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揖礼是什么
揖礼是古代汉民族的相见礼。
揖礼由来已久,武王伐纣之后建立周朝,周武王去世时,儿子周成王继位,但年纪尚小。叔父周公摄政,辅佐周成王。周公实行了很多政策,巩固周朝统治,制定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其中揖礼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
见面打招呼时行揖礼是汉民族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这种礼节问候不像跪拜礼那么郑重。揖礼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土揖,也叫下揖,是对长辈或者上司还礼时用的,行礼时要身体站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微俯身,推手稍向下,然后缓缓起身,站直身体。这种礼还是日常常见的。
时揖,还可以叫拱手或者抱拳,在影视剧中经常见这个动作。时揖是同辈之间见面或者辞别时行的礼,身体肃立,双手抱拳,也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然后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微微俯身,再起身,然后自然垂手就可以了。
天揖,是在正式场合行的礼,比如祭祀、冠礼这些礼仪场合中,就要对长辈和同族中人行此礼。行礼时,身体要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注意要双手慢慢高举到眉心处,俯身约60度表示郑重,之后起身恢复站立姿态。
长揖,是将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这种行礼方式有时也表示倨傲,比如历史上记载过郦对于汉高祖不满,就“郦生不拜,长揖。”
特揖是指一个一个,依次行揖礼。旅揖,就是按照等级分别行礼,比方说若是祖父在场,你不能先向叔父行礼。旁三揖就是对众人一次性拜三下,是一种若很多人在场,可以一次性行完礼的便捷方式。
揖礼是汉民族传统的问候方式,比起现在流行的握手、贴面、鞠躬等问候方式,更有汉民族的文化特色。揖礼不需要接触,避免了一些会通过皮肤接触传播细菌的可能性。在面对众多需要行礼的人的情况,揖礼可以一次性拜完,比较省事。而且行揖礼可以保持身体肃立,更能表现一种优雅的形态。
揖礼虽然现在不是流行的行礼方式,但在汉族人民的潜意识里都还保留着。
Ⅱ 简述揖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Ⅲ 礼仪中的作揖是什么礼
作揖是中国古老的交际礼仪 一是卫生。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群病人,回家后地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
二是省时,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何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手,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亲切。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
四是自主,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Ⅳ 古人见面礼仪怎样作揖
您好!
古人作揖的正确方法
1、作揖时候,手掌在外,因为男左女右,所以是男人的手掌在外在左,女人则在右。
2、男女为阴阳,阴为虚,阳是实。所以男人右手握拳,女人的俩手都不是握拳状。
3、左掌在包盖右拳,左掌为上,为对方,右拳为自己,右拳形状恰似趴下磕头状。
4、作揖时,抱拳晃动三下,类似磕三个头。
5、右拳代表攻击,被左掌包盖,表示礼貌、善意、尊重,如同凶器不暴露一样。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望采纳,谢谢
Ⅳ 求作揖礼节详细介绍,谢谢!!!
作揖的正确手势是: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而在贺岁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正是这样的“凶拜”。 中国古代讲究以左为尊,直至今天,中国官方依然是继承这一传统的。比如领导人的排序,二号领导人一定在一号领导人的左侧。国际通行的惯例则是以右为尊,所以在接见外宾时,外宾都是坐在右侧的(小平同志例外,是因为右耳听力不好)。古人为何以左为尊?一般的解释是: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作揖时,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 尽管传统不再流行,尽管大众对于如何作揖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了。然而,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作为品牌文化的重要部分,弄出用“吊丧”手势拜年的笑话来,实在是贻笑大方。过去出现过类似错误的广告中,不乏大牌策划人、大牌明星代言人的身影。人不知而不愠,从广告策划人、制作人、代言人、电视媒体的审查人和广告主,都非常必要补上这个小常识。 当然,出类似错误的绝对不仅仅是广告人,众多的大牌主持人、影视剧导演、明星、名人也经常会犯这个很小的低级错误,因为大家都疏远了传统。
Ⅵ 行作揖礼什么意思
意思是表示向人敬礼。
读音:zuò yī
解析: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
引证:现代·艾内芜《我的青年容时代》:在山顶上看见下边的村子,笼着过新年的氛围……有穿新衣的男子,恭恭敬敬地跟遇见的人作揖。
(6)作揖礼宣传语扩展阅读
作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
作揖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拜年时最好避免在着装和行礼上的中西结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时最好行鞠躬礼,而不行抱拳拱手礼或作揖,否则反差过大让人觉得别扭。
