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连环画的画法的分类有哪些
连环画虽说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却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表现之。水墨、水粉、水彩、木刻、素描、漫画、摄影,甚至油彩、丙烯均可加以运用,但最为常见的、最为传统的仍是线描画。早期的线描都是毛笔白描,《连环图画三国志》、《开天辟地》、《天门阵》、《梁山泊》、《天宝图》、《忍无可忍》等等无一不是毛笔之作;陈光旭、金少梅、李澍丞、牛润斋、沈景云、陈光镒、赵宏本、钱笑呆等等几乎都是白描高手。后来的《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白求恩在中国》也都是这类作品。毛笔白描为国画的传统技法,线条流畅清晰,黑白分明,易于被接受。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但精品不多。陈俭是硬笔线描画的高手,其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
工笔彩绘本是连环画中的一大形式,王叔晖的《西厢记》、刘继卣的《武松打虎》、《闹天宫》、任率英的《桃花扇》、陆俨少的《神仙树》都属这类作品。由于是大师精心之作,这类作品都已成了经典之作、传世之品。以写意笔法绘制的连环画也有,这其中又分水墨写意与彩色写意两种,前者的代表作有人美版的《秋瑾》、《三岔口》,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列宁刻苦学习的故事》、顾炳鑫和戴敦邦的《西湖民间故事》、贺友直的《白光》、姚有信的《伤逝》等。不过,为降低成本,有些彩色绘本在印制时改成了黑白版。
钢笔、铅笔素描作品也不少,前者的代表作有华三川的《交通站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后者的代表作有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郑家声等的《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汤小铭、陈衍宁的《无产阶级的歌》等。
⑵ 连环画大师王弘力先生篆书对联
连环画大师王弘力先生篆书对联
王弘力,1927年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文史馆馆员;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编辑,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其创作主连环画《十五贯》、《天仙配》等曾荣获全国及省一等奖.
⑶ 有哪些名画是画鬼的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什么
《中山出游图》,画钟馗,还有钟馗他妹,以及一些小鬼,可能觉得当时的社会就是鬼怪横行吧,少数民族的统治下,社会等级的划分,科举制被取消,文人被归为“九儒”(后面就是乞丐了),被压制的很厉害,需要一个像钟馗一样的人来清除这些“鬼怪”。
⑷ 连环画著名画家有那些_,
很多啊··赵宏本、陈光镒、钱笑呆、沈曼云、赵三岛、颜梅华、笔如花、徐宏达、汪玉山··刘继卣、贺友直、王叔晖、华三川、顾炳鑫、王弘力、戴敦邦、朱光玉、丁世弼、罗盘、罗兴、刘旦宅、程十发·等等··新的画家·我就知道李云中·
⑸ 连环画报的发展历史
曾经使用过的开本:259mm*247mm 、186mm*239mm(16开)
自1999 年1月,合刊后的《连环画报》正式出炉后,与原来的《连环画报》相比,开本从16 开变成了大16 开,画面更大了,有黑白页72 页,彩页8页(包括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共计80 页,售价8.50 元。2004 年,在总页码80 页不变的基础上,彩页增加8 页,达到了16 页,售价未增。2007 年,因图书印刷费、纸张原料价格等成本的增加,售价调至8.80 元。2008 年,售价再调到10 元。2009 年,售价又调整为12 元。 2009 年7 月,《连环画报》又从内到外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经过半年的试行,2010年1 月号《连环画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们面前,就像该月“编前絮语”中所说:“今年第1 期全面、深度改版,提高选题、绘画质量,关注百姓生活、反映时代变化。”并诚邀一批画报的老作者、当年连环画创作的精英再次拿起画笔为《连环画报》绘制或提供作品。