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回归10周年-“十年之路” 大型晚会在哪个台会放啊
本期节目计划于2007年6月29日在CCTV-3 19:30分的节目中首播
2. 2017香港回归20周年有哪些庆典活动
今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1997-2017)。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纪念日,那么,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
3. 香港回归10周年
晚会8:00开始,10:30结束,又唱歌、跳舞、戏曲、诗词朗诵、钢琴演奏、芭蕾舞等。中央1台、3台两个主要电台
4. 香港回归10周年,其间发生过那些重大事件
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2、1998年香港安全度过亚洲金融危机
3、1998年抵抗禽流感
4、1998年7月6日,香港新机场投入使用
5、2002年1月23日,香港通过推广普通话议案
6、2003年,香港全面战胜非典
7、2003年7月,中国政府开通“内地居民香港自由行”
8、2003年6月29日,CEPA签署以及加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9、2005年3月12日,董建华辞职,行政长官更替
10、2005年9月13日,“香港迪斯尼乐园”正式开幕
11、2005年10月5日,北京奥组委宣布设香港分赛场
12、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把香港纳入其中
13、陈冯富珍当选世卫总干事
14、2006年,国企赴港上市,改变港股结构
15、2007年3月25日,曾荫权成功连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
5. 香港纪念回归13周年时,香港有什么活动国内有什么活动
香港回归祖国13周年特区政府举行系列庆祝活动(图)
2010-07-02 03:17:00
本报香港7月1日电 (记者黄拯)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紫荆盛放欢庆回归。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3周年纪念日,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群众举行系列活动,热烈而隆重地庆祝这一节日。8时整,香港特区政府在维多利亚港边的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伴随下冉冉升起,全场嘉宾肃立,高唱国歌,对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迎来香港回归祖国13周年。大批香港市民和游客,也从四面八方赶到金紫荆广场,挥动手中的国旗和区旗,观看升国旗仪式,亲身感受这一庄严肃穆的时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明,解放军驻港部队司令员张仕波、政委刘良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律政司司长黄仁龙,特区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等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以及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市民代表2500多人出席了仪式。
升旗仪式结束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3周年庆祝酒会在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社会各界人士1100多人出席了酒会。
曾荫权在酒会上致词时表示,立法会刚刚通过了香港回归以来最重要的议案,修正了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这是香港民主发展上重要里程碑,更是许多香港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庆祝香港回归纪念的一份最好礼物。
曾荫权说,过去一年香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香港克服了金融海啸带来的影响,经济恢复增长;香港与内地日渐融合,与广东签订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在我们面前,仍然有很多经济民生议题需要齐心解决。政府会用心聆听市民大众的诉求,令施政更切合市民所需。只要每个香港市民都用心做好每件事,坚守岗位,香港的未来充满希望!”
今天上午,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还举行了“同心发展齐步向前”庆祝回归13周年大巡游,超过5000名香港市民参加。此外,全港多个团体,也在今天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6. 香港回归十周年有那些什么庆祝活动
您好!
香港回归10周年庆典筹备办公室宣告成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日前宣布,特区政府于4月1日起,正式开始回归10周年的各项庆典活动。香港特区政府将与社会各界联手举办460项活动,让全民参与、共庆回归。庆祝活动将持续半年,直至10月1日国庆节。
今年的庆回归活动有6大主题:回归庆典活动、大型展览及会议、新基建项目展示、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社区及地区活动。香港特区驻海外和内地的机构也将同步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除了回归庆典,香港还将举办万人青年音乐会,万人砌国旗,以及安排国际级足球劲旅来港献技。
目前,香港各个区的庆典活动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其中荃湾区将举办焰火表演及花车巡游;大埔区计划举行“大埔万家共庆回归10载情——海陆空缤纷嘉年华”,“奔向回归10周年子夜长跑” 活动;西贡区的重头节目将是“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龙舟竞赛”,届时将邀请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精英队伍参赛。
以下是部分活动详情...
