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平安夜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称将处分过圣诞节的学生。 1.请说出主
目的是为了
宣传传统文化
给激进的某些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看法
举办活动未尝不可
但是处分就太严重了
学校还是提倡自由平等
兼容并包的
⑵ 高校禁过圣诞节 这到底是为什么
高校禁过圣诞节,这到底是为什么?12月24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校园内挂出标语,内容包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等都在抵制过圣诞节语句。大学也这么讨厌圣诞节?惊呆了。有人称: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日,不要崇洋媚外、忘了祖宗。这个圣诞节,你过不过?
有网友透露,学校在平安夜,将全体学生组织到教室,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在这个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一边为外国人过春节感到高兴,一边自己又抵制圣诞节,难怪孔子学院会被关闭。其实是年轻人找乐子罢了,没必要上纲上线。真要较真的话,儿童节、劳动节、母亲节、护士节好像也是国外传过来的吧。
⑶ 谁过圣诞节处分谁 华商报
晚9时,8名学生身穿中国传统汉服在南门外逛街,他们不时停下来合影自拍,与周围欢度平安夜的人们形成鲜明的反差华商报记者 闫文青 摄
每年的圣诞节都会引起两方的争论。一边说: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东西,同时还能促进消费,应该过;另一边说: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自己的传统节日。
昨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
“别的学校学生都出去过平安夜,我们为啥要待在学校看宣传片?”昨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且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但有的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
网友: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 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昨日下午6时左右,有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校园内挂出标语,内容包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等,其中有宣传标语落款为共青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委员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会。
有网友透露,学校在平安夜,将全体学生组织到教室,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昨晚10时左右,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门前。一名保安介绍,学校平时实行封闭式管理,周一至周四限制学生出入,只有凭请假条才能进出校门。周五早晨10时至周日,学生才可以外出。“今天晚上7点钟开始就封校了,有请假条也不行。”这名保安说,“就是为了不让学生出去过圣诞节么。”
昨晚有家长隔着校门给孩子送衣物等
晚上10时30分,两名从市区赶来的家长,隔着校门给女儿送进一包物品。家长介绍,当天是女儿的生日,她特意送来了生日蛋糕和毛衣等礼物。“知道娃平时出不来,但今天(24日)是她生日,所以特意过来看看。”这名家长说。隔着校门,这名女生接到礼物后就返回了校园,整个“会面”过程持续了不到2分钟。对于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做法,这名家长表示认同,“学校离市区太远,如果孩子外出的话,我还真挺不放心。”
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门口,就有3名家长隔着校门给孩子送去衣物等。其中一名家长贺先生说:“家里明天有点事,本来今天想让孩子请假出来,没想到碰到了圣诞节,给老师解释了半天,就是没有批假。”贺先生说,“孩子今年大三了,已经20多岁,过不过这个圣诞节,起码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学校这样一刀切,管理上有些简单。”
校方团委官微回应“勿忘祖国传统”
昨晚10时30分,几名观看完宣传片的学生对华商报记者表示,宣传片从晚7时一直播放到晚9时,“播放的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专题片。”一名大二的学生表示,学校去年在平安夜,也同样组织学生观看宣传片,内容大致相同。
校方一名安保负责人表示,网上所流传的横幅内容基本属实,但校方并没有“抵制”西方节日的意思,而是呼吁学生重视祖国传统文化,不要过度崇拜洋节日。
昨晚,认证为“共青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委员会官方微博”的账号发布消息回应称,“很多国人都开始越来越重视西方节日,祖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正逐渐消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应当发扬光大。”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孙昊
网友声音
支持
●过个洋节把娃们家过疯了,街上全是人。过春节的时候城里大部分地方却空荡冷清。
●好,不让出门对着呢,父母辛苦攒的钱是让你们学习的,不是让你们过洋节的。强烈支持!
●既然在人家学校,就遵守人家的规章制度吧。
反对
●抵御圣诞节标语上的字写得不好看,还好意思说传统文化?
