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walmart的数据库营销案例

walmart的数据库营销案例

发布时间:2021-04-25 09:46:35

❶ BSCI验厂报告能得到walmart的认可吗

可以的 ,有时会看下是哪家公司的报告

❷ 宝洁和沃尔玛如何构建供应链实现双赢的具体案例

从宝玛合作看如何构建协同供应链:
从传输销售数据到共建协同的计划、预测与补货流程,再到全球数据同步,宝洁与沃尔玛的合作对中国的零售企业与供应商有怎样的借鉴?它们该如何构建协同供应链?
最初,沃尔玛与宝洁的沟通只停留在宝洁的销售与沃尔玛的采购之间的买卖关系上,双方都只是关注自己内部的业务。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与宝洁的副总裁路•普立特切特多年前在辛辛那提小河上一起泛舟时共同提出:从源头到终端分析供应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发展简单而高效的由工厂至消费者的物流储运体系。由此,双方展开了深入合作。
1、“宝•玛”的合作
首先,为降低营销成本,沃尔玛和宝洁公司建立合作联盟,由两个公司不同职能部门的12人小组一起开发出一套复杂的电子数据交换连接系统。通过该系统,宝洁公司可以源源不断地收集沃尔玛各店中其产品的销售数据,并据此将适量的宝洁产品及时地从工厂送到商店。
之后,宝洁大胆地取消了销售部,设立了客户生意发展部,将财务、IT、物流、市场等多个部门从后方支持部门改变为一线部门,与零售战略伙伴结成多部门的合作。原先宝洁和沃尔玛只在销售环节对接,财务、IT等均作为后台隐于其后;而信息共享之后,双方实现了全方位对接。
然后,在持续补货的基础上,宝洁和沃尔玛合力启动了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的计划、预测与补货)流程。它让双方从共同的商业计划开始,到市场推广、销售预测、订单预测,再到最后对市场活动的评估总结,构成一个可持续提高的循环。流程实施的结果是使双方的经营成本和库存水平都大大降低,沃尔玛分店中的宝洁产品利润增长了48%,存货接近于零;而宝洁在沃尔玛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大幅增长了50%以上。
接着,双方开始试点使用UCCnet,通过使用HTTP和AS2等网络协议共享信息。宝洁将自己的产品数据,包括公司的内部产品号码、通用产品码、零件号码目录、量度单位等数据都发布到UCCnet上,然后沃尔玛就可以接受这些数据并根据驻留在他们内部系统的数据进行验证。一旦通过验证,这些数据就被认为是同步的。
后来,通过电子产品编码,宝洁第一个与沃尔玛开始了它的射频技术(RFID)标签测试。对于宝洁来说,提议使用射频技术的价值是在零售商的货架上摆有更多它的产品,同时减少劳动力和存货费用。不久之后,宝洁与沃尔玛实现了全球的数据同步。
宝洁与沃尔玛合作方式的改变导致两家公司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两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由非输即赢的赌博关系变成了力促双方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双赢关系。
2、构建协同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合作为核心,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集成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不同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从而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宝洁和沃尔玛的成功正是运用供应链管理降低了企业整体的成本,为其实施物美价廉的销售策略提供了保障。
供应链的不确定因素是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对其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反应。要保持供应链的敏捷性,企业就必须通过IT技术建立连接平台从而获取其他链上企业的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各方面信息。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一旦整个市场刚刚发生变化,变化的所有信息就会立刻在整个供应链上显示出来,然后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就可以快速地行动起来。
我国的零售企业由于认识不足、投资力度不够等原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一定局限。虽然,一些零售企业也采用了POS系统,但对于POS系统采集的顾客购买信息却不知如何利用,也不愿意与其供应商共享信息。另外,对于条形码技术,一些供应商是等产品运到零售商的配送中心时才贴上条形码,这样条形码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有调查显示, 62.7%的零售企业建有企业内部局域网,但是利用度却不够,只有38.8%的企业在网上公布商品信息,17.9%的零售企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多数企业仅限于用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的形式传送业务相关信息,企业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交换。
为了实现完善供应链管理,企业应该在技术上加大投资,在供应链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电子扫描、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快速反应系统、共享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系统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中心同步、配送中心与供应商保持同步。为了达到企业相互之间的供应链协同,必须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提供与外部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接口。如何定义供应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接口是实施有效供应链协同的关键。在接口的设计时应该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的方便程度以及使用的安全程度等要素。
另外,企业应用系统需要建立在某个基础信息编码方案之上,不同应用系统的基础信息编码方案大都不同,基础信息的编码就更不可能相同。因此,为了实现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必须研究基础信息的统一编码问题。在供应链协同平台中,我们可以靠采用编码映射的方法来解决统一编码问题。编码的映射和转换在各统一的数据接口代理中完成。其中,集成平台和各插件系统中所有类别的关键字虽然内容上可能由许多域组成,但必须保证是唯一设计的。
3、放弃追逐短期利益
根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34家企业中,能与贸易伙伴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企业仅有72家,占总数的30.8%;合作得比较好的,仅有8家。这说明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战略伙伴关系尚未建立,双方不是从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出发。
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发展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沃尔玛让宝洁分享销售和价格信息,并将一部分定单处理和存货管理的控制权授予宝洁;而宝洁也认同沃尔玛的天天低价的经营哲学,并投资于专门的信息网络。取代原来关注沃尔玛的定货量的做法,宝洁的销售队伍集中力量去寻找如何提高沃尔玛的销售业绩,使双方的利润最大化。
从宝洁和沃尔玛双方合作构建供应链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只要厂商双方放弃短期的利益追逐,克服相互之间的控制欲和占有欲,全面实施供应链整个过程的商务协同运作,实现信息共享,就能够真正满足双方的各自利益,实现双赢。

