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拒绝网贷班会总结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小额 贷款公司的良好社会影响开展行骗。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这种假借小贷公司的行骗手段已经成为网络贷款骗子最善用的的行骗方式之一。那么,如何防范信贷诈骗呢?
信贷诈骗的特点
经综合分析,贷款诈骗案件有以下共同作案特点:
(一)以虚假的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或假冒某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名义对外发布假信息;
(二)以提供小额、低息、无抵押贷款为诱饵;
(三)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身份;
(四)利用贷款人贷款心切的心理,以先行收取利息等手段设局进行诈骗;
(五)用假身份证或盗用他人身份资料进行诈骗。
(六)贷款前收取手续费用及利息费用;
(七)在工商部门的网站上无法查得该公司的相关信息;
(八)承诺可以全国各城市放款;
(九)自称与银行合作放款,但与银行沟通后实际无此合作客户;
(十)要求客户汇钱至个人银行帐户;
(十一)利息和手续费还可以讨价还价。
信贷诈骗防范对策
为防止贷款人受骗上当,建议加强以下防范措施:
(一)个人小额借贷,尽可能选择正规银行途径贷款。若不符合贷款条件而选择民间借贷的,应到正规的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实地洽谈贷款事宜,不可盲目轻信手机或互联网信息;
(二)条件过于宽松的低息无抵押贷款,往往暗藏玄机,款未贷到手需先支付利息,极有可能是骗局,贷款人需谨慎行事;
(三)对自称是某某银行工作人员和银行办公电话的,要尽可能回访核对,核实其真伪;
(四)一旦上当受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㈡ 大学生如何防范网贷
你这个问题提都不怎么好。大学生应该远离网贷。只要自己不主动的去申请,现在的网贷系统都是要上传身份证以及人脸识别。如果你不主动去做,根本不存在防范的问题。话说回来。作为学生,还不会创造价值。应该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该省的要胜。提前消费明天的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最后,网贷有风险,申请需谨慎。
㈢ 求一个拒绝网贷的ppt
你好,可以去各大网站下载模板自己修改的。
如千图网。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模板,淘宝上有卖定制ppt,题主自己也可以找教程学习做一做。
若觉有用请采纳谢谢~
㈣ 头脑风暴大学生如何拒绝使用网贷
大学生一定不要网贷,那里有无数的陷阱,首先自己警惕,拒绝任何诱惑
㈤ 大学生如何防范网贷风险
目前,诈骗、网贷手段较多,望广大学生切莫贪图一时享受而上当受骗,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若因资金困难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可联系学校部门咨询助学贷款。有问题多和家里沟通,或者咨询师长。不要相信道听途说,切莫贪小便宜,因小失大。
农行有针对大学生的大学生小额消费贷款,是指农业银行以预授信方式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及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在校学生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在校期间合理消费需求的自助小额信用消费贷款。又称“农银校园贷”。
大学生小额消费贷款(农银校园贷)申请流程:需要申请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复印件,以及农业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调查人员现场见证申请人在《信息采集表》签字确认。后银行批量核实信息,进行预授信。对纳入预授信数据库的大学生,通过我行网银、掌银渠道,按照“网捷贷”流程申请贷款,经系统自动调查、自动核定额度与利率、自动审批后,进行自助签约、用信、还款等操作。
大学生小额消费贷款(农银校园贷)借款人应满足以下条件:
1.年满18周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证件,持有有效学生证件。
3.办理贷款时须为我行电子银行客户,且持有我行颁发的安全认证工具。
4.征信报告记录符合“网捷贷”标准。
5.信用评分符合准入规定。
6.贷款用途合理、合规、明确。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给予预授信额度:1.有违法、违纪或严重违反校规行为的。
2.有过度消费或其他不宜发放贷款行为的。
大学生小额消费贷款(农银校园贷)用于大学生消费、培训、助学,及其他合理消费用途。不得用于购房、证券、期货投资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用途。详情可以咨询当地农行。
㈥ 拒绝校园贷1500字演讲稿
网络贷款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走红"。但校园网贷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助长了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一些不良网贷平台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的幌子,吸引学生贷款,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dai陷阱,因网贷而发生的案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欠款跳楼"、"裸条借贷"、"暴力催收"等不断上演的现实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为此,学院团委呼吁广大同学:远离校园网贷,谨防网络诈骗。
一、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辨别能力。掌握基本的金融贷款知识,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
二、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在生活上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从,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三、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贷款产品,不盲目信任,警惕熟人推销,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自觉抵制不良网贷,弘扬青春正能量。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批判和抵制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暂满足感的庸俗而低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