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湖南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超限,是指货运车辆外廓尺寸、轴荷、总质量超过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限制或者超过公路交通标志标明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
本条例所称超载,是指货运车辆载物超过车辆行驶证核定的载质量。第三条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源头管控与通行监管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领导,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推进科技治超,建立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并将治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本辖区内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各类园区管理机构在各自区域范围内做好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相关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具体履行治超行政执法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水行政、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信息化建设,提升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设全省统一的治理货运车辆超限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省货运车辆治超信息平台),并与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云平台对接,实行信息共享。设区的市、自治州、县(市、区)货运车辆治超信息应当接入省货运车辆治超信息平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利用省货运车辆治超信息平台、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云平台,及时登记、抄告、公示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及处罚情况。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超限超载严重违法失信人名单,并依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超限超载情节严重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且为举报人保密。对查证属实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举报人奖励。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治理超限超载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货物运输经营者和车辆驾驶人依法装载、安全运输。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加强治理超限超载法律法规的公益宣传。第二章源头管控第十条企业生产、销售的货运车辆的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货运车辆生产、改装企业应当按照国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公告的本企业产品种类和参数生产、改装,加强车辆一致性管理,不得虚假标定。第十一条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货运车辆。
禁止拼装或者擅自改装货运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为拼装或者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办理注册登记;对拼装或者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按照规定责令恢复原状或者强制报废。第十二条煤炭、钢材、水泥、混凝土、砂石、土方等货物装载地以及物流园区、货运站(场)、港口码头的规模化经营者(以下统称货运源头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明确本单位有关从业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按照规定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称重设备并确保计量准确;
(三)按照规定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控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
(四)按照货运车辆装载要求装载、配载货物,如实计重、开票,出具装载、配载证明,并由货运车辆驾驶人随车携带;
(五)对货运车辆、驾驶人和货物名称、重量、尺寸等货物装载、配载信息进行登记、保存,并实时、准确传输至省货运车辆治超信息平台;
(六)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布货运源头单位,并定期更新。
㈡ 如何选用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
浙江润鑫的非现场执法超限检测系统性能较全,性价比较高。
㈢ 长效治超“五项机制”和“五大管理体系”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五大机制: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建立宣传发动机制;
坚持强化领导,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坚持治本目标,建立综合治理机制;
坚持依法行政,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坚持统筹兼顾,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五大管理体系:
治超队伍监督管理、科学治超管理、全方位网络管理、源头综合管理和保畅管理体系
都是人才啊
㈣ 封开交警昼夜“奋战”,掀起冬季“治超”风暴
【封开交警昼夜“奋战”,掀起冬季“治超”风暴】为进一步加大治理货车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冬季道路安全畅通。2019年11月至12月份,封开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辖区货车交通违法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掀起深入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动工作,依法严厉打击车辆超限运输违法行为。通过昼夜奋战,大队共查处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148宗(含“百吨王”2宗),严厉打击了货运车辆超载运输的违法行为。同时,依法对92名超载未达30%的驾驶员分别处以罚款500元、记3分的处罚,对56名超载30%以上的驾驶员分别处以罚款2000元、记6分的处罚,并责令驾驶人将超载货物进行卸载转运。2020年1月封开交警再次掀起冬季“治超”风暴。
