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美国环球影片公司营销策略

美国环球影片公司营销策略

发布时间:2021-03-20 11:21:59

㈠ 环球影片公司的简介

环球影业是康卡斯特旗下公司,美国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制作片厂和办公室设在加利福尼亚环球城环球城广 场大街100号,位于洛杉矶和伯班克之间。发行、其他部门以及行政办公室则在纽约。环球是好莱坞历史第二悠久的电影公司。

㈡ 美国主要电影公司的运营模式是怎么样的

一部电影的基本收入和支出项目,收入项:影院放映、家庭录像、付费有线电视、非影院(航空等)、广告、原声音乐、其他。 支出项:发行费(美国30%,加拿大和英国35%,其他地区40%)、印刷与广告、拷贝、广告与宣传、各种版税、运费税费、美国电影协会收费、追加酬金、其他(慈善捐款、法律费用)、反向成本(制作成本、贷款利息)、补充劳动力成本(合同员工除薪水外的税、福利、医疗费用)、总体分成(只要是明星们在净利润计算前预先分去的收益)、延期分成(在票房达到一定水平后按固定比例获取收益)。 剧院票房依然是美国电影工业重要的收益来源,在谈到某某影片大卖的时候,一个数字陷阱早已隐含其中。票房-成本的简单公式很容易让人以为依靠票房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就能获利不菲,但从上面收入和支持项就能看出,大量的支出都在制作成本之外。一部票房大卖的的影片最终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入不敷出的。可见票房对于影片最终的赢利更不具有决定意义,比如迈克尔.贝拍摄《珍珠港》时。仅制作成本就高达1.45亿美元,迪士尼又在宣传上花费了将近亿元,即使可以得到院线分成的最高比例90%——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1.98亿票房的惨淡状况让迪士尼痛心不已,最终导致迪士尼主席施奈德不得不黯然离职。票房的收益还会受到演员和导演的瓜分依靠《魔戒》崛起的彼得.杰克逊在开拍《金刚》之前就确认可以获得20%的票房收益,至于像汤姆.克鲁斯,梅尔.吉布森这样常年位列好莱坞顶级演员行列的明星们,在高达2000万的基本薪金之外,往往还能享受到票房上20%左右的分成,当年克鲁斯在《碟中谍》还担任的制片人的角色,使得他的分成比高达25%,也使得近几年好莱坞大明星纷纷但当起了制片的角色,从收益角度来说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分成,当然,高额分成必须是顶级的导演和演员,影片本身的收入也需要达到一定的下限,他们本身就是票房的重要来源,就是票房号召力。而但当制片虽然能获利不少,但更要承担票房失利的责任。 以财务角度来说,票房数字的赢利价值在日益降低,但是院线上映依然是所有片商的第一选择,虽然票房不再是赢利的全部,确实赢利的基础,它是一场大营销计划中最重头的SHOW,一部影片如果无法通过院线引起消费者的兴趣,那么在其他收入模式里的收益就会受到大幅度的影响。而这个领域里有块巨大的金矿,光看数据只能说是疯狂。刚才说的《珍珠港》,在首映周的票房是5910万,而影片的DVD首个发售日就一举掠走了6750万,不敢想象最终影碟的销量了,580万张。DVD的高回报大幅度弥补了票房不佳的状况。这些里面更有迪士尼的《怪物公司》500万套,皮克斯《史莱克》800万套,《蜘蛛侠》第一集的首映票房超过1.1亿美元,而DVD发售首日影片的销量竟然是1.25亿。近几年最热的《变形金刚》一,它的吸金风暴第一个DVD发售日销量突破830万…………当今娱乐业的一大转变就是选择的自由与广泛,影院里人们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看到一部电影,但是有了DVD,选择的广度一下就增大了许多。同样的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向新兴媒体这样的模式发展,具备这种多样性,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选择回到电视,这些大公司片商对于任何金钱的气味都不会放过的。 从整体来说,片商声称的电影业是高风险行业是正确的,特别是舆论宣传下,人们一般只能看到票房和家庭影碟这样比较明显的收入,但仅仅就这两项的赢利渠道还有本土和海外之分,史上第一的《泰坦尼克号》全球票房超过12亿,是国内票房的2倍,而由于DVD技术成本的低廉,片上因此亏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在盗版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更强大的网络硬件发展之前,DVD发售就是这个领域的金矿,这是事实。 就如你说的大公司福克斯、梦工厂、派拉蒙、华纳等这些个大片商,看看他们吧,他们是电影的生产商,他们还是家庭影碟的发行商,他们还是各种纸媒的拥有者,他们还是各大电视台的拥有者,他们是一个全方位的媒体集团。美国整个娱乐产业就是他们几家的竞争,也许避免了竞争,也许他们会有一部电影失败了,但他们是处在一个不败之地的,这是美国电影产业的格局。

