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叫做饥饿式的销售方法
其实只是一种营销方式而已的,一个名字罢了,就像马太效应,跟中国的跟风没有什么区别的
饥饿营销-简介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
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表明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想,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饥饿营销”的终极作用还不是调节了价格,而是对品牌产生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分正负。
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首先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势的品牌号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这个因素,饥饿营销会是一把双刃剑。剑用好了,可以使得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
强势的品牌、讨好的产品加出色的营销手段是饥饿营销的基础,雅阁、佳美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沉淀,特别在华南地区,相信大家也领略过去年凯美瑞和今年卡罗拉上市的宣传手段,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都是为加强其品牌号召力打基础的。有了这些,加价限量只会卖得更好。产品一旦处于供不应求、加价销售的市场状态,其品牌无形中会得到了很大的宣传,其价值和号召力都会成陪地放大,为今后的持续热销打下基础,并建立忠诚度更高的客户群体。 所以饥饿营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定低价-限供量-加价卖”,正如上述所说的,强势的品牌、讨好的产品、出色的营销才是关键,才是基础。不了解对手,不认清自己,简单地去操作,会非常危险。
饥饿营销就是指产品生产者或拥有者有意调低产品的生产数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并维持产品较高的售价以及较高的利润为目标的一种营销策略。
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并达到加价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想”,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是,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白,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饥饿营销-起源
传说,古代有一位君王,不但吃尽了人间一切山珍海味,而且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饿。因此,他变得越来越没有胃口,每天都很郁闷。有一天,御厨提议说,有一种天下至为美味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饿”,但无法轻易得到,非出艰辛的努力不可。君王当即决定与他的御厨微服出宫,寻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于月黑风高之夜,饥寒交迫地来到一处荒郊野岭。此刻,御厨不失时机地把事先藏在树洞之中的一个馒头呈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这就是叫做‘饿’的那种食物。”已饿得死去活来的君王大喜过望,二话没说,当即把这个又硬又冷的粗面馒头狼吞虎咽下去,并且将其封之为世上第一美味。
这一简单的常识,在西方经济学中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即消费者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认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而效用则是消费者的满足感,是一个心理概念,具有主观性。这正如传说中的那个馒头,尽管,从使用价值上来看,它与山珍海味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当地,对于那个饥肠辘辘的君王,它却是天下至美之味。
这一常识已被聪明的商家广泛地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这种做法在营销学界更是被冠以“饥饿营销”之名。
饥饿营销- ... 展开全部
B. iphone在美国为什么要实行饥饿营销策略急求!!回答好的话给高分!
苹果能获得市场的肯定,很大程度源于营销策略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饥饿”营销。有分析认为,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
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自去年6月底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有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通过与运营商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分享运营商收入的方式,耐心地开拓市场。至今,iPhone仅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正式销售。
迄今为止,iPhone手机已售出超过400万部,而苹果从合作的运营商手中也得到了可观的收入。以iPhone在美国的合作方——美国最大运营商AT&T为例,后者每月要向苹果支付的分成费为每用户10-20美元,而AT&T从iPhone使用者手中收取的月使用费从60-220美元不等,分成比例约在10%左右。
在苹果公司看来,公司除了出售手机外,更提供软件等方案,因此理应分享移动运营商的部分收入。
显然,运营商是能够接受这样的合作模式。美国的iPhone购买者中有40%是AT&T的新客户,在纽约、旧金山等城市,iPhone更是让AT&T网络的数据流量翻了3倍。
当然,iPhone的“饥饿式”营销策略也受到许多批评,在一些无法购买到该产品的国家滋生了多种灰色销售渠道。
C.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采取饥饿营销策略
有很多名来牌的衣服都源是实行饥饿营销的,因为这些衣服的价钱非常的昂贵,所以就是产量非常的少,基本上全球也就那么几件,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女生的广泛关注,如果你能穿上这么一件衣服的话,那么你走在人群当中也会吸引大家的注意。
D. 饥饿营销效果如何,好处,坏处
利用饥饿营销造成话题,起到品牌营销的作用。另外一个则是造成市场紧张气氛,抬高价格。
好处:
1、可以放大产品及品牌的号召力:当消费者看到周围的人整天在排队抢购、在谈论甚至组成粉丝团与竞争对手的粉丝掐架的时候,这种宣传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
2、可以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饥饿营销通过实施欲擒故纵的策略,通过调控产品的供求,引发供不应求的假象。
缺点:
1、实施难度高:饥饿营销对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和整合营销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这决定了并非任何企业都适合采取这种策略。如果企业实施不当,就有可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2、会消耗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饥饿营销属于短期策略,而品牌是长期战略,如果每次都让消费者费尽千辛万苦买到梦寐以求的产品,就会对品牌进行消极评价。
(4)美的楼盘饥饿营销策略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产品再好,也需要有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拥有足够市场潜力,饥饿营销才会拥有施展的空间,否则一切徒劳无功,不断探究人的欲望,以求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个性,组织品牌形象,自我表现,情感关系的打造要符合区域市场的心理,与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
2、消费者的欲望不一,程度不同,仅凭以上两个规则,还有些势单力薄。欲望激发与引导是饥饿营销的一条主线,因此宣传造势虽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家常便饭,但却是必不可少。
3、新品上市,前期的软硬兼施,电视广告的普遍撒网,电台、报纸、杂志、电梯等媒体的重点培育,明星代言的眼球吸引。
E. 什么是饥饿营销
1.饥饿营销并不是个新鲜事物,限量版服装出售、楼盘多次小批量销售、汽车登记预售专、商铺顾托入店大量购属物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现象其实就是饥饿营销,因为他们在商家控制产品供应、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制造抢购气氛等方面都符合饥饿营销的特点.因此,我们说饥饿营销并不是新鲜的营销策略,更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绝世秘籍.
