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关于数学建模的策划
按照策划的基本内容和格式来写就可以了,要注意的问题是数学建模的特色活动有:获奖经验交流会、数学建模基础知识讲座、matlab软件应用与实训等,最好是有指导老师的参与
2. 谈谈你自己本科期间有哪些数学建模参赛计划
数学建模比赛含金量大的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简称美赛,两个大赛比赛时间不一样,都可以参加,美赛报名费比全国这个贵。
3. 怎么写数学建模新生杯策划书
下载一个作业帮,上面有
4. 关于数学建模的活动
和队友一起找实例用建模的方法去做模型,可以学以致用,也可能得到意外的奖励呢
5. 急求数学建模课外活动方案一篇
http://gd2009.teacher.com.cn/UserLog/UserLogComment.aspx?UserlogID=755
希望对你有帮助
6. 数学建模:促销方案
60 元当135元花,60/135=0.444循环(我不会打循环符号),大于内4.4折
满135元减60元,(135-60)/135=0.555循环,
即打4.4折 对于顾客来说容优惠大于 60 元当135元花 大于 满135元减60元
7. 本人要参加明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请推荐几本参考书
哇,学经济的,厉害~~~像你这样的专业很容易的,先看看地区的数模竞赛,直接看全国赛会很崩溃的~~~推荐姜启源老师的书,他是元老级的人物了,呵呵,加油吧!
8. 数学建模策划书
数学建模论文基本格式
摘要 (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关键词(求解问题、使用的方法中的重要术语) 内容较多时最好有个目录
1。问题重述
2。问题分析
3。模型假设与约定
4。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
5。模型建立与求解 ①补充假设条件,明确概念,引进参数; ②模型形式(可有多个形式的模型);
6。进一步讨论(参数的变化、假设改变对模型的影响)
7。模型检验 (使用数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检验)
8。模型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
9。参考文献及参考书籍和网站
10。附录 (计算程序,框图;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各种图形、表格。)
小经验:
1。随时记下自己的假设。有时候在很合理的假设下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就应该顺手把这个假设给记下 来,否则到了最后可能会忘掉,而且这也会让我们的解答更加严谨。
2。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留余地的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3。要有自己的特色,闪光点。
如何撰写数学建模论文
当我们完成一个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后,就应该把所作的工作进行小结,写成论文。撰写数学建模论文和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时完成答卷,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事实上数学建模竞赛也包含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比试,因此,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撰写论文的目的。数学建模通常是由一些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也许那些部门还在经济上提供了资助,这时论文具有向特定部门汇报的目的,但即使在其他情况下,都要求对建模全过程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小结,使有关的技术人员(竞赛时的阅卷人员)读了之后,相信模型假设的合理性,理解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所用数学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确信该模型的数据和结论,放心地应用于实践中。当然,一篇好的论文是以作者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科学性为前提的。其次,要注意论文的条理性。
下面就论文的各部分应当注意的地方具体地来做一些分析。
(一) 问题提出和假设的合理性
在撰写论文时,应该把读者想象为对你所研究的问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一个群体,因此,首先要简单地说明问题的情景,即要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列出必要数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研究对象的关键信息的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印象,以便擅于思考的读者自己也可以尝试解决问题。历届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可以看作是情景说明的范例。
对情景的说明,不可能也不必要提供问题的每个细节。由此而来建立数学模型还是不够的,还要补充一些假设,模型假设是建立数学模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和优劣。所以,应该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就应该在论文的“问题的假设”部分中体现。由于假设一般不是实际问题直接提供的,它们因人而异,所以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
(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
(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分析问题过程中得出,例如从问题的性质出发做出合乎常识的假设;或者由观察所给数据的图像,得到变量的函数形式;也可以参考其他资料由类 推得到。对于后者应指出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二) 模型的建立
