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非主流
非主流
目录·【基本概念】
·【现实分析】
·【主要表现】
·【相关评论】
·【文字特色】
【基本概念】
非主流[Non-mainstream]是什么?非主流即在同类别中不是现在最流行、最常见的。
如:现在主流CPU是奔腾、AMD、赛杨,而备受瞩目的酷睿2Duo由于价格太高,导致消费人群狭小,只有少数人用,这就是非主流CPU。 当然,主流和非主流并不局限于价格因素,主要是以受众程度,使用者的多少来决定,当然,这个词也可用在诸如写作风格、消费品等众多领域。
另外,我们现在常用的非主流这个词,多在穿衣和打扮上。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就是时尚潮流的意思, 换句时尚前卫的话说就是有“个性”,适合现在的年轻人的口味。非主流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的方面,下面主要介绍的也是这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非主流?非主流是什么意思?
答案1、非主流就是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答案2、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衣着、言行.
非主流意味着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 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
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了.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 从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就例如:HipHop`R&B or Blues在西方社会是居于主流地位的那么过去在中国就是非主流的,不过现在正在渐渐走向主流地位而渐渐失去主流地位的就是像小虎队那样的. 也可以叫做"实验"、"前卫"、"先锋 " 即另类的意思.
非主流就是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非主流么就是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
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
还有就是追求这样的人相对较少(多了就叫主流了)
答案3、
什么是主流,什么是非主流
非主流,我不想用主流来界定它。因为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悖论中去。
在我看来,非主流,是有几个特点的:
1、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
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吧。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衣着、言行。
网友解答:
有个朋友问我什么是非主流?
其实你就是非主流的
因为世间是不会出现和你一模一样的人的
这样,我也是非主流
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人都是非主流
没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人 哪怕这个人再奇怪 他也只是个伪非主流者
盲目追随潮流的人们玩弄的是别人的东西
无法真正找到自己
也许那是他们的个性
我的个性也就是没个性
个性不是外表
个性也就是思想
【现实分析】
·非主流的尴尬现状
非主流原意本身是一个很小资和小众的圈子代表词,但在中国被严重恶俗化了。
你现在搜索非主流,所有的相关网站都是无非盗用一些163、sohu相册,潮流网站或一些知名博客里的照片,盗版的潮牌服饰,盗用优秀设计师的作品,然后不分青红皂白的冠上“非主流”这个被恶炒的关键词,要不就是googlepicasa广告,本身人家google就说了只是照片管理工具,然后被那些恶意炒作的“非主流”站长为了赚取广告费用,就将它宣传的多么多么强大,神乎其神,诱导、欺骗那些会员过来下载。google公司绝对没有想到花这么多钱还被中国的这些没有素质的网站站长把自己的品牌砸了。现在的“非主流”连那些真正的反传统边缘人士都嗤之以鼻了。哎!本身一个很小资和小众的圈子代表词就被这么恶炒泛滥了。现在非主流被彻底了盗版,成为垃圾和冒牌的代名词。希望一些无良的人们高抬贵手,不要再误导中国年轻的一代文化了。
·非主流与主流的关系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衣着、言行。
非主流意味着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 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
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了。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 从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就例如:HipHop`R&B or Blues在西方社会是居于主流地位的那么过去在中国就是非主流的,不过现在正在渐渐走向主流地位而渐渐失去主流地位的,就是像小虎队那样的。 也可以叫做“实验”、“前卫”和“先锋”, 即“另类”的意思。
·非主流的一些特点
非主流,是有几个特点的:
1、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
非主流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
【主要表现】
图片:喜爱另类奇怪的图片,比如摆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的表情。喜欢PS图片。
打扮:与大众不同,比如女穿男装,穿着嘻哈,全身穿得破破烂烂等等。
发型:染发采用蓝色白色等颜色,或者做夸张的造型等。
音乐:劲爆,先锋,拉风等等这样的音乐受到欢迎。
生活:不人云亦云,不追求大众化,思想也叛逆激进,有创造力。
个性:无限展示自己的自信,阳光,活力。
【相关评论】
·非主流与历史观
“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就是上面说的“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是大多数人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不会被推翻,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通过“主流”与“非主流”这个问题从而扩大到历史或者是这个世界,就像所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能被少数人推翻;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的、无奈的。
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非主流事物。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所以,请你不要将非主流看成消遣与奇闻异趣似的八卦新闻。如果觉得非主流很浅薄,那很遗憾,只能证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因为已经丧失了自信和大气,没有勇力继续创造、接纳未有过的事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于世,这样的下场不就是所谓的地狱么。
·非主流与人的个性
再说另一个问题,“非主流”人群如果能将自己的个性展示到位,那会是让人欣赏并接受的;如果太过另类、另类的过了火就是不好的了,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引领一些跟风的人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形象或者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非主流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
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比如旅行,通过旅行社的话,今天明天后天的行程、景点、游客的反应,导游心中大概都有一个谱在那里,不会有大的变化。若是通过单人骑马旅行,在今天则是无法预测会遇到什么情况:比如社会的反应、交通法规的限制、马料的补充、住宿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古代,骑马旅行是很常见的方式,是主流方式。到今天变成非主流的,也是世界变化的结果。
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比如R&B风格,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也因为它的尖锐与野蛮血统,充满了张力,难以为大众社会所容纳。因此,现在R&B风格的风靡全球,是经过改造加工后的东西,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从心理上来说,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然而世界的本象并非因人而在,不断的发现发现再发现,创造创造再创造,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深刻,当然也更繁复而深奥。这注定是一个杀死脑细胞的好方法。非主流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因此,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
非主流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那么,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非主流的家伙总能表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其实众生皆有个性,但是很微弱,绝大多数个性种子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出他人能见到的繁丽之花了。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
但是非主流现在成为了一种主流时尚。
非主流,我不想用主流来界定它。因为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悖论中去。
在我看来,非主流,是有几个特点的:
1、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
但是,所谓个性,似乎又通过言行来表达。言行总要遵行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就有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可能。智商较为发达的阴谋家于是可以通过故意的放言高论欺世盗名,比如终南山道士。这些非主流的言行,其实都是死了的,斩断了思想之根的流行语、商品,是可以大规模刊行发售的武功秘笈,注定,不能继续前进。所以才有了几千年的鬼蜮伎俩和卫道士以及形形色色所谓的高人们。
·非主流与潮流的辩证关系
我想,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吧。
非主流当然就不是跟随大众潮流的东西,另类些,张扬些,或者更确切点说是符合我们个人心理的行为。或者超前,或者滞后。
但,非主流是有转变成为主流的可能的。
非主流是一种潮流,是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主义。但是这个潮流追赶的人过多,也就是说非主流已经成为主流。你再模仿,其不是随波逐流?拿什么说与种不同?
任何事物都有2面性,非主流也不能特殊。我承认有些人装扮成非主流的装饰,看起来确实不错。但是,我个人认为模仿非主流可以,关键是模仿它的好的一方面,而不是模仿什么类似“拿小刀子拉伤自己的手腕,然后做吸血状”这不是个性,这不是酷!这是自残!
人活在世上,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哪怕有些事情你从内心并不想做,但是你改变不了社会,只有去适应它!(比如你总要吃饭,吃饭总要花钱!你总要去挣钱,你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父母吧?)部分非主流的追随者,成天就知道个性,就知道与众不同,这没错!但是,你不能成天就知道玩,而无所事事吧?
