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把钱投到奥运会上去做营销,到底值不值得
明天,里约奥运会即将打响。除了全世界人民都期待的竞技赛场外,另一片战场也已吹响号角、蓄势待发——奥运品牌营销战。
奥运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4年一度的世界级赛事,各大品牌争相在奥运会上砸以重金,只为在全世界人民眼前崭露头角。营销界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的知名度可以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则可以提高3%。奥运会是企业品牌绝不能错过的“黄金营销期”。
但赞助奥运会毕竟是个砸钱的买卖,真金白银要砸在哪里,是一门学问。中国太极功夫讲求“借力打力”。细数奥运营销史,不难发现一个通透的逻辑:赞助了奥运会的品牌,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能不能火,看你怎么玩。
成功案例:阿迪达斯的病毒式营销
阿姆斯特丹奥运会,阿迪达斯通过游说奥组会,成功让几乎所有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它的鞋子,完成了第一次病毒式入侵。
柏林奥运会,阿迪找到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并努力建议他在比赛中使用阿迪达斯钉鞋。最后,他穿着阿迪达斯的钉鞋连夺四枚奥运金牌,阿迪达斯名扬五大洲。
北京奥运会,阿迪达斯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病毒式营销活动,除了空前的财力物力投入,它把10万奥运志愿者都变成了自己的品牌代言人。这一次阿迪达斯打败了在中国的老对手耐克。
点评:在所有的奥运赞助商里,阿迪达斯创造了两个之最:赞助了最多的运动员和最多的运动队。这家老牌就像病毒一样融入每一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失败案例:被奥运拉锯战拖垮的宏碁
2009年,宏碁接替联想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的TOP赞助商。但作为奥运会顶级赞助商的费用非常昂贵,宏碁为此支付的钱可能超过8000万美元。
但奥运营销拼的是长线,赞助费只是搭起了台子。意外的是,宏碁在2011年出现历史上的首次巨亏,若要想维持2012年盈利,宏碁不得不缩减开支,因此,在本该花钱大力营销的奥运会之年只能悄然失声。
而为了免于深陷“烧钱”泥潭,宏碁只能眼看着为“TOP赞助商”资格扔出的几千万美元“打水漂儿”。
点评:奥运营销“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一直都有,奥运营销也包含多个层次。能拿下奥运会的赞助机会是本事,但能否打好这场持久战也需要品牌足够的底蕴。
成功案例:Speedo——“鲨鱼皮”必须穿到“鲨鱼”身上
Speedo是一家规模并不大但以生产游泳衣见长的公司。Speedo以游泳比赛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旗下签约了菲尔普斯、哈克特和索普等泳坛顶级巨星。
Speedo的第一次世界亮相始于悉尼奥运会。当时,Speedo发布了名为“快速皮肤”的第一代“鲨鱼皮”。这届奥运会上,有83%的选手身穿“鲨鱼皮”,其形象代言人索普夺得3金2银,可谓风光无限。
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少有50个国家队是身穿“鲨鱼皮第四代”参加奥运比赛的,而且94%的冠军得主穿的都是它。在没有任何广告、促销的推动下,借助菲尔普斯首夺8金和世界纪录频频被破的轰动效应,Speedo迅速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点评:Speedo的成功源于专注和择优。如果说阿迪达斯是全范围铺开,那Speedo则更专注,覆盖自己更擅长的细分领域——游泳项目,并择取了更优质的代言人——索普、菲尔普斯。
失败案例:天价压龙服,安踏失意伦敦
伦敦奥运会,安踏出资12亿押宝中国“冠军龙服”。但在奥运期间,其营销力度却被认为乏善可陈。
首先,毫无新意的赞助,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赞助,所以安踏不想落于下风。
其次,安踏一直强调中国领奖服,但是龙服对消费者而言却没有太多的意义。安踏的品牌精神和奥运精神没有产生共鸣和有效传达给消费者。
最后,虽然中国体育代表团每次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都要穿上安踏的龙服上台领奖,但是其时间有些短暂,难以形成深刻印象。反而让赞助夺得金牌的体育项目的竞争对手抢夺了风头。比如李宁一直坚持“金牌队策略”不变,据统计,李宁赞助的5支队伍共夺得了21块金牌,占中国队金牌总数的一半以上。
点评:企业如果只把赞助奥运当成一个在国际舞台表现的机会,缺乏通盘考虑是无法得到理想回报的。
成功案例:Google不花钱也能秀
Google是别出心裁的一位奥运会玩家,既不是TOP合作伙伴,也从来没有赞助过奥运会。但Google的奥运烙印刻在了无数网民的心里。
Google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每逢重要的日子,Google都会推出应景的纪念Logo,这样的传统俨然已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
悉尼奥运会期间,Google开始崭露头角,主页的企业logo上多了一只举着火炬的袋鼠。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整个logo形象非常契合悉尼奥运会的主题。4年后的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Google在logo创意中巧妙融入了这个地中海文明古国的传统元素。
北京奥运会,Google按惯例陆续推出了由五个福娃打头阵的奥运会系列logo图标。这次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十二生肖的运动奥运logo,每个运动项目都找最不可能完成的动物来实现,展现了Google设计师们的国际水平。
