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举报人自接到奖励通知之日起多少日内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到公安机关指定地点
举报人自接到奖励通知之日起30日内,凭本人有效证件到平度市公安局领取奖金;逾期不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未经举报人同意,在查证、宣传、奖励等工作中不得披露举报人信息;泄露举报人信息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举报人可采取实名或匿名,通过当面举报、信函、电话、网络通信或其他方式进行举报。实名举报的应提供举报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联系方式等情况。匿名举报时,举报人可使用6位数以上的密码作为本人代码,公安机关以密码确定举报人并反馈、奖励。
(1)检举宣传周扩展阅读
第五条 对举报查证属实的涉恐可疑人员信息及暴力恐怖犯罪线索,根据其为侦破或防范暴力恐怖案件、抓捕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等发挥的实际作用和效果,给予举报人物质奖励,发放相应的奖金:
(一)提供涉恐可疑人员活动行迹及有关信息,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的,按人数实施奖励,每查证1人奖励500元至2000元。
(二)举报涉恐可疑人员住宿、驾车、租车、购买长途汽车票、乘坐各类交通工具及出入网吧、洗浴和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等的,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按人数实施奖励,每查证1人奖励5000元。
(三)举报涉恐可疑人员街面游荡、持他人证件或假证件住宿、租房及上网或多次出入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防范目标周围,购买管制器具、违禁物品或携带可疑物品的,按人数实施奖励,每查证1人奖励5000元至2万元。
『贰』 如何扩大举报宣传力度
6月21日至25日,是全国检察机关第十二个“举报宣传周”。我院围绕“依靠群众,反腐倡版廉,服务大权局”的活动主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举报宣传。一是到颛桥镇、新虹街道,现场接待群众来访,接受群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到大型企业单位,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并当场接受群众举报和法律咨询。三是加大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的力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署名举报。四是由分管检察长带领干警走访梅陇镇,与区、镇部分人大代表进行座谈,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举报宣传。五是利用我院与媒体签订的合作平台,将举报宣传方面的材料,在受众面较多的广播、电视、报刊或网站等媒体上予以播出或刊登。
『叁』 怎么举报村霸
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进入到2018年以来挂在街头巷尾的广告语不再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之类的了,全国各地都换上了统一的口号"打黑除恶,举报有奖"。在此之前,许多村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一手遮天。侵害了农民利益的同时也严重阻碍的农村的发展,自从2018年初开始,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斗争以来,各大媒体曝光已查处"村霸"的消息接连不断,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的发展速度。
为了鼓励村民参与打黑除恶,各地纷纷给出了高昂的奖励金。前脚甘肃刚出台最高20万的奖励办法,后脚辽宁就拿出了50万奖励举报村霸的村民们,看来东北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打击村霸,改变外地人对东北农村的偏见了。但是这几十万几十万的数额,让人看着很是心动,可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发现,似乎金钱的激励并没有刺激起村民之间互相监督的作用,反而有的地方的村民一边受着村霸的打压,一边听着打黑除恶的宣传语,但就是"屈死不举报"。
我们在很多的严惩村霸的资讯下面,都能看到一些网友的吐槽"告了也没用,官官相护,没人管""村霸是进去了,村霸还有兄弟姐妹呢,报复我怎么办"诸如此类的留言,透露着满满的无奈和无力感。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糟糕的局面呢?
首先村霸大多在村里算是能人,不是村干部也是大家族,接触到的信息比农民要广,做事更周全。村民出于一时的情绪激动举报了村霸,但是手中又没有村霸欺凌百姓的证据,这让村民在举报村霸时变得很艰难。万一举报不成功,下面的小官员官官相护走漏了风声,让村霸知道是谁举报了他。还有很大几率会被村霸报复,让村民的生活比之前的还要艰难,这让更多的村民连举报村霸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这次,国家整治村霸的决心显而易见对举报人不只有金钱上的奖励,还有很多的保护措施。首先会公开查办结果,一经核实信息准确,就一定会严查到底。并将村霸一锅端,严查背后的保护伞,避免村霸打击报复,以及到了一个村霸又起来一个村霸。如果经核实以后,属于重大案件,将会实行异地用警的办法,更好的避免举报信息泄露。
如果你身边的人有以下几种行为,那么请放心大胆的举报他:
1、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严重干扰破坏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
2、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危害农民群众利益、群众不敢惹、乡村干部不敢管的;
3、倚强凌弱、强拿强要、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坐地纳贡、结伙哄抢的;
4、有组织有固定成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扰乱和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
5、对乡村干部不满,寻衅滋事、无理取闹,或者依仗其家族亲属势力或利用其物质财富操纵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的;
6、诬告陷害利用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煽动群众操纵闹事,破坏农村安定团结的;
7、受雇于人、充当打手,残害无辜的。
『肆』 12321举报有用吗
有用的。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简称"12321举报中心")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设立的举报受理机构。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的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
接收社会各界关于网络不良与 垃圾信息的举报;对举报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统计和分析,并报送有关政府部门;监督基础运营商等相关电信企业的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用户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协助有关政府部门依法查处被举报的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
(4)检举宣传周扩展阅读:
12321的相关要求规定:
1、12321微信公众账号"12321举报中心",点击"我要举报"或直接发送文字、语音、截图举报。关注"12321举报中心",发送私信或@12321举报中心进行举报。
2、可发短信到"12321"这个五位短号码举报垃圾短信。在要举报的短信内容前面手工输入被举报的号码,再加"*"号以隔开后面的短信内容,发送到"12321"这个五位短号码。
3、在要举报的彩信"标题栏"输入被举报的号码,再加"*"号以隔开后面的彩信标题,发送到"12321"。
『伍』 河南省纪委 网上举报 几天回复
『陆』 被人匿名举报了,接受调查以后并无举报内容中的问题,却有其他问题,有办法追究举报者的责任吗
难以追究。
首先:此事的定性应当要看甲是故意陷害还是举报失实。
其次:如果甲在主观上是故意陷害,那事情麻烦了,可能会被追查并追究刑事责任,涉嫌诬告陷害罪;如果主观上是行使公民监督权但是由于失察导致举报失实,那就另当别论了,以后注意就行了,由于是匿名举报,通常是不会追究或难以追究的。
(6)检举宣传周扩展阅读:
匿名举报的应对策略