❸ 沃尔玛采用信息技术的决策和效果

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曾说,如果全球的IT企业只剩下三家,那一定是微软、Intel和戴尔,如果只剩下两家,将只有戴尔和沃尔玛。这显然只是玩笑话,沃尔玛虽是零售业的翘楚,但无论如何还算不上IT企业。不过,沃尔玛对信息技术的执着追求却是有目共睹,正是缘于此,沃尔玛低成本营销战略才得以屡试不爽。
成功的商业模式,只可学习不可模仿。中国的零售企业短期内虽不可能像沃尔玛那样建立如此庞大的信息系统,但沃尔玛40多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通过科技进步降低成本的精神,根据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适时采用信息技术推进商业变革的策略和方法等,更值得国内零售企业学习。为此,本期我们编辑了沃尔玛信息化案例,来详细介绍沃尔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以飨读者。
埃德·纳吉是沃尔玛公司880号分店的经理,该店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欧文镇。平时埃德·纳吉喜欢在店内来回走动,一边看着熙熙攘攘的顾客购物,一边盘算着如何降低成本。如果看到货架上的毛巾或者香皂等任何一种商品不多了,埃德·纳吉只要扫描一下毛巾或者香皂的条形码,就知道这家分店内现在还有多少该商品,已经预定了多少该商品,预定的商品中有多少正在运输过程中,什么时间到达,有多少在配送中心等。通过该商品的条形码,埃德·纳吉还可以理解上周甚至是上年880分店卖了多少该商品。埃德·纳吉之所以了解得这么详细,就是因为沃尔玛有统一的货品代码,商场当中的所有商品都有一个统一的产品代码 UPC代码,更重要的是沃尔玛公司实现了每个分店与配送中心、公司总部甚至供应商的信息实时共享。
在沃尔玛的任何一个分店,在顾客购物付款的同时,与POS机相联的计算机已经通过卫星把顾客的购物信息传到了与分店不远的配送中心和位于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市的沃尔玛总部,直至5000多家供应商。沃尔玛公司总部只是一座普通的平房,但与其相连的计算机控制中心,却是一座外貌形同体育馆的庞然大物,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规模仅次于五角大楼甚至超过了联邦航天局。沃尔玛4000千兆容量的数据库、5500多个工作站以及不计其数的服务器和PC机,保证了沃尔玛能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4500多个店铺内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
依靠这套庞大的信息系统,本顿维尔总部的经理们再也不用专心致志地研读来自每个商店或地区上个月或者上个星期的报告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跟踪任何一件商品的销售情况,比如某款服装或者某类钓鱼杆,并在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这使得依据当地习惯选择商品品种和进行实验性销售更容易。他们可以把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里以不同的方式摆放,然后很快告知所有的商店都采用效果最好的那种。而各分店的经理则依靠历史数据适时调整订货数量和品种。
信息化对商业的影响绝不只是技术应用的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它对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方式、营销规划乃至整个企业管理思想现代化演进的重要影响。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
当880号分店货架上某种商品的库存低于限定额后,沃尔玛的自动补货系统会自动生成某种商品的订单,只要埃德·纳吉确认一下,订单信息就自动传递到配送中心。如果埃德·纳吉觉得系统建议的数额太大或者太小,还可以进行调整,甚至取消订单。
无缝物流
沃尔玛各分店的订单信息像涓涓细流传递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整合后正式向供应商订货。供应商可以把商品直接送到订货的商店,也可以送到配送中心。
有人这样形容沃尔玛的配送中心:这些巨型建筑的平均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装着人们所能想像到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从牙膏到电视机,从卫生巾到玩具,应有尽有,商品种类超过8万种。沃尔玛在美国拥有62个以上的配送中心,服务着4000多家商场。这些中心按照各地的贸易区域精心部署。通常情况下,从任何一个中心出发,汽车可在一天内到达它所服务的商店。
在配送中心,计算机掌管着一切。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先经过采购计划核对、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当每一种商品被储存进去的时候,计算机都会把它们的方位和数量一一记录下来。一旦商店提出要货计划,计算机就会查找出这些货物的存放位置,并打印出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将来贴到商品上。整包装的商品将被直接送上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人员取出后,也会被送上传送带。商品在长达几公里的传送带上进进出出,通过激光辨别上面的条形码,把它们送到该送的地方去。传送带上一天输出的货物可达20万箱。对于零散的商品,传送带上有一些信号灯,有红的、黄的、绿的,员工可以根据信号灯的提示来确定商品应该被送往的商店,以决定是否取这些商品,取到的商品将被放到一个箱子当中,以避免浪费空间。

