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至饺子的宣传语
十月复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制。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饺子夏至面。
一碗祛寒娇耳汤,合家团圆暖洋洋。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据说和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为了治疗百姓的冻疮,张仲景研制出了一个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便仿照“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取名“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Ⅱ 打破传统不吃汤圆的冬至应该怎样过
* 早晨:家祭
起床后沐浴,更换家祭礼服(若按照家礼,则男深衣女褙子;若偏好周制,则士玄端,女褖衣——但建议慎行周礼),准备祭献。
* 上午:迎日占日、聚会
1.换上随意的冬日常服,女孩子可戴绿珠纸幡;
2.众人动手制作日晷;
3.完成后可简单举行小型迎日占日仪式——在场地中央设日晷,以布盖上。围绕日晷设席,大家每人一席,围坐。在冬至时刻前宣布日晷迎日,倒计时到0后揭开布,下面可随意举行一些应景活动,如每人依次诵读一首冬至诗词。
4.画消寒图——最好现场准备纸和彩笔,当场设计制作消寒图并进行比赛;之后交换各自的消寒图,依次做画(填一格)。
5.悬土炭——冬至前三日,在活动场地附近(注意最好在室外,从而不受室内温湿的干扰)固定一根木杆,两边悬好土炭,使其平衡,并在上面覆盖不影响平衡的罩子,在活动当天先让众人猜测天平的平衡度,之后揭开谜底。根据实际情况和古籍上的先验情况分析原理,最好用东西方解释体系互相对比。
6.讲座——讲解冬至起源、流转、葭灰占律等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知识以及各种节俗。
7.若参加活动有长者,可赠与棉袜,以示祝福履长。
8.大众宣传——用事先准备好的节俗单、消寒图向路人分发,可现场鼓励涂写,并赠与之。
* 中午~下午:包饺子、聚餐等
* 下午~晚上:精心挑选鞋袜等礼品,拜访师者尊长,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
备注:冬至祭天迎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上溯至殷商,传说则到黄帝时代;郊祀于天、寰丘朝日一直是具有严格礼仪规制的最高级别大典,是国家级别礼仪的代表,如今即便复原也只能以国祭的方式,民间不能、也无法实现真正的祭天。建议冬至活动的朋友慎用此词,也慎行此礼,否则若此下去,这个神圣庄重的典礼将不再具有它应有的光环,这将是对我们所爱护的民族文化的唐突和不敬——毕竟,在我们的传统里,这样不能再生的遗产,本来就没有多少。
Ⅲ 如何写超市宣传单
我很同意夹页广告。广告词是根据店里的特色,制作的一种广告效应。具体制作方案还是要看你们店是做什么的。服装的话宣传单就要抓住美。食品的话宣传单就要抓住色香味,以及卫生。 我不明白你们店是个做什么。只是简单的提示一下。还有DM报纸广告公司并不是说费用不大。的确DM的广告影响很大。但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就500印刷1200宣传单的设计制作。无论是餐饮业(酒家、酒店、饭店、小吃店、饮食店等)、美容院美发店发廊、服装店服饰饰品店、网吧、手机店、眼镜店开业等在开业的时候最好能印制一批宣传单并进行有效的派发,这样有三大好处,一是迅速提升店铺的知名度,二是吸引更多新客源,三是提高营业额创造佳绩。无论你是规模较大的酒家酒楼,还是小区里刚开业的美容院都必须要迅速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顾客知道你!在开业的宣传单中还应该有吸引人的一些措施,诸如开业时候的打折优惠等,这样通过满足客人贪小便宜心理来吸引客人上门消费。 怎样写宣传单 不少人在计划印刷宣传单的时候喜欢先上网通过网络等搜索开业宣传单的样本或者是宣传单的范本,事实上网络上能搜索到样本(样板)的是很少很少的。如果要做一份好的宣传单其实主要把握几个方面就可以的了。首先是根据策划方案来撰写文案(宣传单广告的文字内容),文字内容中首要的是大标题也可以说是主题,记住这不是指你的店名。你要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主题或大标题。例如大标题:广州全城都在吃它!副标题:昕吁小龙虾麻辣最为挑嘴的广州食客。大标题引人注目并且有悬念吸引大家仔细往下细看宣传广告的内容。再例如由漳平太一广告公司设计的福建龙岩的一家鞋店开业的宣传单张广告上印满了各种各样的眼睛,用各种眼睛围成一个椭圆的空白,并在空白处大字写上一句话:请仔细找找看还有什么瑕疵。随下的小字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份1万张的宣传单让刚开业的鞋店得到了品质优秀的口碑并在短短几天之内将店内的皮鞋一销而空,鞋店老板开业不到3天就立即到广州采购皮鞋补货。