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交换机宣传

交换机宣传

发布时间:2021-07-18 19:14:05

『壹』 L2交换机

L2交换机就是二层交换机;l3路由器就是三层路由器;L就是Layer层的意思;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

(1) 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 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

(3) 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路由技术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不同。工作原理是在路由器的内部也有一个表,这个表所标示的是如果要去某一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向那里走,如果能从路由表中找到数据包下一步往那里走,把链路层信息加上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知道下一步走向那里,则将此包丢弃,然后返回一个信息交给源地址。

路由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信息,由路由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然后由相对简单直接的转发机制发送数据包。接受数据的下一台路由器依照相同的工作方式继续转发,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路由器。

而路由表的维护,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路由信息的更新,将部分或者全部的路由信息公布出去,路由器通过互相学习路由信息,就掌握了全网的拓扑结构,这一类的路由协议称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另一种是路由器将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广播,通过互相学习掌握全网的路由信息,进而计算出最佳的转发路径,这类路由协议称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由于路由器需要做大量的路径计算工作,一般处理器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当然这一判断还是对中低端路由器而言,因为高端路由器往往采用分布式处理系统体系设计。

(三)三层交换技术

近年来的对三层技术的宣传,耳朵都能起茧子,到处都在喊三层技术,有人说这是个非常新的技术,也有人说,三层交换嘛,不就是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的堆叠,也没有什么新的玩意,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先来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来看看三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组网比较简单

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

比如A要给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自己在同一网段。

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请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包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起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目的IP地址显示不是同一网段的,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讯,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一个缺省网关,这个缺省网关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已经设好,对应第三层路由模块,所以可见对于不是同一子网的数据,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网关的MAC地址;然后就由三层模块接收到此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以确定到达B的路由,将构造一个新的帧头,其中以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以主机B的MAC地址为目的MAC地址。通过一定的识别触发机制,确立主机A与B的MAC地址及转发端口的对应关
系,并记录进流缓存条目表,以后的A到B的数据,就直接交由二层交换模块完成。这就通常所说的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以上就是三层交换机工作过程的简单概括,可以看出三层交换的特点:
由硬件结合实现数据的高速转发。

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叠加,三层路由模块直接叠加在二层交换的高速背板总线上,突破了传统路由器的接口速率限制,速率可达几十Gbit/s。算上背板带宽,这些是三层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简洁的路由软件使路由过程简化。

大部分的数据转发,除了必要的路由选择交由路由软件处理,都是又二层模块高速转发,路由软件大多都是经过处理的高效优化软件,并不是简单照搬路由器中的软件。

结论

二层交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路由器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如单纯的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

一般来说,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贰』 电话交换机有什么用

1,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用户交换机。它有若干电话机共用外线,适用于机关、团体、中小企业等单位,也可以用于住宅和秘书电话。 集团电话交换机不需要专职的话务员和维护人员,每部都可以通过指示灯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当外线呼入时,可由任意一部话机应答,并可以转给所需的被叫。任何一部话机要呼外线时,只要按下代表空闲外线的相应键,即可拨号呼叫外线。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有以下四个功能作用:
(1)弹屏功能:只需要把Netphone/PC话务台/CPM软件安装在可以连接到公司局域网的任何一台PC电脑,并登陆到某一分机电话,当该分机电话响铃时,电脑立即弹出来电者号码、姓名、单位资料,未闻其声,先知其人,胸有成竹地拿起电话,直接称呼客户,给予客户贵宾尊贵服务,提高服务水准,培育客户忠诚度。
(2)语音导航:超长时长语音导航功能。打破了以往语音导航受时间限制的局限性,威谱智能交换机2分钟语音导航,可以分设16级,任意分割时长。当外面有电话打进时,个性化多层次语音播报菜单,对外宣传公司信息,准确地转接部门电话,提供全天候自动化服务,提高电话办公效率,提升企业对外形象。
(3)通话录音:通话录音软件直接与电脑对接,避免不必要的工序。
(4)来电转接:来电转接功能,可实现外线转外线,内线转内线等等,并且支持多方通话功能。

