海,专业化分工,通过尝试制播分离,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打造全媒体、全营销、全资源整合的产业链条,灵活运用参股、分红、风险利益共担手段。另外,在营销方面,综艺节目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让话题、热点、感动、悬念、期待不断,搅动线上线下,激发企业、媒体、观众、网民所有的欲望。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从前台到后台,从制作到传播,形成了制作方、播出方、导师、学员们甚至主持人都共同受益的局面。制作方自然赚的盆满钵满,浙江卫视的收视率也一举登顶。导师们仅仅依靠\"好声音\"的超高收视率带来的曝光就收获颇丰,学员们大都有了不错的出路,16强选手报价都是10万以上,这还仅是劳务费,学员中最高身价已超过30万。在‘好声音’中,当选手出现负面消息时,栏目组就会通过另一档辅助节目‘真我酷声音’来正面回应和反馈,让话题发酵,在质疑中确保节目和选手的正面人气。”“‘好声音’与以往选秀不同,不做海选和排名,以及过早的媒体投票,更多靠专业老师的适配选择。明星变身导师,而四位评委的搭配,摇滚、通俗、大腕、草根。杨坤的经历;庾澄庆的港台背景;刘欢和那英的男女大牌搭配,都非常符合对音乐选择的丰富和多元性。也能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喜好、特点的观众收视。”导师被选拉近距离专业又温馨与以往的选秀节目的不同,在于导师要被选。“好声音”的导师,堪称如今国内所有选秀节目最大牌的组合,但是他们并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据节目组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四位大牌导师不但非常专业地培养学员,就算有些已经离开了舞台的学员,他们也十分关切。“两场导师考核下来,我们非常吃惊,因为学员们和最初比起来已跳跃式地成长。”在台前,大家看到学员们的精彩表现,但导师们却是幕后的主角。
Ⅳ 《中餐厅3》林大厨成背锅侠,这是黄晓明团队的营销策略
《中餐厅3》作为现在话题度极高的综艺,如果说为什么说人们关注的多,主要的原因还是来源于骂声一片,从最初的店长黄晓明,因为自己的霸道无双,差点解雇林大厨登上热搜之后,却发现这个所谓的强势炒作瞒天过海,骗过了很多人。
进如果要引到王俊凯或者杨紫身上,一定会被他们的粉丝骂个底朝天。而秦海璐在初期也承受了更多的炮火,想想唯一能够炮灰,甚至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扛起所谓娱乐骂名的重担,也就是那个看似人畜无害,但实际上黑点无数的大厨。那个有些直率,但是又不会为人处事,确实在自己的厨艺上达到过巅峰,但对于中餐厅选自己担当主厨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当然在这其中我们也期望着林大厨,在之后能有上佳的表现,毕竟综艺节目的剪辑尤为重要,但是甩起锅来每个人都跑不了,相信,这不是大家想多了吧。
Ⅳ 网络综艺广告植入是属于什么营销
答:网络综艺广告植入是属于属于植入或赞助性质的营销策略的营销方式
Ⅵ 求中韩真人秀节目营销策略外文文献翻译或者综艺节目营销策略外文文献翻译
自己去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数据库下载啊
或者到知网,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下载
很多的,校园网内免费获取
校园网外可以利用google学术搜索,有部分能免费下载
Ⅶ 最近这两年,韩国乐天在经营策略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乐天是是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也韩国非常著名的五大集团之一,在全球20多个国家发展零售、食品、旅游、石化地产及金融等领域事业。
Ⅷ 万茜陷入营销风波,“不追求红”言论是不是营销策略
万茜因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而备受争议,也因此陷入了营销风波,在易立竞的访谈中,万茜表示不追求红,其实“不追求红”并非万茜的营销策略,而是她实实在在的想法,主要通过两方面体现。
这一次参加浪姐万茜被不断议论也可以理解,毕竟万茜第一次参加综艺,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镜头,表现的过于真情实感反而会被吐槽,不管外界对于万茜的声音怎样,她始终都在做自己,她不追求红。
Ⅸ 2020年网络综艺有怎样的发展营销策略
内容越发精细化,多样新生节目内容层出不穷
娱乐综艺节目指的是一种运用多种宣传营销手段同时广泛融合多个领域的艺术形式所呈现的节目模式。从1990年的《综艺大观》开始,中国的娱乐综艺节目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纵观中国娱乐综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演出式综艺到后来的游戏式、选秀式综艺,再到当下多形态多内容集体迸发,国内综艺经历了一个由点状到网状的过程,节目题材越来越丰富,节目娱乐性也越来越强。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来临和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网络综艺无论在内容创作和制作投入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相比电视综艺的品质高、团队成熟、广告主多等特点,网络综艺的互动性更强,内容丰富、广告形式也多样化。随着资本的投入、人才的涌进,网络综艺的制作和内容也逐渐向电视综艺趋同。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艺节目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Ⅹ 用综艺节目推广的方式是属于什么营销策略
属于植入或赞助性质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