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单位按部长、处长、科长等划分职务级别,而有的按司长、厅长等划分,二者什么区别全套体系分别是什么
1、两者只是称呼上有所区别,实际上是一致的。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处级、乡科级,即平常大家所说的“国、部、司、处、科”五级。
2、职务与级别:
(一)国家主席:一级;
(二)国务院总理:一级;
(三)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四至二级;
(四)部级正职,省级正职:八至四级;
(五)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十至六级;
(六)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十三至八级;
(七)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十五至十级;
(八)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十八至十二级;
(九)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二十至十四级;
(十)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二十二至十六级;
(十一)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二十四至十七级;
(十二)科员:二十六至十八级;
(十三)办事员:二十七至十九级。
(1)齐齐哈尔宣传部长扩展阅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行政级别按,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五号主席令颁布《国家公务员法》 有如下条款: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2、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⑵ 官场的职位
中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
国家级副职:
(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
省部级正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省部级副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乡科级正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
乡科级副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
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行政级别是正省(部)级,故现任兵团司令员华士飞、政委聂卫国的行政级别均为正省(部)级,下属十四个师的师长、政委的行政级别均为正厅(局)级,下辖的174个农牧团场的团长、政委为正处级。
注:
副省级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 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等共15个。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重庆市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2月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最初的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的。
副省级城市与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起纳入各省的直接管辖之下,没有被单列。
按照党和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干部的离休退休年龄为:中央、国家机关部长、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省政府省长、副省长,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人,正职一般不超过65周岁,副职一般不超过60周岁;担任厅局长一级的干部,一般不超过60周岁;其他干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批准可提前离休退休。确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适当推迟离休退休。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经选举任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委员,政协正副主席、常委,在任届末满时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一般可待任届期满后,再按有关规定办理离休退休手续。
女干部除执行上述有关规定外,一般应55岁离休退休。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作的县(处)级女干部,凡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的,其离休退休年龄可到60周岁。
⑶ 高虹资料,要详细
高虹, 女,汉族,1964年11月出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1987年7月参
加工作,199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学士学位,研究员。现任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工作简历
1983年09月-1987年07月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1987年07月-1988年10月 和平机械厂第二中学、第四中学教师
1988年10月-1989年02月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编辑
1989年02月-1992年09月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
1992年09月-1994年04月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1994年04月-1996年09月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室主任(1993年01月-1995年12月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国民经济管理研究生班学习)
1996年09月-2001年06月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室主任
2001年06月-2002年11月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2001年9月晋研究员)
2002年11月-2003年08月 龙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3年08月-2005年07月 龙江县副县长
2005年07月-2006年11月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委副书记
2006年11月-2008年05月 齐齐哈尔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08年05月-2008年12月 富裕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8年12月-2011年11月 富裕县委书记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富裕县委书记,齐齐哈尔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1年12月-2012年01月 齐齐哈尔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2年01月-2012年02月 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2年02月— 齐齐哈尔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⑷ 齐齐哈尔医学院宣传部部长是谁
齐齐哈尔医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王彬,副研究员。
http://xuanchuan.qqhrmc.net.cn/
⑸ 郭晓峰在齐齐哈尔纪委任什么职务
郭氏来源有五:
郭氏始祖
一、“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这么说来,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
