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帮忙想30条漳州城市形象宣传标语~谢谢啦,,,!
“土楼的轮廓是漳州的轮廓,龙江的精神是漳州的精神,在这里我们荟萃精华,在这里我们共度发展,漳州的明天是我们的明天!” 即兴想出的,希望能帮上忙!
㈡ 漳州市高新区长宣传部部部长是谁
你可以去网络上搜一下,这种东西不会有人知道的,不过网络上的网络应该会有任职人员是谁的介绍?
㈢ 王海萍的经历
1926年4月,王海萍到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并参与北伐,从事政治宣传工作。后来国民革命军第四师扩编为第十一军,王海萍任该军政治部宣传股长。他积极地宣传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建立起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王海萍从武汉赶往南昌,参加了周恩来、贺龙等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后随起义军从江西经福建入广东潮汕地区。叶、贺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王海萍受党中央的派遣前往福建,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中,深入漳州、厦门一带工厂、农村、学校,联络各地在大革命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同志,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重建工会、农协,发动和组织工农运动。
1927年12月4日,根据党中央关于“统一领导以厦门为中心的闽西南党组织和以福州为中心的闽北党组织”的指示精神,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成立,王海萍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1928年1月,为了推进武装斗争,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厦门召开紧急扩大会议。会议确定党的任务是健全扩大党组织,领导农民抗捐抗税、镇压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由武装暴动转为游击战争,以至汇合为总暴动。同年2月10日,福建省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厦门召开,会议选出了新省委常委会,罗明任书记,王海萍当选为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3月,平和县广大农民群众在共产党员朱积垒等领导下,发动武装暴动。王海萍在为省委起草的《为平和暴动告工农兵群众》、《致平和工友农友书》中,热情讴歌和支持农民武装暴动。平和武装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点燃了福建西南部农民武装斗争的烽火。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在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领导下,先后爆发了武装起义。为了形成一个乡村武装割据的局面,中共福建省委派王海萍到永定建立中共闽西特别委员会并兼任特委书记。7月初抵达永定后,王海萍即与张鼎丞、邓子恢等成立闽西特委,率领永定、龙岩、上杭三县的农民武装攻打龙岩城,因敌人防守严密。屡攻不下,遂将农民武装转移到龙岩白土集中整编,正式成立3个团,成立闽西暴动总指挥部,王海萍任总指挥,以永定溪南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8月,王海萍任省委候补委员、宣传部长,主编省委机关刊物《烈火》。在福州鼓山秘密举办党员训练班,随后又在厦门举办中共闽南、闽西各市县委员会负责人培训班。王海萍在闽西特委工作时间虽短,但为日后在永定成立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创立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5月,王海萍任福建省委常委、军事部长兼农民部长,不久任福建省军事委员会书记,贯彻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在厦门、福州秘密建立工人自卫队和赤卫队,对党员加强军事化训练,输送优秀工人到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并在永春县、安溪县、同安县等县建立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至1929年底,福建全省已有20多个县建立起党组织,党员达3000名。
1930年2月,王海萍当选为福建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省军事委员会书记兼省委宣传部长。同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闽西特委协助下,王海萍将闽西各县的农民赤卫军6个团3000多人,组编为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直接归中共中央和红军前委领导。5月25日,由罗明(省委书记)、王海萍(省军委书记)、谢景德(省委组织部长)、王德(团省委书记)和陶铸(省军委秘书)等五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厦门组织武装劫狱,营救出被捕的40多位同志。同年夏,王海萍代表福建省委赴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筹备会。返回后,他传达了会议作出的关于“闽西苏区和红军为广东领导,命令闽西红军进攻东江、潮汕,夺取两广,会师武汉”的错误决定。此次会议中李立三的“左”倾错误遭到省委罗明、王德等领导同志的抵制和反对,经过争论,王海萍同意了罗明、王德等同志的意见,并向中央作了报告。中央却批评福建省委犯了“右倾保守和地方观念”的错误,责令省委应无条件地执行中央政治局的决议,致使闽西红军在军事上遭到失利,党在白区的工作也受到影响。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
1931年1月,罗明、王德等同志先后调往上海党中央另行分配工作,王海萍接任福建省委书记。在以他为首的福建省委领导下,各地的农民武装斗争此起彼伏,不断发展。但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地镇压革命活动,到处派遣军警、特务,搜捕共产党的地下人员,破坏党的组织。3月25日,秘密设在厦门鼓浪屿的福建省委秘书处和宣传部被敌人破坏,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杨适(峻德)、省委宣传部长李国珍和秘书处干部梁慧贞(王海萍的爱人)等同志被捕,先后牺牲。王海萍幸得邻人通知才幸免于难。党的组织被破坏后,王海萍立即与邓子恢、蔡协民等一起建立省委办事机构,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并于3月底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情况和接受新的任务。党中央决定暂不重建福建省委机关,福建白区的斗争以分别成立厦门、福州2个中心市委来领导的办法解决。7月17日,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王海萍任市委书记兼军事部长,继续领导厦门、漳州、泉州的革命斗争。