㈢ 美国电影公司怎么排名的

作为世界上影视娱乐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电影公司为世界创造出数量众多、质量精良的影视作品,也因此建立了不少知名电影公司。电影公司多,相互之间的比较就不会少,电影公司基本上以票房和口碑作为排名。

迪士尼影业

迪士尼的影响范围可以说是全世界,相比于其他电影公司,迪士尼专注动画片。简单来说,大家熟悉的《白雪公主》、《花木兰》等等电影都是出自迪士尼之手,画面精良老少皆宜。因为电影本身的特殊性,所以电影周边不少版权也很多,业务领域广泛。此外全世界还有相关的主题公园,节假日很多小朋友会与家人一块前往游玩,经济效益高。另外说一句,这家公司很重视版权,每年依靠版权都赚了不少钱,基本上与之打版权官司,就不会赢。

除开这些公司,美国还有很多电影公司。排名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像是电影每个人都可以产生自己的理解。电影公司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公司能够保持初心,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拍摄各类经典的影视作品,让观众有更好的视觉体现和享受。

㈣ 请问美国前三名的电影营销公司是哪三家非常感谢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每年票房市场占有份额来看,好莱坞中能称得上大电影公司的只有六家,包括华纳兄弟影业(Warner Bros.)、派拉蒙影业(Paramount)、20世纪福克斯影业(20th Century Fox)、索尼/哥伦比亚影业(Sony/Columbia)、迪士尼影业(Buena Vista)和环球影业(Universal)。至于米高梅、新线、派拉蒙优势等影迷们耳熟能详的电影公司,有的已经被收购,如索尼2005年吞并了米高梅,华纳2008年吃掉了新线。有的则是大公司旗下一些专门发行小电影的子公司,如派拉蒙优势、福克斯探照灯、焦点影业(环球旗下)等。狮门影业、顶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这类则是有特色的独立电影公司,规模不大,但都有独门生存秘技,譬如狮门影业每年靠发行小恐怖片(如《电锯惊魂》系列)占领一定市场份额,而顶峰娱乐最近则靠《暮光之城》异军突起。至于发行过《无耻混蛋》等电影的韦恩斯坦影业,原本属于迪士尼旗下的,但2005年韦恩斯坦影业成功“赎身”,如今也成为独立自主的电影公司了。这就是好莱坞目前最为活跃的电影公司,虽然各有特色,但总的来说,每年电影业的绝大部分收入,都由前面六大电影公司收获。这一格局,从新千年开始至今从没变过。
华纳兄弟最强势

然而,六大电影公司的经营状况其实也有高下之分。从2000年至今的9年内,在票房市场上最占优势的当属华纳兄弟影业。每年年终各大公司统计当年票房战绩的时候,华纳兄弟影业几乎都是排到前三名的(除了2006年排名第四),而在2001年、2003年、2006年、2008年,华纳兄弟影业都是当年美国票房最大份额的拥有者,一般都能抢占当年票房市场15%-18%的份额。今年9个月各大电影公司的表现,华纳的成绩依然是最亮眼的,所收票房竟然占到总额的20.6%,比目前排名第二的派拉蒙影业要高出3.4个百分点,如无意外,今年的票房冠军依然是华纳兄弟影业。为何华纳兄弟影业能在新世纪票房市场上独占鳌头,很大原因在于他们拥有《哈利·波特》系列。
但华纳并不只靠吃波特的老本,去年《黑暗骑士》的成功可能会让“蝙蝠侠”系列成为华纳接下来十年内的票房利器。目前华纳面对迪斯尼影业将皮克斯、惊奇漫画公司等票房制造机收编旗下的严峻考验,也都做出有力措施——开发DC漫画影业部门(DC漫画超能英雄包括蝙蝠侠、绿灯侠、超人等)。避免市场份额被惊奇漫画的超能英雄电影,如《X战警》、《蜘蛛侠》等完全占领。另外,华纳在小成本电影的发行上也有不少心得,今年暑期档他们发行的一部造价只有3500万美元的喜剧《宿醉》,光是在美国就已经收回2.74亿美元的票房。做好大片续集、成功开发新大片系列,以及同时兼顾小成本电影,这一经营方针让华纳兄弟影业成为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中最有“钱途”的一员。
迪斯尼坐二望一