二、出自姜姓。 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义》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齐国公族有东郭氏,西郭氏,南郭氏,郭氏等。现在郭氏的大宗都是这一支。
三、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在虢国故地今三门峡市区,有一自然村名叫“郭氏源头村”,据《陕县志》记载郭氏源头村是郭姓的发源地。
四、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五、出自古郭国。
郭氏名人有
郭隗: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策,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
郭伋: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郭象: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
郭璞: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代表作为《游仙诗》,著有《江赋》等著作。并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典籍,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的一系列改革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革除旧习的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生于公元904年,公元951年称帝,至954年病逝,在位四年,年号:广顺、显德。太祖,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父郭简曾任刺史,在战乱中被杀,不久,母亲也相继去世。郭威从小依靠姨母韩氏提携抚育。18岁时,应募做军卒,仗着一身勇力,加上学了一些兵法,一步一步爬了上去。郭威即位称帝时,年近五十岁,三十年的军旅生活,给他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常以前代的兴衰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
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刑罚有所轻减,某些苛税被废止,部分官田散给佃户,停止州府南郊进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郭威在五代确是一位较好的皇帝。他死于954年,时年51岁。
郭象:西晋学者、玄学大师,所撰《庄子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郭嘉:三国时魏曹操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
郭沔: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
郭标:广东省中山人,近现代史上知名海外人士,澳大利亚华侨领袖。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华县)人,唐代军事家。在平息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中功绩卓著。
郭忠恕: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 》三卷、《汗简》等。
郭若虚:宋代太原(今属山西省)人,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集中体现了他在绘画上的主张及见解。
郭守敬: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人,元朝著名文学家、水利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子兴:元代定远(今属安徽省)人,为元末起义军中江淮地区首领,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
郭亮生:清代常宁(今属湖南省)人。自幼研习岐黄医术,医术精湛,著有《豆麻心经》一书。
郭嵩焘:清代湖南湘阴人,为中国第一位驻英大使,曾任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
郭永怀:山东省荣城人,著名的空气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的奠基人。
郭小川:河北省丰宁人,现代诗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
郭鹤年:祖籍福建省福州,生于柔佛邦新山市,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有“亚洲糖王”之称。曾被推选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
郭松龄(1883~1925):辽宁省沈阳人,奉军著名将领,张学良的良师益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号尚武,化名吴诚、丁汝常等。四川省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还是国家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1914年留学日本长达10年,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运动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并创立了 “五·四”新文学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之一——创造社,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7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伐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同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北伐,任北伐军政治部秘书长,军衔为少将。攻下武昌后,升为政治部副主任,军衔晋升为中将。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随起义部队南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2月因受蒋介石通缉,避难旅居日本又近10年,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等。1937年7月27日,结束在日本的流亡生活回国。
抗日战争时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被国民政府授予中将军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写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等,以古喻今,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发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革命人民的斗志。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时继续进行历史研究,写出了研究古代思想的《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两部著作。
解放战争时期,仍用手中之笔坚守宣传阵地,与我党里应外合,又写出了《历史人物》等论著,来作为对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过许许多多的行政职务,但一直没有变动过的一个职务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1949年10月19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长达29年,直至逝世)、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第二、三届)、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从事着繁重的国务活动、文化科学活动、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和国际和平活动、对外友好与交流事业。同时还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历史剧和历史、考古著作。