追随非主流没错,但是在追随非主流的同时麻痹自己,堕落自己就不对了!至于非主流的穿戴,我个人认为适合就去模仿,不适合切不可让别人贻笑大方!有些人面相长的比较青春和可爱,模仿非主流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是天生长的比较成熟,你还刻意去模仿,就显得东施效颦了,让人取笑了。
·对非主流的忠告
综上所述,任何一件事物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没必要盲目的去模仿和追随,但也没必要示若洪水猛兽!我个人认为:非主流,如果确实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就去追随,但同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分辨非主流好的和糟粕的地方,学其优点、去其缺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存在,非主流也是如此。但存在就有道理,非主流确实影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但我要奉劝的是:希望喜欢非主流并模仿它的那些人,在你们“非主流”的同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用颓废、变态的生活方式演绎“非主流”潮流,不要让那些对非主流不是很感冒的人提起非主流时嗤之以鼻,而是翘起大拇指说:“非主流的人们,好样的!”不要用“吮吸自己血液、颓废混日子、逃学打架、混乱性爱.....”来展现非主流风格。应该用非主流的风格演绎积极向上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非主流人!
【文字特色】
·火星文
“火星文”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乍看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从字面上根本无法了解。其实,“火星文”几年前就作为一种游戏用语在泡泡堂流行,接着又通过QQ资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用语言。据考证,“火星文”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一些上网族最初为了打字方便,用注音文字替代一些常用文字在网上交流,达到了快速打字兼可理解内容的效果。很快,一些台湾网友觉得这种文字另类醒目,便把这种输入方式发扬光大。随着《劲舞团》等低龄网游在大陆的流行,这一潮流随着网游等渠道进入大陆,一批批新生代“90后”网友开始延续这种独特的文字,并自创了适合简体中文发挥的输入方式,比如“劳工”、“男盆友”、“粉可爱”、“你素谁”。当使用人群和新生词组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了一些热衷软件开发的网络高手制作出“火星文”专用软件,在网上流行的有“大黑鱼”等软件。转换软件的出现使得“火星文”具备了密码功能,它成了一个群体保护隐私的方法。在受众中,新生一代的“90后”群体成了火星文的追捧者和传播者,严重地误导了中国新年轻一代人。
火星文只是一种影响较大的圈子语言。事实上,因为网络的便捷,使得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他人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子,这些圈子便依照其特性产生了“火星文”,也称之为“小圈子黑话”。当然,圈子以外的人是很难明白其间的意思。
2. 蔡依林 香港逛街 穿的牛仔裤牌子(有图)
LEVI'SR是来自美国西部最闻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条牛仔裤的发明人Levi Strauss(李维.史特劳斯)的名字。
Levi Strauss於1847年十七岁时从德国移民至纽约。几乎完全不会讲英语的他在美国的起初几年是为他的两名兄长打工。他在纽约及肯德基一带的偏僻市镇和乡村到处贩卖布料及家庭用品。他有时甚至露宿路边或在空的车房里过夜。
加州淘金热的消息使年轻的史特劳斯相当入迷,而於1853年搭船航行到三藩市。
他带了数卷营帐及蓬车用的帆布准备卖给迅速增加的居民。但他发现帆布有更好的用途,因为有一名年老长的淘金人表示他应该卖的是能承受挖金粗用的长裤。
於是他把卖不完的帆布送到裁缝匠处订制了第一件Levi's牛仔裤。就在那一天,Levi'sR的传奇诞生了。
人们对这种强韧牛仔裤一传十,十传百。年轻的史特劳斯不久后便在三藩市开了第一间店。他生产许多齐腰的紧身裤。过后,他放弃帆布,改用斜纹粗棉布,那是一种在法国纺织以不变色靛蓝染料织成的强韧棉布。
史特劳斯从1860至1940年期间为原创设计了不少改良、包括铆钉、拱形的双马保证皮标以及后袋小旗标,如今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正宗Levi's牛仔裤标志。
Levi Strauss公司的确已成美国传统,对全世界的人来说,它代表的是西部的拓荒力量和精神。
Levi’s? 150年的故事
1829年
Levi’s?创办人Levi Strauss于德国Buttenheim出生。
1853年
当时的淘金热吸引了Levi Strauss来到三藩市,他利用帆布制成第一条牛仔裤,由于牛仔裤十分耐用、耐磨及具高强韧度,受到广大挖金工人的欢迎。
1855年
Levi Strauss采用从法国进口的蓝斜纹棉布,取代原用的帆布,大幅提升牛仔裤的功能和外观。
1873年
为了让金矿工人可以盛载金块,特别在Levi’s?牛仔裤的后袋加设撞钉,加强其耐用度。同年,Levi’s?牛仔裤的后袋更缝上双行弧形缝线,称为Arcuate Design。
1886年
Levi’s?牛仔裤于裤后加上一个皮章,皮章上展示了一项测试Levi’s?牛仔裤强韧度的比赛--两匹马分别在两边拉扯Levi’s?牛仔裤,而事实上,Levi’s?牛仔裤亦于这次比赛中胜出。
1890年
Levis Strauss公司首次将牛仔裤编码,举世闻名的501?就是Levi’s?首条牛仔裤型号。
1936年
Levi’s?在牛仔裤后袋加上红旗纹章,作为正宗Levi’s?的标志。
1954年
占士甸及马龙白兰度两位影星,均在卖座电影中穿著Levi’s?牛仔裤。
1974年
Levi’s?推出已洗水系列牛仔裤。
1978年
虽然已有很多不同设计师的牛仔裤品牌投入市场,但Levi’s?的销售量依然冲破20亿美元大关。
1980年
牛仔裤的销售量获得空前成功,达502,000,000件大关。
1984年
Levi’s?成为1984年美国奥运代表团的代表服装,并为Levi’s?501?Blues作大型宣传。
1986年
Levi’s?牛仔裤开始生产预先穿洞、破烂的牛仔裤。
1995年
网址正式启用。
1996年
Levi’s?Vintage Clothing (LVC)正式推出市场,这是根据Levi’s?经典型号制造的复刻系列。
1999年
REDTM系列诞生 - 再度创新的21世纪牛仔裤
2000年
Levi’s?立体牛仔裤系列Levi’s?Engineered Jeans面世。
2003年
Levi’s?成立150周年,及牛仔裤诞生130周年。同年Type 1TM系列诞生。
2004年