1932年4月,王海萍会同陶铸、邓子恢、蔡协民等领导地方党配合毛泽东、聂荣臻等率领的东路军解放了漳州城。由于王海萍在漳州的公开活动中暴露了身份,被国民党特务识别并秘密跟踪,东路军撤出漳州,实行战略转移并返回江西后,王海萍秘密返回厦门,继续领导厦门中心市委的工作。6月,由于叛徒出卖,王海萍在秘密接头地点厦门中山公园被捕,不久惨遭杀害,时年28岁。1951年琼山县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㈣ 陶铸担任过哪些职务
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部从事兵运工作。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曾组织指挥厦门劫狱斗争,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同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斗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先后任中共辽宁省、辽吉省、辽北省(今吉林双辽)省委书记兼辽西、辽北军区政委组建地方部队,领导土地改革,参加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平津战役中,他作为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元帅)的全权代表,参与了同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整编傅作义部,领导南下工作团工作。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兼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负责武汉三镇的接管工作,还曾赴长沙接收起义部队。
㈤ 李兆炳的简介
(1909—1993)福建省漳州市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四军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宣传队副队长、宣传科科长,教育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俱乐部干事,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科科长,陕甘宁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第三部组教科副科长,军委编译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纵队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冀晋军区野战第一旅副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独立第四旅政治委员,太原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编译处处长,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国家文物局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㈥ 郑道溪的履历
1973年03月,起先担任福建省龙海县九湖公社木棉大队插队知青,龙海县第一中学民办教师,福建师范学院体育系学生,福建省龙海县第一中学教师,龙海县第一中学团委书记,
共青团福建省龙海县委副书记,中共福建省龙海县委宣传部部长。
1984年11月——中共福建省龙海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1990年01月——历任中共福建省龙海县委副书记,中共龙海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党组书记、代县长,中共龙海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县长。
1993年06月——中共福建省龙海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1993年09月——历任中共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县人民武装部党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书记、县政协主席、县人民武装部党委书记。
1995年03月——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1997年05月——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副书记。
2001年04月——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2001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漳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期间2002年6月补选为第十届福建省人大代表)。2003年07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泉州市委副书记(正厅级)。
2003年08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泉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代市长。
2004年03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泉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期间2005年3月起主持中共泉州市委全面工作)。
2005年06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泉州市委书记、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期间2005年11月补选为第十届福建省人大代表)。