在做出假设后,我们就可以在论文中引进变量及其记号,抽象而确切地表达它们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最后顺利地建立方程式或归纳为其他形式的数学问题,此处,一定要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即说理的方法,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得到模型的过程上下文之间切忌逻辑推理过程中跃度过大,影响论文的说服力,需要推理和论证的地方,应该有推导的过程而且应该力求严谨;引用现成定理时,要先验证满足定理的条件。论文中用到的各种数学符号,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总之,要把得到数学模型的过程表达清楚,使读者获得判断模型科学性的一个依据。
(三)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把实际问题归结为一定的数学问题后,就要求解或进行分析。在数值求解时应对计算方法有所说明,并给出所使用软件的名称或者给出计算程序(通常以附录形式给出)。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曲线和曲面示意图,来形象地表达数值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可以用由分析方法得到一些对实践有所帮助的结论。
有些模型(例如非线性微分方程)需要作稳定性或其他定性分析。这时应该指出所依据的数学理论,并在推理或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明确的结论。
在模型建立和分析的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可以用清晰的定理或命题的形式陈述出来。结论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可以用助记的形式列出。定理和命题必须写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四) 模型的讨论
对所作的数学模型,可以作多方面的讨论。例如可以就不同的情景,探索模型将如何变化。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文章一开始所作的某些假设,指出由此数学模型的变化。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所得的结果。有时不妨拓广思路,考虑由于建模方法的不同选择而引起的变化。
通常,应该对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加以讨论比较,并实事求是地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
除正文外,论文和竞赛答卷都要求写出摘要。我们不要忽视摘要的写作。因为它会给读者和评卷人第一印象。摘要应把论文的主要思路、结论和模型的特色讲清楚,让人看到论文的新意。
语言是构成论文的基本元素。数学建模论文的语言与其他科学论文的语言一样,要求达意、干练。不要把一句句子写得太长,使人不甚卒读。语言中应多用客观陈述句,切忌使用你、我、他等代名词和带主观意向的语句。在英语论文写作中应多用被动语态,科学命题与判断过程一般使用现在时态。
最后,论文的书写和附图也都很重要。附图中的图形应有明确的说明,字迹力求端正。
(非原创)
9. 求一份以校园科技节为主题的标准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主题: 科技 () 人文 (HUMANISM) 创新 (INNOVATION)
二、 活动宗旨: 塑造先进的南财校园文化,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三、 活动时间: 200*年3月-6月
四、 活动简介: 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营造活跃、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氛围,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创新能力,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我校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过多届,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随着财大的成立及主校区的转移,本次暨南京财经大学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将进一步凸显组织工作的凝聚性,活动内容的高雅性,活动范围的普及性,以更为先进、入时、新颖的面貌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
五、 会徽说明: 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宗旨为展现当代大学生真实的自我,主题为科技、人文、创新。标志以嫩绿为主色调,寓意希望,代表春天的气息,暗含了此次艺术节举办的主题和举办的时间; 标志的总体形象为一个展开身体跳跃的人,斜30度可以看成是阿拉伯数字2的夸张体,表明此次艺术节为南京财经大学成立后的第二届。 标志以图形为主体,附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名称和艺术节主题英文单词。
一、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共青团南京财经大学委员会
活动时间:3月-5月
(一) “挑战杯”南京财经大学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主办单位:校团委、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
活动流程:
1、 复赛(3月10日) 2、 秘密答辩(4月3日) 3、 公开答辩(4月28日)
(二)南京财经大学第一届网络大赛
承办单位: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
活动内容: 之一 网络知识大赛、网页设计大赛(3月24日); 之二 网络技能大赛(4月6日); 之三 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4月13日)。
(三)南京财经大学第一届模拟股市大赛
承办单位: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金融学院
活动目的:激发同学们对证券投资的兴趣
活动时间:3月底
活动流程: 1、 申请开户 2、 开盘交易 3、 讲评会
(四) 南京财经大学第一届数学建模大赛
承办单位:数学建模协会、应用数学系团总支
活动时间:4月
活动主题:弘扬数学文化,展现学子风采
活动口号:用逻辑思维构建生活,用缜密思维模拟人生
````````````````````````````````````````````````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原文地址: http://www.172xiaoyuan.com/cehuashu/xiaoyuan/2009/090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