Levi`s?全新推出LLS(Levi`s?Lady Style)系列,专为亚洲女性设计,修长性感。
Levi's这个世界级经典牛仔品牌自1853年创立至今,虽然经历不少风风雨雨,但仍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六十年代嬉皮士、七十年代朋克、八十年代mods、九十年代Hip-Hop,不断走在时代潮流的最前方。能够坚 持至今,多得Levi's本身的精神,在坚持501原创精神的基础上,能不断孕育出新一代的潮流标准,更由 单一的牛仔裤休闲品牌,进而演变为能够表达出风格更多元、层次更丰富的注目品牌。
经典设计品牌
当LeviStrauss创立Levi's后,大家的焦点一直都放在它的牛仔裤上,所制作的牛仔裤除了以上乘物料制作外,还有专利技术的车工和独门染制技术与不断改变的剪裁,影响深远。今冬系列虽然以新式洗水和剪裁的牛仔裤作招徕,但亦不忘加入T-shirt、卫衣、冷衫等基本服饰,并将Levi's产品上的特征,包括铆钉、红标、皮革标牌、缝线、铜扣等,融合当中令系列更加完整,传承于时代创新精神,绝对可媲美一流时尚品牌。
501永不过时的潮界经典
提及Orignal精神,不能不说501这个世界上最早的牛仔裤布料编号。它设计简单,由1937年到现在,从不间断地推出。随着潮流交替迭起,501已不再是单纯的布料编号,更多被赋予一种精神。因此Levi's501系列的真冬服饰,都以简约而不失细致为设计特点,那些鲜艳的线条、代表Levi's百年历史的数字和内外撞色的抢眼设计,展示出一种历久弥新的传奇特色,亦为冬日带来生气和色彩,着实让时尚人爱不释手,衷心拥护。
穿着也讲求内涵
选取Levi's作为服饰搭配,并非表示对名牌或地位的追逐,而是对Orignal精神的认可,是那种超越了文化和时代的界限,成为自我表现理念的精神。仔细看它的服饰,你会发现,即使是非大热作品,也用上最优质的布料,一丝不苟的制作和特别多的细节设计,让每一件都变得独一无二。例如那件80年代feel的黄×黑Type1外套,大家不要以为怀旧的色调就一定是灰灰黄黄的残旧色调,相反80年代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年代,用色上就可知Levi's对潮流的触觉和用心,带领休闲服饰设计升至一个新境界。
Levi's的标志
铆钉
原来的作用是钉金属。于1837年起成为所有 Levi's 牛仔裤不可少的一部份。牛仔们发现在营火前取暖时,铆钉便热令人不舒服,因此levi's于1937年开始将铆钉以角缝取代。
钮扣
你可知道 Levi's 牛仔裤的六粒钮扣,何时由拉炼取代?1942年美国政府管制部规定将所有 Levi's 牛仔裤后的两粒钮扣除去。现在,除了501款保留了钮扣设计。Levi's 的钮扣绝不生锈。
皮标
两匹马的传说。1886年 Levi's 同意对牛仔裤进行试验。把一条牛仔裤的裤管分别绑在两匹马上,将马赶向相反的方向。结果证明牛仔裤经得起这样的拉力和张力。此后成为骄傲的象征。
裤袋
装金块用的口袋。Levi's 的裤袋原本是设计供1850年代加州淘金热时的金矿工人装金块用的。5袋设计已成为Levi's蓝色牛仔裤的标准特色。百年来依然缝制得坚固、耐穿舒服。
角缝
是 Levi's 牛仔裤增强结构用的加缝点。1937年当后口袋上的铆钉以角缝取代时,它们尤其更具价值。从此更作为口袋四角、裤前幅、腰带耳及拉炼的加强固定点。
拉练
直到1950年才出现。在那之前,到处是钮扣裤子。现代工业产生了拉练,而引起牛仔裤穿着的革命。现在,Levi's 产品所使用的都是最强固耐用,且具设计感的拉练。
缝纫
将一件能穿一辈子的牛仔裤缝合,只费10分钟。全球的 levi's 牛仔裤制造厂都采用最强韧的车线,最优秀的手工及生产线,才能生产出一辈子耐穿的牛仔裤。
小旗标
这是 Levi's 最早推出的。它于1936年成为正宗 Levi's 牛仔裤的标记,因为当时有越来越多的冒牌者出现。
回答者:舞在弦途 - 经理 四级 7-22 11:44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太专业了....
其他回答共 6 条
他的名字由来是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一名定居在美国的犹太人为了使工作更加方便,发明了牛仔裤,由于实用受到广泛欢迎,他的名字叫levis。数字是不同年份出产的较为经典款式
回答者:Awayoyo - 试用期 一级 7-22 00:21
501 901 是型号``````
比如501 就有 成千上万个版````
还有901``503``等等 太多了`!
回答者:makogood - 助理 三级 7-22 01:27
李维 斯特劳斯
回答者:cooperleon - 助理 二级 7-22 02:34
levis是李维斯,就是原创人的名字。
那些数字是levis牛仔裤的型号,每一年或者季度,一些型号就会出新的款式。
501是最经典的款式,出过很多复刻的版本,特别是一些很久以前的旧版本是一些潮人极度追捧的,炒价可以达好几千甚至上万的~
型号:
501 为低腰小直筒(排扣)
517 为低腰小喇叭
503 为高腰小直筒
512 为舒适型直筒裤
553 为低腰靴型裤(即将停产)
505 为原创型直筒裤
506 为标准型靴型裤
508 为标准型直筒裤
550 为合身型喇叭裤
552 为合身型直筒裤
558 为低腰小喇叭(大腿部分较窄)
599 为超低腰(会露股沟)
55X的都是女式的,
50X的是不分性别的吧。
51X大部分是男式的。除了517
518 男式超低腰小喇叭(排扣)
519 男式超低腰小喇叭(拉链)
552 为合身型直筒裤
558 为低腰小喇叭(大腿部分较窄)
599 为超低腰(会露股沟)
901低腰翘臀直筒修身
“PREMIUM”系列
这个系列从名字上就看的出来是属于比较高端的。设计属于比较偏近时装化,精致化的,中规中距。国内上海、北京有,至少要1000元以上,美、加那边一般只需要折合人民币400不到.
TYPE 1系列
“TYPE1”读作“TYPE ONE”。这个是去年为了纪念LEVIS诞生150周年而设计的新系列。风格比较夸张,带有一点街头色彩。去年先后在日本、香港、美国发售。男版解构重组PUNK精神,不同印花手法,将鹰线双马等LOGO超立体夸张呈现,女版利用银粉突显亮泽洗色感,特别令人感到自我放肆。
N3BP系列
“N3BP”----这一个系列是去年日本、香港那边刚发售的。设计比较简洁,灵感源自1944年的一条Levi's501牛仔裤。当时正值战争时期,物资非常短缺,Levi's亦要顺应当时的物质供应条例,尽量把每条牛仔裤要消耗的物料减少,所以将非必要的细节如车线、红旗、撞钉等都除去。外观上Levi's® 501 似是清简了,但换个角度看来,亦代表着可以留下的,就是一条牛仔裤的精髓所在。Levi's N³BP就是一条结集了一切牛仔裤精髓的杰作,跟一般5袋牛仔裤的构造有显著的分别,适合一些对牛仔裤没有既定概念的人穿着
red loop系列
“REDLOOP”----这个系列的裤子很容易辨别出来,你只要看到哪条裤子腰上的皮带环有一个是红色的牛仔布做的那就是这个系列的了。一般来说这个系列的裤子设计带有一点点野性的风格咯。属于日本市场专供商品,不过国内也有几款。
Lady Style”系列