还对原有的一些栏目进行了整合,设立了“典藏故事、百姓故事、沧桑史画、世界之窗、插图欣赏、漫画欣赏、精品回顾、阅读与欣赏、漫画天地、世象大千、连坛动态、读者信箱、一题多画、画家介绍(后改为“作者介绍”)”、精品欣赏、画报讲座等专栏,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综观这一次改版以来的《连环画报》,所发表的诸如范曾的《牧童评画》;李晨的《中国妈妈》;詹忠效的《秘密恋人》、《詹忠效线描作品欣赏》;李斌的《枫》(时隔30 年的修订重绘,是画报改版的开场压轴之作)、《杨靖宇》;徐恒瑜的《西厢记》;沈尧伊的《迎春组曲》、《杜伦上尉冀中遇险记》、《春之曲》;周申的《曹操》;吴冠英的《邦斯舅舅》;华三川的《白毛女》;季跃鹏、季芳的《活在多伦多》(连载7 期,图281幅);胡博综的《海迪姐姐的故事》;俞晓夫的《蛇纹短剑》;侯国良的《示儿书———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儿子的信》;胡苨的《八月未央》;马冬梅、沈璐的《鹤之灵》、《水家乡》、《麻三爷和他的鹰》;何保全、于泉滢的《张汶祥刺马》;李晨、马冬梅、贾润潭、沈璐、刘京、刘熙明的《高原上的格桑花》;杨宏富的《画说土山湾》;高燕的《马杰依与公主》;华其敏的《标准》;郑万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黎明》;(上接第4 版)汪观清的《红日》(选段);靳波的《向北方》;贺友直的《贺友直画老上海》(选页);刘铁泉的《成吉思汗》、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节选,此佳作是第三次登场,大画面的细节展示,看着很过瘾);徐芒耀的《生活在人民中间》、施振广的《利顺德秘闻壁画》、韩和平的《枫泾古镇》、王怀骐的《红旗谱》(1982年5 月号曾刊载节选“护钟”一段25 幅,此次全部刊登,连载3 期,图201 幅);许勇的《摔跤手的故事》;潘蘅生的《青春岁月》;王弘力的《杨志卖刀》、贾培生的《孙中山》、赵华胜的《赵一曼》、钱贵荪的《秋瑾》;刘旦宅的《石头记人物画》(全40幅,1978 年9 月号只刊载了15幅)、李延声的《魂系山河》、赵奇的《党费》(1983年7月号首次刊登,此次再载,印刷质量比初刊时上了一个层次)、冯远的《能工巧匠———鲁班》等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同时,开展了连环画多元化编创的宣传,如吴冠英开讲的《怎样画动漫———现代连环漫画创作谈》、张旺开讲的《怎样画CG———数字绘画技法漫谈》、李智开讲的《动画基础系列讲座》、“架上连环画邀请展”作品介绍等,并在封面设计、装订印刷、版面布局、选题栏目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变革无止境,创新无成规,《连环画报》要想继续向前迈大步,就必须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的基础上,大胆运用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思维、新形式和新作品,既吸引画报的老朋友,又能为更多的新朋友所接纳,以求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就像《连环画报》1951 年创刊号上“发刊的话”中最后一句“: 让它一期比一期好,一期比一期有进步!”同一些发行历史较长的刊物一样,60 载的白云苍狗,使《连环画报》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合刊四次大动作。当时在画报上露过面的不少作品都出过单行本,有的更成为了连环画的传世佳作。不过,更多的作品仅是发表在画报上,现在大家想要欣赏这些作品,只能通过翻阅《连环画报》才能如愿。而笔者每到一年的11 月份,都会订一份来年的《连环画报》。数十年来,通过翻阅一本一本《连环画报》,欣赏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作品,也提高了自身鉴赏连环画的水平,这也是一直以来都割舍不下《连环画报》的原因所在。2011 年,是《连环画报》的花甲之年。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六十第二春”。笔者希望《连环画报》编辑部能在保持画报自身优点特色和艺 术品位的前提下,以创刊60 周年作为《连环画报》迎接第二个春天的新起点,焕发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激情活力,将《连环画报》办得更加贴近广大读者,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再创《连环画报》第三个黄金时代。
刊登作品
2010年8月号刊载了郑万林作品《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黎明》。因为作者艺术学院的教育背景,整套作品采用了炭笔素描的手法,朴素的写实风格,造型严谨,人物表情刻画生动,细节处理到位,对不同物体的质感也有较深入的表现,构图有松有紧,传达出很好的视觉节奏感。
因为作者涉猎动画教学与创作,整套作品在视角上的变化呈现出很强的镜头感,近焦、远焦、特写、大场景等镜头语言的借鉴,使画面的丰富性增强。俯视、仰视等一些大透视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每幅画面都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画面之间的连续性却相对较弱。这在短篇的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对于连环画创作是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