1、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十周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于6月25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联合主办“盛世华章光影传颂———香港回归十载电影界大型晚会”。晚会主持人由倪萍和曾志伟担任,近百位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一线电影导演和明星将登台表演并回顾十年回归两地电影合作的心路历程。这场晚会计划于7月1日晚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
2、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旅游发展局将于六月三十日至八月三十一日举行“二零零七香港购物节”,邀请了多个界别合作,为旅客提出多种优惠,鼓励他们消费。
3、“幻彩咏香江”多媒体灯光音乐汇演除了会在七月一日至八日加插烟火效果,以庆祝回归十周年之外,由七月十四日至八月底的每个星期六,“幻彩咏香江”会配合购物节而加插烟火。旅发局亦会透多个资讯渠道,推介庆祝回归十周年的盛事。
4、七月一日十周年纪念日当日的庆典仪式包括升旗仪式、盛大的烟花汇演以及别具一格的文艺晚会等。由国家主席胡锦涛亲率的高规格中央代表团抵港的时间将在6月28日至30日间,届时将出席多个回归庆典,包括7月1日早上举行的第三届行政长官的宣誓仪式,其中当日的“重头戏”,将是驻港部队的大型汇演。筹委会现正邀请驻港部队的空降部队于7.1当日,表演“定点跳伞”项目。中央代表团更会为西部通道的落成通车主持剪彩仪式。
5、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中国文联和香港文汇报将于今年七月共同主办“中华情——全球华人书画世纪大联展”。为了使书法家们更加真切具体地了解香港的发展,表现香港与内地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以及文化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日前组织部分著名书家赴香港进行采风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6、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和南方传媒集团广告等单位联合举办《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广东摄影家镜头中的香港”摄影大赛、展览》活动。
7、西安将于5月19日至20日在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举办“2007•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西安大型音乐演唱会”。主题初步定为“古城梦、香港情”。这是唐大明宫遗址继“盛典西安”后迎来的又一次大型国际化演出活动。
8、应香港西贡区议会的邀请,由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支持主办的魅力校园庆香港回归十周年大型献礼展演,目前进入积极筹备阶段,这是继去年组织庆香港回归九周年活动以来的又一次赴港展演。2006年的赴港献礼活动,开创了绘画与歌舞相结合的崭新模式,以“魅力中华”百米长卷的现场绘画拉开序幕,以“和谐盛世”歌舞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献礼活动中,两地青少年展、演互动;画、舞相宜。充分展示了两地学子的爱国爱港之情和活力四射的艺术才华。光明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香港和内地众多电视与报纸媒体对本次活动争相报道,形成了一时间的热门话题。据组委会透露:今年的赴港献礼场地设在西贡区议会的将军澳体育馆,活动的规模更加庞大,阵容更加雄壮,节目更加精彩,气氛更加炫亮...
让我们一起期待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
7. 2017年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有什么活动吗
二零一七抄年七月一日是袭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周年的大日子,意义重大。
为了分享回归二十周年的喜悦,香港特区政府以「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为主题,与社会各界携手举办一连串丰富、精彩的庆祝活动。
有关更多活动信息,请关注我局官网的相关资讯。
8. 谈谈对于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成就及个人的体会
香港回归十年来,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均度过了难关,香港“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香港经济在波动中发展,呈现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央政府对香港支持不遗余力,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与政革循序渐进的重要保证。香港内部政改争议虽然激烈,但这也是香港民主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然而,西方反华势力对香港事务的介入加深,不利香港的稳定与发展,则值得警惕。
“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香港回归十年来,中央政府依据《基本法》处理香港事务,除了积极支持与配合香港政府及维护香港的自身利益外,未直接干预香港事务,保证了香港在“一国”下的“两制”的有效落实。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中,始终贯彻“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针政策,维护了香港自由港地位与社会的相对稳定。
香港回归后,民众的抗议游行活动有所增加,甚至出现大规模的抗议游行,不论其动机如何,基本上均能依法行事,未引起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并没有干预,这是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避免了在民主政治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动乱的出现。尽管在政革与新闻自由等方面不时出现较大争议,但总体上香港依然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左中右各种声音都有,特别是民主派的言论没有受到封杀,种种批评特区政府的言论没有受到限制。
特别是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维护与发展。到2007年,香港连续十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也是香港第13次获此殊荣。该基金会认为香港仍为免税港、政府极低程度干预商业活动、对外投资障碍极低、金融与银行限制极少,这也是对香港政府与“一国两制”的一种高度肯定。
香港自由经济体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商务服务中心地位。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效率,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世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集中香港,集中了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香港成为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继续维持世界前列,香港新机场自1998年营运以来的航空货运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这一切充分显示,香港回归后经济依然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
香港经济在困难与调整中获得可喜发展
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以及政治纷争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起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香港经济出现50多年来少见的负增长。随后,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及内地经济发展带动下,香港经济在2000年实现10.5%的高增长。然而,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再次逆转,东亚地区经济出现普遍衰退,香港经济也再次陷入低潮,2001年出现零增长。此后,香港经济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增长2.2%;2003年增长3.2%。1997-2003年,香港经济平均增长为3.1%。2004年开始,香港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近三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7.5%。这对一个成熟的经济体而言,是非常难得的发展成就。