Ⅶ 小学生衢州有礼书信怎么写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听就知桂林山好水好, ‘好客山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山东人好客。”潘红青相告,国内很多城市宣传语朗朗上口,过目不忘。同时,也能加深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衢州有礼”这一宣传语非常具有生命力,就好似看到一人在面前作揖,又与孔子故乡“好客山东”遥相呼应,是儒家文化精髓的一脉相传。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衢州要加快建设品质之城,围绕城市赋能,致力打造产城人文高度融合中心城市。其中一项就是,扎实推进老城有机更新,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为核心,启动南孔文化复兴工程,加快儒学文化小镇建设,加强古建筑保护和古街区开发,以产业振兴带动文化复兴,推动“南孔文化重重落地”,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历史名城。
衢州素有“南孔圣地东南阙里”之称,市区孔庙、儒学馆、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地都能感受到儒学文化。儒学思想的核心即为“礼”“仁”二字,近年来,三衢大地上不断涌现出“最美”: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最美爷爷”占祖亿;医者仁心、见义勇为的“最美医生”陈玮;挽救一家三口生命的“最美老师”陈霞、姜文、江忠红……最美现象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这是衢州人“诚信、责任、仁爱、奉献”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礼”的重要外在表现。
在两会会场内外,“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是代表和委员间的高频热词。在“衢州有礼”这一品牌的顶层设计下,下一步衢州该如何升华、推广这一品牌?代表委员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不少委员代表纷纷表示,要发挥市民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来推动实施,并借助旅游营销和宣传活动等来扩大影响力。
Ⅷ 中国古代最流行的礼仪作揖,是从何而来的
现如今,我们打招呼的方式有很多种,都代表了我们对于对方的问候,而在古代,最流行的礼仪就是作揖,这种礼仪在历史上延绵了很长时间,也是最为流行的礼仪。
传统中国人的社交礼仪以“揖"、“拜"即跪拜礼,最为普遍,也是传统最重的礼节。而“揖"主要是站立时所行的礼,可以庄重也能很日常,因此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
如此看来,作揖礼仪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在历史的演变中,它不断地演化,直到今天的抱拳礼仪都和它息息相关,这也体现了中国礼仪的风采,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历史的产物。
Ⅸ 作揖什么意思
作揖的意思是抄:两手抱掌前推,身子袭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1、拼音:zuò yī
2、近义词:拱手、抱拳、鞠躬、敬礼
3、引证解释:
(1)现代·艾芜《我的青年时代》:在山顶上看见下边的村子,笼着过新年的氛围……有穿新衣的男子,恭恭敬敬地跟遇见的人作揖。
(2)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贾大少说着,便作揖下去。黄胖姑连连还礼。
(9)作揖礼宣传语扩展阅读
一、近义词:拱手
1、拼音:gǒng shǒu
2、释义:两手相合以示敬意。
3、引证解释:
(1)现代·鲁迅《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譬如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必不容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一样。
(2)现代·李栋王端《彩云归》:“魏芝圃听了圆觉的话……拱手致谢。
二、近义词:鞠躬
1、拼音:jū gōng
2、释义: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3、引证解释:朱自清《温州的足迹》: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Ⅹ 衢州有礼“八个一”内容与什么名言有关
的性别
男
女
2. 您所处的年龄段是
19岁以下
20到39岁
40到59岁
60岁以上
3. 下列十句话中属于衢州有礼八个一的请打钩
一座“不闯红灯”的城市
一座“车让人”的城市
一座“自觉排队”的城市
一座“烟头不落地”的城市
一座“使用公筷公勺”的城市
一座“不随地吐痰”的城市
一座“不随地扔垃圾”的城市
一座“行作揖礼的城市
一座“没有牛皮癣”的城市
一座“拆墙透绿”的城市
4. 您在过马路时车辆是否礼让行人
是
否
5. 您或您父母在开车时是否有礼让行人
有
无
6. 您在大街上是否看到有人乱扔烟头
有
无
7. 如果遇到人乱扔烟头您是否会上前制止
会
不会
8. 您是否看到商店或餐厅有人有插队行为
有
无
9. 如有插队行为您是否会上前制止
会
不会
10. 您所在的社区是否有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有
无
11. 您家中是否已经使用了“公筷公勺”
是
否
12. 如果您的父母或朋友随地吐痰,您是否会制止他们
会
不会
13. 您是否会“随地吐痰
会
不会
14. 您是否会“作揖礼”
会
不会
15. 现在您是否还看到有小广告在墙或电线杆上
有
无
16. 您若看到有小广告在墙上,您是否会撕下并扔进垃圾桶
会
不会
17. 您是从哪里了解到公筷公勺的呢
电视广播
报刊杂志
亲戚朋友
社区宣传
其它
18. 您和您身边的人会怎样处理烟头
扔进烟灰缸里
扔在地上踩灭
直接随意丢弃
19. 您认为衢州是否做到一座“拆墙透绿”的城市
做到了
还未做到
20. 您对现在打造八个一城市执行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般
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