1978年6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文化巨匠,周总理曾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著述收入《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郭伯雄(1942.7-——),陕西省礼泉县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8月至1961年,陕西兴平县408军工厂工人。入伍后,1961年9月至1964年陆军第19军55师164团8连战士、副班长、班长。1964年至1965年陆军第19军55师164团8连排长。1965年至1966年陆军第19军55师164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1966年至1970年陆军第19军55师164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1970年至1971年陆军第19军55师16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1年至1981年陆军第19军司令部作训处参谋、副处长、处长。1981年至1982年陆军第19军55师参谋长。1982年至1983年兰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其中: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1983年至1985年陆军第19军参谋长。1985年至1990年兰州军区副参谋长。1990年至1993年陆军第47集团军军长。1993年至1997年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97年至1999年兰州军区司令员。1999年至2002年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副书记。200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200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五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晋升中将军衔,1999年晋升上将军衔。
郭涛(1927-——),河北省魏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魏县青年救国会儿童部部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学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连政治指导员,中原野战军营副政治教导员,第二野战军营政治教导员、师炮兵室主任。参加了进军大别山、襄樊、淮海、渡江、西南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师炮兵指挥部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军炮兵参谋长,副师长,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解放军某军区副参谋长,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是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郭辅周(1931-1995),河北省任丘市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六纵队连部文书、营部书记。参加了清风店、保北、桃园、石家庄、元氏、盂西、平津、太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部作战参谋,参加了金城阻击战和隐山防御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副参谋长兼作训股股长,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处长,军区作战部部长,某军参谋长、副军长,济南军区参谋长等职。全身心投入到保卫国家安全和加强部队建设上,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生活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刻苦,工作勤奋,始终保持了一个老党员、老战士的本色。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1月12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64岁。
郭庆富(1930-2002.11.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47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参谋、助理员、教员、副团长、处长,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11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郭铁男(1952.12-——),黑龙江省富锦县人。武警少将警衔。
历任黑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武警黑龙江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武警学院副院长、政治委员,公安部消防局局长等职。
郭新楼
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院长,少将军衔。1937年生,河南内乡县人。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铁道兵部队任战士、班长、统计员、铁道兵预备学校学员。1959年入重庆通信兵技术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调总参第二通信总站工作,曾任教导员,1978年调总参通信训练局先后任参谋、副局长、局长。1991年调总参通信指挥学院,历任训练部长、副院长、院长等职。
郭兰英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1982年告别舞台,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1989年荣获首届金唱片奖。她演唱的代表性曲目有《妇女自由歌》、《王大妈要和平》、《翻身道情》、《南泥湾》、《绣金匾》以及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歌剧《刘胡兰》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等。
郭金龙
1947年7月生,江苏南京人。1969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北京市市长。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郭声琨
男,汉族,1954年10月生,江西兴国人,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科技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7年11月- 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是中共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郭庚茂
男,汉族,1950年12月生,河北冀州人,1972年3月入党,1975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部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2008.04- 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河南省副省长、代省长。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郭永祥
男,汉族,1949年2月生,山东临邑人,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2007.5.17-2008.01.26 四川省政府副省长。 2008.01.27 四川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8.02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⑹ 齐齐哈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内设机构
