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2年是第几个防灾减灾日
2022年是第14个防灾减灾日。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通过定期开展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生存本领。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
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自然灾害的应对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与领导,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对于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更是如此。我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不仅是为了缅怀因灾难而丧生的人们,也是为所有人敲响防灾减灾的警钟。
Ⅱ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它的主题是什么
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10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
201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012年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6日正式启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
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Ⅲ 防灾减灾宣传周由来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答记者问
国家减灾委、内民政部2日发布消息容,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什么要设立“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将部署开展哪些活动?目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带着相关疑问,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问:目前已有“国际减灾日”,国家为什么还要设立“防灾减灾日”?
答: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Ⅳ 今年防灾减灾主题是什么
“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Ⅳ 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这一天人们都需要干什么
1、在中小学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了防灾减灾专项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各种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国家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它符合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醒人们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日图标以彩虹、雨伞、人造为基础。雨后天气晴朗的彩虹意味着美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图案代表保护和关怀。两个人代表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手拉手与下面两人的腿一起组成“公”字,意思是大家手拉手,万众一心,防灾减灾。整个标志体现了积极的思想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义。
Ⅵ 中国防灾减灾措施
找了些资料,希望可以帮助你——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答记者问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什么要设立“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国范围内将部署开展哪些活动?目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带着相关疑问,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
问:目前已有“国际减灾日”,国家为什么还要设立“防灾减灾日”?
答: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问:“防灾减灾日”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将部署开展哪些活动?
答:今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近日,国家减灾委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
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问:为什么“防灾减灾日”期间要在学校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呢?
答:在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借助这项专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普及。
问:请谈谈目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够健全,动员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二是地方各级协调机制尚不够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还需进一步健全。三是灾害的监测体系还不够完善,预警信息覆盖率和时效性尚待提高。四是全社会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五是减灾科技应用和减灾研究需要强化。
问: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答: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快制定综合性的减灾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与义务,使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二是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重大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国家整体减灾能力。
三是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全面提高国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是尽快构建国家减灾救灾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普及减灾知识,使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逐步培养一支高效率的专业队伍,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构建社会化的防灾减灾网络。
六是积极拓展和加强与有关国家、联合国机构和区域减灾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重大灾害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合作。
新华社记者 卫敏丽(据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回答者: 性别盲 - 助理 二级 2009-5-9 15:41
纪念日简介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编辑本段]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编辑本段]设立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 “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 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编辑本段]开展活动
围绕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决定2009年4月底至5月中旬在全国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其中5月6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了研究,对各地、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出了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专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活动。通过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主题班会、板报宣传、观看防灾减灾影视作品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主题活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二是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针对本地本部门主要灾害风险,立足群众广泛参与,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灾害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演练。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卫生防疫、自救互救、转移安置等内容,针对特定人群,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防灾减灾演练。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技能练兵活动。
四是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各类媒体集中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播出有关专题片和影视节目,报道各地活动开展情况、防灾减灾措施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宣传防灾减灾政策法规,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1]
[编辑本段]防灾减灾日-设立背景
防灾减灾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随时有可能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
Ⅶ 2019年防震减灾主题是什么
2019年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范文集锦一览-范文汇编
关于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怎么做比较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范文集锦一览,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内容对你有帮助。详细内容介绍请看全文。
【防震减灾活动周方案一】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第六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期间,拟于5月10日至16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做好“防震减灾”日各项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时间
时间:5月10日-16日
二、活动重点
广泛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贯彻《防震减灾
法》;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科技知识、自救互救基本技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政府防震减灾行动。
三、活动内容
1、向XX有线电视台、《吴航乡情》报提供宣传标语、活动信息、地震宣传材料进行播报。在XX政务网站设置宣传标语,及时登载宣传活动信息,提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科普知识下载等。通过短信发送平台,向全市群众发送防震减灾公益广告。
2、有效利用防震减灾固定宣传栏载体,在城区市标、源安超市环岛等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内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强化宣传氛围。
3、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向校内学生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品。
4、5月10-16日,联合市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5、5月10-16日宣传活动期间,向民众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常识》、《家庭防震减灾常识》、《家庭应对地震策略》、《城市防震措施》等地震科普材料。
6、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7、各镇乡(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特点,要充分发挥广播、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教育作用,印制过街横幅或宣传版面进行展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综合素质。
四、工作要求
1、本着节俭办事,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做到精打细算,并确保宣传到位。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3、抓好落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措施,抓好落实,务求实
效,组织落实好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宣传活动。
4、加强
Ⅷ 福建将在何时启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在5·12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福建省减灾委、福建省民政厅5月7日在福建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福建省民政学校启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启动仪式现场,地震逃生、人员疏散、搜救、伤员救治等应急演练在大雨中进行。福建省蓝豹救援服务中心、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福州市曙光救援队等18家社会组织参与此次应急演练,并对民众进行灾害救援、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
福建省民政学校学生林海明观看了应急演练,他说,通过观看这次演练,收获颇丰,以后会多多学习灾害救援、防灾减灾等知识,向家人、亲友传达相关内容,在灾害到来时减轻灾害风险。福州市曙光救援队副队长张鋆称,2015年,福州市曙光救援队成立。目前,该救援队由复员军人、爱心人士、社会人士组成。来源:中国新闻网
Ⅸ 各地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该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灾减灾观念和避灾逃生技能,构建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环境,各市区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系列活动。
5月9日-12日,区应急管理局协同南昌市赣英救援队创立9支宣教小分队,各自深层次9个镇、街、产业园区,在村(社)疫情防控守点、便民利民病毒检测点、区属院校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派发宣传策划材料6000份,贴到宣传海报1500张,展现各种应急救援装备器械60余件。
本次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众多消费者和学员防灾减灾观念,普及化了防灾减灾知识,提升了灾难逃生互帮互助工作能力,合理确保群众人身安全安全性和制造日常生活平稳。
Ⅹ 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设立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随时有可能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
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10)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视频扩展阅读: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为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4月份专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
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完善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指挥机制。
1、上海市举行应急救灾物资保障演练,针对上海市即将进入汛期暴雨、大潮、洪水“三碰头”的自然灾害风险,设置紧急人员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和堤防应急抢险物资保障科目。
2、黑龙江牡丹江举行雪城疫情防控危化品泄露暨火灾应急处置政企联合演练活动,立足疫情防控和企业实际情况,检验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提升工矿商贸行业领域复产复工和企业安全生产能力。
3、山东济南开展社区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演练,利用社区应急救援站智慧城市应急云平台,有效提高事故情况上报、设备抢修和人员疏散抢救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