点评:剑走偏锋却又无处不在是Google的战术,就算不砸重金也能钻到每一个空子。如何用最低的成本营销出最好的效果,这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事实上,奥运会这艘大船不是品牌上了就能顺利随之远航的。奥运会的商业环境已然越来越复杂,传统媒体的衰落,自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流动更快,奥运会的玩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品牌如何在这之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并展现自身的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中国的品牌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也一直为人诟病——创意不足,挥金如土。此次里约奥运会如期而至,中国品牌也派出了“梦之队”出征里约,这一次中国品牌能展现怎样的实力,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看点。
附:部分参与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品牌
361度、华江零距离参与里约奥运会。361度将提供全部奥运会、残奥会和测试赛的志愿者、技术人员以及火炬接力人员的服装;华江参与里约奥运会设施的建造。
格力中标多座为迎接奥运会而兴建的酒店、机场改造等配套项目。
伊利邀请宁泽涛代言,并以1.75亿拿下央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骄傲》独家庆贺”;
蒙牛发起“牛到里约”话题影响,签约国家游泳队;
光明携手中国女排助力奥运,并在央视招标会上,光明获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奖牌榜》”独家冠名权;
锐澳的旗下的两位代言人杨洋和郭采洁成为本届奥运会火炬手受邀前往希腊参与奥运圣火的传递。而锐澳的英文“RIO”与里约热内卢的缩写“RIO”相同,锐澳也是借势营销;
李宁正式发布了为中国国家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和跳水四支队伍打造的全新2016奥运比赛装备;
匹克体育赞助的奥运代表团将扩大到10支,分别是新西兰、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塞浦路斯、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奥运代表团。
❷ 如何借势奥运话题,耍出营销心机
8月奥运季,正如火如荼进行。赛场上,奥运健儿激烈竞技。赛场外,品牌广告主比拼营销创意。于是,微博上、朋友圈中蹦出了五花八门的海报、小视频、直播、H5等。不过就广告创意而言,H5的传播与互动效果,是最有代表性的。
随后,我们看到耐克、宝洁、安踏、vivo相继在朋友圈推出H5。他们都希望以奥运精神为切入点,通过一个个场景与故事的创意,达到与用户互动的效果。
其中,vivo的H5《宁泽涛正向你游来》,借势了奥运与宁泽涛的双重热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有点不一样的广告创意。
▌H5场景设计与奥运穿越
参与感:这个H5的初始画面,引导着用户长按屏幕参与进来。随着泳池中宁泽涛的出现,比赛场面的递进,微信图文消息的定格,再由新闻中游出来的比赛场景,完成了用户体验的第一阶段,即参与感。
从线上线下的势头来看,X7极有可能继续攻占开学季的销售高点,今年突破千万大关。至于X7能否承载起助推vivo冲击“Q3、Q4国产TOP2”的重任,我们不妨认真期待一下。
❸ 2016里约奥运借势营销方案,有没有最新的,最好是关于P2P行业的
4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众多商家竞相争夺的营销契机,营销方案各有不同,奥运会赞助商版比如可口可权乐、阿迪公司按照以往惯例会推出奥运产品,并配合相应的推广方案。
其他一些商家也不会放过奥运这个契机,例如互联网金融平台中金贷为助威中国奥运军团,喝彩中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期间将推出大型互动活动“奥运圣火不熄
中国队夺冠Style”。活动期间,每天将推出3场精彩赛事,供广大用户进行竞猜,竞猜成功可获得1枚中金令牌,活动结束后,所有竞猜成功获得中金令牌的用户共同瓜分50000元现金大奖。
活动期间,新注册用户并实名认证获得1次竞猜机会,首投成功获得1次竞猜机会;所有用户每投资1000元获得1次竞猜机会;除此之外,每邀请1名好友完成投资,邀请人获得1次竞猜机会。
这个方案模仿了春节集福结合了互联网玩法,和奥运结合的较为紧密,有一定参考价值。
❹ 借势营销的常见营销手段有哪些
1. 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 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热点事件,想起另一个事件了:
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中国联通推出营销广告,你做不到的,沃来帮你。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互联网中借势营销应用的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还可以借名人效应,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还是借名人,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是大众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❺ 营销“借势”是借的什么“势”