『叁』 交换机具体怎么分层的谁可以具体说下...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的区别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 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 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 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 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 (1) 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 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 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E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 (3) 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 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 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 时注意比较。 (二)路由技术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 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 式就不同。工作原理是在路由器的内部也有一个表,这个表所标示的是如果要去某一个地 方,下一步应该向那里走,如果能从路由表中找到数据包下一步往那里走,把链路层信息 加上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知道下一步走向那里,则将此包丢弃,然后返回一个信息交给源 地址。 路由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信息 ,由路由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然后由相对简单直接的转发机制发送数据 包。接受数据的下一台路由器依照相同的工作方式继续转发,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 目的路由器。而路由表的维护,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路由信息的更新,将部分或者全部的路由 信息公布出去,路由器通过互相学习路由信息,就掌握了全网的拓扑结构,这一类的路由 协议称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另一种是路由器将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行广播,通过互相 学习掌握全网的路由信息,进而计算出最佳的转发路径,这类路由协议称为链路状态路由 协议。由于路由器需要做大量的路径计算工作,一般处理器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其性能的优劣。当然这一判断还是对中低端路由器而言,因为高端路由器往往采用分布式处理系统体系设计。 (三)三层交换技术 近年来的对三层技术的宣传,耳朵都能起茧子,到处都在喊三层技术,有人说这是个非常新的技术,也有人说,三层交换嘛,不就是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的堆叠,也没有什么新的玩意,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先来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来看看三层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组网比较简单 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 比如A要给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 自己在同一网段。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请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包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起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如果目的IP地址显示不是同一网段的,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讯,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一个缺省网关,这个缺省网关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已经设好,对应

『肆』 简述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1993年,局域网交换设备出现,1994年,国内掀起了交换网络技术的热潮。其实,交换技术是一个具有简化、低价、高性能和高端口密集特点的交换产品,体现了桥接技术的复杂交换技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操作。与桥接器一样,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而这种转发决策一般不考虑包中隐藏的更深的其他信息。与桥接器不同的是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个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络之间的转发性能。

交换技术允许共享型和专用型的局域网段进行带宽调整,以减轻局域网之间信息流通出现的瓶颈问题。现在已有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和ATM技术的交换产品。

类似传统的桥接器,交换机提供了许多网络互联功能。交换机能经济地将网络分成小的冲突网域,为每个工作站提供更高的带宽。协议的透明性使得交换机在软件配置简单的情况下直接安装在多协议网络中;交换机使用现有的电缆、中继器、集线器和工作站的网卡,不必作高层的硬件升级;交换机对工作站是透明的,这样管理开销低廉,简化了网络节点的增加、移动和网络变化的操作。

利用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可使交换机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桥接器高得多的操作性能。如理论上单个以太网端口对含有64个八进制数的数据包,可提供14880bps的传输速率。这意味着一台具有12个端口、支持6道并行数据流的“线路速率”以太网交换器必须提供89280bps的总体吞吐率(6道信息流X14880bps/道信息流)。专用集成电路技术使得交换器在更多端口的情况下以上述性能运行,其端口造价低于传统型桥接器。

二、三种交换技术

1.端口交换

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

·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

·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客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

2.帧交换

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

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

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美国MADGE公司的LET集线器)如优先级控制。

3.信元交换

ATM技术代表了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解决目前网络通信中众多难题的一剂“良药”,ATM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由于长度固定,因而便于用硬件实现。ATM采用专用的非差别连接,并行运行,可以通过一个交换机同时建立多个节点,但并不会影响每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力。ATM还容许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建立多个虚拟链接,以保障足够的带宽和容错能力。ATM采用了统计时分电路进行复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的利用率。ATM的带宽可以达到25M、155M、622M甚至数Gb的传输能力。

三、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和选择

局域网交换机根据使用的网络技术可以分为:

·以大网交换机;

·令牌环交换机;

·FDDI交换机;

·ATM交换机;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等。

如果按交换机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

·台式交换机;

·工作组交换机;

·主干交换机;

·企业交换机;

·分段交换机;