迪斯尼影业在过去十年中的成绩可能只属于中等生,除了在2000年以及2003年成功当上当年票房老大之外,其余8年成绩相当不稳定,2002年和2006年当过票房亚军,2004年和2007年成为票房季军,其他时候都是不入三甲。从公司经营状况来看,先前的迪斯尼比较依赖《加勒比海盗》系列和皮克斯动画片,没错,这两个都是票房利器,但致命缺点在于产量不高。在这些电影缺席的情况下,迪斯尼并没有找到其他电影与各大电影公司抗衡,最终导致成绩飘忽不定。
不过,在未来的日子里,迪斯尼有望成为优等生。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收购了惊奇漫画公司,目前惊奇漫画公司的各大超能英雄版权虽然都还分散在其他公司手上,但很显然,迪斯尼会开始涉猎自己从未染指的超能英雄大片行业。第二,皮克斯归顺迪斯尼后已经明确表示会增加电影的产量,而从近年来《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看更多影评)等电影的状况看来,增产的方针并不意味着会牺牲电影质量。此外,皮克斯也助力迪斯尼影业发展自己的3D动画,如《闪电狗》,同时也大力扶植迪斯尼老牌产品,传统2D动画,假如《公主与青蛙》接下来能取得成功,迪斯尼的2D动画振兴计划就有望全面复苏了。
索尼影业后继乏力

索尼影业先前的表现都还不错,在2002年、2004年以及2006年都当过票房冠军,但大部分都是也靠《蜘蛛侠》系列在撑场,其余时间都在萎靡不振。索尼影业都有想过开发新票房利器,可惜《达·芬奇密码》之后,《天使与魔鬼》的票房就一蹶不振,丹·布朗系列小说应该无法成为其赚钱利器。而去年的《全民超人》虽然在美国收回2.27亿美元的票房,但该片造价也有1.5亿美元,而且口碑不行。目前索尼影业正在谋求新出路。最近其旗下的米高梅影业又面临破产危机,身为米高梅影业的老板的索尼也没打算出钱帮其解决问题,好歹米高梅影业拥有007电影的版权,不知索尼影业放弃米高梅,是否因为索尼本身也没闲钱将其保住呢?
派拉蒙异军突起

派拉蒙影业近年来开始发力,2007年由于《怪物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的成功,让其当上票房老大,在过去的十年中,派拉蒙还是首次尝到冠军滋味。接下来派拉蒙走势越发凌厉,譬如去年一口气推出《钢铁侠》、《夺宝奇兵4》等票房很好的大片,今年又有《变形金刚2》、《星际迷航》等票房大户,而且这些电影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接下来派拉蒙只要卯足劲头拍续集、前传,要想不赚钱也困难。另外,拥有史上票房最高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派拉蒙,将《泰坦尼克号》3D化再公映的计划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推出来想必有能让派拉蒙大赚一笔啊。
福克斯、环球继续垫底
20世纪福克斯影业与环球影业算是六大电影公司中的弱者。两个公司过去十年都没当过票房冠军。相对来说福克斯影业战绩好一点,早期靠着《星战前传》系列风火了一把,但随着乔治·卢卡斯的“休假”,福克斯在票房市场上也失去了半壁江山。不过有一点可以期待的是,《X战警》的电影版权在他们手上,而他们自己开发的《博物馆惊魂夜》系列走势也很好,今年福克斯又成功将《冰河世纪3》推向市场,进军3D动画领域有了全新突破。这些都证明福克斯在票房争夺战中还保持一定的优势。