在《营销管理必读12篇》中,借势营销就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为己所用的一种营销手段。相对于广告等传播手段,借势营销能够起到以小博大、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往往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既然是借势,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些能被我们借的东西或者渠道。
1.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第 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互联网中借势营销应用的非常广泛,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还可以借名人效应,但不管是借渠道、借事件还是借名人,最核心的关键点在于,一定要是大众所关心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这小编觉得大家不如多关注关注这些大品牌的自媒体,看看别人是如何把势运用的如火纯清的。
借势营销一通百通,在我们现在新媒体当下,自媒体信息流,已然成为我们获取信息资源重要渠道。因高曝光,受众广深受我们自媒体营销的拥护,利用好势,也是我们成功营销的一种手段。
❻ 求比较经典的体育营销案例,最好是近期的~
说一下近期的体育营销案例,近几年不少品牌都开始体育赞助,通过运动会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8月26日至9月8日,劳力士以官方赞助商的身份,参与了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并为大会赛事提供指定时计。今年,曾在美国公开赛夺得五连胜的劳力士代言人罗杰·费德勒及其他劳力士代言人如卢卡斯·普伊、格里戈尔·迪米特洛夫、卡洛琳·沃兹尼亚奇等顶尖球员都会重返纽约,参与此次赛事。
观察腕表行业近年来的动向会发现,但凡大一些的高端品牌,都有自己支持的体育赛事项目。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赞助体育运动?真相只有一个,就是撬动品牌营销。
一般概念里,体育营销一是指将体育本身作为产品营销,二是指运用营销学的原量,以体育赛事为载体而进行的非体育产品的推广和品牌传播等营销现象。
腕表品牌赞助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对其品牌资源的利用是非常综合立体的——一方面,在这些体育赛事里,赞助商的产品露出往往会非常丰富、多元,且腕表常常会因有趣、有用而令人产生较高的好感度;另一方面,腕表品牌也会大力赞助一些在专业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运动员,甚至让他们担任代言人,以他们命名一些限量款产品,共享这些优秀运动者们在专业领域的高光时刻获得的好感度、曝光度加权。
❼ 奥运营销史上8大经典营销案例有哪些
经典案例一:卖鱼钩
案例点评(营销新模式――连锁营销):年轻的业务代表具有非凡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技巧,他善于通过消费者行为特点扑捉营销机会点,再用商品诉求点去抓住机会点,并适时地提供满足需求的商品方案,持续不断地从一种商品的需求过度到另一种商品的营销机会点,从而建立起消费行为-营销机会-商品诉求-满足需求的较为完整的循环营销链条,锁住重要的目标消费群,最终实现系列商品的组合销售,他堪称是销售经理的模范典型。
经典案例二:打赌
大意是说一老头保持每周存款100元的习惯,而看守该日资银行的保安感到奇怪,就问老头为什么这样,老头告诉他自己每周打赌都赢100元,保安不信老头每次都赌赢,老头顺势提出俩人打一赌并设定赌题为“老头能摸到该行行长的凸脑袋”,押赌为200元。老头存好钱通过巧妙公关找到行长,告诉行长说他脑袋上面有虱子,行长断然否决,老头就说如果脑袋上面有虱子行长你给我50元,如若脑袋上面没有虱子我给你100元,结果行长同意了让老头摸一下自己的脑袋以证实老头纯粹是无赖,结果老头输给了行长100元而从保安那里赢了200元,从而保持了每周存款100元的习惯。
案例点评(营销新模式――布局营销):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头善于扑捉人们惯性的消费思维习惯并加以利用,他通过把握一般人惯性的好奇心理而为自己设置营销布局,同时制定营销规则,在整体营销战略指导下,通过设置布局而设定营销目标同时也就是市场机会的挖掘,最终通过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而抓住该市场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
经典案例三:“老谋深算”
大意是说一日本老头从老板位置上退休后在家修养。偶尔一天下午的吵闹间杂着刺耳声音打破了以往的宁静生活,烦恼的老头开窗看到院后的空场地上一群顽皮的孩子在把易拉罐当作足球踢,一连几日好不心烦。狡猾的老头想出了一招,这天他把正要准备踢的几个大孩子叫住了表示他愿意为他们出“赞助费”5日圆/人,并鼓励他们使劲为自己踢,越激烈越好。孩子们更高兴了,他们越踢越疯狂,然而刚过了两天,老头叫住了大家说由于养老保险发放不及时你们只能领到3日圆/人,孩子们有些不高兴,不过他们还能继续卖力地踢,但积极性已不如原来高了,狡猾的老头又隔日把“赞助费”减少至2日圆/人、1日圆/人,当老头把“赞助费”减少至0.5日圆/人时孩子们都气呼呼地表示从此再也不为老头表演了,狡猾的老头心里偷偷笑开了。
案例点评(营销新模式――布局营销+利益营销):该案为关系营销的利益营销版,老头深谙关系营销之道,通过设立营销布局,将一般关系货币化而升级为利益关系,自己始终占据利益主导方,进而利用利益关系影响关系对方,从而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营销体系中。
❽ 有哪些让你佩服的借势营销案例
其实借势营销有很多。比如如果一个电视剧或者一个电影一个动漫火了,马上淘宝就会有相关的产品,比如各种同款或者周边。
❾ 奥运来了,各大品牌如何借势营销
世界杯吧 比如vivo就靠微博关键词“世界杯”买断 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