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宣传部部长是什么级别
宣传部部长属于省部级正职。省部级正职包括: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省(党、市)委书记、省长(政府主席、市长)、政协主席、人大常委会主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国家公安部部长、国家教育部部长、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政委和司令员(明确为正部长级)。
中央纪委正部级副书记、中共中央直属各机构正职、特殊副职及办公室主任(中联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组部副部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1)福建省宣传部部长扩展阅读
宣传部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部长:黄坤明。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聂辰席、蒋建国、徐麟、孙志军、慎海雄、庄荣文、张建春、傅华、胡和平、孙业礼。
㈡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什么级别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要是兼任省文体局,广电局局长就是正厅级,没有兼任正厅级单位的一把手的副部长副厅级。
㈢ 于伟国的人物履历
1973.01——1973.07,江苏省太仓长江化工厂工人
1973.07——1977.07,太仓布厂工人,干部,厂党支部副书记
1977.07——1979.09,太仓县城厢镇团委书记
1979.09——1983.07,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学习
1983.07——1985.12,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干部
1985.12——1987.10,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处级调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副处级调研员
1987.10——1991.05,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生平研究小组副组长
1991.05——1995.08,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正处级、副厅级秘书(为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秘书)
1995.08——1997.12,挂职任福建省厦门市市长助理
1997.12——1999.04,厦门市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
1999.04——1999.11,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1999.11——2000.03,厦门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0.03——2000.05,厦门市委常委
2000.05——2001.08,厦门市委常委、秘书长
2001.08——2002.05,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2.05——2005.01,厦门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党校校长,市行政学院院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05.01——2006.08,福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
2006.08——2006.11,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6.11——2008.05,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8.05——2009.06,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
2009.06——2010.01,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2010.01——2012.01,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2.01——2013.04,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
2013.04——2013.05,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
2013.05——2015.11,福建省委副书记
2015.11——2016.01,福建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
2016.01——,福建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八届、第九届省委委员、常委,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省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㈣ 福建省文化厅的领导信息
宋闽旺,男,汉族,1953年9月出生,山西省黎城县人。在职本科学历。曾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1996年6月任福建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2000年3月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2005年2月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2005年7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共福建省委第八届委员。
党组书记、厅长。领导省文化厅全面工作。主管党建与监察、人教与老干、计财、文化遗产、改革与发展。
陈 朱,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学学历。曾任省委办公厅信息处副处长、督查处副处长;邵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2002年8月,任省委文明办副主任(副厅级);2006年3月,任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委文明办副主任。2007年8月,任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党组成员、副厅长。分管社会文化事业、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基建、人教与老干工作。
张 远,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经济部副部长、省青企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省企业家和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共青团福建省委常委、青工部部长;2005年6月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2006年12月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青联副主席。2008年1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2009年4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
党组成员、副厅长、纪检组长。分管纪检监察、党务、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基建、省图书馆基建及省少儿图书馆筹建和基建工作。
陈立华,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福建省诏安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福建省审计厅基建审计处副处长、行政事业审计处副处长;福建省文化厅计财处兼文化经济处副处长;福建省文化厅计财处处长;福建省文化厅办公室主任。2005年12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2006年1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党组成员、副厅长。分管艺术事业、体制改革、计财后勤事务工作。
郑国珍,男,汉族,1953年3月出生,福建省仙游县人。大学普通班学历,文博副研究馆员。曾任福建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局长。2008年8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
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分管文物工作。
卢鸿筠,女,汉族,1953年11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在职本科学历,图书副研究馆员。曾任福建省图书馆副馆长,福建省文化厅对外处处长兼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福建省文化厅人事教育处处长。2010年9月任福建省文化厅副巡视员。
