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仙桃有哪些广告公司
做社区电梯视频广告的,地平面传媒
B. 仙桃一食品公司准备做广告宣传片,湖北省内专业,企业级的影视制作公司有哪些啊
企业试听名片网-常年服务于企业宣传片制作以及企业品牌的包装设计、先后为不少企业专增加了更属多品牌的附加值、得到不少业界内的好评好良好的口碑。欢迎你的咨询和来电!
提供 网络电视直播、企业宣传片制作、网络视频节目营销--服务。
请搜索--企业试听名片网
C. 关于湖北的成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自南朝时期在荆州任皇帝的萧绎之口,典源于萧绎所撰《纂要》一书。
文不加点
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鹦鹉洲在今武昌。意义是指作文章水平极高,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髀肉复生
典源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云刘备在荆州对刘表说自己久离鞍马,大腿上的肉又长了起来,后世遂用髀肉生、生髀肉、髀生肉、抚髀、自摩髀肉、消髀肉等自叹久处安逸,虚度光阴,不能有所作为。用来比喻某人长久处于一种安逸环境中,慨叹只能虚度光阴,忧虑自己不能再有所作为。千里送鹅毛
据光绪《沔阳州志》载,“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的典故也是出自沔阳(今仙桃)排湖。
河东狮吼
源于北宋苏东坡《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见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发生地在今新洲,后世用“河东狮”作妒妻悍妇的代称。
铁杵磨针
源自丹江口市武当山磨针井。意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D. 沔阳话的方言起源于什么年代
沔阳(仙桃)建制至今,已历1500余年,而沔阳的文化史至少要推演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就是说,沔阳方言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经受了重重考验。一方面,它继承了土著原民的语言精华,淘汰了其中的糟粕;另一方面,它吸收了外来的语言因子,使之更加大众化。总之,沔阳方言在变化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而且不排除它曾经一度消亡,然后浴火重生。通过流浪,我们输出了三棒鼓文化,也带回了五湖四海的文化;通过迁徙,江西文化大量渗透,原生态文化受到重创,我们甚至无法得知属于先辈的东西究竟还剩下多少;通过交流,回民文化、土家族文化也融入其间,我们发现,沔阳人的语言习惯和风俗习惯明显类似于邻近的土家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呼应的襄河、东荆河,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的沟渠,滋养了沔阳人,培育了沔阳方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方言的追根溯源,其实是对心灵的呼唤,也是一种思想的回归。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西连荆州,东接武汉的沔阳语言方言区域,按语言学家定义,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其特点是处于北面河南和南边湖南之间的接合部,界乎于南腔北调,而又南北兼融。又因紧靠汉江,其民间口音、称谓,也区别于沿长江一线的“汉腔”,成为东边武汉话和西边荆沙话之间的“沔阳话”。沔阳话与周边语音、语汇虽有差别,然而又受东南西北语言及称呼等方面的影响。
E. 仙桃的社会
仙桃重视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市”。不断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011年,全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市技工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星火学校。
2014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重新通过认定1家、复审通过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1家。前三季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2.2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71亿元,申报项目19个,到位项目资金1600万元。新增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仙桃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认定,全市省级以上创新载体增至11个。完成成果登记2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输出)突破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6% 仙桃的卫生事业在2000年后快速发展,中心血站从无到有。医院由少到多。
至2013年,仙桃市的6777个医疗服务项目归并到全国统一的3966个项目中。同时与市物价局有关人员一起抽取了8个医疗单位,对市管3844个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进行测算,拟定出了新的市管医疗项目价格调整方案。
2013年,新建疾控中心综合办公楼,占地27亩,建筑面积为6459平方米,总投资90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50万元,市政府配套资金150万元,自筹资金300万元,市卫生局拨款150万元,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150万元。
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1069个。其中,市直医院6家,市直卫生计生单位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其它系统办和民营医院17个,镇卫生院15个,村卫生室668个,个体诊所286个,镇(街道、场、园、区)计生办23个,计划生育服务站20个,新农合经办机构23个。现有开放床位4120张,千人口床位数达2.64张;专业卫生人员8203人,其中执业医师1875人,执业助理医师872人,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达1.79人,乡村医生1430人。截止2014年9月30日,全市出生16765人,出生政策符合率90.49%,政策外多孩率0.69%,出生人口性别比133.30。 一、加强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围绕“激情跨越、构建支点”的年度阅读主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农家、进工地、进军营、进特殊人群、进网络,争创青年书香号等“十进一创”活动及相关阅读活动;开展“书香仙桃、悦读你我”服务宣传周活动;开展“书香溢农家”读书征文评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二是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使用的通知》和《仙桃市农家书屋管理使用考核细则》,建立完善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机制。组织全市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组织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活动。与仙桃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广泛开展“时事大家谈”宣讲活动的通知》等推动工程从“以建为主”向“建管用并重”转变。