●学校连一个节日都不能正视吗,现在的圣诞也就是个消费节日。
●其实我都习惯了,只是没想到上了大三还要去看这些视频,年复一年一模一样的视频,好心塞。
●日本人早都接受圣诞节了,人家把自己的文化也没丢,倒是你们……
中立
●圣诞节是群体无意识的羊群效应,反圣诞同样是。多读点书就两头都不会冲动了。
温州禁止校园内举行圣诞活动
无独有偶,禁止圣诞节的除了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外,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
温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工作负责人说:“以往我们就已经在对圣诞节这类的洋节日进行引导,今年是第一次发出更明确的通知。”该负责人直言,发这个通知的最根本目的还是希望学校能对传统节日引起重视,而非现在这般只是一味推崇西方节日,“我们也不是一味打压,而是希望学校能进行平衡,西方节日我们可以了解,但不宜太热衷。”综合
⑷ 公共关系的宣传推广具有什么功能
公共关系对市场营销的作用
当今市场竞争是一种注意力的竞争、人心的竞争、传播的竞争、关系的竞争。公共关系是提高企业形象竞争力的法宝。它运用各种沟通的策略、传播的手段、协调的方法,使企业营销进入一种艺术化的境界。
下面首先谈谈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再结合一些案例,介绍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的一些独特做法。
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
1991年,我在《公共关系报》和《公关世界》杂志上发表文章,主张把公共关系定位在传播管理。1996年北京召开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请了格鲁尼格教授来担任主讲嘉宾,我和郭惠民教授在与格鲁尼格教授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有同样的理解。格鲁尼格教授在《公共关系管理》这本书里,有一个很经典的定义,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MANAGAMENT OF COMMUNICATION,也可以翻译成沟通管理)。我觉得这个定义非常严谨,科学地揭示了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以及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这个定义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管理行为,它不同于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它是对一个组织传播行为、传播资源、传播过程和传播媒体的管理,是特指一个组织和它的公众之间的传播和沟通的管理。
其次,这个定义揭示了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任何组织在它生存发展过程中都和社会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组织运用传播沟通的手段来处理这些关系就叫做公共关系。所以公共关系不是指以个体为支点的人际关系。把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相混淆,是主体定位的偏差。不是说公共关系和个人无关,公共关系中也包括很多人际关系,但是它的主体定位不应在个人的层面上,而应在组织的层面上,这对公共关系职能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很必要的。
第二,公共关系的对象或者称客体是公众。公众总是与某个组织相关,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成败,组织必须和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争取他们对自己的了解、理解、信任、合作和支持。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必须搞清楚谁是你的公众,谁对你的目标和利益具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影响力和制约力。
第三,公共关系的手段是传播沟通。公共关系必须借助各种现代的传播技术、信息载体和沟通方法来实现组织和公众之间的有效传播。在知识经济的年代、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业务越来越频繁,掌握各种传播手段,强化组织的传播沟通能力非常重要。一个现代管理者不仅要懂经济、懂技术、懂行政,还要懂得如何沟通。所以MBA的核心课程中专门设有管理沟通的课程。
公共关系在营销中的作用
1、营销理论的发展变化
我们从营销理论的一些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公共关系在市场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营销学理论是建立在4P理论基础上的,4P理论从企业本身可以直接控制的4个因素出发,即:我能生产什么产品,定什么价格,用什么销售渠道,又如何促销。四个因素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由P开头的,所以叫4P组合。美国西北大学菲利普教授70年代末到国内来讲学的时候把4P理论发展为6P理论,他在传统4P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个P,一个是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还有一个就是PR,即公共关系。他把公共关系独立出来了,认为公共关系不仅是一种促销策略,而且是一种整合各种社会关系(如媒介关系、政府关系、社区关系)的工作,能为营销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营销学的4C理论和4P理论是相对应的。