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明坤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黄坤明,男,1956年9月出生,汉族,福建上杭人,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9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1974.12-1977.03部队服役,任副班长
1977.03-1978.01福建省上杭县通贤公社务农,任通贤大队文书、党支部委员
1978.01-1982.02福建师大政教系学习
1982.02-1985.05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青干科干部
1985.05-1988.07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青干科副科长(其间:1985.09-1988.07在中央党校培训部研究生班学习)
1988.07-1991.10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
1991.10-1992.08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1992.08-1993.03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专员助理、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1993.03-1995.04福建省永定县委书记、龙岩地区行署专员助理
1995.04-1997.04福建省龙岩地委委员、永定县委书记
1997.04-1998.02福建省龙岩市委常委、永定县委书记(其间:1997.06-1997.07参加中组部第25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生班学习)
1998.02-1999.08福建省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
1999.08-2000.03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0.03-2003.03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03-2003.04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2003.04-2007.04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04-2007.06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2007.06-2007.08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嘉兴市委书记
2007.08-2010.01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2005.03-2008.07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0.01-2013.10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Ⅱ 蒋仁欢的任职经历
历任嘉善县(劳动)人事局办公室主任;嘉善县交通局局长、党委书记;嘉善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嘉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副书记、代县长、县长;嘉兴市市长助理、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中共秀洲区委书记;2002年11月,任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2年退居二线。
Ⅲ 陈敏红的履历
陈敏红
履历如下:
嘉兴市第一中学团委副书记
嘉兴市第一中学团委书记
嘉兴市秀城区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嘉兴市南湖区(秀城区)团委书记
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平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现任嘉兴市旅游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Ⅳ 1921年嘉兴南湖小船上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是哪几个人
包括: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
毛泽东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男,贵州荔波人,水族。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
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2月8日,组织领导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于纬八路刑场就义。
2009年9月,邓恩铭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拓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资料参考:网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Ⅳ 现任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是谁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黄坤明,男,1956年9月出生,汉族,福建上杭人,1976年9月入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4.12——1977.03 陆军32866部队84分队战士、副班长;
1977.03——1978.01 在福建省上杭县通贤公社务农,任通贤大队文书、党支部委员;
1978.02——1982.02 在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
1982.02——1985.07 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青干科干部;
1985.07——1985.09 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青干科副科长;
1985.09——1988.07 在中央党校三年制研究生班学习;
1988.07——1990.12 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
1990.12——1991.10 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1991.10——1993.03 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专员助理、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1993.03——1995.04 福建省永定县委书记、龙岩地区行署专员助理;
1995.04——1997.04 福建省龙岩地委委员、永定县委书记;
1997.04——1998.02 福建省龙岩市委常委、永定县委书记(1997.06—1997.07 参加中组部第25期领导干部经济管理研究班学习);
1998.02——1999.08 福建省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1998.08—1998.09 参加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瑞合作项目第一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9.08——2000.03 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0.03——2003.02 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02——2003.04 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2003.04——2007.04 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04——2007.06 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2007.06——2007.08 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嘉兴市委书记;