至于环球影业,则暂时处于不利地位。近十年中环球影业推出过的卖座电影包括《拜见岳父大人》、《冒牌天神》、《谍影重重》系列以及《金刚》,除了《谍影重重》(看专业影评)系列能够长拍长有之外,其余电影都算是昙花一现,续集表现皆不尽人意。而《金刚》这部电影也只为环球影业赚名声而已,造价都已经2.07亿美元了,在美国的总票房也才2.18亿美元而已。另外,环球影业近年来有过一系列的失败决策,如《冒牌天神2》这种中小型故事题材的喜剧竟然也用了1.7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最终在美国总票房也只有1亿美元。而今年环球影业的表现更是糟糕,前三个季度中最卖座的十大电影,没有一部是环球影业的。今年至今环球影业最卖座的电影时《速度与激情4》,以8500万美元的投资在美国换回1.55亿美元的票房。但是,这部电影能够大卖,可能与环球影业的决策之类的东西毫无关系,纯粹靠的就是运气,试问有谁能想到这一走下坡路的系列今年突然就毫无预警地成功呢?接下来环球影业要想在票房争夺战中有所成绩,想必不能仅靠运气了吧。

㈤ 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的环球电影

一、概述
虽然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历排行第二,并在公司创始阶段成为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但由于创始人卡尔·莱默尔只用自有资金经营公司,而且旗下也没有强有力的连锁影院,到二十年代中期,已经把头号交椅拱手让给了新成立的米高梅公司(2010年,由于米高梅破产重组 ,环球当年回归好莱坞头把交椅)。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环球电影公司更成为好莱坞的二等公民,因为这家公司财力薄弱,也没有签下多少明星,擅长拍摄的是《木乃伊》和《弗兰肯斯坦》这样成本低廉的恐怖片,以及小城镇观众喜欢看的西部片、通俗剧和系列电影。
到了1936年,环球电影公司的创始人卡尔·莱默尔更是与福克斯公司的威廉·福克斯一样,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此后新的当家人切弗·卡丁更是只对小制作开绿灯,公司仅有的明星威廉·惠勒和玛格丽特·苏利文也离开了。二战后,英国企业家阿瑟·兰克买下了环球电影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这家公司终于改弦更张,开始制作和发行规模更大、质量也更高的影片,包括大卫·里恩的《远大前程》和劳伦斯·奥利弗的《哈姆莱特》。
直到七十年代,环球才有机会重新回到好莱坞的顶级公司行列。除了从发行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上大赚一笔,环球还与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天才导演合作无间,发行了他拍摄的《大白鲨》、《E.T外星人》等影片,以及后来的《侏罗纪公园》,其他经常与环球合作的导演还有罗伯特·泽米基斯(《回到未来》系列)、朗·霍华德(《阿波罗13号》),2000年之后,环球更成为好莱坞最擅长开发续集电影和喜剧片的大公司,主要作品包括《美国派》系列,《冒牌天神》,《速度与激情》系列,《拜见岳父大人》系列和《谍影重重》系列。
二、大公司中的小公司
环球电影公司创立于1912年6月8日,创始人卡尔·莱默尔是德裔犹太人,后来才移民到美国。最初,他做的是洗衣店生意。但一次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在芝加哥,他迷上了一种叫电影的玩意儿,在镍币影院中流连忘返。不过,精明的卡尔莱默尔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他花费整天的时间默默地统计入场观众的数量和票房,最终决定投身电影业。
1908年,卡尔·莱默尔在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的支持下,开设了电影信托公司,不久,为了避开爱迪生的垄断,拍摄自己的电影,卡尔·莱默尔跑到西海岸,在这里,他充分利用刚刚兴起的公众对于对明星的热情,炮制了不少卖座片。