作者: 221.218.28.* 2005-3-4 23:39 回复此发言

2 秘密-沃尔玛供应链

配送中心的一端是装货平台,可供130辆卡车同时装货,在另一端是卸货平台,可同时停放135辆卡车。配送中心24小时不停地运转,平均每天接待的装卸货物的卡车超过200辆。
沃尔玛用一种尽可能大的卡车运送货物,大约可能有16米加长的货柜,比集装箱运输卡车还要更长或者更高。在美国的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车队,沃尔玛的卡车都是自己的,司机也是沃尔玛的员工,他们在美国的各个州之间的高速公路上运行,车中每一立方米都被填得满满的,以节约成本。
公司6000多辆运输卡车全部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每辆车在什么位置、装载什么货物、目的地是什么地方,总部都一目了然。因此,在任何时候,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这些车辆在什么地方,离商店还有多远,他们也可以了解到某个商品运输到了什么地方,还有多少时间才能运输到商店。对此,沃尔玛可以精确到小时。如果员工知道车队由于天气、修路等某种原因耽误了到达时间,装卸工人不必等待,可以安排别的工作。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沃尔玛可以保证,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沃尔玛的分店货架平均一周可以补货两次,而其他同业商店平均两周才补一次货。通过维持尽量少的存货,沃尔玛既节省了存贮空间又降低了库存成本。经济学家斯通博士在对美国零售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的三大零售企业中,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沃尔玛是1.3%,在凯马特是8.75%,在希尔斯则为5%。
如果年销售额都按照250亿美元计算,沃尔玛的物流成本要比凯马特少18.625亿美元,比希尔斯少4.25亿美元,其差额十分惊人。
供应链管理
沃尔玛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可以让供货商们能够直接进入到沃尔玛的系统,沃尔玛把它叫做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可以在沃尔玛的每个店铺当中及时了解到相关情况。任何一个供货商可以进入这个系统当中来了解他们的产品卖得怎么样,昨天、今天、上个月甚至上一年卖得怎么样。他们知道这种商品卖了多少,而且可以在24小时内就进行更新。通过零售链接,供货商们就可以了解销售情况,来决定生产计划,这样他们的产品成本得以降低,从而使整个过程是一个“无缝”的过程。
零售链接的“原型”是沃尔玛和宝洁公司为促进销售而建立的自动定发货系统。为了降低营销成本,1987年7月沃尔玛和日用化工品供应商宝洁公司建立合作联盟。对于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山姆·沃尔顿说:“为了推动我们的业务发展,通过联盟形式,借助计算机开始实现信息共享。宝洁公司可以调用沃尔玛的销售和库存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有效的生产和出货计划。不仅仅是单纯的财务管理,而是通过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对整个业务活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从而使双方进入到一种新的境地。”
双方实施合作的主要组织机构是由宝洁和沃尔玛双方的财务、流通、生产和其他职能部门组成的约70人的专门合作团队,派驻沃尔玛实行协作管理。根据合作团队的策划,沃尔玛于1989年开始对宝洁公司的纸尿裤产品实行供应链管理,即构筑“JUST-IN-TIME”型、追求低库存的自动定发货系统。
双方企业通过EDI和卫星通信实现联网,借助于这种信息系统,宝洁公司除了能迅速知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纸尿裤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纸尿裤在沃尔玛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这样不仅能使宝洁公司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同时也能对沃尔玛的库存进行单品管理,做到连续补货,防止出现商品结构性机会成本(即滞销商品库存过多,而同时畅销商品断货)。
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专心于经营销售活动,同时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者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代为实施,所有权仍然属于宝洁公司,这样不仅沃尔玛不用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而且由于企业间不用就每笔交易的条件(如配送、价格问题)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定货、进货、保管、分拣到补货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