作为标题的写法有很多种,例如制造悬念的,煽情的,温柔关爱的等等,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撰写。 接下来我们谈谈内容,一份宣传单派到消费者手上的时候,突出醒目的标题吸引了他,让他不至于将广告单张给扔掉而是饶有兴趣的阅读详细的内容文字。那么这广告上的内容文字就必须要做到让看到宣传单的消费者产生到店里消费的欲望。详细的说明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且用煽情的语言让消费者有强烈的到你的店里来消费的欲望。那么详细的说明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文字内容请记住一定要精练,请记住是精练而不是烦杂。根据单张印刷网多年来从事宣传单张设计印刷的经验来看,不少老板在设定宣传单内容的时候会犯的几个错误,一是内容过于简单,有的老板心理有许多话店里也有许多吸引人的产品,可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结果写在宣传单张上的内容少而又少,再怎么少至少也要将产品和服务介绍清楚对不对?诸位看官!二是内容过于繁琐,这类宣传单内容撰写的老大,总是有许多话要说,并且生怕讲不清楚,于是搞到最后好像是什么都讲又什么都讲不清楚。三是马大哈,呵呵这类型的人还真不少。印刷宣传单张广告是需要花钱的,就算是找来自广州的单张印刷网他们印刷宣传单在全国最便宜的了,A4双面彩印3000张才480元,但你要知道你要做的是自己的宣传广告。结果是产品的图片放了,介绍说明也写了。不是写错自己的电话号码就是漏了详细的地址。广告出街之后消费者有心要上门却发现,老板你到底再哪里啊?!其实这类马大哈还真不少,有心人看下《广州日报》上的招聘广告,还真有不少企业登了招聘的内容,忘了写联系方式~哈哈。 宣传单版式 再来关于图片。一幅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可是有的企业设计宣传单的时候总是想尽办法放一大堆的图片在上面,事实上突出重点就可以了,不用面面具到。你要做的是透过宣传单这个篇幅小小的广告来吸引你的客人上门或者是将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突出重点来说明即可。没有重点,只有一堆文字和图片,那么看过之后的大脑里最后还能剩下什么?!美容院美发店发廊印刷宣传单或者优惠券的时候不妨放些有关店铺的图片,例如你的外观很漂亮很容易让人一眼就记住,那么可以放张店铺外观的图片也可以放些店内及美容师美发师工作的图片。以便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这是我帮你在网络找的相关资料。就是太多 希望你能认真的看。会有用的。开业宣传单要突出开业的喜庆气氛同时运用些优惠措施有效吸引客人上门 以下是单张印刷网为全国各个行业的企业设计印刷的宣传单样式,欢迎点击欣赏。 http://dzysw.cn/news/lpgyp/Index.html 礼品工艺品 http://dzysw.cn/news/dhjjyj/Index.html 打火机及烟具 http://dzysw.cn/news/bh/Index.html 杯壶 http://dzysw.cn/news/hzymr/Index.html 化妆与美容 http://dzysw.cn/news/mrpt/Index.html 美容配套 http://dzysw.cn/news/mf/Index.html 美发 http://dzysw.cn/news/zbpj/Index.html 钟表配件 http://dzysw.cn/news/bmcl/Index.html 表面处理 http://dzysw.cn/news/whyp/Index.html 文化用品 http://dzysw.cn/news/tyyp/Index.html 体育用品 http://dzysw.cn/news/zbss/Index.html 珠宝首饰 http://dzysw.cn/news/sspt/Index.html 首饰配套 http://dzysw.cn/news/sp/Index.html 饰品 http://dzysw.cn/news/stqc/Index.html 视听器材 http://dzysw.cn/news/zydgyx/Index.html 专业灯光音响 http://dzysw.cn/news/tyn/Index.html 太阳能 http://dzysw.cn/news/tynpt/Index.html 太阳能配套 http://dzysw.cn/news/dc/Index.html 电池 http://dzysw.cn/news/ds/Index.html 灯饰 http://dzysw.cn/news/ledzm/Index.html LED照明 http://dzysw.cn/news/dspj/Index.html 灯饰配件 http://dzysw.cn/news/jrsb/Index.html 金融设备 http://dzysw.cn/news/af/Index.html 安防 http://dzysw.cn/news/qcyp/Index.html 汽车用品 http://dzysw.cn/news/qcpj/Index.html 汽车配件 http://dzysw.cn/news/qcbx/Index.html 汽保汽修 