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沈阳市皇姑区图书馆怎样啊
皇姑区图书馆成立于1957年, 1983年皇姑区图书馆开始兴建新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984年底竣工,1985年正式对读者开放。新馆建成22年来,皇姑区图书馆取得了很大发展,现有古今藏书近12万册(件),并与近30个基层图书馆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 。 皇姑区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23名,主要业务部门有馆长办公室、采编部、外借部、辅导部、阅览室。现任馆长张素杰。
皇姑区图书馆是国家创办的县区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社会公益文化单位。是沈阳市藏书、图书目录、图书馆间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之一。隶属皇姑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领导。
皇姑区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开设了综合图书借阅处、文学图书借阅处、期刊借阅处、视听文献借阅处、报纸查阅室、多媒体阅览室等6个借阅处和阅览室,还设有辅导部和采编部,并配备文献咨询人员,负责解答读者咨询,开展定题服务。为了方便读者,皇姑区图书馆实行开架管理,开架文献数量达100%,并实行借阅合一,馆内现有阅览坐席近200个。皇姑区图书馆实行每周七天开馆制,平均每周开馆时间达56小时,日平均接待读者近200人次。
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促进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程度的提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的根本出发点,皇姑区图书馆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方向。
图书馆采编部是图书馆重要的业务部门,负责全馆期刊、图书和电子文献的采访和编目工作。文献的采访基本以中文图书为主,年采访中文图书2000册左右,中文期刊200种,电子文献100片。每年地方文献的采访20册左右,也接受有捐赠的图书。文献编目标引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准,按照《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著录。
基层流动站建设方面,皇姑区图书馆在沈阳市文化局“文化进社区”的号召下,从实际出发,为驻区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各大院校分别建立了基层图书室,特别是为昆山街道一次性投入图书4000余册,书架10个,桌椅20余把,驻区20家社区投入图书4000余册,形成了以皇姑区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网络。
信息服务方面,皇姑区图书馆是皇姑区的公共图书馆和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资源系统涵盖了社会人文、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信息咨询是皇姑区图书馆的专职信息服务项目。作为一个县区级综合性参考咨询服务机构,依托较为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网上资源和人员优势,集信息咨询、文献检索、专业培训和科学研究于一体,为皇姑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重点科研生产单位及广大用户提供文献研究服务与参考咨询服务。包括课题服务、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献查询、资料编辑、会议服务、检索培训等。
读者服务方面,皇姑区图书馆结合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组织读者活动;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知识;营造读书环境,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为读者营造更广泛的交流空间为指导思想,围绕本馆的性质和中心工作目标,依托本馆的特点和读者需求,深挖现有馆藏资源,积极开展了大量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读者活动。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大型系列读者活动,如各种讲座、展览、报告会、联谊会、书评、演讲比赛等,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美誉度、知名度,拓展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和文化休闲职能。我馆策划筹办,组织运作的一系列活动都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和大力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受异彩纷呈的读者活动吸引而来,成为图书馆忠实的支持者和拥蹙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宣传周活动中,为充分宣传“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群众的终身学校”,在近几年来的公共图书馆宣传周中,皇姑区图书馆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开展了阵地与一条街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阵地宣传中,我馆分别在一楼、二楼半层做了墙面宣传板,宣传提示馆藏和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在橱窗内特设新书专柜、新书推荐,通过橱窗进行知识宣传,增添了我馆的读书氛围。在一条街宣传中,开展了现场办证、图书杂志出售,电子文献载体展销、有奖猜谜、书法表演、文艺活动等以吸引在场的观众。特别是在今年的宣传周中,我馆为迎接奥运特意做了两幅宣传奥运的展板,并在图书馆内部橱窗中开展了“迎奥运、树新风、讲文明”漫画展。
在参加省市图书馆组织的专题研讨与知识竞赛中,近年来,皇姑区图书馆在参加省、市大型电视知识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名次,特别是2002—2004年期间连续三次获得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04年辽宁省举办的“爱我家乡、振兴辽宁”大型电视知识竞赛中,我区选手刘静、张亮、李娜代表沈阳市进行参赛,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仅为沈阳市争得了荣誉,也为皇姑区争了光。在2004—2005年沈阳市文化局举办的两次诗歌朗诵比赛中,我区选手韩婷婷、郑婷婷分别获得了2004年、2005年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皇姑区图书馆现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在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主要业务工作以及办公方面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及图书馆专业软件。同时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开展数据库建设。2003年,皇姑区图书馆又完成了馆内局域网的建设,年与INTERNET互联。2004年开办电子阅览室并购买电子文献。皇姑区图书馆现有计算机30台,电子文献740种。这些都标志着皇姑区图书馆现代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战略已开始实施。皇姑区省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馆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建成了文献检索数据库,实现了多途径检索、多库检索等功能,能较好地满足广大读者获得知识的需求,在读者中广为利用。
几年来,皇姑区图书馆先后被上级领导部门授予“文明单位”、“优秀单位”“坚强堡垒”等光荣称号
Ⅱ 沈阳都有什么好的做美陈的广告公司啊
挑选美陈公司最重要的标准,不是看美陈公司的广告打得有多响,而是去看公司过往的大型成功案例以及口碑,有大牌为美陈公司背书,退一万步来说该公司的实力是没问题的,以下与你分享咱们夜空彩虹的部分案例以及美陈设计的干货。
一.中庭照明设计
中庭是大型购物中心室内设计的重点,节日气氛的体现最主要是在中庭里完成的。不同的建筑形式应选用不同的照明设计方式,需要考虑到穹顶的透光性、中庭空间的比例、墙壁和地面以及玻璃装置的反射率等因素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综合运用照明艺术手法整合元素、统一设计。值得注意的是,中庭空间尺度、比例要协调,要有特色、层次,要具有视线引导向上的效果,并且,中庭设计风格需呼应整体购物中心的风格。
商业零售中亮化照明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对促进消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规划照明设计,选择稳定、优质的照明设备,为消费者带来均匀、舒适的照明环境,以及愉悦的消费体验,从而帮助商业零售空间实现更多可能。
Ⅲ 宣传栏 地球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00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三、我国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对策建议
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Ⅳ 现在在玻璃橱窗上投影大画面的投影仪是怎么做到么,玻璃上面是有涂料么
橱窗投影一般是有3部分组成的,投影设备,远程播控系统,成像显示端3部分组成的,不过也有做一体机的,就是把投影设备和远程播控系统做在一起的,似乎是天津的一家投影公司生产的,投影膜的生产厂家有很多,可以网上查下.也有用纳米图层的沈阳一家公司生产的.