❹ 沃尔玛和特易购的区别

沃尔玛:
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NYSE:WMT)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
特易购:
特易购(TESCO)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英国TESCO集团在中国注册的名称。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截止2013年2月初,TESCO在中国已拥有115家乐购大卖场、1家乐购天地超级大卖场、8家乐都汇购物中心以及14家试验阶段的便捷店,会员总数超过七百万。2010、2011年,乐购连续两年获得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慈善总会和中国企业报颁发的“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2011、2012年,乐购连续两年荣登由第一财经联合艺康集团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信赖100品牌榜单”。

❺ 求沃尔玛或者零售业的库存和销售数据,表格形式哦,越多越好,近几年的,拜托啦,急用

据我所知,沃尔玛的每家店都是一个小时出一次销售统计表,动态的,谁会收集这个啊,太多太多了。

❻ 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沃尔玛的营销环境

沃尔玛(中国)SWOT分析
S:
1. 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在Wal-Mart购物可以体验到“一站式”的服务。
2. 规模经济 Every Day Low Price产品多样化种类齐全 强大的物流系统。
3. 管理人性化,企业文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伙伴。
4. 有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供货商,并通过自己的大规模采购获取更好的价格。
W:
1. 在中国没有形成经营规模前,其采用高科技和高投入的物流中心,并不能达到削减本。
因为中国不缺乏劳动力。中国的人力资源比较廉价。
2. 中国并不发达的基础设施也妨碍了高科技的使用效能。中国有购买力的人口分布与美国十分不同,其选址的指导思想不适应。
3. 中国人的购物构成,生鲜类的产品比重更大,品种要求更多。经营方式上,比较讲究控制,使得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无法做到快速反映。坚持自己的经营流程,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降低的他们的积极性。
4.海外采购的价格优势难以体现,因为中国既是消费大国, 同时也是生产大国。
5. 由于 Wal-Mart 卖的产品多样化 ,相对于其他产品较集中的竞争者来说比较没有弹性。
O:
1.中国加入了WTO,对外资的保护加大了,也放宽了限制。
2.规模经营,低价战略所向披靡。
3.潜在顾客多。
4.可和在中国其它的零售业者形成策略联盟
T:
1.中国零售业发展迅速,竞争加大。
2.在中国经营受挫,家乐福是最大对手。
3.在建立顾客数据库方面压力较大
4.政治问题、文化差异会影响到Wal-Mart的运作。
D、Wal-Mart对于中国市场问题的对策
尽管从1996年,Wal-Mart便涉足中国零售行业,但是对于中国市场的认识,Wal-Mart远不如其后来者认识的深刻,更比不上物美、好又多等本土的后起之秀。因此,Wal-Mart最需要找到的,就是对中国市场的“感觉”。
一、了解中国市场并做适当的调整
欧美的成功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尽管Wal-Mart在物流管理、全球化采购、信息化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但是,在对市场的把握上Wal-Mart还欠缺很多。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市场环境,广泛地调查研究各地区(特别是以深圳、上海和北京分别代表的不同消费大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找到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购物服务的切入点,来重新定位、划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只有如此,Wal-Mart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已经叫喊多年的 “本土化”,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实现管理层的本土化
要针对消费者进行本土化改造,就必需逐步实现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只有本土化的管理层,才能够理解如何有效的为本地消费者服务,才不会带着“美国色彩”的眼镜来看待中国市场环境。目前,大中国地区的人才积累,已经具有了亚洲高水平管理能力,同时,也对亚洲其它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市场环境,有着比欧美管理者更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选择中国或者港台的管理者做亚洲区总裁,其原因正是如此。
三、增加社区店建设,减少会员店的发展
实践已经证明,在中国绝大多数地