公主剪裁牛仔裤, 是Levi’s®第一次推出专为亚洲女性顾客而设的系列,也为”性感”带来全新的诠释。牛仔裤上的每个细节均以凸显女性腿部优美的线条为目的,独具匠心:裤两边加上了“侧幅”,令双腿从任何角度看起来都分外修长;呈心型的后袋面积较为细小,位置亦比其它系列的牛仔裤为高,将臀部的线条修饰得更为性感诱人,亦有提升臀部的效果;而直纹的弹性denim布料舒适地包裹着双腿,宛如身体的第二层皮肤,亦令腿部的线条更为突出。此外,Levi’s®Lady Style Jeans用上了银色的皮牌,撞钉和裤钮。这种用银色替代传统铜色的构想,不但大胆而且令整条牛仔裤的感觉更为女性化。
"Levi’s Engineered Jeans”系列(LEJ立体裁减系列)
LEJ立体裁剪系列,为其第二代的Levi's 立体剪裁系列。创新的概念源于欧洲,灵感则取材于现代年轻人对自在生活态度追逐,设计兼备潮流与sport feel 的时装系列。以“Free to Move”为宣传口号,在第二代的设计上,运用得更巧妙自然,令穿者身体完全能舒展自然;而圆形立体的裤型,注重时尚感;高调使用强烈明亮的颜色,宣扬色彩追逐者。第一代已经面世的“running legs自由步”Logo, 今次经过改良并套用在不同细节设计上,如Tee的车边、裤子的撞钉、纽扣,以及裤腰的内里衬布边上都能看到自由步的图案,破天荒引入立体剪裁的技术,它代表着已经事先将布料与人运动时产生的反应考虑进去,已经记忆着未来穿着者的肢体动作。当你的身体与牛仔裤相遇,不会再被束缚。“Square Cut Jeans”----引领流行的Levi's在06年春夏提出“时尚向上延伸”的概念,全新推出的Square Cut Jeans系列,方正有型的创新概念与种种精致的细节,只需搭配自然舒适的上衣,即可穿出年轻有型的时尚感,而这样的穿衣风格正好符合自己的衣着态度。
“RED Tab”系列
Levi's® Red Tab,女款运用活力柠檬黄,男款带入动感鲜红;同时利用胶印套色、浮印手法及含有金属光泽色系点缀于T恤,呈现出耀眼的视觉效果。多种鲜明的颜色,让炙热的夏天瞬间充满动力与朝气。Red Tab大量运用手感光滑、轻盈透气、柔软吸汗的网眼材质;除了强调伸展功能之外,精巧的花式织纹搭配上特殊剪裁,使功能性布料更添质感。延续音乐活泼明亮的颜色以及图形,Levi's®更大胆采用对比配色;如足球场上鲜明的黄色与亮绿色,融合数字图案,诠释出浓浓的运动时尚感。
”RED"系列
和上面的Red Tab不一样,RED系列和LVC一样走高端路线,自一九九九年推出至今反应均非常热烈,其革命性的设计和外形是其受欢迎原因之一,Red的设计甚至影响及后同样大热的Type1和N3BP。Levis Red让Levis正式挤入新世纪时尚领域。以结构来说,Levis Red问世为蓝色丹宁布开创最新3D立体剪裁,改变印象中又平又挺牛仔裤印象,丹宁布立体视觉效果重组牛仔裤基本元素,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另类商品。运用3D人体工学及501牛仔裤原创精神,表现在牛仔裤缝边设计,以穿着舒适为出发点,符合人体工学的口袋和加大表带方便取物,新型腿部线条让身体活动自由。布质以较粗织法搭配粗犷手感更具率性风格;款式脱离传统给人新的想象空间。使用金黄色缝线,裤牌也以红色方框缝线代替皮革裤牌,以往Red Tab红标也以R取代,凸显与众不同姿态,最新Red系列用上双重袋口设计,换上黑色皮章,后袋的弧形花则用白油涂上。商标均采用红色缝线代替传统皮革补钉,内侧商标则用手工打印「Levis RED」字样。每个设计环节均注入原创及强调个人风格,展现充满创意及独特另类风格
"BLUE"LEVI'S 系列
BLUE为英国UK LEVI'S设计团队继LEVI'S RED系列后的最新力作-少量、高价位、高质量之新锐时尚系列,为维持其产品质量,产地由专门制作LEVI'S高价位系列商品的CROATIA工厂负责,并采取与当年LEVI'S RED完全相同的限量营销方式,只在欧洲少数店铺限定贩卖。 LEVI’S BLUE目前在亚洲,只有在少数的日本连锁精品店和网拍卖家少量贩卖. LEVI'S BLUE使用蓝星白色皮标,渡黑星型卯丁,细黄色鹰翅缝线,细型皮带环茶、黄、紫三色缝线,大型甜甜圈主扣,星型拉链,收纳吊环,与RED 02A/W相同的13OZ GreenNoast Denim,也就是带微绿经线与暗蓝色纬线交织而成的单宁布,此种布料的磅数扎实足够,刷色加工后更是浑然天成的自然美色。
“White Tab'系列
所谓的特别系列,主要包括彩色系列同白色牛仔裤两个系列,是以五个袋裤型为基础设计的。常见的有白色牛仔裤,彩色裤,灯芯绒裤,甚至连501也出过该系列的。有些White Tab系列的产品依然用的是红色标示”
"Silver Tab”系列
以追求时尚为设计理念的系列,有多个主题,如:WORK、音乐、街舞、滑板、滑雪等等。常见的有工人裤、功能裤、滑板裤等就属于这个系列。但是国内很少见,美国相对较多,都是7字头,704。
“Orange Tab”系列
6,8,9字头,走低价位路线,国内也少见;
"Levis Vintage Clothing”(LVC)系列
原始复古系列的。
回答者:被爱除名 - 助理 二级 7-23 21:32
Levi's品牌背景
Levi's 是来自美国西部最闻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条牛仔裤的发明人 Levi Strauss (李维.史特劳斯)的名字. Levi Strauss 于1847年十七岁时从德国移民至纽约,几乎完全不会讲英语的他在美国的起初几年是为他的两名兄长打工,他在纽约及肯德基一带的偏僻市镇和乡村到处贩卖布料及家庭用品,他有时甚至露宿路边或在空的车房里过夜.
1848 年,离旧金山不远的地方发现了金矿,引发了著名的“淘金热”, Levi Strauss 离开纽约的家,前往旧金山也加入淘金潮.他带了数卷营帐及蓬车用的帆布准备卖给迅速增加的居民,但他发现帆布有更好的用途,因为有一名年老长的淘金人表示他应该卖的是能承受挖金粗用的长裤,于是他把卖不完的帆布送到裁缝匠处订制了第一件 Levi's 牛仔裤,就在那一天,Levi's 的传奇诞生了.
年轻的 Strauss 不久后便在旧金山市开了第一间店,他生产许多齐腰的紧身裤.人们对这种强韧牛仔裤一传十,十传百.年轻的史特劳斯不久后便在三藩市开了第一间店.他生产许多齐腰的紧身裤.过后,他放弃帆布,改用斜纹粗棉布,那是一种在法国纺织以不变色靛蓝染料织成的强韧棉布. Strauss 从 1860 至 1940 年期间为原创设计了不少改良,包括铆钉.拱形的双马保证皮标以及后袋小旗标,如今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正宗 Levi's 牛仔裤标志. Levi Strauss 公司的确已成美国传统,对全世界的人来说,它代表的是西部的拓荒力量和精神.
今天,牛仔裤已经成为既可以表现各个年龄层性感的服装,同时也是可以在任何时候穿着它都不会有落伍感觉的"时装".在全世界所有的牛仔裤品牌当中, Live's 象一棵百年常青之树,从1873年 Levi's 牛仔裤创始人 Levi Strauss 生产出第一条牛仔裤之日起,它就天然地同美国的淘金热.西部牛仔以及美国军队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世界上很难有一种服装品牌能够象利维这样历经一百多年风风雨雨,从一个国家流行到全球,品牌个性始终保持如一,并且成为全世界男女老幼都可以接受的时装和牛仔裤的领导品牌,这不能不说是 Levi's 品牌创造的一个世纪神话.
经过五代人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登记的 Levi's 品牌一直代表着独创.正直和创新,它的产品品质不仅以耐磨坚固而著名,同样,它的品牌广告也是屡获大奖,为世人所称道.