1、办公室协助局领导处理局机关日常政务、事务;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公文管理、重要文件的起草审核以及政务公开、政务信息、新闻宣传、机要、保卫、保密、档案、文印、信访等工作。2、人事科负责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和科级干部管理工作。3、财务审计科负责机关财务、资产管理及直属单位的财务核算和审计监督;编报系统年度收支预算;负责经费请拨、下达;负责管理系统装备和固定资产;组织实施系统财务审计;组织系统财会人员专业培训。4、法制科 负责对地方人大和政府转来的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的征询、修改和回复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工商行政执法监督和听证工作,承担或参与有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赔偿工作;负责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5、公平交易处组织查处市场交易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依法规范直销企业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传销违法行为,承担相关方面开展打击传销联合行动工作;严厉打击制假违法行为售假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走私贩私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扫黄打非”工作;监督、协调和指导全市公平交易执法工作;办理上级交办和有关部门移送以及需要市局直接查处的重大经济违法违章案件以及新领域案件。6、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处 调查研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管理情况;拟订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指导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注册与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管理工作;组织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指导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工作。7、企业登记管理处 负责管理企业注册,核准登记注册企业名称,审查、核准、颁发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和其他经营单位的证照,对其注册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本系统的企业注册及监督检查;指导全市企业年检工作。8、市场监督管理处 组织监督管理各类市场,规范市场的交易行为和经营秩序,查处各类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并指导对全市各类市场进行专项治理;负责各类商品交易会、展销会的备案登记;检查指导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星级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9、广告监督管理科 研究拟定全市广告业务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办法;组织实施对广告发布及其他各类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组织并指导实施全市广告行业发展规划;组织、指导、实施管辖范围内广告经营单位、广告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广告。10、商标监督管理科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商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培育商标注册;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及商标其它违法案件;组织推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工作及认定知名商标工作;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11、食品流通监督管理科拟订本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组织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检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案件和其它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指导本系统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12、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监督检查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组织查处市场交易中的垄断、不正当竞争、流通领域走私、贩私及经济违法违章案件;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查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案件;负责查处市场管理中发现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行为。13、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科负责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及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地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核定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单位名称;组织实施对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组织辖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检验工作;组织查处违反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违章行为。14、合同监督管理科拟订规范市场秩序的具体措施、办法;承担规范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工作;承担监督管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工作;组织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行为;承担管理经纪人、拍卖行为工作;组织指导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市场专项治理工作。15、基层教育科 负责全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表彰和典型宣传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工商所(队)建设工作;工商所(队)机构、编制等管理工作。16、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指导系统党群工作。17、纪检监察室负责局机关、派出分局及直属事业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指导县(市、区)局纪检监察工作。18、老干部科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指导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19、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受理通过12315特服专线、短信、网络、来函等形式进行的咨询建议、申(投)诉、举报;受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与经营者发生消费纠纷及农业生产资料方面的申(投)诉、举报;受理全市范围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举报;受理全市工商系统内部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申(投)诉、举报;对不属于工商部门职能范围的申(投)诉、举报,及时移送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指挥协调县(市、区)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案件的受理、登记、分流、督办、反馈;指导、协调县(市、区)分局和社会网络单位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承转上级交办的消费者申(投)诉、举报案件;负责上报、指挥、协调、分流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应强烈,重大、紧急、突发及群体性申(投)诉、举报;承办其他部门承转的属于工商职能范围的来访登记件、传真、信函、批转件的申(投)诉、举报;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指挥、调度全市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规范运行。负责全市范围内消费者咨询建议、申(投)诉、举报工作的登记、受理、分流、督办和案件归档;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提供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有关政策及工商机关服务措施等方面的咨询服务;采集、汇总、统计、分析、整理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的数据资料,披露和公布有关消费者申(投)诉、举报信息,发布市场预警、消费维权提示等有关信息;指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
