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甲流防控宣传

甲流防控宣传

发布时间:2022-06-06 14:12:38

① 甲流预防知识

请洗手

② 预防甲流感宣传标语,酒店洗手间贴的,我实在没好的写

勤洗手 甲流走
勤洗脸 甲流远
个人卫生好 生活奔小康

③ 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甲型H1N1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④ 预防甲流的宣言

预防甲流,从洗手开始

⑤ 为所在的ⅩⅩ中学拟一条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口号。(2分)

加强锻炼勤洗手,师生同心抗甲流。

⑥ 甲流有哪些预防措施

一般来说,洗手是很重要的。不过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卫生习惯很多人不知道。

甲流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它要让我们生病就得首先进入呼吸道,但少量病毒还不足以让我们患病。但当我们的鼻腔排毒能力因某些诱发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以及生理因素如经期、怀孕等降低时,进入到鼻腔的甲流病毒就可以长时间停留在鼻腔内并有机会进入组织细胞内部而繁殖出足以致病的病毒数量(鼻炎患者表现更为明显)。这个病毒数量累积到发病期间就是甲流的潜伏期。

如果甲流病毒进入到鼻腔功能正常的人鼻子里后繁殖出的病毒很快就会被排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就算接触了甲流感染者,自身携带甲流病毒,也没有患甲流的原因了。

对甲流的预防就很简单了。自己去买个瑜伽洗鼻壶,将温盐水灌入其中,让水流在重力的引导下,缓缓浸洗鼻腔各个柔嫩组织,清除组织表面粘液中的甲流病毒以及其它有害物质。从人多的地方回来后就洗鼻子。这样就可以不断降低病毒数量,只要鼻子的功能恢复正常,病毒就没有机会让我们患甲流了。

药物预防的作用微乎其微,病毒在鼻子里,吃再多的药,有效成分都在血液里,很少能够到达鼻粘膜表面来消灭病毒的。这也是为什么鼻炎用抗生素效果很差的原因,因为引起鼻炎炎症的病毒同样生活在粘膜表面。同理,吃药预防甲流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效果的。

说简单了,就是多洗鼻子就OK了。用口罩效果也不是很大的,除非你用那种过滤能力特别强,相当于防毒面具级别的还可以。其它的就是白搭。

在甲流感染后只需要多洗鼻子,只要有鼻涕了就洗,不断减少鼻腔内的病毒,这样就会极大降低进入人体的病毒数量,减轻症状,同时让身体免疫系统能够尽快杀灭已经进入的病毒,快速治疗甲流。

感冒和其他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与上类似,而发烧就是因为进入身体的病毒过多,免疫系统做出的正常反应。只要多洗鼻子多喝水,减少鼻腔内和体内病毒数量,烧自然就会退下去的。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慢慢消失的。早晚洗鼻也可清洗掉鼻腔内的刺激物,逐步减轻鼻腔炎症,达到治疗鼻炎的目的。

注:病毒虽是寄生在细胞内部,但病毒从外界到组织细胞内部有一个过程,病毒首先粘附在粘液上,然后再由于粘液移动缓慢而获得时间穿过粘液层到达上皮细胞,而洗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清除病毒。至于感染后,鼻腔会分泌大量的粘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鼻涕。这些清鼻涕就会将已经繁殖出的病毒带出,并试图排出体外,也就是我们的鼻涕中含有大量病毒。此时不断洗鼻,保持鼻腔内鼻涕量的少可以将鼻涕带出的病毒及时排出,而不让病毒有重新进入身体的机会。因此,感染后洗鼻可以极大减轻甲流症状。冲洗出的鼻涕被直接排入下水道,因此对整个社会甲流的预防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感染后洗鼻清除病毒的速度能够保证将体内病毒数量的低,我们也就不会患甲流了,因为甲流症状的表现需要大量的病毒,少量病毒不足以致病。

⑦ 在日常生活里对甲流的防范措施

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

其病因:
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症状。

症状:
与感冒类似,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传播速度快:
人体对新变异病毒没有天然抗体。

传播方式:
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易感人群:
确诊因感染猪流感病毒而死的人大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感染病毒的患者也以青壮年为主,而非老人和儿童。

预防:
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治疗:
感染早期用达菲(Oseltamivir)有效。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
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个人防护措施有: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应对措施:
从上述地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从上述地区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不过我可以给你温馨提示: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这些可以治疗感冒,又可以防止猪流感,而且这些食物都是绿色常用的,劝你去试试,不一定吃药才能解决感冒发烧问题

⑧ 关于甲流通讯稿怎么写

甲流活动通讯稿 默认分类 2009-11-07 22:51 阅读132 评论0 字号: 大 大 中 中 小 小 为加深广大师生对甲型流感的预防与治疗知识的认识,缓解广大同学因误解而产生的过度紧张的心理压力,鼓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有效预防甲型流感的日常生活习惯,10月31日上午9:30到12:30,我院青协在饭堂对面举行了一次宣传甲型流感防控知识活动。 8点整,众多青协干部提前到达活动场地布置做好活动准备。9:30,宣传活动正式开始。活动现场分为流感知识咨询点.多媒体展示点.问卷调查点.有奖竞猜点等多个环节。同时,还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单及有关知识的解说。同学们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纷纷前来咨询并写下了自己对甲流患者的真诚祝福。顿时,活动场地热闹非凡,参与人数远远超出预定,甲流知识的宣传真正落实到了大多同学的身上。随着宣传板上祝福语逐渐被贴满,此次活动也随之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对甲流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甲流患者早日康复! 外国语青协秘书处 2009.10.31

与甲流防控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省民生实事培训方案 浏览:721
电子商务物流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浏览:274
网络营销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浏览:913
节日银行营销方案 浏览:721
中医理疗养生会馆策划方案 浏览:137
舞蹈培训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4
4s店全员营销方案ppt 浏览:935
市场营销和哲学有什么联系 浏览:137
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浏览:525
生日蛋糕升级推广方案 浏览:421
零售连锁药店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193
厦门市知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40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培训计划 浏览:95
沙龙培训方案 浏览:773
工会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787
茅台酒营销方案 浏览:184
家具销售促销策划方案 浏览:429
有促销活动场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房地产公司2014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1
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课件 浏览:130
© Arrange www.tui18edu.com 2011-2021
湘ICP备2021004405号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