Levi's 大事记
在150多年的历史中,讲究原创的Levi's多个丰碑性的创造奠定了其在牛仔界的至尊地位。
1847年
18岁的Levi's创办人Levi Strauss从德国移民美国
1853年
Levi Strauss 在旧金山成立 Levi Strauss&CO 公司用帆布制成了第一条牛仔裤
1855年
Levi Strauss 用从法国进口的经纱为蓝色、纬纱为白色的斜纹粗棉布,取代了最早的帆布。
1873年
Levi's 注册了第一条用撞钉固定裤袋缝口的裤子,从此“牛仔裤”这个词就被用来称呼斜纹布制作的长裤了。
1890年
Levi Strauss&CO 公司首次将牛仔裤编码,举世闻名的501就是 Levi's 首条牛仔裤型号。
1905年
S506XX开始生产(1917年正式LOT S506XX)此时生产的第一代外套口袋不带盖子,同时还有生产廉版外套213
1928年
S506XX及213在口袋上盖上了盖子
1936年
RED TAB的产品开始生产
1941年
S506XX,又把盖子去除,但仍有RED TAB,213停产(代表布标及黑同心中空的扣子停产)
1944年
S506XX二战期间使用桂冠花纹的扣子
1947年
S506XX停产,生产506XX并且再度在口袋盖上盖子,生产519XX(铺毛毯内里)
1952年
506XX,519XX停产,第二代507XX及517XX(铺毛毯内里)开始生产,并在TAB上出现R字
1954年
皮标停产,开始使用纸标
1962年
507XX,517XX停产,第三代外套557XX及559XX(铺毛毯内里)开始生产
1966年
557XX,559XX停产,557及559开始生产,并在纸标底部的EVERY GARMENT GUARANTEED这行字去除
1967年
生产557 70505
1968年
生产70505 0217
1969年
大标换小标.并且开始变成小e
1974年
Levi's推出水洗系列牛仔裤。
1978年
虽然已经有很多不同设计师的牛仔裤品牌投入市场,但是levi's的销售量依然冲破20亿美圆。
1980年
牛仔裤的销售量获得空前成功,达502,000,000件大关。
1984年
Levi's成为美国奥运代表团的代表服装,并为levi's501blues作大型宣传。
1986年
Levi's牛仔裤开始生产预先穿洞 破烂的牛仔裤。
1995年
的网址正式启用。
1996年
LVC正式推出市场,这是根据levi's经典型号制造的复刻系列。
1999年
REDTM系列诞生,再度创新的21世纪牛仔裤。
2000年
Levi's立体牛仔裤系列levi's Engineered jeans面世。
2001年
Levi's进入中国大陆,在上海开设首家店面。
2003年
Levi's成立150周年,以及牛仔裤诞生130周年。同年type1tm系列诞生。
Levi's的标志
铆钉
原来的作用是钉金属。于1837年起成为所有 Levi's 牛仔裤不可少的一部份。牛仔们发现在营火前取暖时,铆钉便热令人不舒服,因此levi's于1937年开始将铆钉以角缝取代。
钮扣
你可知道 Levi's 牛仔裤的六粒钮扣,何时由拉炼取代?1942年美国政府管制部规定将所有 Levi's 牛仔裤后的两粒钮扣除去。现在,除了501款保留了钮扣设计。Levi's 的钮扣绝不生锈。
皮标
两匹马的传说。1886年 Levi's 同意对牛仔裤进行试验。把一条牛仔裤的裤管分别绑在两匹马上,将马赶向相反的方向。结果证明牛仔裤经得起这样的拉力和张力。此后成为骄傲的象征。
裤袋
装金块用的口袋。Levi's 的裤袋原本是设计供1850年代加州淘金热时的金矿工人装金块用的。5袋设计已成为Levi's蓝色牛仔裤的标准特色。百年来依然缝制得坚固、耐穿舒服。
角缝
是 Levi's 牛仔裤增强结构用的加缝点。1937年当后口袋上的铆钉以角缝取代时,它们尤其更具价值。从此更作为口袋四角、裤前幅、腰带耳及拉炼的加强固定点。
拉练
直到1950年才出现。在那之前,到处是钮扣裤子。现代工业产生了拉练,而引起牛仔裤穿着的革命。现在,Levi's 产品所使用的都是最强固耐用,且具设计感的拉练。
缝纫
将一件能穿一辈子的牛仔裤缝合,只费10分钟。全球的 levi's 牛仔裤制造厂都采用最强韧的车线,最优秀的手工及生产线,才能生产出一辈子耐穿的牛仔裤。
小旗标
这是 Levi's 最早推出的。它于1936年成为正宗 Levi's 牛仔裤的标记,因为当时有越来越多的冒牌者出现。
型号: (裤型)
501 为低腰小直筒(排扣)
517 为低腰小喇叭
503 为高腰小直筒
512 为舒适型直筒裤
553 为低腰靴型裤(即将停产)
505 为原创型直筒裤
506 为标准型靴型裤
508 为标准型直筒裤
550 为合身型喇叭裤
552 为合身型直筒裤
558 为低腰小喇叭(大腿部分较窄)
599 为超低腰(会露股沟)
55X的都是女式的,
50X的是不分性别的吧。
51X大部分是男式的。除了517
518 男式超低腰小喇叭(排扣)
519 男式超低腰小喇叭(拉链)
552 为合身型直筒裤
558 为低腰小喇叭(大腿部分较窄)
599 为超低腰(会露股沟)
901低腰翘臀直筒修身
3. 腾仔给《这就是街舞》第四季拍了宣传照,照片拍的怎么样
腾仔给《这就是街舞》这个综艺节目的第4季拍了宣传照,宣传照公开了以后很多网友都表示非常的惊喜。因为大家在这一组宣传照当中不仅看到了很多非常熟悉的面孔,而且网友们对于他们的服装非常的感兴趣。很多网友都发现这些选手们穿的衣服都非常的类似,最终有人扒出了这是一款非常出名的工装潮牌,而且这个品牌和《这就是街舞》这个综艺节目联合产生了衍生的品牌,所以说他们穿的就是衍生品牌的服装。
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大家之间会彼此帮助,同时也会互相竞争,这样可以有力的促进共同的进步,所以说大家非常喜欢这种竞争类的综艺节目。有很多网友其实对于街舞并不是特别的懂,看着这些舞者们跳着不同的舞种网友们也并不是特别的明白。可是大家依旧能够在这档综艺节目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热血,所以说《这就是街舞》一直都非常的火热。
4. 史上最尴尬的明星合影,最后一张为什么让人不忍直视
第一尴尬!娱乐圈里有许多尴尬的明星合影,但我认为最尴尬的合影还是孙怡,不过和孙怡合影的这位不是明星,而是一位素人。
接下来再看上图,姚明与曾志伟的合影是非常典型的高矮对比,我们都知道姚明作为篮球明星有着超过两米的身高,曾志伟本人的身高又相对较矮,在与姚明聊天的过程当中,曾志伟只能叉着腰仰头向上看去,就像是“小矮人”在与“巨人”聊天一样尴尬无比。
5. 昆凌为何把自己活得不像正宫17岁就遇周杰伦的她都经历了什么
什么样的人契合当“天王嫂”的规范?最近,几位当上“天王嫂”的女生,总是风光与争议并存。
前有郭富城的老婆方媛被指出身、阅历不佳,后有潘玮柏的老婆被疑心是“锻炼班”的学员。周杰伦的老婆昆凌又惹来了不少争议。
昆凌忙于宣传本人主演、老公周杰伦监制的电影《叱咤风云》,但不成想由于她发布了一则动态还秒删,惹来大量吐槽的声音。
昆凌发布的这则动态,表示本人要去转转,但背景却带上了周杰伦前女友侯佩岑拍的广告大牌,不只如此,侯佩岑的脸还被截掉了半张,让人觉得她是有意为之。
6. 原单和正品有什么区别
一、生产方式不同
1、原单:利用剩余的原料偷偷制作版型的产品。
2、正品:品牌厂家自己生产的(不是其他厂家组装的)正规产品。
二、来源不同
1、原单:考虑到原料制成成品过程中各方面的损耗,提供原料时会多给3%,即"计划报废物资",以防万一。厂家在完成订单后,利用剩余的原料,偷偷制作版型一模一样的产品。
2、正品:这种产品有可能是通过正规外贸渠道进口到中国大陆的,也有可能是卖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三、特点不同
1、原单:颜色差异,即与外商要求的不一致,但是质量仍然能够保证。有时数量颇多,质量却比不上前一种。
2、正品:这种产品厂家是给予保修的。
7. 潮牌有哪些
很多呀,回力,李宁,还有冠希哥的CLOT,这些都是,很多,国潮2018年开始火起来的内,当初容纽约时装周邀请了四个国潮参展,那年就是国潮爆发的一年,值得一提的是受邀的四个国潮品牌中的XPHANTOM超幻者直接拒绝了纽约时装周的邀请,这个在业界内引起了不小震动。
我周围的朋友都喜欢,设计感满满,风格也够酷,价格上还能接受,也不是很贵,主打的超幻者系列风和军事技能风、工装机能风都够新颖够酷,和满大街的superme,耐克阿迪严格区分开来,关键是男女都可以穿,配上AJ、三叶草毫无违和感,搭配匡威帆布鞋也不错,可甜可咸。
8. 主流、非主流
主流
1.河流的干流。
2.占据主导或中心地位的(事例),与支流、傍流对应。