2.苹果运用的成功,使国内模仿者风起云涌,模仿失败者不计其数,但成功者却总是那么耀眼,并且被人们拿来证明饥饿营销的无所不能:小米手机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售完20万台的纪录创造了奇迹,再一次印证了饥饿营销的威力....
3.可以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饥饿营销通过实施欲擒故纵的...
望采纳,谢谢
F. 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
小米官方好像除了雷大大说过“‘饥饿营销’是一个伪命题”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正式回应。
个人是不赞同“饥饿营销”这个提法的,营销策略永远都不会成为“小米“这种大众品牌生存并胜出的根本原因。
以小米的“饥饿营销”来讲,它更像一个结果或一个“表”,它的存在有更基础的东西,有“里”的东西。
电子消费产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产品迭代更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销售周期更短。这类企业通常面临着很高的存货风险,不仅包括它的产品,也包括它为生产产品而储备的原料。在小米初期,它的产品销售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提前备货、提前生产,一旦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就有可能拖垮整个企业。所以说这种变化的以销定产的策略更多的是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
至于说小米在逐渐取得市场认可后仍然延续了这种策略,我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种风险控制策略,即使在其品牌接受度提高的情况下,仍然是一种稳健的策略;其次,受资金、供应链、原料的影响,产能可能依旧受到限制;再次,这种“饥饿营销”经历了实操考验,不排除其赢得了管理层认可后在小米产品上的刻意使用。
但归根结底,个人还是认为“饥饿营销”是小米风险控制策略的一个必然选择。
上面这些解释还是比较单薄,而且小米能够成功,应该是基于其在更大视角下的精准定位。当然,具体细节不得而知,下面就不妨妄自揣测下。
小米初期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个人觉得小米更多的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提供产品解决方案、产品设计、产品制造整合的综合服务商,其最终目标是依托自己的解决方案、设计能力、供应链及制造整合能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打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小米更像是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生产的服务商(当然其定制化是基于一个规模并不小的群体,而不是个人),小米就像是消费者的管家(还收费低廉),针对潜在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设计产品、整合制造。既然是管家,那么从产品设计出来到交到消费者的手中的每个环节都知会消费者一声,把各个环节都透明化展示给消费者,那也就顺理成章了。
G. 饥饿营销是什么麻烦具体概述。
饥饿营销-简介
在市场营销学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
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表明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想,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饥饿营销”的终极作用还不是调节了价格,而是对品牌产生的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分正负。
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首先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势的品牌号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这个因素,饥饿营销会是一把双刃剑。剑用好了,可以使得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从而降低其附加值。
强势的品牌、讨好的产品加出色的营销手段是饥饿营销的基础,雅阁、佳美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沉淀,特别在华南地区,相信大家也领略过去年凯美瑞和今年卡罗拉上市的宣传手段,在此就不多说了,这都是为加强其品牌号召力打基础的。有了这些,加价限量只会卖得更好。产品一旦处于供不应求、加价销售的市场状态,其品牌无形中会得到了很大的宣传,其价值和号召力都会成陪地放大,为今后的持续热销打下基础,并建立忠诚度更高的客户群体。 所以饥饿营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定低价-限供量-加价卖”,正如上述所说的,强势的品牌、讨好的产品、出色的营销才是关键,才是基础。不了解对手,不认清自己,简单地去操作,会非常危险。
饥饿营销就是指产品生产者或拥有者有意调低产品的生产数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并维持产品较高的售价以及较高的利润为目标的一种营销策略。
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并达到加价的目的。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想”,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是,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白,饥饿营销的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
饥饿营销-起源