1912年,卡尔·莱默尔把八家小电影公司合并到自己的公司里,环球电影公司成立了。与比它早成立一个月的派拉蒙不同,环球的主要兴趣在于制作影片,而不是经营连锁影院。1915年,占地230英亩的环球制片厂建成了,而为这个庞大影城提供电力的正是卡尔·莱默尔曾经的敌人爱迪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环球公司的制片厂都是好莱坞规模最大的,而且对游人开放。
早在二十年代初,卡尔·莱默尔就以任人唯亲著称,环球电影公司里与他沾亲带骨的就有70人,此后,他还力排众议,任命自己21岁的儿子小卡尔·莱默尔担任公司的总裁。1925年,负责制片业务的总经理欧文·萨尔堡因为工资问题没有与卡尔·莱默尔谈拢,转投米高梅,这件事给环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就是米高梅此后取代了环球制片业老大的位置。
小卡尔·莱默尔抱负很大,他不但劝说父亲开始收购和建造电影院,还进军高质量影片的制作,出品了《演出船》和《百老汇》这样耗资巨大的歌舞片。1930年,环球制作了公司第一部全彩色影片《爵士之王》。
但恰恰就是这些高质量影片,给莱默尔家族带来很大麻烦,因为环球公司是在大萧条时期进行扩张的,所以很快就遇到资金问题,从而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到了1936年,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莱默尔父子把公司拱手让人。此后,环球公司没有多大起色,以制作怪兽电影为主。1952年,德卡唱片公司接手环球,公司制作经费依然捉襟见肘。
三、不断易主,也不断壮大
还是在1950年,美国音乐公司(MCA)经纪人卢·瓦泽尔曼就为他代理的明星詹姆斯·斯图尔特与环球公司签下一个合同,就是詹姆斯·斯图尔特为环球拍摄《温彻斯特73》,主要片酬从影片票房中提成。到了1958年,美国音乐公司又买下了环球电影公司占地1.5平方公里的制片厂,两家公司越走越近,美国音乐公司的客户多丽丝·戴、拉纳·特纳和加里·格兰特都成了环球的签约演员。
1962年,美国音乐公司合并了环球,新公司名为MCA环球,新东家带来了环球梦寐以求的东西,美国音乐公司所有的客户,包括导演和明星,实际上都可以为环球所用,环球在将近40年后,终于有望回到一流电影公司行列中。但这还是来得太晚了,因为电影观众流失得太快。
七十年代,环球虽然推出一系列的重量级影片,包括《机场》、《骗中骗》、《美国风情画》和《大白鲨》,但环球还是成了一家以制作电视节目为主的电影公司。
为了给广播和有线电视事业筹集更多的资金,美国音乐公司的掌门人瓦·泽尔曼把环球卖给了日本公司松下电器,然而,巨大的文化差异令新东家无所适从,五年后,松下把环球转卖给加拿大酿酒巨头西格拉姆公司。西格拉姆公司得到环球后,踌躇满志,一心要打造一个媒体帝国,在1999年又收购了宝丽金和另外几个娱乐企业,但不熟悉娱乐业的西格拉姆很快就为盲目扩张付出了代价。
2000年,来自法国的水务集团维旺迪成了西格拉姆的主人,维旺迪显然非常重视环球,因为合并后的新公司名就是维旺迪环球。2004年,维旺迪债务缠身,不得已又把环球电影公司80%的股份卖给了通用电气公司,通用电气把环球和旗下的全国广播公司捏到了一起,成立了新公司NBC环球,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虽然从八十年代开始,公司的所有权几年就改变一次,但环球电影公司在朗梅耶的带领下,回到了好莱坞一流公司的行列中。主要通过与安布林和摩根溪流这些有实力的制作公司的合作,环球拍摄了一大批卖座影片,包括《侏罗纪公园》、《角斗士》、《木乃伊》系列,以及《冒牌天神》和《金刚》等。雷德利·斯科特(《美国黑帮》)、保罗·格林格拉斯(《谍影重重》第二和第三部)和贾德·阿帕托(《四十岁老处男》和《一夜大肚》这些杰出导演都与环球多次合作。2007年,环球电影公司有六部影片北美票房过亿,海外票房也超过了10亿美元。

㈥ 美国六大电影公司分别是

真正称的上“大”的目前也就只有6家了,也就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目前的6个成员:索尼影业(Sony/Columbia)(包括米高梅(MGM/UA)),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华纳(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环球(Universal)。