交警大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辖区超限超载情况进行研判分析,详细了解辖区内货车运输路线、重点运输企业、沙石料厂、木材厂等分布情况,掌握货车超限超载规律特点,拟定具体行动计划。整治中,各中队以砂石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城市工程运输车、农用运输车辆等大中型货运车辆为整治对象,并根据摸查的实际情况,落实警力在货车出入频繁的城乡接合部、农村道路、国省道主干线灵活机动设置查缉点。
面对严查严管态势,有些司机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与执勤民警打起时间战术,玩起了“捉迷藏”,想要以此逃避交警检查。针对此现象,各中队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实行24小时不间断轮岗治超,坚持“白天严查处,夜间不放松”的原则,并通过设点检查、沿路巡查等灵活机动的执勤方式,破解违法驾驶人与交警“打游击”的现象,保持治超工作严查严管不放松。
为深化治超工作成效,大队坚持路面严管与源头治理、宣传教育警示相结合,深入货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与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驾驶人管理教育。在查处过程中,民警采取现场批评教育的形式,教育驾驶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
1月6日凌晨2点18分,封开交警机动中队民警、辅警在国道321线沿江口至长岗路段、高速连接线长岗水口至平凤路段进行突击行动,行动中共查获3辆严重超载的货车,严厉打击了货运车辆超载运输的违法行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治超宣传板报材料
连日来,310国道朝阳收费站认真拟定相关工作计划,积极落实部署治理超限超载宣传工作精神。5月17日上午8时30分站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认真学习了交通部长张春贤《在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及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治超文件精神。与此同时,站里利用网络优势,在单位的网站上公布治理超限的宣传口号及治超工作精神;制作了治超宣传板报1期,让广大职工了解并严格贯彻上级治超的有关指示精神认识。在对外宣传方面,朝阳站充分发挥“窗口”单位优势,在站区显要位置悬挂治超横幅4条,积极营造良好宣传氛围。站里安排专人负责治超宣传统计及上报工作,目前,该站各项治超宣传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㈥ 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可以采集车辆哪些信息
治超非现场执法是一种全新科技治超执法模式。深邦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石英晶体压电技术,融合loT物联网、边缘计算、边缘AI、视觉识别、云边协同、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不干扰道路正常通行秩序的前提条件下,24小时全天候自动检测0.5-100km/h车速的货运车辆重量以及外廓尺寸,自动识别超限超载违法车辆
㈦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治超工作
首先,做好治超工作,应继续扎实做好宣传工作,治教结合。治超工作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有些司机、货主对治超政策、治超内涵了解不深,理解不全面,在执法过程中与执法人员往往出现争执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必须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治超宣传氛围,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的基础上,还要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和口头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超限运输的车主、驾驶员进行政策法规宣传,确保治超宣传到位、解释到位、服务到位,把省三厅一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告》宣传工作贯穿于治超工作的各个环节。
其次,做好治超工作,应继续落实好政府主导,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路政治超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靠交通公路部门一家去唱独角戏、跳独人舞是不行的,只有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配合,这项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为路政治超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一个良好的执法基础。近年来,省、市各级政府对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通过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取得了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工作阶段性成效。目前,作为治超工作的基层单位,超限检测站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定期作专题汇报,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明确职责,凝聚力量,把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推向深入,健全完善长期机制。
再次,做好治超工作,要突出重点,加大当地车辆的治理力度。当前,车辆超限超载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超限超载车辆车主对治超执法部门能不能坚持落实制度、将有关措施贯彻到底持怀疑态度,受利益驱动,等待观望车辆增多,随时会出现反弹。尤其是当地拉矿石、砂石等高密度低附加值物资的车辆,运输业户为获取利润往往冒险选择夜间或白天“卡点闯岗”等“游击”方式超限超载运输。这些车辆集中分布在砂石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建筑工地,以三、四轴无牌、无证、无费的当地车辆居多,行程在50公里以内,肆无忌惮地装运资源货物,昼伏夜出、绕点闯岗,是当前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治超工作应强化源头管理,严格落实违法超载驾驶员扣分、取消驾驶资格和车主营运资格等处罚措施,对超限超载强行闯卡、暴力抗法事件登记翔实,报请当地政府依法严惩。
第四,做好治超工作,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在做好治超工作的同时,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主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文明治超,热情服务,让群众满意”的工作宗旨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治超原则贯穿于治超的全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司机、货主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加强文明执法,杜绝执法简单粗暴、执法形象差。二是按规范程序执法,严格认真地制作执法文书,及时准确地抄报信息。三是强化督导监管,加强内部稽查,坚决杜绝公路“三乱”。四是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执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