为推动我市兴建“318国道文化长廊”建设,2014年3月为沿线177家农家书屋送书一万余册。三是开展农家书屋调研活动。我市组织专班对全市265家农家书屋进行调研,了解村居农家书屋管理员选配、图书使用、开放时间和开展活动情况,通过调研,指导基层组织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并对管理和使用较差的农家书屋进行整改。四是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合作,签订了电子阅报屏合作协议,已在仙桃大道相关单位安装40台电子阅报屏,打造仙桃大道电子读报街。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是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暨“农民风采文化展示月”活动,参演人员2300多人,参演单位51个,受众达13万人次。二是开展全市十佳特色文化广场评选活动。三是在市政广场组织10场经典花鼓戏展演、10场镇办民间皮影戏调演;全年免费送戏下乡进厂100场;开展广场周末活动50场次;举办专题文艺演出十场以上;发挥文艺辅导职能,相继发展黄荆、杜台、钱沟、体操广场、仁和桥、复州花园等40个社区文艺平台,开展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四是组织开展“百场戏曲农村行”演出,其中专题综艺节目《婚育新风进万家》、《雷锋精神》在全市各镇办巡演。开展送电脑、送图书等各类文化下乡活动1000余场次。五是市图书馆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公共图书馆联盟,探索实现圈内“一卡通”图书借阅服务。市群艺馆依托社区文化网络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组织社会艺术人才参加全省音乐舞蹈考级;市博物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文物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探索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新办法新举措,受到省财政厅、省文物局联合检查组的好评。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
三、创作文艺精品。一是新创花鼓戏《神猿》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艺术节,荣获剧目奖。组织参加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全省广场舞比赛荣获二等奖。二是在国家级、省级词刊、歌刊发表作品300余件,获奖100余件。在央视、省级卫视播放作品15件,创作歌词作品拍成音乐电视12件,“仙桃词作者群”再次受到全国音乐文学界关注。三是市演艺中心利用演出淡季紧锣密鼓新编创了三台专题综艺节目《雷锋精神》、《清廉颂》和《婚育新风进万家》并在全市巡回演出受到观众热捧。编排了《女儿泪》、《哑女告状》两出新戏,复排《双失官凭》、《三上轿》2台大型古装戏,受到观众好评。四是“汉水文苑”杂志广受好评。通过市场运作手段,市作协创办了“汉水文苑”杂志,已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成为推介仙桃作家的平台,广受省内外读者好评。
四、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一是加强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坚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以“净网”、“清源”、“秋风”三大行动为主线,开展查堵反制香港政治性有害出版物专项行动、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305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933家次,受理举报3起,立案查处155件,办结135件,责令停业整顿8家。开展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销毁和“绿书签活动”系列宣传活动,组织销毁非版出版物4.6万册(盘)。二是规范歌舞游艺娱乐市场秩序。做好歌舞游艺娱乐场所的统计工作,确定娱乐市场的经营状况。开展全市电子游戏市场大排查,禁止游艺场所内没有赌博性质机种。开展全市歌舞娱乐市场大检查,对无证经营单位及场所消防安全不合格的经营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三是完善网吧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经营性网吧监管。抓好网吧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和网吧经营业主的教育培训,建立制度从严管理,联合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网吧集中整治活动。四是组织参加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能大赛并取得好的成绩。 仙桃教育事业发展逐渐成熟。至2008年底,全市有职院1所、高中14所、初中46所、小学152所、教师12264人。
2013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85所。其中,幼儿园138所、小学111所、普通中学30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大学1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68264人。毕业生数44820人。有教职工14037人,其中专任教师11813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大力开展校车安全整治,取缔不合格车辆785台,共购置和预订符合国家标准的“新校车”346台。 2014年,全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占比达74.3%。积极促进就业和劳务输入,为企业招工2.3万人,保障了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着力加强社会保障,新增社保扩面8.2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落实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和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优待政策,惠及近2万人,启动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继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178套,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投资1300万元,新增公交车辆36台,增开公交线路2条,增加站点23个,保障了市民出行便利。投入资金1亿多元,新建改造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13个,新建城市公厕65座,新增停车位2600个。
F. 仙桃历史文化