中性为主,如"主流媒体";但有时包含"一时得势"的讽刺意义,如"主流经济学家"。
3.自20年代至今的经典、中间大路、未加电声处理的爵士乐。最初诸如博普乐、自由爵士乐和莫达尔(Modal )爵士乐这样的革新化演奏风格甫一问世时,并不包括在主流音乐之中,但随着时光流逝,主流也向革新风格作出了一些让步。
4.与非主流相对、大众化、顺从当今大众的潮流、是最流行的东西、不超前和不滞后、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了,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其中由相当一部分主流人群反对非主流中的“腐朽文化现象”,如:火星文、刻意颓废、逃学厌学等。主张不做作、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以最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
5.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比如旅行,通过旅行社的话,今天明天后天的行程、景点、游客的反应,导游心中大概都有一个谱在那里,不会有大的变化。若是通过单人骑马旅行,在今天则是无法预测会遇到什么情况:比如社会的反应、交通法规的限制、马料的补充、住宿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古代,骑马旅行是很常见的方式,是主流方式。到今天变成非主流的,也是世界变化的结果。
6."90后非主流"文化以及其衍生产物"非主流现象"的出现,并没有脱离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大背景.
7.因为在脑残文化成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后,很多的年轻一代卷入"非主流现象"的潮流当中。所以,为了预防或者说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该阻止"非主流现象",或者改变其不良因素,将其引导到一种特殊文化,拯救更多的85后,净化我们的社会。
非主流
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比如旅行,通过旅行社的话,今天明天后天的行程、景点、游客的反应,导游心中大概都有一个谱在那里,不会有大的变化。若是通过单人骑马旅行,在今天则是无法预测会遇到什么情况:比如社会的反应、交通法规的限制、马料的补充、住宿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古代,骑马旅行是很常见的方式,是主流方式。到今天变成非主流的,也是世界变化的结果。
非主流是主流的逆向思维.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
一、消灭;
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比如R&B风格,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也因为它的尖锐与野蛮血统,充满了张力,难以为大众社会所容纳。因此,现在R&B风格的风靡全球,是经过改造加工后的东西,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非主流事物。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所以,请你不要将非主流看成消遣与奇闻异趣似的八卦新闻。如果觉得非主流很浅薄,那很遗憾,只能证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通常情况下,真正的非主流不会被认为平庸,而当今社会下的“非主流”现象不属于此类。下文细说)。因为已经丧失了自信和大气,没有勇力继续创造、接纳未有过的事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于世,这样的下场不就是所谓的地狱么。
从心理上来说,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然而世界的本象并非因人而在,不断的发现发现再发现,创造创造再创造,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深刻,当然也更繁复而深奥。这注定是一个杀死脑细胞的好方法。非主流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因此,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
非主流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那么,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非主流的家伙总能表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其实众生皆有个性,但是很微弱,绝大多数个性种子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出他人能见到的繁丽之花了。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
但是,所谓个性,似乎又通过言行来表达。言行总要遵行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就有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可能。智商较为发达的阴谋家于是可以通过故意的放言高论欺世盗名,比如终南山道士。这些非主流的言行,其实都是死了的,斩断了思想之根的流行语、商品,是可以大规模刊行发售的武功秘笈,注定,不能继续前进。所以才有了几千年的鬼蜮伎俩和卫道士以及形形色色所谓的高人们。
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文化价值观。
非主流当然就不是跟随大众文化价值观的东西,另类些,张扬些,或者更确切点说是符合我们个人心理的行为。或者超前,或者滞后。 但,非主流是有转变成为主流的可能的。
非主流Non-mainstream是什么?非主流即在同类别中不是现在最流行、最常见的。
物质定义如:现在主流CPU是英特尔的赛杨、奔腾、酷睿 2 Duo等,而备受瞩目酷睿 2 Extreme 的由于价格太高,导致消费人群狭小,只有少数人用,这就是非主流CPU。 当然,主流和非主流并不局限于价格因素,主要是以受众程度,使用者的多少来决定,当然,这个词也可用在诸如写作风格、消费品等众多领域。
另外,我们现在常用的非主流这个词,多在穿衣和打扮上。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就是时尚潮流的意思, 换句时尚前卫的话说就是有“个性”,适合现在的年轻人的口味。非主流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的方面,下面主要介绍的也是这方面的内容。
主流(常规固定模式):
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对外通常显稳定结构。顾名思义,主流并不是指时尚潮流的追求——而是一种已经被绝大多数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接受真正的主流观点的,不是时下被称为非主流的社会现象中的跟风者——而是指尼采等理想主义哲学家。)
非主流(非常规流动模式):
小众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卧轨自杀的海子,举枪自杀的梵高,都是非主流小众文化价值观的代表。
非主流现象(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偶然现象):
反其道而行!既是叛逆、张扬、狂野、诡异……少数人秀出自我的时尚的另类流行风!
(最早的80后非主流主要追寻哈日、哈SM、欧美宫廷风、吸血鬼诡异气质等元素,当今“非主流现象”多是这些元素的衍生品。)
【什么是非主流?什么是“非主流现象”】
[编辑本段]
·什么是“非主流现象”?“非主流现象”是什么意思?