回归后,经过特区政府多年的努力,香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少困难得到逐步改善。在回归初几年,特区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到2002年一度达到700亿港元。为改善这一局面,特区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财政赤字得到扭转,2006年已实现数百亿港元的盈余。曾经较为严峻的失业问题也得到大幅改善。1998年以来,香港的失业率接连突破4%、6%、7%,2003年7.9%。经过特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与总体经济情况的逐步改善,近年来失业情况有所改善,2006年降到4.4%。不过,香港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制造业增长缓慢,近十年平均每年净产值实质下降9%以上。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展不大,没有出现新的亮点行业,经济结构转型任务依然艰巨。香港经济发展受外界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影响大,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香港各界继续共同努力,为香港经济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问题日益突出,是香港民主政治发展中的问题
香港回归后,尽管特区政府依“基本法”行事,逐步推行政革,但因涉及面广,议题敏感,使得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不断,成为影响香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香港特区政府为了提高执政效率,对香港官僚体制进行了适度改革,实施了“主要官员问责制”,即港府的施政成效责任由问责高官完全负责与承受。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尽管也有争议,推动较为顺利,特区政府基本能够落实。如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因“购车事件”而辞职。两位高官因处理“23条立法”问题不当而下台。
在落实《基本法》关于制订“国家安全条例”即“23条立法”问题上,因选择时机不当,中产阶级疑虑较多,社会争议太大,加上民主派将问题扩大化,引发了群众大规模抗议游行,最后特区政府在考虑维持香港社会安定的考虑下,暂时延缓该条例的制订,可以说这是香港制度建设的一大挫折。
在香港行政长官与立法会选举问题上,香港内部争议更大。民主派不顾香港社会现实,急于提前进行全面直选,已涉及到对《基本法》相关条文的理解与解释问题,最后不得不通过人大常委会“释法”来解决争议。2004年4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香港2007年第三任行政长官的选举不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2008年第四届立法会的选举,不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具体产生办法可依照基本法及其附件的有关规定做出符合香港“循序逐渐进”原则的适当修改。这一决定,对香港的改制指明了一条循序逐渐进的大方向,避免急进的改革与不成熟的普选对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香港民众与各政治团体应该珍惜这一机会,在协商中解决政改争议,在完善制度建设中推进民主发展。
随后,中央政府开始了与民主派的接触与勾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有助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逐步推进香港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民主发展。但应充分体认到香港复杂的政改矛盾不是一下子所能解决的,双方的误会不会很快消除,未来可能还会在某些问题上的争议变得更激烈,但只要遵循《基本法》、本着为香港的利益着想,终能找到一条解决之道。
在对待香港政制建设与民主发展问题上,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对香港民主制度的发展应更有信心,应与时俱进,逐步推进。关键是要培养熟悉民主运作的政治人才,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迎接挑战。无论如何改革,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有信心按照《基本法》逐步推进香港的制度建设与政治发展。
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不断深入
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加上特区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社会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2003年6月,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香港企业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且也起到了促进香港经济的迅速回升。CEPA签署后,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CEPA不仅成为香港与内地经济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CEPA本身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06年底,港澳有1898家服务业机构按CEPA条件申请赴内地投资,港澳居民在内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到2746家;到2007年5月底,特区政府有关机构共签发了超过2.3万份符合CEPA规定的原产地证书,总值超过83亿港元的货物在进口内地时获免关税。CEPA还促进了港台经贸往来,从而加快了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
在香港回归七周年前夕,中央政府批准广东省政府提出的建议,建立“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目前已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确立了八大合作领域,这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对维持香港在亚太地区经济枢纽地位与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香港经济,中央政府还采取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政策。一是扩大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特别是推动“香港自由行”,赴港旅游的内地居民持续增加,大大刺激了香港的消费与旅游市场,成为带动香港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持力量。二是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中央政府批准内地信用卡于今年初可在香港使用,及时批准香港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兑换与汇款等业务,为香港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业务。三是为了支持香港政府发行政府债券及改善财政赤字状况,中央政府明确表示可动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的债券,是对香港经济的又一有力支持。
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联系不断加强,在香港企业加大内地投资与经贸合作的同时,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筹资,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到2003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主板与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有258家,占香港上市总数的25%;市值达16950亿港元,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今年以来,又有蒙牛乳业与平安保险等多家大型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目前,内地在港公司达200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2200亿美元。这些内地企业与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繁荣的另一支撑力量。