连环画作品的画面连续性,是连环画艺术的艺术特点,是连环画区别于其它绘画艺术门类的特性。这一特性的发挥,在一些连环画大家的作品里能看到很好的范例。如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里人物对话连续画面的处理,室内场景多角度转换却不失真实,人物表情与动作的变化一气呵成,引人入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连续性,是连环画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元素,即使在去除掉脚本文字叙事因素的条件下,图画的连续性依然可以引导观者产生“往下看”的心理动机。而这个“往下看”,正是连环画艺术审美和其它绘画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它是连环画独特的“叙事方式”,使连环画作品的完整性在连续性的基础上得到体现。
⑹ 秦明强堪称中国画的大师,他的绘画特色是
秦明强堪称中国画的大师,他的绘画特色是?
届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全国第一届(1963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绘画一等奖(共6部)
1 山乡巨变 贺友直
2 穷棒子扭转乾坤 刘继卣
3 铁道游击队(1-9) 丁斌曾、韩和平
4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赵宏本、钱笑呆
5 我要读书 王绪阳、贲庆余
6 西厢记 王叔晖
绘画二等奖(共12部)
1 渡江侦察记 顾炳鑫
2 交通站的故事 华三川
3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吴敏、高山
4 东郭先生 刘继卣
5 屈原 刘旦宅
6 创业史 板乔
7 灯芯绒 王永阳
8 孔乙己 程十发
9 风暴 费声福
10 穆桂英 钱笑呆、汪玉山
11 甲午海战 林锴
12 51号兵站 徐思
绘画三等奖(共35部)
1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王真、刘馗、金岩、李子纯、房英魁、赵明钧、徐思
2 浑河水 申申
3 革命的一家 姚有多、姚有信、杨丽娜
4 车轮飞转 陈宏仁
5 恨透铁 宋怀林、孙耀盛
6 黄河飞渡 陈惠冠
7 战火中的青春 吴樊祥
8 李双双 杜滋龄
9 刘三姐 邓二龙
10 回民支队 端木勇
11 万水千山 罗兴
12 灵泉洞 任伯宏、任伯言
13 山鹰之歌 胡少飞
14 木匠迎亲 盛亮贤、沈悌如
15 耕云记 刘国辉
16 西山义旗 张文忠
17 在静静的卡甫河畔 龚建新
18 布克奇传 何国华
19 草原的儿子 杜连仁
20 胭脂 戴仁
21 三进王窑村 张辛国
22 五彩路 乐小英、戴敦邦
23 红心向太阳 章桂征
24 阿克里木和他的儿子 承力
25 我当上了学习小组长 陶琦
26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 赵明钧
27 八百鞭子 赵洪武
28 杨门女将 王亦秋
29 石碣村 墨浪
30 初出茅庐 王齐
31 桃花公主 丁世弼
32 草上飞 罗盘
3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毅进
34 在人间 董洪元
35 祖传秘方 王纯信
脚本一等奖(共4部)
1 鸡毛信 张在学
2 穷棒子扭转乾坤 姜维朴
3 风暴 费声福、吴兆修
4 屈原 董子畏
脚本二等奖(共8部)
1 铁道游击队 董子畏
2 老孙归社 杨兆麟
3 懒龙伸腰 曹作锐
4 英雄列车 叶惠元
5 浑水河 申申等
6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王星北
7 苏武 陆士达
8 八百鞭子 任朴
脚本三等奖(共15部)
1 交通站的故事 大鲁
2 耕耘记 林烽
3 红旗谱 第4册“反割头税”,赵成章、敦谦
4 沱江的早晨 程浩飞
5 野火春风斗古城 洪剑
6 两代人 修明、高铁林
7 渔岛之子 刘鉴、星索
8 牧羊姑娘 王拓明
9 老宝贝和刺儿梅 杨润自
10 祖传秘方 高铁林、修明
11 喜相逢 李春元
12 赵百万 吴秾
13 虎符 白宇
14 西山义旗 林如稷
15 锦鸡 唐庚
全国第二届(1980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
绘画一等奖(共5部)
1 白求恩在中国 许荣初、许勇、顾莲塘、王义胜
2 白光 贺友直
3 十五贯 王弘力
4 白毛女 华三川
5 伤痕 陈宜明、李斌、刘宇廉
绘画二等奖(共72部)
1 十五贯 贺友直
2 十二品正官 胡博综
3 人欢马叫 吴懋祥
4 三个法庭 费声福
5 小骑手 刘大为
6 小精灵漫游未来 杜建国 毛用坤
7 万里送马 龚建新
8 女英雄刘胡兰 俞理 金以云 陈军 钟惠英
9 无产阶级的歌 陈衍宁 汤小铭
10 为奴隶的母亲 盛增祥
11 水牢......