㈦ 美国电影公司的品牌战略如何

以华纳兄弟影业公司为例

(Warner Bros.)1923年4月由华纳4兄弟创建。当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制片厂设在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华纳兄弟1917年开始在纽约从事电影的发行放映业务,建立华纳公司摄制影片是业务的扩展。1925年接管维泰葛拉夫制片公司,并于1927年摄制、发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手》,从而使华纳公司于30年代初进入了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行列。华纳公司在30年代以拍摄强盗片、歌舞片和传记片著称,尤以E.G.鲁宾逊、J.贾克奈、H.鲍嘉等人主演的强盗片最有观众。传记片中也有不少受欢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传》(1937)等。华纳的影片一般都比较朴素、紧凑,成本也较低,其主题都或多或少与30年代初发生的美国经济危机有联系。50年代美国电影萧条时期,华纳把财力转向制作电视系列片。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制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摄了《窈窕淑女》(1964)、《谁害伯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邦妮和克莱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发行电视片的七艺公司买下了华纳公司,改名为华纳—七艺公司。两年后,华纳—七艺公司又转让到一个大企业集团金尼全国服务公司手中,改组为华纳交流公司。这个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甚广,制片和发行影片仅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后华纳与时代合并成为时代华纳。
不像米高梅,华纳兄弟可没有大公司的架子。因为四兄弟原本是贫穷的波兰移民的后代,不知财大气粗是什么意思。最穷时,四兄弟兜里不到一块钱,全靠卖明星----一条名叫“零丁丁”的狗的照片,来给大家开工资。他们用钱抠抠唆唆,像个二流的公司。一次杰克.华纳很生气,因为剧组跑出去拍外景:“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在片场建了一个公园,还要出去,难道别人的草地都比我们的绿吗?”
掌管公司的华纳兄弟

,希望他们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他们做电影和做事的方法都很直接。当有声片只存在与别人的想象中的时候,他们已经付诸行动。为按时完成《爵士歌王》的制作,以便能及时参加1927年10月6日在纽约举行的首映式,他们没日没夜工作,在即将首映的时候,山姆.华纳突然脑溢血被送往洛杉矶医院。杰克.华纳和哥哥们租了专列,带了两名专家赶回来,但仍然晚了,39岁的山姆在华纳兄弟即将取得巨大胜利的前夜病逝了。《爵士歌王》简直是一夜之间轰动了世界,华纳兄弟以自己家庭的悲剧成功结束原本由派拉蒙和米高梅电影公司统治的朝代,站到了电影行业的最前沿。
华纳兄弟是粗人,他们喜欢荤笑话,最钟情的产品是生猛的强盗片和黑色片,他们寻找电影素材的方式,是翻看报纸的司法版。所以在这个造梦的行业里,华纳是离社会现实最近的电影公司,他们的电影具有凶险性又特别突出下层社会生活,如现实主义风格强烈的《小恺撒》和《欲海情魔》都是如此。
华纳兄弟之间也窝里斗,最后是最小的弟弟杰克.华纳掌控了实权。有趣的是很多华纳公司的明星身上都有老板杰克.华纳的影子,从外形到个性都是,比如亨弗莱.鲍嘉和保罗.穆尼,都是个子不太高,脾气急躁,好斗但讨厌是非。尤其是蓓蒂.戴维斯这样的“一姐”,外在条件不佳,完全凭的是精湛演技和个人奋斗成为两届奥斯卡影后,那个性真是任性刁蛮极了。她在第二次获奖的《红衫泪痕》中演一个倔强的南方美女,因为人性失去男友,后来又想尽办法将已成有妇之夫的他抢回来,简直就是她本人性格的真实写照。不过华纳有迈克尔.柯蒂斯这样的王牌导演在,以速度快,讲实效和多面手著称,而且还能管住这些难处和桀骜不逊的明星。
一无所有出身的华纳兄弟常常冒险去做不太有把握的事情,这使得华纳最具革命性的公司:它出品了世界第一部有声片,推出影响一代人的青春偶像詹姆斯.迪恩,还在1967年同意拍摄《邦妮与克莱德》,结束了旧好莱坞时代。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创建

始建于1923年,创办者是两个大学生Henry Luce和Briton H ad den。最初他们发行一份新闻周刊,然后又创办了有关生活、人物和体育等方面的其它杂志。作为杂志出版、新闻报道和图片新闻的先驱,他们对整个20世纪新闻出版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发展