2007.08—— 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中共十五大、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Ⅵ 裘东耀的人物履历
1978.03——1980.11,嘉兴县塘汇公社下乡知青;
1980.11——1984.11,嘉兴县(市)环城粮管所职工;
1984.11——1993.09,嘉兴市财办科员、市政府办公室财贸科科员、市政府办公室财贸科副科长;
1993.09——1995.12,嘉兴市政府办公室农贸科(处)科(处)长(其中:1994.10—1995.10下派嘉兴化工建材厂任副厂长);
1995.12——1997.04,嘉兴市贸易办筹建组成员;
1997.04——1998.06,嘉兴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8.06——2000.02,嘉兴市委办公室主任;
2000.02——2001.09,嘉兴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
2001.09——2002.12,嘉兴市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2002.12——2003.01,嘉兴市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2003.01——2003.03,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
2003.03——2006.01,嘉兴市秀洲区委书记、秀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01——2007.04,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7.04——2010.04,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2010.04——2010.05,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指挥部党委书记 ;
2010.05——2013.03,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指挥部指挥长、常委书记。
2013.03——2015.04,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2015.04——,浙江省湖州市委书记。
Ⅶ 中共一大会址南湖游船,这次会议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意义重大,党史上面很重的。
Ⅷ 第一次党代会嘉兴船上几个人
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会的是“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
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嘉兴宣传部领导班子扩展阅读: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代表们在游船上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在船上闭幕。
Ⅸ 摘录10条建党90周年光辉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或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
我只找到8条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Ⅹ 中共一大在什么地方开的
阅读提示
众所周知,中共一大在上海开幕的时间1921年7月23日已经得到确认,但有关嘉兴南湖会议的日期却一直众说纷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长期以来,海内外专家学者,对中共一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中共一大特别是嘉兴南湖会议还有许多历史之谜没有解开。
昨天,在2018“红船论坛”上,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祝亚伟发布了《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成果,认为嘉兴南湖会议召开的日期为1921年8月3日。
一
课题研究概况
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2013年2月,嘉兴市委部署开展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专门成立了由市委领导牵头,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科联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嘉兴市中共党史学会、嘉兴学院、嘉兴市委党校、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部门和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课题组,开展跨领域、跨地域的协同攻关。
课题组广泛收集、梳理了中共一大已有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成果,把海内外学者近百年来对中共一大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完成了“中共一大研究辑要”的总论。还前往北京、上海、重庆、南京、长沙、广州、厦门、成都、台湾等地和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查阅相关档案文献资料,发现了许多新史料,比较重要的有:找到了当年5种沪杭甬铁路沪杭段火车时刻表,厘清了王会悟和代表们乘坐火车到嘉兴的具体时间,以及代表们开完嘉兴南湖会议返回上海和陈公博从杭州返回上海的具体时间;查阅到了1920-1921年间50多份涉及当年对留日学生救国团、全国学联、大同党等所谓“过激派”的情报档案,日本警察审讯施存统的记录、周佛海在京都大学的成绩单等,可以证实日本警察当局并没有真正获知中共一大即将召开的情况;查阅收集了中共一大期间气象资料、新宁轮进出上海港的时间以及在厦门湾遭遇台风的资料;首次发现陈公博于8月10日抵达广州的确切证据;首次发现《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先在《广东群报》连载、然后由《新青年》九卷三号全文刊登的史料;首次发现法租界巡捕房有两个名叫程子卿的巡捕,其身份、地位、年龄等相差悬殊;新发现《谢觉哉日记》影印本与铅印本的不同,找到了1921年6月29日以后到8月21日中间的日记实际上是补记的证据;新发现当年《铁路协会会报》中粤汉铁路没有修通等史料,等等。
二
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一)
最重要的成果,是确证了嘉兴南湖会议召开的日期
众所周知,中共一大在上海开幕的时间1921年7月23日已经得到确认,但有关嘉兴南湖会议的日期却一直众说纷纭。课题组搜集、考证了四个方面的史料,认真分析其内在联系,得出了嘉兴南湖会议于1921年8月3日召开的结论。
1.7月30日、31日代表的行踪。经过对7月30日当晚法租界巡捕侵扰会场、代表撤离疏散行踪的考证,可以确认当晚会议组织者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无法在当晚通知到各位代表,特别是五位临时在其他地方落脚的代表。1921年8月下旬《广东群报》连载的《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一文,详细记载了法租界巡捕侵扰会场当晚的经过和第二天陈公博的所见所闻,佐证了当晚陈公博没有接到第二天“停会”或去外地续会的通知。