传说,古代有一位君王,不但吃尽了人间一切山珍海味,而且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饿。因此,他变得越来越没有胃口,每天都很郁闷。有一天,御厨提议说,有一种天下至为美味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饿”,但无法轻易得到,非出艰辛的努力不可。君王当即决定与他的御厨微服出宫,寻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于月黑风高之夜,饥寒交迫地来到一处荒郊野岭。此刻,御厨不失时机地把事先藏在树洞之中的一个馒头呈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这就是叫做‘饿’的那种食物。”已饿得死去活来的君王大喜过望,二话没说,当即把这个又硬又冷的粗面馒头狼吞虎咽下去,并且将其封之为世上第一美味。
这一简单的常识,在西方经济学中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即消费者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认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而效用则是消费者的满足感,是一个心理概念,具有主观性。这正如传说中的那个馒头,尽管,从使用价值上来看,它与山珍海味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当地,对于那个饥肠辘辘的君王,它却是天下至美之味。
这一常识已被聪明的商家广泛地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这种做法在营销学界更是被冠以“饥饿营销”之名。
饥饿营销-特点
饥饿营销成功的基础
一、心理共鸣
产品再好,也需要有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拥有足够市场潜力,饥饿营销才会拥有施展的空间,否则一切徒劳无功,甚至还会患上一身病。不断探究人的欲望,以求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个性,组织品牌形象,自我表现,情感关系的打造要符合区域市场的心理,与消费者达成心理上的共鸣,这是“饥饿营销”运作根本中的根本。
二、量力而行
俗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儿,别揽那瓷器活儿”。汽车厂商需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人才资源,销售渠道,行销能力等量力而行,任何盲目的、自我膨胀的经济行为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一味地高挂消费者的胃口,注定要消耗一些人的耐性,一旦突破其心理底线,猎物势必落入竞争对手的口中,这是大家所不想见到的。把握好尺度,是汽车厂商始终考虑并关注,同时由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地“测不准”现象,这一环节还应视为重中之重。
三、宣传造势
消费者的欲望不一,程度不同,仅凭以上两个规则,还有些势单力薄。欲望激发与引导是饥饿营销的一条主线,因此,宣传造势虽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家常便饭,但却是必不可少。新品上市,前期的软硬兼施,电视广告的普遍撒网;电台、报纸、杂志、电梯等媒体的重点培育;明星代言的眼球吸引;车展的春光外泄;专业测评的权威指导;销售渠道的口径统一等等众多策略与手段,各有千秋。各厂商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尽量做到选择有度,行销有法,推介有序。
四、审时度势
在非单一性实验条件下,消费者的部分欲望受到竞争对手市场活动的影响,欲望组合比例发生新的变化,购买行为关键性因素发生不规则的变动,感情转移,冲动购买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密切监控各汽车厂商的市场策略的动向,提高快速反应的机动性,也绝不可小视。可惜某些汽车厂家的一些方案的制定未免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化,值得商榷。
饥饿营销-意义
饥饿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在西方经济学当中饥饿营销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认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属性,由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决定;而“效用”则是指消费者的满足感,是一个心理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正如人们在非常饥饿的时候,哪怕是一个“馒头”,它也可以顶得上一桌“山珍海味”。尽管,我们从使用价值上来看,一个“馒头”与一桌“山珍海味”不可同日而语,但当人们在非常饥饿的时候,一个“馒头”却也可以顶得上一桌“山珍海味”,这就是典型的饥饿营销在起作用。
而如今,饥饿营销更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国内高档烟的营销推广之中,这种做法在营销学界更是被冠以“饥饿营销”之名。
饥饿营销-竞争
需要指出的是,“饥饿营销”成功与否,与市场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否则,厂家就只能是一厢情愿。
H. 有哪些较为成功的饥饿营销案例
饥饿营销可以参考一下小米的。
I. 饥饿营销是什么
1.饥饿营销并不是个新鲜事物,限量版服装出售、楼盘多次小批量销售、汽车内登记预售、商铺顾托容入店大量购物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现象其实就是饥饿营销,因为他们在商家控制产品供应、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制造抢购气氛等方面都符合饥饿营销的特点.因此,我们说饥饿营销并不是新鲜的营销策略,更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绝世秘籍.
2.苹果运用的成功,使国内模仿者风起云涌,模仿失败者不计其数,但成功者却总是那么耀眼,并且被人们拿来证明饥饿营销的无所不能:小米手机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售完20万台的纪录创造了奇迹,再一次印证了饥饿营销的威力....
3.可以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饥饿营销通过实施欲擒故纵的...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