⑺ 戴敦邦的人物评价
戴敦邦先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所谓“有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中所描述的社会场景及人物命运很感兴趣,有一种追索宏文大义的自觉意识。对当下社会底层的平民生活,他也很感兴趣,以一个饱经风雨的老画家的敏锐和同情心来观察世态百相,从中体察民情,感受民风,并通过作品来表达民意。甚至在一些细节观察中还表现出一种很单纯的童趣。二是他一直自称“民间艺人”,并刻了一方闲章,在作品上首鲜亮地钤出一颗赤子之心。
戴先生的创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这几年我经常造访他在冠生园路的工作室。他每天早晨从田林新村的家中步行到此,开笔画画。为了省下回家吃饭的时间,午饭就免了,顶多吃几块饼干。一直画到下午四点多,天色渐暗,才慢慢走回家,还要细细回味当天创作时的得失。每次去那里,戴先生总是亲自出来开门,嘴角留下一抹墨汁——他有舔笔头的习惯。如果在夏天,他是赤膊出现在我面前的。我问他为何不装一台空调?以他今天的名声,卖掉一幅画,几间房间的空调都有啦。但他表示不适应空调环境,也不要电风扇,怕电风扇吹动画稿。他就这样在关紧了门窗的画室里挥汗如雨大战高温,乐此不疲。
戴敦邦为更多的读者熟悉,是为电视连续剧《水浒》创作了人物形象造型。其实他这些年来潜心为中国古典文学巨著创作的人物群像画谱,一样精彩。
这些年他画出了《红楼梦》、《金瓶梅》、《聊斋》、《西游记》、《西厢记》、《长恨歌》等四十余部大型画册,上海辞书出版社还出版了六大本《戴敦邦新绘中国风情人物》,这套皇皇巨作是画家为自己从艺五十五周年而编选绘制的精品画集,从二十八年里所画的二千余幅作品精选出四百多幅代表作,加上新绘的二百多幅,勾勒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历代社会生活场景、诸色风情人物,为今天的读者感性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情人物,提供了值得信任的生动画卷。
因长期创作连环画,一度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又担任过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厢记》等,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连环画家,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人文学院教授。他早年曾任文艺出版社装帧设计师,插图艺术自然当行。后调任大学教授绘画,出版界仍对他紧追不舍。 然戴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濡养,他的画有着独特的风格,有着中国民族艺术的精神,正如蔡若虹先生在《戴敦邦连环画集》中序言所说的“戴敦邦画了很多画,连续性的插图以及四扇屏等等。他的作品可贵之处,是始终不脱离群众,始终说中国话(虽然有两三种不同的声音),始终不跟着外国画家的屁股后面跑。他没有强调百花齐放而不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画家。”蔡若虹先生对他的画品给予极高的评价,当不为过。戴敦邦不仅画品好,人品也是有口碑的。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专门请他为该剧中的人物造型,并说:“绘制所给他的费用不是很高。”戴敦邦听后回说:“不给钱也画。”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人品高于画品的艺术价值观。
对于外来动漫与中国连环画,戴敦邦却抱着一股爱国热情,以他的学识,非常中肯地说;“外来的动漫实在是种文化垃圾。这将会被人逐渐认识清楚的,在艺术上似乎它根本不属此范畴的无艺可言,和任何可比性,艺术贵在塑造生动而有个性的性象。现在流动的动漫都成为千篇一律不分中外古今一个统一的共同符号,而且渗透到文化、社会、历史诸多领域。并铺天盖地使年轻一代错误而被迫为唯一的认同感,消蚀了自己的民族感情,这是十分危险的,这以经不是动漫取代不取代连环画的事情,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灾难。”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戴敦邦,我早就知道他的大名。在相册中找到了我与戴敦邦夫妇以及作家、画家等人在一起的合影,使我记起,我与戴敦邦先生第一次见面却是在乍暖还寒的季节,2003年2月上海仰光大酒店的餐桌上。那天,他身着中式对襟棉袄,慈眉善目,带着一副眼镜,正襟危坐,不善言辞,也不高谈阔论,颇见出一种君子自知的尊严和朴质风度,让我心生敬意,从内心产生了敬仰之情。