答案:“非主流现象”就是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并在个性讲究中不断泛滥,衍生出的社会现象。
“非主流现象”的时尚意味着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 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
为避免人们对非主流文化群体的误解,在本词条内,将80后、90后群体内产生的特殊社会现象称为“非主流现象”。“非主流现象”源于一种新兴的非主流文化,在被广泛异化后,成为一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
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现象”的时尚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时尚了。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从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就例如:HipHop`R&B or Blues在西方社会是居于主流地位的那么过去在中国就是非主流的,不过现在正在渐渐走向非主流地位而渐渐失去主流地位的就是像小虎队那样的。 也可以叫做“实验”、“前卫”、“先锋”即另类的意思。
“非主流现象”就是源于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并在跟风后不断恶俗化的社会现象。
非主流就是泛指主流之外的各种文化价值观,也可能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理性的或者偏激的,还有就是追求这样的人相对较少(多了就叫主流了) 。
什么是主流?什么是非主流 ?
非主流,我不想用主流来界定它。因为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悖论中去。
在我看来,非主流,是有几个特点的:
1、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或者在曾经的变动中与主流格格不入。
·非主流与主流的关系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非主流是多种的,而主流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只有一个。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就如同执政党和其他在野党的关系一样。主流能成为主流,是因为被大众所接受。一种非主流文化理论上是可以和主流文化转换位置的,就如同执政党下台,某在野党上台一样。而“非主流现象”却不能,因为“非主流现象”是表面上的物质现象,没有文化涵内。但是,诞生“非主流现象”的非主流作为一种文化,却有“执政”的资格。
【现实分析】
[编辑本段]
·非主流的尴尬现状
非主流原意本身是一个很小资和小众的圈子代表词,但在中国被严重恶俗化了。现在所谓的非主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主流,而是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肤浅的社会现象。
现在网上搜索到的非主流,几乎所有的内容和相关网站都是无非盗用一些163、sohu相册,潮流网站或一些知名博客里的照片,盗版的潮牌服饰,盗用优秀设计师的作品,然后的冠上“非主流”这个被恶炒的关键词,要不就是googlepicasa广告,google已经声明了只是照片管理工具,然后被那些恶意炒作的“非主流”站长为了赚取广告费用,就将它做了一定的宣传,诱导、欺骗那些会员过来下载。google公司绝对没有想到花这么多钱还被中国的这些没有素质的网站站长把自己的品牌砸了。现在的“非主流”连那些真正的反传统边缘人士都厌恶,甚至有些流行时尚都对它都嗤之以鼻了。本身一个很小资和小众的圈子代表词就被这么恶炒泛滥了。
·非主流与主流的关系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非主流是多种的,而主流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只有一个。主流与非主流的关系,就如同执政党和其他在野党的关系一样。主流能成为主流,是因为被大众所接受。一种非主流文化理论上是可以和主流文化转换位置的,就如同执政党下台,某在野党上台一样。而“非主流现象”却不能,因为“非主流现象”是表面上的物质现象,没有文化涵内。但是,诞生“非主流现象”的非主流作为一种文化,却有“执政”的资格。
为避免人们对非主流文化群体的误解,在本词条内,将80后、90后群体内产生的特殊社会现象称为“非主流现象”。“非主流现象”源于一种新兴的非主流文化,在被广泛异化后,成为一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社会现象。
【“非主流现象”主要表现】
[编辑本段]
图片:喜爱另类奇怪的图片,比如摆POSE时会装出各种奇特表情。喜欢PS图片。
打扮:与大众不同,比如女穿男装,穿着嘻哈等搭配都是普通人眼中"不伦不类"的,给人一种”就是不懂搭配”的感觉.
发型:染发采用蓝色白色等颜色,或者做夸张的造型等。
音乐:劲爆,先锋,拉风等等这样的音乐受到欢迎。
生活:不人云亦云,不追求大众化,思想也叛逆激进,有创造力。
个性:无限展示自己的自信,阳光,活力。
【相关评论】
[编辑本段]
·非主流与历史观
“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就是上面说的“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是大多数人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不会被推翻,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通过“主流”与“非主流”这个问题从而扩大到历史或者是这个世界,就像所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能被少数人推翻;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的、无奈的。
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非主流事物。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所以,请你不要将非主流看成消遣与奇闻异趣似的八卦新闻。如果觉得非主流很浅薄,那很遗憾,只能证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因为已经丧失了自信和大气,没有勇力继续创造、接纳未有过的事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于世,这样的下场不就是所谓的地狱么。
·非主流与人的个性
再说另一个问题,“非主流”人群如果能将自己的个性展示到位,那会是让人欣赏并接受的;如果太过另类、另类的过了火就是不好的了,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引领一些跟风的人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形象或者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非主流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
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比如旅行,通过旅行社的话,今天明天后天的行程、景点、游客的反应,导游心中大概都有一个谱在那里,不会有大的变化。若是通过单人骑马旅行,在今天则是无法预测会遇到什么情况:比如社会的反应、交通法规的限制、马料的补充、住宿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古代,骑马旅行是很常见的方式,是主流方式。到今天变成非主流的,也是世界变化的结果。
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比如R&B风格,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也因为它的尖锐与野蛮血统,充满了张力,难以为大众社会所容纳。因此,现在R&B风格的风靡全球,是经过改造加工后的东西,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从心理上来说,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然而世界的本象并非因人而在,不断的发现发现再发现,创造创造再创造,对世界的认知也就越深刻,当然也更繁复而深奥。这注定是一个杀死脑细胞的好方法。非主流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因此,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
非主流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那么,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非主流的家伙总能表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其实众生皆有个性,但是很微弱,绝大多数个性种子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出他人能见到的繁丽之花了。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
但是非主流现在成为了一种主流时尚。
非主流,我不想用主流来界定它。因为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悖论中去。
在我看来,非主流,是有几个特点的:
1、对于主流文化讲,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但是,所谓个性,似乎又通过言行来表达。言行总要遵行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就有了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可能。智商较为发达的阴谋家于是可以通过故意的放言高论欺世盗名,比如终南山道士。这些非主流的言行,其实都是死了的,斩断了思想之根的流行语、商品,是可以大规模刊行发售的武功秘笈,注定,不能继续前进。所以才有了几千年的鬼蜮伎俩和卫道士以及形形色色所谓的高人们。
3、还没有被主流文化认可,或无法被主流文化认可。
·非主流与潮流的辩证关系
主流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文化价值观吧。非主流当然就不是跟随大众文化价值观的东西,另类些,张扬些,或者更确切点说是符合我们个人心理的行为。或者超前,或者滞后。但,非主流是有转变成为主流的可能的。非主流是一种潮流,是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主义。但是信仰这一文化价值观的人过多,也就是说非主流已经成为主流。
你再模仿,其不是随波逐流?拿什么说与种不同?任何事物都有2面性,非主流也不能特殊。我承认有些人装扮成非主流的装饰,看起来确实不错。但是,我个人认为模仿非主流可以,关键是模仿它的好的一方面,而不是模仿什么类似“拿小刀子拉伤自己的手腕,然后做吸血状”这不是个性,这不是酷!这是自残!人活在世上,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哪怕有些事情你从内心并不想做,但是你改变不了社会,只有去适应它!(比如你总要吃饭,吃饭总要花钱!你总要去挣钱,你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父母吧?)部分非主流的追随者,成天就知道个性,就知道与众不同,这没错!但是,你不能成天就知道玩,而无所事事吧?追随非主流没错,但是在追随非主流的同时麻痹自己,堕落自己就不对了!至于非主流的穿戴,我个人认为适合就去模仿,不适合切不可让别人贻笑大方!有些人面相长的比较青春和可爱,模仿非主流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是天生长的比较成熟,你还刻意去模仿,就显得东施效颦了,让人取笑了。
·对“非主流现象”的忠告
综上所述,任何一件事物来到我们身边,我们没必要盲目的去模仿和追随,但也没必要示若洪水猛兽!我个人认为:非主流,如果确实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就去追随,但同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分辨非主流好的和糟粕的地方,学其优点、去其缺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存在,非主流也是如此。但存在就有道理,非主流确实影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但我要奉劝的是:希望喜欢非主流并模仿它的那些人,在你们“非主流”的同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用颓废、变态的生活方式演绎“非主流”潮流,不要让那些对非主流不是很感冒的人提起非主流时嗤之以鼻,而是翘起大拇指说:“非主流的人们,好样的!”不要用“吮吸自己血液、颓废混日子、逃学打架、混乱性爱.....”来展现非主流风格。应该用非主流的风格演绎积极向上的人生,才是真正的非主流人!