西方反华势力对香港事务的干涉则值得警惕
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对香港回归的表现普遍给予肯定与高度评价,是值得自豪与骄傲的。不过,西方反华势力并不完全公正客观看待香港的回归与取得的巨大成就。香港回归之前,美国就曾以“确保美国庞大利益”及“维持香港自由”为名,美国参众两院于1992年通过《香港政策法》,后经总统签署生效。此后,美国政府每年向国会提交关于《香港政策法》年度报告,成为美国干预中国内政与香港事务的法律依据。香港回归后十年来的经验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不断卷入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并利用香港指责中国政府。
特别是由于香港政改纷争增加,美国有人借此大做文章,加大干涉香港事务。在2003年关于香港“23条立法”争议问题上,美国政府(包括白官、国务院、国会与驻香港总领事)就该条例发表的声明或评论就达20多次。特别是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不仅指责“23条立法”,而且要一并落实民全普选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及安全委员会”认为“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会削弱港人的基本人权,促请美国总统及国务卿向大陆表示强烈反对。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关注“国家安全条例”损害香港的自治和自由,并敦促香港立法会修订有关“禁止组织”和“国家机密”的条文。美国众议院甚至要求美国及其他国家政府和人民发表反对限制香港现有自由的明确声明。2003年6月30日,英国外交部公开发表声明,对特区政府所提的“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中的有关规定大加指责,认为“取缔组织”这项规定不符合“中央联合声明”所维护的“一国两制”原则。2004年1月,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布朗巴克赴港,与民主派密切接触,公开表示草拟《基本法》时并未获港人认同,许多条文最终会损害香港民众的自由。同年3月该委员会小组就香港问题举行听证会,策划香港民主派人士到美国国会作证,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与干涉中国内政与香港事务。六月中旬,美国国会发表报告,再次指责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选举的释法问题,认为是在削弱香港的自治,建议美国政府重新审视对港政策,包括必要时变相制裁香港。日前,美国参议院又通过由该议员布朗巴克提出的“支持香港自由”决议案,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认为决议案“罔顾事实,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这是对中国内政和香港特区事务的粗暴干涉。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可见,美国越来越明显的意介入香港事务,并企图借香港问题遏制中国。
未来随着香港政革的推进与争议的增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还会不断插手香港事务,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必须给予高度警惕。
9. 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有什么活动
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相关计划。
在“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的主题之下,庆祝活动包含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是特区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将会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张建宗表示,香港特区过去二十年的成就是全港市民团结和共同努力的成果,人们一同克服社会上种种挑战。因此,庆祝活动要确保能带出团结、包容和关怀的重要信息。在香港,各政策局和政府部门将举办超过300项活动,另外还有社会各界筹办的300多项活动,让每位市民都能分享庆祝的喜悦。
第二个重点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把握机会、薪火相传”。多项大型活动和论坛将会举行,邀请世界各地及本地专家一同探讨香港未来数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机遇。
第三个重点是“海内外共庆回归、展示香港新实力”,将会通过由特区政府驻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以及内地办事处举办范围广泛的盛事和活动,向全球展示香港的实力与优势。
除了重点活动以外,香港也将举办庆祝回归相关的多项盛事及活动,并将于未来数月陆续推出多个城市美化项目。其中包括与世界三大博物馆合作举办四个大型展览:与法国卢浮宫(港译“罗浮宫”)合办“罗浮宫的创想——从皇宫到博物馆的八百年”、与大英博物馆合办“永生传说——透视古埃及文明”、与故宫博物院合办“清代万寿盛典展”和“养心殿——故宫博物院文物大展”。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文物局也将会合办“丝绸之路”展览。
香港也将会在年内安排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演艺项目,包括柏林爱乐乐团、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和北京京剧院等国际知名的演艺团体,以及本地主要演艺团体的演出。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军乐劲旅将联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海军军乐团、仪仗队、驻香港部队仪仗队及香港警察乐队,七月也将在香港携手演出“国际军乐汇演”。
此间,多项体育盛事也将会举行,包括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场地单车世界锦标赛、世界桌球大师挑战赛、英超亚洲锦标赛,以及以香港为亚洲唯一停靠站的富豪环球帆船赛等。而“姚基金慈善赛2017”将是香港首次有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队及中国篮球明星队同场演出。此外,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队会到学校探访,参与慈善活动。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更会于十月访港,并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作体育示范。
10. 香港回归10周年对于广告界的影响与发展
10年风雨,10年辉煌,10年磨练,10年成长……香港——这颗镶嵌在祖国南海上的明珠,在回版归祖国10年后的今天更加光权彩夺目和绚丽多姿。10年来,全体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10年来,香港战胜了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非典疫情等众多困难,巩固了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地位;10年来,香港不仅更加繁荣,而且社会也在稳定中迈向和谐。
时至今日,回归在港人心目中已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词汇,一个与希望、成就、自豪紧密相联的起点,一个让历史见证未来的过程。也正因为此,当时间刚刚跨入2007年的时候,香港特区就已开始筹备一系列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活动。
新春伊始,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就表示:“今年对香港特区来说特别具有意义。我们将昂然踏入回归十周年,特区政府在香港、内地,甚至海外都要举办一连串大型庆祝活动,向全球展示我们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取得的骄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