4P理论以企业为出发点,而4C理论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第一,4P理论强调我能生产什么;4C理论则认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为重要,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摆在第一位。第二,4P理论从企业的角度强调自己的成本和利润,据此制定产品的价格;而4C理论则考虑消费者能接受什么价格?会付出多少成本?第三,4P理论强调企业能建立什么样的销售渠道;4C理论则考虑企业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是否对消费者方便?第四,4P理论强调促销,4C理论主张双向沟通,即选择合适的方式或地点让消费者参与到整个销售活动中,消费者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参与的主体。
2、传统的促销和公关营销的区别
两者在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传统的促销,推销产品、技术、劳务,促销的目的是做成生意;公关营销不仅仅是推销产品,还推销企业的品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即便生意做不成,也要把关系建立起来,把企业形象树立起来。如果产品推销出去了,关系却给毁掉了,就是失败的推销。所以公关营销不仅仅瞄准顾客、,还瞄准广大的社会公众。在功能上,公共关系不具有直接的推销功能,而是具有一种间接地促销功能。如果说推销就像马鞭子抽在马背上能使马儿跑得快的话,公共关系就是清除跑道上的沙石障碍,铺平跑道上的坑坑洼洼,给马儿创造跑得更快、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从效果上公共关系更着重于长期的效果和影响。
公共关系在营销活动中的常用手段
1、六寸空间攻心战。
现代公关营销理论把建立、维持、发展各种市场关系作为营销的一个重点。市场是很具体的,即活生生的消费者,所以占领市场不是占领商场的柜台,而是占领消费者的大脑,即占领六寸空间。公关营销的品牌渗透、形象渗透,叫做六寸空间攻心战。人的消费行为是消费意向支配的,消费决策决定消费行为,你要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首先要影响他的消费决策和观念,所以用你的品牌和形象占领他的六寸空间是公共关系的关键。一般来说,人的记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对同类型的品牌最多能够记住5至7个,你如何能在他有限的空间里面占领一个位置,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环境里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你占有了一个位置,你排在第几位呢?是第1还是第7?你排位越往前,市场机会就越大,排得越往后,市场机会越小,所以说,在六寸空间首先占位非常重要。
现在的市场是同质化的,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关键是谁的品牌先占领了消费者的六寸空间,谁就是赢家。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的较量和价格的较量,很重要的是品牌和形象的较量,这正是公共关系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2、制造新闻事件。
公共关系在营销传播中常用的一个手段是利用媒介关系,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做法是利用一些偶发事件和突发事件制造新闻事件,创造轰动效应。但制造的新闻事件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伪造,必须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包涵新闻各个要素,有新闻价值;它不是一篇新闻稿,而是一个活动或一个事件。新闻事件只有满足以上几个要求才能引起新闻界的关注或产生轰动效应。人们常说记者要有灵敏的新闻鼻,要能闻出哪里有新闻,公关人员则要有新闻脑,要能主动地制造新闻,或把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并通过一个活动展现出来,在这方面公关人员在某种意义上比记者棋高一筹。
制造新闻的思路很多。例如,广州有一家街道化工厂,几年前生产了一种质量很好的灭蟑药笔,他们为这种产品做了不少推销活动,但销售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当时市场上各种杀虫产品竞争激烈,这个产品很不起眼。后来这个厂用制造新闻的手段诱发了《羊城晚报》的一篇新闻报道。这一天他们厂派两个宣传人员跑到羊城晚报编辑部,他们先在地板上放了一个纸盒,声称要为记者、编辑们做一个现场表演,只见他们掏出一个粉笔头,在纸盒周围划上一个白圈,然后小心谨慎地打开那个纸盒一抖,只见从纸盒里爬出十几只蟑螂,很快爬到桌子底下、柜子底下去了,这一举动可把记者、编辑们气坏了,但这两个人不慌不忙的给他们解释了事情的原因,并留下了二、三十盒带去的灭蟑药笔。第二天,记者、编辑们发现躲起来的那些蟑螂果然都爬出来死掉了。大家一看效果不错,就把厂家带去的灭蟑药笔分光了,用后都反映灭蟑效果很好。记者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名为《死给你看》的新闻,新闻见报后,成千上万的订货单像雪片一样飞到厂家,为该产品打开了销售市场。该厂在巴黎、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轻工产品展览会上也如法炮制,也很快打开了国际市场。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产品可以先不卖,但要让你先知道我、了解我、喜欢我,等需要时你就会想到我。