【“非主流现象”文字特色】
[编辑本段]
·火星文
火星文又名脑残体,”火星文”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乍看像是乱码或打错的字,用法也不同于汉字那么规范,从字面上根本无法了解。其实,“火星文”几年前就作为一种游戏用语在泡泡堂流行,接着又通过QQ资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用语言。据考证,“火星文”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一些上网族最初为了打字方便,用注音文字替代一些常用文字在网上交流,达到了快速打字兼可理解内容的效果。很快,一些台湾网友觉得这种文字另类醒目,便把这种输入方式发扬光大。随着《劲舞团》等低龄网游在大陆的流行,这一潮流随着网游等渠道进入大陆,一批批新生代“90后”网友开始延续这种独特的文字,并自创了适合简体中文发挥的输入方式,比如“劳工”、“男盆友”、“粉可耐”、“你素谁”。当使用人群和新生词组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了一些热衷软件开发的网络高手制作出“火星文”专用软件,在网上流行的有“大黑鱼”等软件。转换软件的出现使得“火星文”具备了密码功能,它成了一个群体保护隐私的方法。在受众中,新生一代的“90后”群体成了火星文的追捧者和传播者,严重地误导了中国新年轻一代人。
火星文只是一种影响较大的圈子语言。事实上,因为网络的便捷,使得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与他人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圈子,这些圈子便依照其特性产生了“火星文”,也称之为“小圈子黑话”。当然,圈子以外的人是很难明白其间的意思。
由于火星文的不良影响,非主流在广大网民中的地位尴尬,’小P孩’.肥猪油,脑残文等污蔑性的字样也常常产生,非主流现在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团体或圈子,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衣着、言行。非主流意味着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 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了。
有主流就有非主流,主流与非主流是共存的。 从字面上的意思解释就例如:HipHop`R&B or Blues在西方社会是居于主流地位的那么过去在中国就是非主流的,不过现在正在渐渐走向主流地位而渐渐失去主流地位的,就是像小虎队那样的。 也可以叫做“实验”、“前卫”和“先锋”, 即“另类”的意思。
【相对独立的“非主流现象”之图像】
[编辑本段]
非主流图片就是另类奇怪的图片,通常图片的色彩平衡都是经过特别处理编排的,常常使用调暗画面的光源,LOMO效果,正片负冲,黑白效果,5像素模糊,柔光,溶图,笔刷,错落不一字体各异的文字以及特殊角度等等来制造画面效果,力求使图片从构图到色彩再到排版都带有某种心情,在图片主题上也力求独特,比如摆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的表情,选取角度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镜头。图片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的图片。摩天轮、电线杆、气球、铺满落叶的地面、有大片云朵的天空、血迹、公园的长椅、可爱的小物件、用各种手法制造出来的心型以及大眼浓妆鼓腮少女是其常见的主题。
尽管当今非主流风潮因为其传播者的素质和其圈子内整体颓废低俗的气氛而受到大众的质疑和指责,非主流图片也因此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但仍有许多人尽管不认同非主流青少年的,却同时迷恋着非主流系的图画。若从本身的艺术性来看,非主流所流行的一些处理图片的风格确实有其独特的美感,非主流图片对摩天轮、电线杆、天空、气球和心型的执著客观上为我们制造了很多散发着窒息美感的图片,也使这些本来平凡的意象拥有了新的意义。在镜头选取、处理、排版上的创新以及力求使创作者心境融入图像,使图像氛围从客观反映变为主观讲述的理念,也因此使非主流风格的图片脱离出非主流系统之外,独立成为一种图像处理与设计的风格。许多非主流系图片作者本身并不是非主流人士,他们的创作借鉴于非主流图像的风格,再将之发展,改良,摒弃一些消极的因素如很多非主流照片人像Pose瞪大眼、鼓腮扮可爱的呆板模式化,以及一些色情暴力元素,保留一些积极元素如图像色调的策划与布局使之能够更主观地体现一种心情和氛围,形式上也不断追求打破非主流圈内已经固定化的模式,力求与其它风格融合。这些都使他们的作品风格有但不局限于非主流风格,高水平的非主流系图片也能跻身专业平面设计领域,
非主流图片值得借鉴的优点
1、色彩饱和,张力强,视觉冲击力很好
2、P图手法创新,大胆,往往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强调图片要包含着某种情绪,使摄影作品本身的意义得以延伸
4、多种元素的混搭对平面设计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5、鼓励人们从很细小的地方发现事物的美感,非主流图片往往赋予一截水管、几只笔、篮球框、破砖墙、几颗杂草以我们想象不到的美感,这对人们观察生活也是种很好的启发
6、字体的排版往往是弥补和打破画面构图形式的利器,效果强烈醒目。
非主流图片需要注意的缺点
1、模式化,这主要是由其圈子内人的审美观确定的,女生喜欢浓妆瞪眼鼓腮装嫩,男生喜欢奇装异服逆光扮深沉,做作的姿态使图片丧失个性,缺乏深度
2、内容颓废低俗,色情暴力,一方面由于图片作者的个人品味,另一方面非主流图片本身常用的手法也常常有意无意地制造出这种氛围,比如LOMO,正片负冲等手法能制造出一些很昏暗的气氛,给人颓废的感觉
3、一些图片的文案的装腔作势,无病呻吟,文不对题,使用火星文、脑残体过度,都会破坏整体的美感.
9. 这个潮牌是什么
第一个是CLOT陈冠希创立的凝结集团第二个是晨宇第三个是UNDERFEATED第四个切格瓦拉的头像
10. 频繁更换微信头像的人是什么心理
微信朋友圈中经常有人频繁地更换头像,不过像我这种经常不备注的人全靠头像来辨识人,有的朋友频繁的换头像,有时候真的会搞不清谁是谁。
我身边频繁换头像的人分为几种,第一种人就是喜欢发自拍的人,每天朋友圈必定发自拍,各种美颜的,秀腿的,秀发型的,每次都在九张以上,早上发早安自拍,晚上发晚安自拍,中午发吃饭自拍,而这些目的可能就是换来下面评论中的赞美或者吸引别人的关注吧,每天除了发自拍就是把头像换成其中的自拍照,其实我感觉这样子会有点小自恋的情结呢,不过能够长久地坚持这个爱好也不容易哈。
其实频繁地换头像并不是一种毛病,相反我把它看做是热爱生活,如果对生活没有乐趣没有兴趣,又怎么能够做这种事情,也可能每一次换头像你都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性格,体会一种平淡的乐趣,在图形的不断变换中,也可以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