http://dzysw.cn/news/ddc/Index.html 电动车 http://dzysw.cn/news/ddcpj/Index.html 电动车配件 http://dzysw.cn/news/mtc/Index.html 摩托车 http://dzysw.cn/news/zxc/Index.html 自行车 http://dzysw.cn/news/sy/Index.html 摄影 http://dzysw.cn/news/bpq/Index.html 变频器 http://dzysw.cn/news/dt/Index.html 电梯 http://dzysw.cn/news/gcjx/Index.html 工程机械 http://dzysw.cn/news/wlsb/Index.html 物流设备 http://dzysw.cn/news/mg/Index.html 木工 http://dzysw.cn/news/jj/Index.html 家具 http://dzysw.cn/news/sj/Index.html 锁具 http://dzysw.cn/news/mcmq/Index.html 门窗幕墙 http://dzysw.cn/news/cf/Index.html 厨房 http://dzysw.cn/news/zlkt/Index.html 制冷空调 http://dzysw.cn/news/jjjs/Index.html 洁净技术 http://dzysw.cn/news/scl/Index.html 水处理 http://dzysw.cn/news/fzsb/Index.html 缝制设备 http://dzysw.cn/news/fzmfl/Index.html 服装面辅料 http://dzysw.cn/news/bz/Index.html 包装 http://dzysw.cn/news/ys/Index.html 印刷 http://dzysw.cn/news/jdyp/Index.html 酒店用品如果肯投资看看。广告效应而已
Ⅳ 中央一台黄金时间关注二十四节气广告的广告词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
700多年前,元上都居民风俗活动形式多样,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迎接新春的到来。据内蒙古博物院介绍,《滦京杂咏》等史料记载,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贴在家里的窗子上,而后每天用胭脂画上一个圈作为花瓣,到数九寒天结束之时,这朵梅花就有了81个花瓣,以此象征大地回春,草木返青,迎来新的一年。元代《滦京杂咏》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是目前所知道的画梅消寒的最早记载。
满意就采纳好了
Ⅳ 关于企业清明节的宣传栏
【清明节简介】
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绵山(今介休绵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第一个清明扫墓的:晋文公
第一个清明被扫墓的:介子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古代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老北京过清明节的习俗
老北京清明节时的另一习俗,是在这一天要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在明清民国时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这个“爷”其实就是一个城、一个县的“不管部”部长,城隍庙在每年的鬼节——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多雨时求晴),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据家中老人回忆在民国初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有一首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即说的清明节这一习俗。
Ⅵ 央视公益广告二十四节气词
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
700多年前,元上都居民风俗活动形式多样,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迎接新春的到来。据内蒙古博物院介绍,《滦京杂咏》等史料记载,每到冬至日,上都城的妇女开始剪一朵梅花,贴在家里的窗子上,而后每天用胭脂画上一个圈作为花瓣,到数九寒天结束之时,这朵梅花就有了81个花瓣,以此象征大地回春,草木返青,迎来新的一年。元代《滦京杂咏》写道,“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这是目前所知道的画梅消寒的最早记载。
Ⅶ 冬至祝福软文
今天是冬至——公历2012年12月21日。
而这一天又正是人们谣传玛雅人的世界末日论,于是,这就成为一个阴霾笼罩在人们的心里,试图在挑战着我们人们心里的极限!