2005年07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泉州市委书记、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泉州市委书记、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8年01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泉州市委书记、泉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8年04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2008年06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委秘书长、省总工会主席。
2009年01月——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2012年1月8日——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郑道溪为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2年3月28日——不再担任福建省总工会主席 。
中共第十七大代表,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泉州市第十三届(安溪)、第十四届(鲤城)人大代表。
㈦ 寒假学生健康教育征文活动作文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奠定成功人生的起点,使每个学生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每一位老师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孩子自由地发展,提供充分的实践与思考机会,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尽情地享受人生这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更从容,更出色。这是我们一群阳光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我们做了如下有益的尝试: 一、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有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育教育。 统观小学各学科教材,每科教材都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于是,我们就从各学科整合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如: A:思品科:注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B: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理解感知语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模仿与学习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素养。 C:作文教学:写作需要观察、逻辑、记忆、想象,又需要热情、兴趣、毅力等,写作的结果能反应一个人的思想、心态和思辨能力。文如其人,教作文要先教做人。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一种时势所趋。心理健康教育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互动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充分调动、激发小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特别是通过心理诱导、行为激励和成功体验的内化功能等方法,求“趣”、求“新”、求“活”、求“实”、求“美”、求“效”,切实消除、解放学生习作的心理重负和疑虑,用手写出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情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做到人文练达、文道统一,学以致用、教学共享,乃至信手拈来皆成文章,一挥而就尽展风采。 D: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活跃思维力和创造力。在低年级全面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在高年级着重对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对心理有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音乐学科:在音乐课上通过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享受音乐中陶冶美的情操,创设优美的境界,营造良好的心境,不断提高心理素养,从而成为一个文明、开朗、自尊、友爱的“阳光儿童”。 F:体育学科:在教学中,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游戏和体能锻炼,克服学生怯懦、畏难的心理,培养勇敢、耐挫、团体精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G:美术学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美、体验美、感悟美的熏陶,培养鉴赏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儿童成为追求真、善、美,性格开朗、行为文明、思维活跃、善于合作的人。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对全体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形成积极、乐观、向上、自主的学习态度,奠定了创造性人格和文明、高尚品格的基础。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构筑平等对话、真诚沟通的平台,使每位孩子认识自己,善待自己,超越自我。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世界存在着千差万别。心理指导的老师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对多动症、厌学症、焦虑症等作矫正性指导,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学习喜悦和快乐生活的情趣,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原本与父母无话不谈,但长大后,特别升入了小学高年级,不少孩子与父母似乎有些“生分”了,与父母的碰撞越来越多,常认为不被理解,这种成长的烦恼是他们从儿童期到少年期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感到自己长大了,渴望跟成人一样,不受太多的约束。