协助分管人教与老干、社会文化事业工作。
㈤ 请问谁知道福建省统战部、宣传部最新的领导名单
福建省宣传部部长唐国忠,副部长朱清、蔡小伟、张宗云、马照南
福建省统战部部长张燮飞,副部长张剑珍、李韧、陈大明,翁卡
㈥ 福建省委组织部有几个副部长
福建省委组织部有四个副部长,分别是杨国豪、姜信治、陈沈阳、袁毅。
1、杨国豪
杨国豪,男,汉族,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教授。现任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厅长级)、部务会议成员。
(6)福建省宣传部部长扩展阅读:
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是于广洲。于广洲,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阜宁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先后在江苏省南京工学院机械系无线电专用设备专业、东南大学学习。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历任:江苏省苏州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班长,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苏州净化设备厂副厂长,厂长;苏州净化设备公司经理,董事长。
㈦ 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一样吗
不一样
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一般也挂省政府外宣办,和宣传部并没有直接业务关系。省委宣版传部部长绝大权多数要兼任省委常委,属于副部级,宣传部副部长一般也有两个正厅级,它还能管理到下面的广电,出版等等部门,而外宣办研究各拟定全省对外宣传工作的规划和意见,主任是正厅级。
㈧ 省委宣传部管哪些单位
办公室
负责承上启下,协调内外。掌握工作动态,提供有关信息;做好机关文秘、资料选编和行政管理工作。
研究室(舆情信息处)
负责调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建设情况并提出建议;做好信息工作,编辑有关刊物。起草部领导重要讲话及部重要文件。
理论处
负责理论研究、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与有关理论部门和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业务联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党员教育教材的工作。
新闻出版处
负责新闻舆论导向和新闻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有关新闻单位的业务联系。负责对省出版界进行宏观管理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与政府有关出版部门的业务联系。
网络新闻管理处(网络新闻宣传处)
负责对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实施指导、监督和管理。
文化艺术处
负责对全省文化艺术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队伍建设方面的业务工作。负责与省政府有关文化艺术部门和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作家协会的业务联系。
宣传教育处
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全省城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全省面向城乡基层群众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新闻文化改革与发展办公室
对全省文化新闻业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协调、指导全省各新闻文化产业集团(公司)的改革工作,监督管理集团(公司)的建设和发展。承担“省委宣传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活动管理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省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及其评比。负责全省全局性的其它宣传教育活动。
综合联络处(志愿者工作指导处)
负责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指导和协调省各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
制定全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规划。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实。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动态与信息,培养推广先进典型,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编印简报,及时向中央文明办上报相关信息。
对外宣传处
负责组织协调全省对外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外宣专业队伍培训。承担重大事件对外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
对外交流处(新闻发布处)
负责制定对外宣传方案,开拓海外舆论和文化交流阵地。负责境外常驻记者和来访记者的联系工作。协调外宣制品的制作、审核、发行、评比等工作。
干部处
负责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干部管理的业务工作。负责有关的知识分子工作和干部培训工作。负责部机关干部的管理工作。负责省企业政工职称评定办公室和省新闻职称评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负责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工作。
老干部处
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为正厅级建制,具体工作职能由省委宣传部综合联络处(志愿者工作指导处)、活动管理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承担。
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省委宣传部合署办公,具体工作职能由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对外交流处(新闻发布处)承担。
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具体工作由网络新闻管理处(网络新闻宣传处)、省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承担。
拓展资料
关于中央宣传部:
内设机构
中宣部下属包括理论局、宣教局、新闻局、文艺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由中央宣传部代管。国家广电总局干部也常由中宣部干部调任。
宣教局
中宣部内设机构,现任局长为荆惠民,副局长孙德立、刘树新、李晓军。
新闻局
中宣部内设机构,现任局长为胡孝汉,副局长刘汉俊、黄传芳、明立志、高善罡、尚墨玲。中宣部副部长蔡赴朝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
新闻阅评组
中宣部下设机构,隶属新闻局之下。1994年,十四大以后为了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工作,中宣部成立新闻阅评小组,最初出刊为《新闻舆论动向》,后改为《新闻阅评》,不定期发行内部刊物《新闻阅评动态》,该组组长刘祖禹,副组长、正局级阅评员柴全经。中宣部舆情局舆情分析处处长文友华。1996年8月,中宣部在烟台市召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会议,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闻协调和新闻阅评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新闻阅评制度在各省级行政区建立。
网络新闻处
处长葛玮,副处长黄浩。组建了第一批青少年网络评论员队伍,依托即时通讯系统初步建立了部分评论员的技术平台和联络体系。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来源是党委宣传部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单位、县(市)区文明办,市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单位,市直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或熟悉网络传播特点、热心网络文明传播的人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9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访华出席“中日韩媒体圆桌论坛”的部分日韩传媒记者会谈时说:“中宣部不可能完全管理五亿网民,批评是过高评价中宣部了”。
舆情局
中宣部内设机构,现任局长为李晓军,副局长孙瑜。
文艺局
中宣部下设机构,现任局长汤恒。下设影视处。中宣部改革办主任黄志坚。
参考链接网络 中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