Ⅳ 沈阳市方家栏地区是哪个区
沈阳市方家栏地区属于沈河区。
方家栏是一个普通公寓小区,位于沈河区方家栏路28号。
沈河区,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北纬41°10′至42°16′之间。总面积61.06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街道。沈河区是沈阳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游胜地和开放门户,是全国城区中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截至2020年,沈河区辖11个街道:北站街道、朱剪炉街道、皇城街道、风雨坛街道、滨河街道、万莲街道、五里河街道、南塔街道、泉园街道、东陵街道、马官桥街道。
(5)沈阳宣传橱窗扩展阅读
1、方家栏社区
方家栏社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街道,于2011年4月新成立,由原方家栏社区和中房社区合并,东至方明街,南至方家栏路,西至江东街,北至方文路。总面积为0.41平方公里。
2、沈阳市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沈阳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辽中区、新民市、康平县、法库县)。市政府驻浑南区沈中大街206-3号。
Ⅵ 沈阳哪有安出租车防护栏的
出租车防护栏一般都是需要去定做的。你可以去那种白钢的加工厂去定做
Ⅶ 沈阳市皇姑区图书馆的发展建设
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促进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程度的提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的根本出发点,皇姑区图书馆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方向。
图书馆采编部是图书馆重要的业务部门,负责全馆期刊、图书和电子文献的采访和编目工作。文献的采访基本以中文图书为主,年采访中文图书2000册左右,中文期刊200种,电子文献100片。每年地方文献的采访20册左右,也接受有捐赠的图书。文献编目标引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准,按照《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著录。
基层流动站建设方面,皇姑区图书馆在沈阳市文化局“文化进社区”的号召下,从实际出发,为驻区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各大院校分别建立了基层图书室,特别是为昆山街道一次性投入图书4000余册,书架10个,桌椅20余把,驻区20家社区投入图书4000余册,形成了以皇姑区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网络。
信息服务方面,皇姑区图书馆是皇姑区的公共图书馆和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资源系统涵盖了社会人文、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信息咨询是皇姑区图书馆的专职信息服务项目。作为一个县区级综合性参考咨询服务机构,依托较为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网上资源和人员优势,集信息咨询、文献检索、专业培训和科学研究于一体,为皇姑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重点科研生产单位及广大用户提供文献研究服务与参考咨询服务。包括课题服务、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献查询、资料编辑、会议服务、检索培训等。
读者服务方面,皇姑区图书馆结合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组织读者活动;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知识;营造读书环境,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为读者营造更广泛的交流空间为指导思想,围绕本馆的性质和中心工作目标,依托本馆的特点和读者需求,深挖现有馆藏资源,积极开展了大量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读者活动。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大型系列读者活动,如各种讲座、展览、报告会、联谊会、书评、演讲比赛等,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美誉度、知名度,拓展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和文化休闲职能。我馆策划筹办,组织运作的一系列活动都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和大力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受异彩纷呈的读者活动吸引而来,成为图书馆忠实的支持者和拥蹙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宣传周活动中,为充分宣传“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群众的终身学校”,在近几年来的公共图书馆宣传周中,皇姑区图书馆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开展了阵地与一条街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阵地宣传中,我馆分别在一楼、二楼半层做了墙面宣传板,宣传提示馆藏和图书馆服务工作,以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在橱窗内特设新书专柜、新书推荐,通过橱窗进行知识宣传,增添了我馆的读书氛围。在一条街宣传中,开展了现场办证、图书杂志出售,电子文献载体展销、有奖猜谜、书法表演、文艺活动等以吸引在场的观众。特别是在今年的宣传周中,我馆为迎接奥运特意做了两幅宣传奥运的展板,并在图书馆内部橱窗中开展了“迎奥运、树新风、讲文明”漫画展。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皇姑区图书馆现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在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等主要业务工作以及办公方面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及图书馆专业软件。同时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开展数据库建设。2003年,皇姑区图书馆又完成了馆内局域网的建设,年与INTERNET互联。2004年开办电子阅览室并购买电子文献。皇姑区图书馆现有计算机30台,电子文献740种。这些都标志着皇姑区图书馆现代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战略已开始实施。皇姑区省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馆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建成了文献检索数据库,实现了多途径检索、多库检索等功能,能较好地满足广大读者获得知识的需求,在读者中广为利用。
Ⅷ 沈阳宣传栏制作厂家公司
吴江盛乾精工标识,这家做字质量好,合作一年了。各方面都比较不错。产品质量好,所以和大家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