他们为证明自己长大,说的是大人话,唱的是流行歌,做的是追星赶时髦的事,穿的是品牌衣裤装酷扮靓,神态表情像大人一样深沉、冷峻……然而他们毕竟是孩子,不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差,常犯这样那样的错,与家长的矛盾大,因此会陷入苦恼、孤独和痛苦之中。 针对这种情况后,“阳光人”专门开设了“阳光心语室”,找这些渴望长大而常出“乱子”的孩子对话、沟通,引导他们学会与父母亲交朋友:要珍惜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要会感受父母给予的爱,还要以孝顺之心懂得回报。其次教孩子要不拘形式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欢乐和苦恼告诉给爸妈,让他们理解自己。我们为了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和父母的关系融洽,教育孩子在父母生日时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温馨的祝福语,写一封慰问信给父母,做一件使父母高兴的事。为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我们还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中秋佳节等以“烛光晚会”、“阳光音乐会”、“感恩沟通奋进畅谈晚会”等联欢活动的形式请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对话、聊天,增益理解,深化亲情。 我们除了和学生面对面谈心外,还用写信、上网聊天、打电话等形式与孩子沟通。心育组的黄珍老师最受学生拥戴,她每天都收到多封学生信件,她怀着一颗高尚的爱心和无私的责任心一一认真写回信。在她的耐心帮助下,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关心、善待他人,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解决了来自学生心中的烦恼和困惑,达到自我实现。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通过健康有益的沟通、对话等形式,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来自学习、交友、生活、身体、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烦恼和痛苦。从中我们也意识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片圣洁的天空,那就是爱的天宇,爱他人,爱自己,爱是力量的源泉,爱是精神的支柱。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爱的话语”回荡,那将是快乐的、幸福的。 三、以学生群体中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为辐射点,使更多的孩子懂得生活、生命的真谛,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超越自我,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苏晟同学原是我校六年1班的学生,他在人生的一场极其特殊的考场上(于2001年暑假发现自己的左腿不幸患上恶性骨肉瘤),坚强地战胜了剧痛、胆怯、自卑和绝望等一系列重难关,十分顺利地做完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而且情绪稳定、思想畅通、乐观地面对残酷的现实,不断挑战、完善、重塑和超越自我;在2002年上学期期末总复习期间,是他装上假肢后训练走路的黄金时间,为了学习与治疗两不误,他每天上下午在课堂与距离家里三公里的训练场来回奔波,开创出学习生涯的新篇章:除上复习课外,整个学期没有来校上过一节课的苏晟同学在期末语文、数学考试中成绩全部是优!我们心育课题组利用苏晟同学这个感人的案例,在学生中开展为有困难的人献爱心、与不幸的人分担痛苦、给困境中的人以希望、力量和快乐的心育活动。在课题组蔡风义老师的组织下,大家为苏晟同学捐了款,送去了慰问信、贺卡、鲜花、水果、自做的各种礼物。这一活动不仅让苏晟体会到亲情,而且也从中培养同学们金子般的爱心和同情心,并让全体同学以苏晟为楷模,热爱、珍视自己的生命,树立坚定的信念,勇敢、乐观、不屈不挠地面对、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超越自我。 如今,苏晟同学已走出母校漳州市实验小学,就读于漳州三中初二年级。他经历了狂风暴雨的考验,他拥有了明媚阳光的沐浴后,更成熟、更快乐,他懂得以爱回报爱。一上初中,就乐观地融入新集体,心灵更为坚强和坦然,每学期考试均在班级前5名。一个在绝望中被爱所拯救的孩子,他所回报的爱也感染了所有的人。爱,创造了奇迹。 现在就读于漳州一中高二年级的刘煜佳同学,原是实小的学生,她在语文老师蔡风义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下,小学毕业时就有10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上发表,还写了一本6万多字的自传《超级女生缤纷小学路》,毕业后又有多篇有份量的习作发表于《海峡都市报》《中学生语文报》等报刊。刘煜佳初中就读于漳州八中(学校办有初中与高中年级),那里的文学社在她的影响下迅速开张了,并有幸走马上任了第一届社长,同时兼校学生会的学习部副部长,还出版了社刊。 我们心育课题组,抓住这个契机,开发这个典型人物的宝贵资源,请她为母校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接受采访、咨询,和同学们探讨问题。刘煜佳同学的成长故事令人感动,启人深思,大家明白了:只要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以负责的态度去思考,以坚强的毅力去挑战困难,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人,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就会健康、幸福地成长,成功就属于自己。 我们心理健康活动小组为全体学生架设起一座通向美好未来的阳光心桥:“阳光心桥”是阳光使者的心桥,是希望的心桥,是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心桥,是无私奉献的心桥,是阳光明媚、充满朝气的心桥。 四、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使更多孩子学会学习、思考、交际、合作,学会体验分享快乐,懂得共担责任。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是不同的,知识能力和整体品质也有差异,仅靠课堂教学使他们达到拥有好的心理素质是相当困难的,再进一步要求每个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成为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就很难奏效。