华纳兄弟公司同样建于1923年,1927年因制作第一部长篇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而名胜大噪。华纳公司的其它经典影片还包括《卡萨布兰卡》(1942年)和《无故反叛》(1957年)。
Turner广播公司(TBS)则比前两家创办得晚的多。该公司1980年开办24小时播出的优先新闻网 CN N,从而使电视新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从50年代开始,时代公司向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HBO和Cinemax公司投资,从而将自己向其他领域拓展 .1973年这家野心勃勃的出版界巨子甚至购下木材生产商Temple公司,准备向造纸业进军,十年之后这项计划终于难逃厄运。
1972年华纳公司更名为华纳通讯公司,并最终成为音乐和有线电视业的主力军。1990年,华纳公司被时代公 司以140亿美元收购,最终形成时代华纳公司。
6年之后,Ted Turner同意以76亿美元的价格售出TBS,TBS正式加入时代华纳的大家庭,从而使 时代华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
上升

随着Internet和“新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2007-2011

2011 哈利波特与死圣 下
2010 泰坦之战 哈利波特与死圣 上
2009 终结者4:救世主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12月12日【奥特曼--超银河传说】 《弱点》(《The Blind Side》) 姐姐的守护者
2008 《yes man》 金凯瑞主演,又叫《好好先生》 返老还童
2007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2003-2007

2006 超人归来 L Change The World 300
2005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康斯坦丁:地狱神探 蝙蝠侠:开战时刻 毁灭战士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2004 极地快递 百万宝贝 飞行者 12罗汉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2003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最后的武士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火柴男人 纽约时刻
1999-2002

2002 间接伤害 向左走向右走 哈利波特与密室 训练日
2001 剑鱼行动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人工智能
2000 致命罗密欧 完美风暴
1999 绿色奇迹 挑战星期天 黑客帝国
1942

卡萨布兰卡

㈧ 环球影片公司的历史

公司成立于1912年6月8日,是康卡斯特的子公司之一。当时,美国独立电影公司的老板C.莱默尔把他的公司和N.鲍尔斯等六七家小电影公司合并,组成环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为垄断美国电影生产和发行的8家大公司之一。莱默尔于1914年在好莱坞北面建起了摄影棚和供拍外景用的场地,命名为环球城。1915年3月环球城正式开幕启用,当年生产影片250部。
该公司在30~40年代生产了大量低成本影片,其中大多是西部片、音乐片、恐怖片和滑稽片。如B.卡洛夫主演的恐怖片,D.窦萍主演的音乐片,B.阿博和L.卡斯特洛主演的滑稽片,都有很高的票房价值,赢利颇丰。在它的产品中,象《西线无战事》(1930)那样的严肃作品极少。 在1999年到2003 年之间环球在国际和国内票房上都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绩比如《美丽心灵》、《帝国骄雄》 、《永不妥协》、 《钢琴家》 等等,环球出品的DVD如《红龙》、 《8英里》、《憨豆特工》、《绿巨人》等的销售也列居各电影公司之首。2003年环球影业的票房收入排在全美第3。
环球于2001年开始推出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总票房已累计超过3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赛车系列电影。 于2002年开始推出的《谍影重重》系列电影,获得普遍好评,是近十年中最成功的系列影片之一,成为好莱坞动作片的新经典 。

㈨ 美国十大电影公司的介绍

福克斯电影公司

环球影片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米高梅公司

联美公司

雷电华影业有限购分公司

迪斯尼电影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梦工厂电影公司

阅读全文

与美国环球影片公司营销策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东本来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448
2020年营销方案大纲 浏览:990
海虹医药电子商务 浏览:492
正月15商场促销活动 浏览:269
互联网市场营销模式创新论文 浏览:260
培训中心创建方案 浏览:31
市场营销名词意义 浏览:518
上海捷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65
思政部师资培训方案 浏览:712
大班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03
护士节服装促销方案 浏览:130
2013房地产策划方案 浏览:129
装修公司小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01
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结构是 浏览:629
药品终端营销方案 浏览:244
市场营销专业有资格证吗 浏览:408
市场营销策划及其特点 浏览:382
中山市市场营销调研 浏览:791
华为品牌营销策略 浏览:84
恒大营销品牌是干嘛的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