⑺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好吗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46年,1958--1961年曾升格为齐齐哈尔铁道学院,是全国铁路系统暨黑龙江省创办最早、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为齐全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之一,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铁道部工程类重点中专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融普通中专、高中、联办高职、普通专科、成人本、专科教育及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元化综合性学校。办学情况由于国务院提出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2004年9月份学校由哈尔滨铁路局移交到黑龙江省教育厅直接管理,学校成为省教育厅直属学校,学校现设有交通工程、建筑工程、装潢艺术、机电工程、信息工程、商贸管理等四个系部八大类30个专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初、中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现有来自全国21个省区的在校生3500多名,学校还设有成教部、各种层次的函授生及成人中专生1000多名。学校历史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的前身是 1946 年 3 月成立于郑家屯的西满铁路管理局职工学校。同年 4 月 24 日,齐齐哈尔解放,学校由郑家屯迁到齐齐哈尔,1947 年 1 月改名为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职工学校 (校址在今齐铁六中处〉。建国后,1950 年 3 月,改名为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技术学校这次更名标志着学校由短期政治培训向短期技术培训的转变。 1952年10月,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技术学校分为两校 : 一部分教工和在 职入学学员留在原校,并更名为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职工学校 : 另一部分教 工和非在职学生迁入新校舍 (即现在的齐齐哈尔铁锋区工校街 15 号校址),校名仍为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技术学校。这次一校分为两校,标志着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技术学校由原先的短期培训向全日制正规中等专业学校的过渡。直到1953年3月,铁道部对全路各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科组调整后,确定这所学校为培养铁道工程中级技术人才的学校,明确了专业和学制,并按照 省、部指示定名为齐齐哈尔铁路学校。1955年1月,按铁道部指示,学校改 名为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其隶属关系为部、局双层领导 (1983 年 10 月以 前为齐局,以后为哈局〉。从 1958 年秋开始到 1960 年,在全国教育革命高潮中,两度办铁道学院,皆不足一年就下马。1958 年勤工俭学,师生到生产一线参加房屋、线路的勘 测设计或施工,既锻炼了师生,又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 既理论联系实际,提 高了学生实干能力,又为学校取得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举办师资班,为 铁路中小学校培养了一批教师。1958 年至 1960 年,学校教学人员编制呈现热 胀冷缩局面。 1960 年开始,连续三年处于特殊困难时期。由于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一手 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生活 : 尽管当时师生员工人人处于饥馑状态,浮肿者众多,但职工无人缺勤,教师无人缺课,学生无人退学。师生员工人人精 神振奋,团结向上,共渡难关,保证了学校在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使 1958 年增设的桥隧专业和干部班以及 1960 年为铁道兵部队代培学员的教学任务顺 利完成,并为 1964 年增设养路机械专业奠定了基础。在十年浩劫时期,学校是文化大革命的前沿。从 1966 年 6 月红卫兵造反 开始,学校机构瘫痪,被迫停课。校领导和教工中有 63 人先后被关进 牛棚。他们随时被揪斗。1967 年 4 月军宣队进驻学校,1968 年 9 月撤出。是年同月工 宣队进驻学校,1977 年 12 月撤出。1968 年至 1971 年,学校一度由齐铁基建工 程处接管。1971 年 5 月,学校改名为齐齐哈尔铁路专业学校,党组织隶属齐 局直属机关党委领导。1974 年 5 月,恢复原校名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至今。 学生在校参加 " 文革 "4个年头,到 1969 年 12 月最后一批一年级 6 个班全 部毕业终止。此后,教工则接受 " 再教育 ",参加各种体力劳动。1971 年 4 月,学校首批在省内招收下乡知识青年 (即工农兵学员〉办师范班,设中文、 英语、数、理、化等学科,为铁路普通中学培养师资。1972 年又设置工程、 机辆、养机、运电、师范医务等 5 个专业科,开设了线路、房建、桥隧、养 机、蒸汽、内燃、车辆、运输、通信、信号、中文、英语、理化、医士等班,在校生 600 余人。工农兵学员实行上、管、改。学制长短不一。教材现编现 选或到外校求援。教学管理不规范。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把学校办 成这样一个规模,也是很不容易的。1976 年 10 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 " 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浩劫。学校经 过揭批 " 四人帮 " 的罪行,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1977 年恢复统考招生,1978 年初,发动广大教师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探索教改途径。通过上述工作,教学工作、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为尔后的工作重点转移打下了基础。 八十年代中期,部、局开始投入专项资金兴建教学用房。进入九十年代,在两轮评估的推动下,部、局投资力度加大,加上自筹资金,先后建成办公 楼、实验馆楼、计算机中心楼、实习工厂楼、图书馆楼、第三、第四学生宿 舍楼、教学楼接层和学生第一、第二宿舍楼接层,扩建学生食堂、新建浴池、 演练中心楼等,加上种花植树,硬化地面,铺草坪,建景点,学校高楼崛起,景象壮观。2000 年 1月成立计算机中心,并接通国际互联网。新图书馆楼于 1992 年建成后,购书 经费逐年递增,库藏量 1984 年统计为 59423 册,到 2000 年为 13 万册,是 1984年的 219 倍。1992 年通过评估,学校进入省级重点校 :2000 年再度评估,评 为国家级重点校。2004年11月,由于铁路企业实行主辅分离体制改革,学校由铁道部管理移交到省教育厅直属管理,此次移交翻开了学校办学历史上新的篇章,作为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载入学校发展的史册!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在铁路系统及东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学校现有教职工259人,其中专任教师118名,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有58人,讲师、工程师等中级技术职称的有63人,拥有多位铁路系统内知名专家和省级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领域均有一定建树。近年来,广大教师共编写出版通用教材及专、译著52部,发表论文272篇,获省、部级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61项。此外,还完成了北黑铁路的部分勘测设计和80余项近10万平方米的商场、学校、铁路站舍及民用住宅的设计任务。党群领导党委书记王兴东,男,汉族,生于1949年8月。现任齐铁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大学学历,共产党员。主管学校党群全面工作。分管部门:组织部、老干部部、各党支部。