沔阳属古“云梦泽”。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传说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沔阳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域内;夏、商时为荆州域; 西周建立后,周成王封鬻熊之后于荆山子男之田称荆楚,春秋时为郧国、州国地,东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郧、州、隋、绞、廖等国伐楚,为楚国所灭,遂属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于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云梦,驻跸排湖,屈原遇渔父,歌沧浪之水; 秦灭六国后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地属南郡; 汉承秦制,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南郡东境为竟陵、云杜两县。沔阳西北为江夏郡云杜县地、东南为南郡州陵县地; 汉高祖诈游云梦擒韩信;汉武帝时在郡之上复设州,分天下为十三州,仍隶属荆州南郡; 三国时云杜、州陵属吴地,魏蜀吴共争荆州,赤壁之战即发生于原沔阳县南部(今洪湖市)附近,后荆州大部为吴所有,南郡亦属之。 晋灭吴后不久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战事频繁,荆州成为南朝北方军事重镇;南朝地少民多,遂将地划分为较小的郡县便于管理,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于本地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是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设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 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0年),废州陵、惠怀二县,并云杜、沔阳二县置建兴县。北周置复州,州治建兴县,旋为沔阳郡。 湿地公园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沔阳郡为复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复州为沔州,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改沔州为沔阳郡,郡县治所均设今沔城。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沔阳县属复州。贞观七年(633年),州治迁回沔阳。天宝元年(742年),改复州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废竟陵郡,重置复州,州治沔阳。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又移治竟陵,沔阳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分沔阳南境设白沙徵科院。属江陵府。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升复州为直隶防御州,领竟陵、沔阳二县。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徵科院为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县改属复州。宝元二年(1039年),降沔阳县为镇,属玉沙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复州,降玉沙县为镇,属江陵府监利县。元右元年(1086年),置复州和玉沙县,沔阳镇仍属玉沙县。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复州为复州路,以玉沙为附郭县。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属河南行省荆湖北路宣慰司,辖景陵、玉沙二县,府治和玉沙县治沔阳城。 沔阳古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阳府改属湖广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阳府为州,州治沔阳城。废玉沙县,并玉沙县地入州,直属湖广政司,领景陵县。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年),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北境沔阳州,州治沔阳城。三十年(1765年),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属湖北省江汉道,直属湖北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彭场镇建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沔阳县人民政府。建国初期设沔阳专署。1951年时沔阳县并入荆州地区,沔阳县南部成立洪湖县(今洪湖市)。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议批准,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副地级市),仙桃市委书记、市长等为厅级副职。 仙桃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代不乏贤,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
G. 汉川话和仙桃话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作为外地人来听,感觉区别很大的
H. 沔阳民歌《月望郎》的全部歌词是什么有谁知道
沔阳民歌《月望郎》老词:
正(哪)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是新年。我郎这一去有了大半年,未见奴的面,情郎奴的哥哥呀,但不知你哪一天,你站在奴的面前,哎哟!
二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百花儿开,我郎肯定又有了别人的爱,狠心把奴丢开,情郎奴的哥哥,你有了别人爱呀,狠心把奴丢开,哎哟!
三月里来,望我的郎回来呀,是清明。情郎哥与奴说地个么事情,话儿说得明,情郎奴的哥哥也,话儿你呀说得明,凉水都点得燃灯,哎哟!
四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四月八。谁个的家中没有把秧来插,哥哥又不来打(了),情郎奴的哥哥也,望我的郎啊望不来呀,我两手来把秧插,哎哟!
五月里来呀,望我的郎来呀,是端阳。花缎的鞋子我做了个两三双,把“她”放在踏板上,情郎奴的哥哥也,放在这踏板上,随您郎穿哪一双,哎哟!
六月里来,望我的郎来 呀,三伏天。纺绸的褂子做了这两三件,我放在枕头前,情郎奴的哥哥也,放到这个枕头前,随您郎穿哪一件,哎哟!
七月里哟,望我的郎来呀,七月七。情郎哥与我下什么象棋,中间隔一颗子,情郎奴的哥哥也,中间的一颗子,错的是奴的,哎哟!
八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八月八。情郎哥说什么啰嗦话,他说奴的外当家,情郎奴的哥哥也,你说起奴的外当家呀,我恨不得安刀杀,哎哟!
九月里,望我的郎来,九月九。情郎哥与奴下汉口,这一 对好朋友,情郎奴的哥哥也,这一对好朋友,你是怎么舍得丢,哎哟!
十月里,望我的郎来呀,凤阳花儿开。我为我的哥哥呀搭了个望乡台,我站在台上望,情郎奴的哥哥也,站在这个台上望,看你往哪方来,哎哟!
冬月里呀,望我的郎来下大雪,我陪情哥玩到天气黑,望头不见月,这样大的鹅毛雪留你过一夜。哎哟!
腊呀月里,望我的郎来腊月八,家家户户都把年猪杀,媒婆会说话,情郎我的哥哥哟,你怎不接请她说合到你家。哎哟!
沔阳民歌《月望郎》新编:
正(哪)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是新春
情郎哥一去有了大半年,未见奴的面;
情郎我的哥哥哟
但不知哪一天站在奴面前,哎哟。
二月里呀,望我的郎来呀,百草花儿开
情郎哥一去不再来,有了女裙衩
情郎我的哥哥哟
有了女裙衩,要把奴丢开,哎哟。
三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是清明
情郎哥与小妹说私情,话儿说得明;
情郎我的哥哥哟
话儿说得明,凉水点燃灯,哎哟。
四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是立夏
立夏节说了知心话,话儿说得好;
情郎我的哥哥哟
话儿说得好,小妹喜不了,哎哟。
五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是端阳
包子粽子撒洋糖,情哥你来尝;
情郎我的哥哥哟
包子粽子撒洋糖,情哥你来尝,哎哟。
六月里来,望我的郎来呀,热难当
花缎鞋做了两三双,花朵绣两旁;
情郎我的哥哥哟
花缎鞋两三双,情哥穿不上,哎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