可这一天终究还是来到了我们的眼前,因而我的心情也是搁浅着几许疑虑,真像是人们所说的杞人忧天。早晨,天空飘着雪,霓虹灯的映照下的雪花更加的瑰丽,静静的,大片大片的,纷纷扬扬,像鹅毛,又像是柳絮在天地间密密斜织,织就成一副美丽的图画,真可谓是诗中写到的——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都说冬季是寂寞的,可有了这雪的装点时,冬天的世界就多了几许的情趣,或许是这个缘故,这场雪的到来让我欣喜若狂,阅读着这漫天飞舞着的雪花,一度被冷落的心儿便开始在这冬天的天空中飞行!
走进人生的不惑之年,我原以为年少的轻狂在这个季节不会找到,然而,面对这飞扬的雪花,我总是安奈不住隐藏在心里喜悦之情,仰望黑压压的天穹,和着清冷的晨风,数着天空中的雪花,此刻感到这片片雪儿又像是散落在身后的这个季节的记忆在拷问着自己!
冬至,这个节令,在北方来说又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几千年了,每年冬天走过这一天,春天就渐渐的像我们靠近,许是这个缘故,小时候,当我们面对寒冷天气侵袭的时候,母亲就安慰我们,数九就是数暖,之后在我上初中,学习了地理课之后,就明白了母亲的意思!
然而,今年的冬至日,恰恰又是人们谣传玛雅人所为的世界末日,因此,末日的阴霾就像是冬日乌云的种子,霎时,滞留在人们的心里而让人们对今年这个冬至日心存几分惶恐,为此专家也纷纷出来解读,但这始终不能消除积聚人们心里的恐慌与不安,事实证明,一些人也因这世界末日谣传而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甚至酿成悲剧!
这中举动,我想无非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又或是对生者的报复,不论是出于那个目的,这都逃不过玛雅人扬言世界末日的阴霾!可是,看到墨西哥小镇玛雅人后裔祈祷,我在想,这怎么能怪玛雅人呀?
于是,想到这些,行走在这冬至的雪天里,我心里的欣喜间或被这末日的阴霾笼罩,心里便忐忑不安,淡定再一次被徘徊替代,欣慰的是当身处雪中,我总想自己就像是徐志摩写到雪的文字,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潇洒,我一定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因为兴奋,我便脱口而出,轻轻朗诵,倾刻之间,借着这飞扬的诗句想起了年少时的一个个情结,满天飞扬的雪日,那些陶醉在徐志摩先生快乐如雪花般青春的面孔浮现在脑海,一个个,青春洋溢,她们在飞扬的雪花里嬉闹,一路用自己的真情为这洁白的雪,留下了生命中一串串美好的记忆,从而弥补了这一个季节的温情!
今年的冬至是周五,和往常一样,五点就起床了,洗脸、刷牙、做饭送和儿子去上学,生活在这一天似乎在继续着!
早晨的街道上,清冷空旷,和平常一样的境况,只有上学的孩子,与清洁工们,为了不让孩子发觉我在背后送他,我只好悄悄地跟随在儿子的后面,这样,我自然而言就成为了这清晨大军里的一员!当然如我一样早早起床送孩子上学的人也就成了这早晨独特的一道风景,匆匆的身影,再加上这寒冷的气息,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呀,他们这样做为的是什么?不也是对儿女的爱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天空中的雪愈下愈大,顷刻间,就将脚下融化了的积雪铺成了一条厚厚的白色地毯,一个冬天的路程已走过一半之多,你瞧,这久违了的雪花多么像天外的飞仙,从人们的睡梦中而来,一朵朵,一只只,踏着晨风轻盈的节拍,舞龙着超凡的身姿,飞向人间,落在人们的期盼里,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思,那清晨的天空似乎就是她们的舞台,广阔无垠,而任由她们在这里放飞,轻舞漫扬,自在蹁跹!
这段情愫真的由这飞扬的雪花引起吗?思绪穿入这早晨的飞雪,我在想,雪花不就是这冬天的秘密,总有千丝万缕,而让人醉在其里,让情溶在其中吗?我禁不住自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