1991年10月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本科,1998年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历任伊图里河工程会战指挥部线路工,加格达奇工程段干事,加格达奇分局工会宣传指导员,加格达奇分局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副部长,加格达奇分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分局长助理、副分局长,后任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副分局长。2000年11月5日调任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曾主编《加格达奇铁路分局志》(1958年--1994年),1995年12月由中国铁路出版社出版。论文《人是铁路运输安全决定因素》由国务院《管理世界》发表并收录。在加格达奇工作时,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1987年在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中记一等功。同年由国务院大兴安岭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指挥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在大兴安岭水害防汛中评为先进个人。党委副书记王光,男,生于1954年9月。现任齐铁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大学学历,共产党员。主管宣传部、团委、各支部工作。分管部门:宣传部、团委、各支部。1987年8月毕业于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970年毕业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印刷厂任工人、团委书记;1975年调任齐齐哈尔铁路局团委任组织部干部、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学校部长、宣传部长等;1983年齐齐哈尔铁路局与哈尔滨铁路局合并调任齐齐哈尔铁路司机学校任办公室主任、学生科长、工会主席等职。2002年9月调任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任工会主席。2009年3月任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光同志从事党群工作30多年,具有较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曾多次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三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多次评为学校、地区、市、省、部级先进个人。[1]、硬件配置学校占地1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实验馆、体育馆、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语音实验室、实习工厂、球类和田径运动场等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和公寓化宿舍、食堂、浴池、超市等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可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教学楼内各班均设有闭路电视和电化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13万册和藏书5万册电子光盘。设有可供300余人同时使用的阅览室及综合电教厅;实验馆内设有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建材、土工、水工、热工、力学、金相、测绘、电气智能等实验室,可完成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实验项目;全面开通的因特网、校园管理信息网和电子阅览室,使学校实现了网上办公、阅读、查阅资料等现代化管理;计算机中心装备有8个网络化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CAD教室和3个计算机房,拥有各型微机800多台;学校还设有实习工厂和建筑设计所,并在省内外建有各学科实习演练基地22处。建校以来,学校已为铁路和地方输送了近2万名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学校环境学校位于齐齐哈尔火车站西北400米处,与市内主要商业邻近,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校园内林木茂密,花坛、雕塑等景点星罗棋布、清雅宜人,学校连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哈尔滨铁路局和齐齐哈尔市环境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和花园式学校。校园文化严谨 求实 勤奋 文明1990年3月,学校制定“严谨、求实、勤奋、文明”八字校风,在全校教工、学生中宣传倡导。11月,原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为八字校风题词。
⑻ 齐齐哈尔市市长简介
嘉宾简介:刘刚,中共齐齐哈尔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书记,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男,回族,1957年4月生,籍贯吉林省东丰县,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198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3月参加工作,专业技术职务为讲师,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专业毕业,文学学士学位。
1976.03—1978.04任辽宁省本溪市少年宫辅导员,本溪市团市委机关团支部宣传委员。
1978.04—1982.01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学生,校团委常委、文化部长。
1982.01—1987.07任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
1987.07—1988.06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计划处主任科员。
1988.06—1990.06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办公室正科级秘书。
1990.06—1993.06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办公室副处级秘书。
1993.06—1993.12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办公室正处级秘书。
1993.12—1998.06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局正处级调研员。
1998.06—2000.07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研究局副局长。
2000.07—2001.10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副局长。
2001.10—2004.03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副局长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
2004.03—2004.04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研究局正局级干部。
2004.04—2005.08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主任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秘书。
2005.08—2007.06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主任,挂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黑龙江省县域经济领导小组副组长。
2007.06—2008.01任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008.01起任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⑼ 关。满族~
你家是【瓜尔佳 氏】,祖籍在长白山纳殷江(今吉林省抚松县)所以也称:纳殷瓜尔佳氏。 后金初年归附努尔哈赤被编入 正黄 镶黄 两旗,康熙年间调到伊通边门驻防。
你家的主支家谱如今就保存在伊通县满族博物馆。
你家本家族名人有:前中国最高检查院检查长关山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