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该如何预防
常见肿瘤可以通过筛查预防,另外增强免疫力也很重要,有研究证明abd活性因子可以通过提升谷胱甘肽浓度,从而中和首要致癌物——自由基,修复受损DNA,从细胞层面排出致癌物,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
⑵ 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癌症
1、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过度饮酒、爱吃过咸过热食物、进食速度过快、囫轮吞枣,三餐不定时,饥饱无度等,会损伤胃粘膜,增加诱发胃癌危险性。
2、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少吃或不吃盐淹食品,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饮烈性酒类,以免刺激或损伤胃黏膜。
3、注意不食霉变食物及农药污染的食品,不饮污染水源。
4、避免或减少摄入盐腌食品,如咸鱼咸肉、火腿、酸咸菜及含盐量过高食品,因其内含大量亚硝酸盐,极易促进胃癌发生。
5、要控制食用烟熏制成的鸡鸭鱼肉及油炸、火烤的食品,避免致癌物质摄入体内。
6、长期情绪压抑、郁闷可导致气机郁滞,气滞血瘀、结块,可形成癌肿。因此注意自身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尤为重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不生气进食,不抽烟,使机体免疫及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
7、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β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它们参与修复机体的天然防癌屏障,阻止化学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能起到防癌作用。还应适当增加蛋、奶、鲜鱼、鲜肉和豆制品的摄入量,改进营养情况,做到营养平衡,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⑶ 有关卫生的宣传日有哪些
有关卫生的宣传日有2月4日-世界抗癌日、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日、4月26日-全国疟疾日等。
像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日就是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重要意义: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防病措施。疫苗接种可以使我们,特别是儿童免受传染病带来的健康损害,有时甚至是生命威胁。疫苗接种对传染病预防效果可靠,安全风险低,对接种对象的健康成本效益最大。
成就:
1、通过普种,于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
2、通过脊灰疫苗常规接种、强化免疫,2000年已经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
3、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接种疫苗,合肥市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脑等发病率控制在0.05/10万以下,连续27年无白喉报告病例。
(3)肿瘤防治宣传扩展阅读:
另外,卫生宣传中还科普了蔬菜禁忌:
蔬菜是人们每天离不开的辅助食品,虽然一日三餐都接触它,但在保存、加工及食用过程中却常常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误区:
1、忌先切后洗。营养会随切口大量流失,应先洗后切。
2、忌挤菜汁。饺子、馄饨馅菜汁被挤掉,会丢失70%的维生素、矿物质。最好将挤出的汁做成汤。
3、忌贮存时间过长。许多蔬菜存期过长会丧失营养、甚至变质。菠菜在20℃环境中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84%,因此存放菜应避光、通风干燥。原则上应尽量吃新鲜的。
4、忌冷藏不当。黄瓜不宜低于10℃储藏。
5、忌生吃蔬菜清洗不彻底。清洗不彻底的蔬菜生吃时病菌、农药都有危害。
6、忌烧菜隔顿吃。炒好青菜15分钟后维生素减少20%,放30分钟损失30%,放1小时损失50%,隔夜还含有致癌物,而且容易变质,变质后营养几乎全部丧失。
⑷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历届主题
第一届(1995年) 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参与抗癌防癌活动; 癌症可防可治;癌症不等于死亡
第二届(1996年) 同第一届
第三届(1997年) 肿瘤不可怕、可防又可治,携起手来,共同抗癌
第四届(1998年) 饮食与癌
第五届(1999年)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癌症患者,为癌症患者献爱心
第六届(2000年) 坚持正确导向、提倡科学防癌
第七届(2001年) 倡导防癌治癌科学规范、反对封建迷信、假医假药
第八届(2002年) 预防为主,科学治癌
第九届(2003年)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十届(2004年) 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第十一届(2005年)关爱妇女、远离乳癌
第十二届(2006年)合理饮食,预防癌症
第十三届(2007年)拒绝烟草,远离癌症
第十四届(2008年)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
第十五届(2009年)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第十六届(2010年)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让生活更美好
第十七届(2011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第十八届(2012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饮食与癌症”。
第十九届(2013年)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第二十届(2014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走出癌症误区,实现早诊早治”。
第二十一届(2015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
第二十二届(2016年)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
⑸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如何科学防治癌症
癌症因为超低的治愈率导致大家对于它,可以说是谈之色变。但是近几年来,癌症确诊人数却不断上升,而且其患者群体也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大家生命安全。但是其实做好癌症的防治工作,其实是可以有效避免癌症死亡的。
第四合理膳食,应该要全面均衡地摄取身体所需要物质,特别是一些高热量高油脂的物品要避免。
第五接种疫苗,现在已经有很多成熟的防癌疫苗可以选择,适合人群可以选择相应疫苗进行预防。
⑹ 肿瘤早期五大报警信号备受关注,肿瘤早期有哪些信号
每年全球死于癌症的人数高达上千万人,其中肿瘤就占一大部分。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期间,专家谈到了防癌指南的科学防治方法,同时谈到了肿瘤早期五大报警信号,专家呼吁大家,多了解癌症的早期报警信号,能更好的预防癌症,科学防治。
专家提醒,很多癌症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有些癌症的早期症状和普通病的症状特别相似,所以往往会容易忽视,很多癌症之所以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是因为大家对不重视定期检查,对癌症的重视程度不够。
专家建议,为了早发现癌症,大家要有定期检查的好习惯,每年定期的检查身体,能及时的发现癌症。癌症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一旦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起来相对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到了晚期之后就已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⑺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什么时候
4月15日是“全国抗癌日”。而4月15日~21日也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已达392.9万人,致死人数已达233.8万人。
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便占21个。
我国癌症现状
中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甲状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全球每死亡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392.9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哪些因素会导致肿瘤
4种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
7种饮食因素: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
2种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
2种环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
癌症可以预防吗
癌症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肿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各种对人体产生致癌因素。牢记四字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
⑻ 有关抽烟的事情
本报讯 (记者苑海震通讯员王文龙)流行病学等研究结果表明,大约1/3的癌症发生与吸烟有关。一个人每天吸烟20支以上并持续30年或者更长时间,死于肺癌的危险性将比不吸烟者增加20倍左右。
4月15日至21日是第1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拒绝烟草,远离癌症”。
医生说,如果大家亲眼看一下长期吸烟者的肺,一定触目惊心,正常人的肺质地柔软呈淡红色,吸烟者的肺呈棕色、黑色,大量烟油沉积于此,导致组织纤维化,看起来几乎像石头一样。
恶性肺部肿瘤就是俗称的肺癌,长期吸烟者一旦出现长期不可遏制的咳嗽,并且伴有咳血痰、胸疼、闷气,或者气管炎加重等症状,应重点排查肺部肿瘤。对于许多长期吸烟患者,戒烟是首要任务。吸烟成瘾者可采用分步戒烟法:首先不要把烟吸入肺中咽进胃里,下一步尽量少吸烟,最终达到戒烟目的。此外,医生建议,公共场所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公共场所设立抽烟室,在必要场合对吸烟者进行强制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