❼ 沃尔玛著名的"啤酒与尿布"案例,体现了大数据营销价值的哪个方面

“啤酒与复尿布”虽然是杜撰的,但制是作者也是为了很好的说明大数据相关性的重要性,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应该一味追求原因,知道结果就好,就像啤酒与尿布,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相关性,只需要知道它们存在相关就好,超时就可以根据相关性这种结果把啤酒与尿布摆放在一起,与营销挂钩的话,我觉得算是精准营销,知道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基于实际数据进行精准投放,从而增加销售额。

❽ 如何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分析沃尔玛

下面是互联网餐饮的例子,希望帮到你:


如何通过波士顿矩阵分析砍掉菜单里不受欢迎的菜品

有了单个菜品/套餐的销售额分析,掌柜们可能已经在心里盘算“砍菜单”了。毕竟不受欢迎的菜色是会“轰客”的,但如何确定这道菜是彻底不受欢迎,还是改进改进能成为“黑马”呢?对菜品这种非标准产品,真的很难做出合理判断,好在我们的波士顿矩阵可以辅助分析。


1.什么是波士顿矩阵?

波士顿矩阵被称作(BCG 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等等。

菜品这种非标产品很难获取到市场占有率,所以一般参考维度我们会使用:销售量(销售增长率)、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销售利润(利润增长率)、利润率、留存指数或流失指数(偶发明的,下文详解)、菜品评分等数据,选取其中两组组成四象限以做指导。

具体选择,取决于你希望了解什么。

2.如何在数据分析工具bdp上建立波士顿矩阵?

比如,我们在BDP个人版里组件一个表格,以菜品平均周销量环比增长率为纵轴,平均周销售利润为横轴,菜品销量作为圆圈直径(圈圈大销量大、圈圈小销量小)。我们就能得出以下的矩阵:


这张图中需要强调的是,“卖的越来越好”和“卖得好”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前者是增长率,后者是绝对值。这里就体现出了周环比增率的意义了,通过比较周环比增率(纵轴)的高低,你才能判断出哪些是潜力股菜品(销售利润一般或低,但增率高)、哪些是成熟菜品(销售利润高,但销量增率低)。


3.决定你要砍掉的菜品

前文波士顿矩阵本身的四象限:左上角是问题产品、右上角是明星产品、左下角瘦狗产品、右下角是金牛产品。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做出判断 —— 增长率低、利润也低的产品就是你要砍掉的菜品。而那些利润率低,增长率还不错的菜品,改进一下师父的手艺、包装、展示之类的因素,很可能能成为下一个明星产品。

阅读全文

与walmart的数据库营销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里有卖电子商务会计书 浏览:164
2011年电子商务发生的大事 浏览:231
宁波电子商务园区 浏览:211
乡镇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浏览:217
策划方案打包下载 浏览:329
睡衣促销活动广告语 浏览:657
淘天下电子商务 浏览:122
四类群体消防培训方案 浏览:234
酒店宣传策划方案 浏览:547
药店夏季活动促销语 浏览:672
电子商务g2g是什么意思 浏览:374
零售药店端午节有啥促销活动 浏览:847
关于饮料的促销活动主题 浏览:171
学生英语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536
银行线上活动策划方案幻灯片 浏览:80
深圳汇鑫电子商务 浏览:480
用app做电子商务 浏览:365
服务中心客服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981
小酒店的周年庆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49
桂电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作业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