当今沪上画坛,集国画、连环画、插图于一身的戴敦邦先生,已近古稀之年的老画家了。他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1957年进入上海《儿童时代》杂志社从事插图工作。由于,他在连环画上作出了很高的成就,1979年经著名漫画家丁聪、方成俩先生的推荐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绘画,任艺术系主任。由于钟情于绘画,不久又辞掉了系主任职务。正如他自己在创作手记中所言:“吾以画为主,画以吾为友。”自成年以来,梦醒诱惑,几乎尽在一个“画”字。 戴先生是著名的人物画大师,他除了绘画以外,对戏曲、音乐、舞蹈,中国古典文学都有着广泛的兴趣。他长于南方的雅曲,并能哼唱昆曲,更喜欢的是北方古老的秦腔,崇尚秦腔的阳刚豪放的气息,并认为秦腔高亢悲壮,有着一派阳刚之气。他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半个世纪以来,画过《水浒传》、《三国》、《西游记》、《红楼梦》……
然戴先生所选取较多的还是古典题材的绘画形式的创作。譬如:他画白居易的《长恨歌》,用非常细腻的笔法,把杨贵妃的美丽和丰腴的身材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反映了在唐代的当时审美情趣,正是符合了古人的审美观。
他不仅是人物画大家,而且还是中国唐代文学会会员,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员。更多的而是画《红楼梦》。画册中的人物不论是贾宝玉,或是林黛玉,这些人物的站立或坐姿,眼神举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画过一幅清瘦的《曹雪芹著书图》赠送给海外红学大家周策纵先生。
周策纵又在其画上题词而自己珍惜地收藏着,则就有了一段文苑逸事。戴敦邦又是《外文版红楼梦》的插图作者。画册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脚本于清朝历史有着双重的阐释作用,尤其夺人眼球。
他画《米芾拜石图》的扇面与著名国画大师程十发绘的《岁寒三友图》扇面,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颇得两岸文化界人士的青睐。
戴先生还接受了作家出版社的邀请将与刘心武合作创作一本《金瓶梅》的人物评传。这本评传,刘心武以文字来评论,戴敦邦则以画来评说。他的修养颇深,能接受民间画的影响。在绘画的表现方法里都有着新的开拓。以人物画为见长,长于人物的神态,善于点染,线条强烈,描写尽致,使其画自成一格,标志着人物画的重大变化。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承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不仅是他的艺术上的造诣深,更是他丰厚文化内涵的外延! 戴敦邦现任中国连艺会副主任,上海连艺会主任。自称“民间艺人”。一生钟情中国画,连环画。他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在书画中寻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2002年他带着沪上范生福、孙愚几位画家以及史力群先生创办了一个以连环画为专业性的刊物,取名《连博》,用鲁迅先生手迹。戴敦邦亲自但任总监。办刊的宗旨是正本清源,求索发展。旨在这个艺术世界里宣传和拯救独具民族特色的连环画。追求连环画根源,报道连坛动态,展示当代连坛画家的时代风采和创作成果。我手中拥有《连博》的创刊号,扉页上有戴敦邦、范生福、孙愚的签名,那是值的收藏的。
上海老作家沈寂先生的长篇历史历史小说《大亨》,被《新民晚报》连载,远在北京的华君武先生看后就立即写信给沈寂说:“应请一画家插图,我想非戴敦邦莫属。”然而,戴敦邦以饱满的热情,用国画的技法,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线条流畅,黑白分明,历时7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连环画《大亨》。此画册长达290幅,文图相得益彰。真是艺贵创新,先生得之。《大亨》的出版,轰动了上海的画坛,并赴比利时“首届中国连环画展”参展,《大亨》被称为当今的连环画经典之作,更体现了他严谨,新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任何一个艺术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从事的艺术始终有着锲而不舍的迷恋,并且在追求过程中不信地打破、反叛、变更和创新。戴敦邦也是如此。他以自己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开创了连环画的新风,《大亨》就是明证。由于他不断汲取古人绘画的精华,逐步形成了质朴、凝炼、深沉厚重的创作风格,使他成为连环画坛上的一位高手。他的画在连环画界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边远地区都深知其大名。