7月31日陈公博夫妇乘坐傍晚7时15分的快车去杭州之前,曾经找过李达和张国焘,告假去杭州游西湖度蜜月。而李达、张国焘告诉陈公博“打算停会”,说明这一天他们是见过面的,这个事实佐证李达、张国焘等会议组织者31日还在上海。因此,可以排除7月31日召开嘉兴南湖会议。
2.嘉兴刮巨风的事实。根据1921年8月初《申报》《新闻报》等报刊的报道,8月1日下午4时半至晚上8时,嘉兴刮了一场巨风,南湖边的裕嘉缫丝厂新盖38间厂房被吹倒了36间,南湖中的游船被吹翻四五艘,还淹死3个人。但是,所有代表和王会悟等相关人员的回忆都没有提及这场巨风。根据这些事实,可以确认嘉兴南湖会议不是在8月1日这一天召开的,也佐证了王会悟8月1日不在嘉兴。
3.新宁轮8月4日午刻驶离上海港的事实。《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记载:“回上海第二日我们便附新宁轮归粤”。经查阅1921年7、8两个月《申报》商务版刊登的新宁轮进出上海港的日期,明确记载新宁轮于8月4日午刻驶离上海港,而陈公博就是乘坐这班新宁轮离开上海、于8月10日抵达广州的。陈公博在《我与共产党》一文中提到:“归来上海之后,佛海来找我,才知道最后大会已经在嘉兴的南湖船上开过,会议算至结束。”如果这一日还在嘉兴召开南湖会议,周佛海与陈公博不可能见面。因此,有关新宁轮的证据排除了8月4日及以后时间召开嘉兴南湖会议。
“8月4日说”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国民党九十年大事年表》中的记载。经过查考,这一记载缺乏史实依据。
“8月5日说”的主要依据是写于1921年10月13日的斯穆尔基斯的信件。这封信件明确记载“从7月23日到8月5日,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有学者认为,这封信距离中共一大闭幕仅60多天,记载的开幕时间是准确的。课题组认为,信件所说的闭幕日期很可能是嘉兴南湖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局成员回到上海后,“立即举行中共中央的第一次会议”的日子。斯穆尔基斯有可能把嘉兴南湖会议与紧接着召开的中央局会议统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便把8月5日当作了中共一大闭幕的日期。
4.沪杭甬铁路火车时刻表等事实。厘清代表和王会悟是分两批还是同一批、是同一天还是分两天到嘉兴,是确定嘉兴南湖会议在8月2日或3日召开的一个关键。这里有一天的时间差。根据沪杭甬铁路火车时刻表、嘉兴火车站到鸳湖旅馆再到狮子汇渡口的实际距离、丝网船需要“先期雇定”等事实,可以确认代表是分两批、分两天乘坐早班车到嘉兴的,从而排除“8月2日说”。依据有三。
一是从会务准备看。中共一大在上海遭受法租界巡捕的侵扰,事先做好续会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准备是提前雇好开会所用的船。会议组织者决定到嘉兴南湖续会后,就商定由王会悟“回去布置”“先雇一只大船等着”。根据《鸳鸯湖小志》记载,丝网船也需要“先期雇定”。而且,王会悟提前一天到嘉兴,也没有雇到开会所需要的大船,只好雇了一艘中号船,进一步证实了丝网船需要提前“雇定”的记载属实。
二是从沪杭甬铁路火车时刻表看。如果一大代表是同一天分两批到达嘉兴,王会悟等人乘坐7时35分的104次早班快车到嘉兴,其余代表只能乘坐第二班9时的106次慢车,而这趟慢车到嘉兴的时间是12时20分。如此,会议就只能在下午开始,这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此,一大代表同一天分两批到嘉兴不符合实情。
三是从一大代表和王会悟到嘉兴的行踪看。王会悟和一些代表回忆,她是乘早班快车到嘉兴的。到嘉兴后,先到鸳湖旅馆开好房间,委托雇船,然后去南湖察看地形。而大多数代表也是乘早班快车到嘉兴的。代表们到嘉兴后,“早有鹤鸣夫人在站等候,率我们上船”“王会悟所雇的大画艇已泊在湖边”。这说明大部分代表是在王会悟到嘉兴的次日来到嘉兴,并直接从火车站到狮子汇渡口上的船,没有进城,也没有在嘉兴住宿。
上述四个方面的史料,是确定嘉兴南湖会议日期的客观依据,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揭示了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续会的经过:8月2日一早,王会悟与几位代表“作为具体的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先行出发”,乘坐7时35分的104次早班快车赴嘉兴。到了嘉兴后,入住鸳湖旅馆,预订好第二天开会用的船只,并到南湖察看地形。同一天,张国焘在上海“通知各代表明早搭车前往”。8月3日,其他代表乘早班快车于上午10时13分到达嘉兴,王会悟接站后即带领代表们到狮子汇渡口登船,进入南湖,于上午11时左右至下午6时左右,在预定的游船上召开了嘉兴南湖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和成员,完成了大会的所有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后,大多数代表乘坐当晚8时15分的115次快车返回上海。
(二)
其他重要研究成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考证法租界巡捕房对留日学生救国团、大同党、全国学联、全国各界联合会等“过激派”的长期监视与防范,探讨中共创建与这些社团之间的关系,进而考证上海租界当局对陈独秀、马林等的监视情况,提出法租界密探闯入一大会场虽事出偶然,但也有其必然性。租界当局对“东方共产主义”等“激进分子”的长期监视和防范,是事发的必然因素。
2.通过研究中共一大安全保卫工作,对中共一大为什么选择在上海法租界召开、为什么最后确定到嘉兴南湖续会、李汉俊与何叔衡有没有出席嘉兴南湖会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3.深入考证中共一大文件的形成、讨论经过等,对最后通过的文件进行了文本研究,再现了中共建党的初心和使命。
4.对嘉兴南湖会议上的选举方式、选举结果等进行了深入考证。
5.从共产国际对中共建党的初衷、中共对共产国际的认知等角度,对中共一大有没有做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决定进行了客观的考察。
6.从中共创建史的整体角度,客观分析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与嘉兴南湖会议在中共创建中各自的贡献和历史地位,论证说明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
专家评价
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李忠杰副会长认为:“嘉兴方面对南湖会议的研究,是以组织的力量,对南湖会议进行的一次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入、最细致的研究”“通过大量缜密的考证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南湖会议是1921年8月3日召开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它将党的一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史实查清了”“代表了目前对南湖会议研究的最新、最高的水平”。
邵维正少将认为,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搜集面广、挖掘深,史论结合好,论据充实,说服力强,在南湖会议专题研究方面是迄今为止史料最为丰富、考证最为详尽的专著”。
王顺生教授认为:“课题组弘扬红船精神,筚路蓝缕,几乎穷尽了有关中共一大的原始文献、当事人回忆及其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一部全面、系统的前沿性专著” 。
陈金龙教授认为,课题研究成果“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缜密的推理、理性的分析,对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的由来、日期、代表、议题及与中共一大上海会议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见解独到,立论有据,解开了嘉兴南湖会议的系列历史之谜”。
肖甡教授认为,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共创建史研究的一些空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课题组长 )
本期编辑:杨雪丹 徐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