·端口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等。

局域网交换机是组成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对用户而言,局域网交换机最主要的指标是端口的配置、数据交换能力、包交换速度等因素。因此,在选择交换机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交换端口的数量;

(2)交换端口的类型;

(3)系统的扩充能力;

(4)主干线连接手段;

(5)交换机总交换能力;

(6)是否需要路由选择能力;

(7)是否需要热切换能力;

(8)是否需要容错能力;

(9)能否与现有设备兼容,顺利衔接;

(10)网络管理能力。

四、交换机应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交换机网络中的瓶颈问题

交换机本身的处理速度可以达到很高,用户往往迷信厂商宣传的Gbps级的高速背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连接入网的工作站或服务器使用的网络是以大网,它遵循CSMA/CD介质访问规则。在当前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中多台工作站会同时访问服务器,因此非常容易形成服务器瓶颈。有的厂商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在交换机中设计了一个或多个高速端口(如3COM的Linkswitch1000可以配置一个或两个100Mbps端口),方便用户连接服务器或高速主干网。用户也可以通过设计多台服务器(进行业务划分)或追加多个网卡来消除瓶颈。交换机还可支持生成树算法,方便用户架构容错的冗余连接。

2.网络中的广播帧

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Netware、WindowsNT等,而LanServer的服务器是通过发送网络广播帧来向客户机提供服务的。这类局域网中广播包的存在会大大降低交换机的效率,这时可以利用交换机的虚拟网功能(并非每种交换机都支持虚拟网)将广播包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每台文交换机的端口都支持一定数目的MAC地址,这样交换机能够“记忆”住该端口一组连接站点的情况,厂商提供的定位不同的交换机端口支持MAC数也不一样,用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交换机端口的连接端点数。如果超过厂商给定的MAC数,交换机接收到一个网络帧时,只有其目的站的MAC地址不存在于该交换机端口的MAC地址表中,那么该帧会以广播方式发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

3.虚拟网的划分

虚拟网是交换机的重要功能,通常虚拟网的实现形式有三种:

(1)静态端口分配

静态虚拟网的划分通常是网管人员使用网管软件或直接设置交换机的端口,使其直接从属某个虚拟网。这些端口一直保持这些从属性,除非网管人员重新设置。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比较安全,容易配置和维护。

(2)动态虚拟网

支持动态虚拟网的端口,可以借助智能管理软件自动确定它们的从属。端口是通过借助网络包的MAC地址、逻辑地址或协议类型来确定虚拟网的从属。当一网络节点刚连接入网时,交换机端口还未分配,于是交换机通过读取网络节点的MAC地址动态地将该端口划入某个虚拟网。这样一旦网管人员配置好后,用户的计算机可以灵活地改变交换机端口,而不会改变该用户的虚拟网的从属性,而且如果网络中出现未定义的MAC地址,则可以向网管人员报警。

(3)多虚拟网端口配置

该配置支持一用户或一端口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这样可以将一台网络服务器配置成多个业务部门(每种业务设置成一个虚拟网)都可同时访问,也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的资源,还可让多个虚拟网间的连接只需一个路由端口即可完成。但这样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虚拟网的业界规范正在制定当中,因而各个公司的产品还谈不上互操作性。Cisco公司开发了Inter-SwitchLink(ISL)虚拟网络协议,该协议支持跨骨干网(ATM、FDDI、FastEthernet)的虚拟网。但该协议被指责为缺乏安全性上的考虑。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中使用了大量的共享式Hub,通过灵活接入计算机端口也可以获得好的效果。

4.高速局域网技术的应用

快速以太网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与传统以大网保持了很好的兼容性,但100BASE-TX、100BASAE-T4及100BASE-FX对传输距离和级连都有了比较大的限制。通过100Mbps的交换机可以打破这些局限。同时也只有交换机端口才可以支持双工高速传输。

目前也出现了CDDI/FDDI的交换技术,另外该CDDI/FDDI的端口价格也呈下降趋势,同时在传输距离和安全性方面也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它是大型网络骨干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3COM的主要交换产品有Linkswitch系列和LANplex系列;BAY的主要交换产品有LattisSwitch2800,BAYstackworkgroup、System3O00/5000(提供某些可选交换模块);Cisco的主要交换产品有Catalyst1000/2000/3000/5000系列。