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这个缺点,它的重点在于“扬长”,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长才干,培养自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心育组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课外活动。在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基础上,指导他们再进行筛选、整合,设计出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心育活动。其中阳光晚会“感恩沟通奋进”深入人心、影响广泛,是学生童年生活中一个美丽的亮点: 我们要“感恩”的,是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之恩,感谢各位相识或不相识的关爱和奉献之恩;我们要“沟通”的,是让我们拉近彼此间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距离,或者讲讲自己的学习经历,或者谈谈自己生活、工作的感想,或者叙叙自己的现场感受,或者说说亲人间的情深与隔阂等等,敞开心扉,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我们要“奋”的,是让我们奋发图强,精益求精,继往开来,不懈前进。 2002年1月30日,适值寒假的第一天。在“阳光心桥”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感恩沟通奋进”联欢晚会在漳州市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从晚上7:00至9:00,扣人心弦,掌声不断。出席晚会的嘉宾有“阳光心桥”的顾问代表蔡勇强副教授、漳州市宣传部副部长翁福、原漳州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龙溪师范学校副书记周汉清(已退休)、《漳州广播电视报》《漳州广播电台》《闽南日报》《漳州青年报》《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等在漳的记者代表、“阳光心桥”的6位辅导老师、新老朋友以及漳州市实验小学部分老师、2-6年级的部分学生、家长代表近200人,记者之多、参加人数之多均超出我们的预料之外。更令人难忘的是晚会中魏冠正同学的妈妈,用激动的心情,声泪俱下向大家讲诉了她曾不堪忍受病魔折磨,几次想自杀时,孩子怎样用爱、用优异的学习成绩给了她生活的信心,让她对生命有了期盼的故事,以及苏晟妈妈讲诉苏晟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神,战胜自我的故事,这些故事感人至深、终生难忘。 阳光晚会倡导学生学会把爱和关怀送给别人,学会展示自己、和谐相处、富有爱心和合作精神,学会让心声开放,让心灵飞翔。 因为健康的集体,可以健康很多人!因为高尚的个人,使更多人拥有高尚。 近几年我们开展的活动多姿多彩,如艺术类有:让生活美丽动人的“插花比赛”、让歌声飞扬的“音乐鉴赏会”、开心一课的“小品专场”、张扬个性的“儿童服装设计比赛”、培育劳动能力的“烹调比赛”;文学类有: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我和作家面对面、阳光少年访名人;主题活动类有:我们讲奥运、小小“心理医生”、设计自我形象、我的梦想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组织策划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了,思路宽了,能力提高了,心胸宽阔了,智慧增长了,爱心升华了,老师、学生和家长高兴了。 在“构建多渠道教育网络,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课题实践中,我们始终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我们确信:在我们课题组老师充满热情、富有理智、勇于实践、不断学习的作用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有更加可喜的成果。每一个可爱的生命会因拥有健康心身而茁壮地成长,共享灿烂阳光,直抵阳光彼岸!
㈧ 《龙文》是谁主办的杂志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文化主旋律,增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挖掘我区文化底蕴,充分展示龙文人文风貌,提升龙文文化品位,培养一支高素养的文艺人才队伍,加强文艺家交流合作,打造文化精品。同时,为企业文化增添风采,为经济建设增强活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经研究,同意创办《龙文》文艺期刊,并成立编委会,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管单位:中共龙文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龙文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二、编委会成员
顾 问:叶明义(中共龙文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
主 编:肖 斌(中共龙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
副主编:连惠斌(龙文区文联副主席)
李来有(笔名阿里,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 委:任 毅(笔名阿一,漳州师院中文系副教授)
代顺丽(漳州师院中文系副教授)
谢华章(中华财保,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陈春松(福建富顺电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康永远(漳州市书协、美协会员、区诗词学会长)
沈少辉(福建省楹联学会会员、区诗词学副会长)
林平良(漳州联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汤绍锋(龙文区摄影协会副主席)
张一强(龙文区摄影协会副秘书长)
何小燕(龙文区作协副秘书长)
编辑部主任:连惠斌(兼)
执行主编:李来有(兼)
执行副主编:陈建友(龙文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方初松(漳州楹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特此通知。
㈨ 为什么姓周的明星多
.你无睇过周星驰的一部代表作
<逃学威龙>吗?;一周之星"
知道这
'一周之星'是什么意思吗
就是
一姓周的就有可能成为明星
靠
这种概率
............??
记得我们的周星星同学天天不交作业
上课的时候冒着miss的如雨般的粉刷攻击,仍然坚守在教室门口外(罚站)
最后
他终于在众生面前
成为了
学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