2005年戴敦邦赴东北沈阳参加“王弘力从艺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期间,便与几位画坛同道到“鲁迅美术学院”拜会95岁高龄的“湖社”画会元老晏少翔。在校区的一隅,被鲁迅美院的学生晁嵩相认后,即后退三步,单腿跪地,右手直伸触地,向戴敦邦行旗人礼节,大声言道:“小的连环画孙子晁嵩,给连环画爷爷请安!”此事已在连环画圈内已传为美谈。戴敦邦在“鲁美”遇到的“跪拜礼”,则充分体现了青年学子们对戴敦邦的画是非常地敬佩,也是对画家的景仰。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平朴是一种深刻而深厚的美,真诚则是这种深刻之美和深厚之美的本质。画家戴敦邦的绘画艺术就充满着平朴的性格和真诚的德行。他创作的国画、连环画更显示出”平朴“、”真诚“的魅力。戴敦邦在国际上享有人物画大家的声誉。1988年名列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受聘于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理事。他的画受到了华裔爱国侨胞们的欢迎。画本无言,画家所说的或许都在画中。他的画有口皆碑,影响深远,也是公认的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独树一帜的卓然大家。
⑻ 有人知道书画家陈宏(中国画)的画多少钱吗
现在好像是20000元/平尺,以后肯定还会长。这画家挺厉害的。
⑼ 全国著名绘画小人书的得奖的有什么画书和画家
01 、赵宏本
02 、颜梅华
03 、刘继卣
04 、贺友直
05 、顾炳鑫
06 、刘旦宅
07 、华三川
08 、王叔晖
09 、雷德祖
10 、董辰生
11 、丁世弼
12 、施大畏
13 、王弘力
14 、王亦秋
15 、卢延光
16 、张光宇
17 、汪国新
18 、胡博综
19 、高 燕
20 、汪观清
21 、徐有武
⑽ 百家讲坛刘心武八十回后真故事的插图是哪位高人绘制的
戴敦邦(1938年-),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自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丹徒石马乡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任《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美术编辑,1976年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副主任,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直至退休。
因长期创作连环画,一度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又担任过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厢记》等,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连环画家,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人文学院教授。他早年曾任文艺出版社装帧设计师,插图艺术自然当行。后调任大学教授绘画,出版界仍对他紧追不舍。擅人物,工写兼长,多以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入画,所作气魄宏大,笔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动传神,画风雅俗共赏。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荟萃其1970至1997年间如题代表作一百六十余帧。 他的主要作品有《戴敦邦水浒叶子》、《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戴敦邦水浒人物谱》、《红楼梦人物百图》、《戴敦邦新绘“红楼梦”、《红楼梦故事连环画》、《戴敦邦绘画粉本精选》、《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戴敦邦图说诗情词意》等。连环画代表作品有:《一支驳壳枪》、《水上交通站》、《大泽烈火》、《蔡文姬》、《黛玉焚稿》等.彩色连环画《陈胜吴广》、《逼上梁山》、《戴敦邦新绘长恨歌》等在国内外获奖。他为英文版《红楼梦》、《封神演义》以及人民文学版的《水浒》、《曹雪芹》等绘制插图。1984还精心绘制了《牡丹亭》邮票。
戴敦邦先生的画在美术界被圈内人所津津乐道,如《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戴敦邦道教人物画集》、《戴敦邦新绘全本水浒传》、《长恨歌》、《聊斋》、《石壕吏》等,这些画作早就得了我的景仰。读他的画册,让我在视野上、精神上受到他的大气画风的洗礼,也带来精神上的升华。