3、利用影视传播影响公众舆论。
面临现代的国际传播竞争,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仅仅看他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实力,还要看他的传播实力。
香港旅游业利用影视作宣传是非常成功的。香港政府旅游协会拍过一部题目叫《在神秘的大幕后面》的旅游宣传片,该片反映了香港的旅游资源、人文特色。西方的观众从片中得到的信息是,香港是一个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城市,你要领略东方的文化特色,不一定到中国大陆,也不一定到泰国、南韩,你到香港就会一览无余。而东方的观众从片中得到的信息是:香港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你要领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你不需要到巴黎、纽约,就到香港吧。一部片子成功的向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推销了香港的旅游形象。香港政府把这部片子赠送给各国电视台在旅游栏目里播放;每年暑假,香港政府把录像带赠送给留学生,让他们把录像带带到他们留学的国家。据香港旅游协会统计,投入一元港币的旅游宣传费,可以赢得200元港币的旅游综合收入。
4、利用名流效应。
利用名流效应是公共关系人际传播里常用的手段。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基本的道理就是利用名人的光环效应。我们应该承认,名流对公众的影响力比一般的传播效果要好,借助名人效应,能够强化信息的影响力。
5、人际传播个性化
人际传播就要非常注意个性化设计,无论是一个电话、一个信函、一个卡片,都要非常有针对性地设计,这种设计来源于你对传播对象的了解,所以我们做公共关系的要建立公共关系档案,要不断更新,一但需要时,就可检索个人档案,对其进行针对性设计,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公共关系在营销中的做法还有:展览推广、知识营销、公关广告、主题赞助、网上营销、消费者系列化等等,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⑸ 西安有编导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西安有编导专业的大学有:西北政法、长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 西北大学等。
长安大学(Chang’an University)坐落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学校相关: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太白山、梁山和渭水3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348.22亩。下设23个院部、82个本科专业。
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任教师2100余人,全职院士4人;全日制学生3.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5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6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长安大学
⑹ 据媒体报道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平安夜组织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说出主办方此举的目的
有毒!
⑺ 西北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西大学生来答一波~
#第三个应该是“为钱正名”的钱维迎,直言不讳的说出“金钱“的本质,纠正人们对它的态度.
在当时那个时代敢于说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言论,西大自由又富于创新的学风可见一斑。后来西北大学经济学院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在经济学界有影响力的名人,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压轴的应该就是王岐山了,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学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历史学系人深以此为荣,学历史不是如众多家长们所说的百无一用。
⑻ 如何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宣传片
讲真,我真的是很期待的,前期宣传给了我太多的期待。但是结果………
昨天晚上看完了宣传片,真的是看的尴尬癌都要犯了。三个宣传片有部分就是在循环播放!根本不知所云。
1.《西农,一所在画中的大学》看名字是要宣传西农环境之好,但讲的是一个学生在西农的发展,但是什么也没有体现!而且,男主的妈存在感也太强了吧!什么鬼!张口一句“我妈说”“我妈说”的,我真不明白这台词怎么设计的!而且,厕所和寝室一样干净是什么鬼!
2.《托起中国明天的太阳》作为英文宣传片,我并不清楚这支宣传片的受众。但是配音的口音太重了,显得不够专业!但是后半段的采访还是可以的。
3《西红柿撞地球》这是微电影!西红柿的存在感也太低了吧!撞呢!撞呢!撞呢!而且出现了两个莫名其妙的角色。介绍完就没了!运动会太假了!我想问,为毛最后男女主角在最后一块躺着!完全没有交代啊!感觉这个微电影拍了很长,但是剪辑成这样了,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