三家公司的产品形态看来都有相似之处,产品的价格也比较接近,除了设计中要考虑网络环境的具体需要(强调端口的搭配合理)外,还需从整体上考虑,例如网管、网络应用等。随着ATM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帧交换机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它将成为工作组网的重要解决方案。

『伍』 电话交换机与程控交换机的区别是什么

一、指代不同

1、电话交换机:是一种特殊用途的用户交换机。有若干电话机共用外线。

2、程控交换机: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

二、特点不同

1、电话交换机:需要专职的话务员和维护人员,每部都可以通过指示灯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当外线呼入时,可由任意一部话机应答,并可以转给所需的被叫。

2、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


三、优势不同

1、电话交换机:统是公司内部与内部、公司内部与外部的通讯信息传输系统。所以有一个相对稳定、安全、快捷、方便的电话交换系统是极其关键的。

2、程控交换机:能够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功能,如缩位拨号、来电显示、叫醒业务、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业务,不再是单一的语音业务了。


『陆』 您好,首先自己有一部分交换机,二手的中兴路由器,想通过新生开学的时候宣传一下,质量还行。就是想请教

首先如果你有时间帮设置好路由器交换机会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其次毕竟你卖的是二手货,光低价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买,毕竟新的也不要多少钱,如果你是本校学生能做一下售后会有不错的口碑,其他好像真没有优势。

『柒』 这段时间看了好多针对于思科2960L系列交换机的测评和宣传,弱弱的问一下,这款产品怎么样

其实2960L系列交换机可以看做是思科针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拳头产品,也是思科中国“极速计划”的首发产品,采用本土定制的思路为企业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好产品,接下来它们还将会针对SPEED极速计划陆续推出多种类的产品,比如路由器类的、无线类的等等。

『捌』 交换机有几层啊每层分别有什么用

交换机一般分为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具体作用如下:

1、二层交换机作用,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2、三层交换机作用,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象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

(8)交换机宣传扩展阅读

网络设备都是对应工作在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这一开放模型的一定层次上,工作的层次越高,说明其设备的技术性越高,性能也越好,档次也就越高。最简单的交换机就是工作在OSI的第二层上,而现在都已经发展到可以工作在第四层的交换机了。

在企业级的交换机方面,还有更多层次的交换机,如四层交换机、五层、六层、七层交换机,所面对的对象以及对应的OSI层不一样。

『玖』 两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一、指代不同

1、两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

2、三层交换机: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工作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的第三层。

二、功能不同

1、两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2、三层交换机: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三、特点不同

1、两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三层交换机: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

『拾』 需要做一个安全环境及办公室管理宣传活动(包括用电,日常办公用品使用等内容)

做个宣传小册子:

一:节约办公照明用电。白天工作时间,办公室不开电灯,尽量使用室外光源;公共过道、卫生间的电灯根据需要开启并随手关闭。

二:上班时间,非外出接见客户可不着正装,以减少开办公室空调。合理调整空调温度,夏季空调温度要求不得低于摄氏26度,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

三: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不用时要自觉关机尽量减少待机时间(午休时间计算机必须关机)。

四:下班后必须关闭办公室内所有电器的电源(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要把电话交换机和网络交换机电源关闭)。

五:节约办公用品,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

阅读全文

与交换机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幼儿园周年校庆策划方案 浏览:554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沙园区 浏览:51
电子商务实训c2c 浏览:156
学科培训下基层活动方案 浏览:935
车展活动策划方案大全 浏览:297
电子商务毕业课题 浏览:680
化妆品店促销活动主题 浏览:782
世界杯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54
电子商务是理工科吗 浏览:715
市医师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60
b2b电子商务平台选择调研 浏览:205
移动联通策划方案 浏览:408
策划部门内训方案 浏览:875
义乌市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4
信息化培训方案模板 浏览:481
诗词策划方案活动 浏览:543
小家电促销方案 浏览:527
百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86
军训培训通知方案 浏览:557
特百惠水杯的策划方案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