然戴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濡养,他的画有着独特的风格,有着中国民族艺术的精神,正如蔡若虹先生在《戴敦邦连环画集》中序言所说的“戴敦邦画了很多画,连续性的插图以及四扇屏等等。他的作品可贵之处,是始终不脱离群众,始终说中国话(虽然有两三种不同的声音),始终不跟着外国画家的屁股后面跑。他没有强调百花齐放而不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画家。”蔡若虹先生对他的画品给予极高的评价,当不为过。戴敦邦不仅画品好,人品也是有口碑的。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专门请他为该剧中的人物造型,并说:“绘制所给他的费用不是很高。”戴敦邦听后回说:“不给钱也画。”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人品高于画品的艺术价值观。
对于外来动漫与中国连环画,戴敦邦却抱着一股爱国热情,以他的学识,非常中肯地说;“外来的动漫实在是种文化垃圾。这将会被人逐渐认识清楚的,在艺术上似乎它根本不属此范畴的无艺可言,和任何可比性,艺术贵在塑造生动而有个性的性象。现在流动的动漫都成为千篇一律不分中外古今一个统一的共同符号,而且渗透到文化、社会、历史诸多领域。并铺天盖地使年轻一代错误而被迫为唯一的认同感,消蚀了自己的民族感情,这是十分危险的,这以经不是动漫取代不取代连环画的事情,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灾难。”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戴敦邦,我早就知道他的大名。在相册中找到了我与戴敦邦夫妇以及作家、画家等人在一起的合影,使我记起,我与戴敦邦先生第一次见面却是在乍暖还寒的季节,2003年2月上海仰光大酒店的餐桌上。那天,他身着中式对襟棉袄,慈眉善目,带着一副眼镜,正襟危坐,不善言辞,也不高谈阔论,颇见出一种君子自知的尊严和朴质风度,让我心生敬意,从内心产生了敬仰之情。
当今沪上画坛,集国画、连环画、插图于一身的戴敦邦先生,已近古稀之年的老画家了。他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1957年进入上海《儿童时代》杂志社从事插图工作。由于,他在连环画上作出了很高的成就,1979年经著名漫画家丁聪、方成俩先生的推荐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绘画,任艺术系主任。由于钟情于绘画,不久又辞掉了系主任职务。正如他自己在创作手记中所言:“吾以画为主,画以吾为友。”自成年以来,梦醒诱惑,几乎尽在一个“画”字。
戴先生是著名的人物画大师,他除了绘画以外,对戏曲、音乐、舞蹈,中国古典文学都有着广泛的兴趣。他长于南方的雅曲,并能哼唱昆曲,更喜欢的是北方古老的秦腔,崇尚秦腔的阳刚豪放的气息,并认为秦腔高亢悲壮,有着一派阳刚之气。他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半个世纪以来,画过《水浒传》、《三国》、《西游记》、《红楼梦》……,然戴先生所选取较多的还是古典题材的绘画形式的创作。譬如:他画白居易的《长恨歌》,用非常细腻的笔法,把杨贵妃的美丽和丰腴的身材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反映了在唐代的当时审美情趣,正是符合了古人的审美观。他不仅是人物画大家,而且还是中国唐代文学会会员,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员。更多的而是画《红楼梦》。画册中的人物不论是贾宝玉,或是林黛玉,这些人物的站立或坐姿,眼神举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他画过一幅清瘦的《曹雪芹著书图》赠送给海外红学大家周策纵先生。周策纵又在其画上题词而自己珍惜地收藏着,则就有了一段文苑逸事。戴敦邦又是《外文版红楼梦》的插图作者。画册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脚本于清朝历史有着双重的阐释作用,尤其夺人眼球。
他画《米芾拜石图》的扇面与著名国画大师程十发绘的《岁寒三友图》扇面,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颇得两岸文化界人士的青睐。
近来,戴先生又接受了作家出版社的邀请将与刘心武合作创作一本《金瓶梅》的人物评传。这本评传,刘心武以文字来评论,戴敦邦则以画来评说。他的修养颇深,能接受民间画的影响。在绘画的表现方法里都有着新的开拓。以人物画为见长,长于人物的神态,善于点染,线条强烈,描写尽致,使其画自成一格,标志着人物画的重大变化。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承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不仅是他的艺术上的造诣深,更是他丰厚文化内涵的外延!
戴敦邦现任中国连艺会副主任,上海连艺会主任。自称“民间艺人”。一生钟情中国画,连环画。他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在书画中寻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2002年他带着沪上范生福、孙愚几位画家以及史力群先生创办了一个以连环画为专业性的刊物,取名《连博》,用鲁迅先生手迹。戴敦邦亲自但任总监。办刊的宗旨是正本清源,求索发展。旨在这个艺术世界里宣传和拯救独具民族特色的连环画。追求连环画根源,报道连坛动态,展示当代连坛画家的时代风采和创作成果。我手中拥有《连博》的创刊号,扉页上有戴敦邦、范生福、孙愚的签名,那是值的收藏的。
上海老作家沈寂先生的长篇历史历史小说《大亨》,被《新民晚报》连载,远在北京的华君武先生看后就立即写信给沈寂说:“应请一画家插图,我想非戴敦邦莫属。”然而,戴敦邦以饱满的热情,用国画的技法,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线条流畅,黑白分明,历时7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连环画《大亨》。此画册长达290幅,文图相得益彰。真是艺贵创新,先生得之。《大亨》的出版,轰动了上海的画坛,并赴比利时“首届中国连环画展”参展,《大亨》被称为当今的连环画经典之作,更体现了他严谨,新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任何一个艺术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从事的艺术始终有着锲而不舍的迷恋,并且在追求过程中不信地打破、反叛、变更和创新。戴敦邦也是如此。他以自己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开创了连环画的新风,《大亨》就是明证。由于他不断汲取古人绘画的精华,逐步形成了质朴、凝炼、深沉厚重的创作风格,使他成为连环画坛上的一位高手。他的画在连环画界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边远地区都深知其大名。2005年戴敦邦赴东北沈阳参加“王弘力从艺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期间,便与几位画坛同道到“鲁迅美术学院”拜会95岁高龄的“湖社”画会元老晏少翔。在校区的一隅,被鲁迅美院的学生晁嵩相认后,即后退三步,单腿跪地,右手直伸触地,向戴敦邦行旗人礼节,大声言道:“小的连环画孙子晁嵩,给连环画爷爷请安!”此事已在连环画圈内已传为美谈。戴敦邦在“鲁美”遇到的“跪拜礼”,则充分体现了青年学子们对戴敦邦的画是非常地敬佩,也是对画家的景仰。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平朴是一种深刻而深厚的美,真诚则是这种深刻之美和深厚之美的本质。画家戴敦邦的绘画艺术就充满着平朴的性格和真诚的德行。他创作的国画、连环画更显示出”平朴“、”真诚“的魅力。戴敦邦在国际上享有人物画大家的声誉。1988年名列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受聘于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理事。他的画受到了华裔爱国侨胞们的欢迎。画本无言,画家所说的或许都在画中。他的画有口皆碑,影响深远,也是公认的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独树一帜的卓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