1、加强法制化建设,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逐步建立良好的信访举报工作秩序。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按照《人民检察信访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等法规进行举报,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提倡、鼓励实名举报。
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匿名举报的局限和缺陷,认识到实名举报是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打消疑虑,从受理、查办、处理和奖励等诸多环节上充分体现出实名举报的优点。
提高实名举报的查办时效和力度,及时向举报人反馈通报处理结果,同时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完善信访举报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公开于社会、公示于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群众对信访举报的信心。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举报意识。部分群众由于思想境界、社会责任方面的因素,虽然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领导干部的不廉洁现象和腐败问题心存不满,却存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观念,明知是腐败方面的种种劣迹,也不愿举报。
我们应深入基层、企业、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举报宣传,坚持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以及电视讲话、法制讲座等传统形式的举报宣传,同时不断探索举报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
如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发挥有线电视网的优势开展专题讲座,通过邮政发放宣传单,开通热线电话,以及利用公益广告、短信等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介绍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受案范围和典型案例。
正面宣传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的重要成果,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相信检察机关,调动人民群众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3、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有些单位领导干部不愿听到批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群众监督,发现群众举报其不廉洁行为的,轻则在工作中故意刁难,重则将其免职或调离,甚至动用社会关系到举报人家里大打出手,致使举报氛围恶化,言路不畅通。
部分群众认为自己只是弱势群体,被举报人却是单位的领导或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担心自己的举报会招来打击报复,因此对身边的损害公私利益的职务犯罪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敢署名来举报身边的职务犯罪。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使情况不外泄,避免给举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举报人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其能正常工作、生活。并充分彰显这方面的示范效应,提高群众举报的热情和积极性。
『柒』 匿名举报的应对策略
1、加强法制化建设,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逐步建立良好的信访举报工作秩序。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按照《人民检察信访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等法规进行举报,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提倡、鼓励实名举报。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匿名举报的局限和缺陷,认识到实名举报是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打消疑虑,从受理、查办、处理和奖励等诸多环节上充分体现出实名举报的优点,提高实名举报的查办时效和力度,及时向举报人反馈通报处理结果,同时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完善信访举报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公开于社会、公示于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群众对信访举报的信心。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举报意识。部分群众由于思想境界、社会责任方面的因素,虽然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领导干部的不廉洁现象和腐败问题心存不满,却存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观念,明知是腐败方面的种种劣迹,也不愿举报。我们应深入基层、企业、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举报宣传,坚持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以及电视讲话、法制讲座等传统形式的举报宣传,同时不断探索举报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发挥有线电视网的优势开展专题讲座,通过邮政发放宣传单,开通热线电话,以及利用公益广告、短信等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介绍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受案范围和典型案例,正面宣传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的重要成果,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相信检察机关,调动人民群众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3、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有些单位领导干部不愿听到批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群众监督,发现群众举报其不廉洁行为的,轻则在工作中故意刁难,重则将其免职或调离,甚至动用社会关系到举报人家里大打出手,致使举报氛围恶化,言路不畅通。部分群众认为自己只是弱势群体,被举报人却是单位的领导或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担心自己的举报会招来打击报复,因此对身边的损害公私利益的职务犯罪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敢署名来举报身边的职务犯罪。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使情况不外泄,避免给举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举报人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其能正常工作、生活。并充分彰显这方面的示范效应,提高群众举报的热情和积极性。
4、加大力度,提高举报线索初查效率。收到群众举报后,举报部门会根据线索的性质分流到各办案部门。但办案部门往往由于立案任务、经费、人员等原因,只能将有限的侦查资源投入到成案率较高的线索上,而使那些成案率不高的线索仅停留在存查阶段,不能给举报人回复,挫伤了群众的举报热情。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和工作力度,提高办案时效,及时给举报人满意回馈,更加激发群众举报热情,提高实名举报率。
5、坚持检务公开,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在信访接待场所公开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公开举报者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范围等,让举报人明明白白举报;公开检察长接待日,实行检察长接待预约制,将接访检察长的姓名、职务、接访的时间、地点进行公开,让举报人与检察长面对面进行举报,提升检察机关的亲和力和公信力。
6、畅通群众实名举报渠道,方便实名举报。一是开通网上举报业务。在门户网站设立电子举报信箱,开辟与广大群众沟通联系的新渠道。二是实施举报“直通车”工程。设立有语音提示的录音举报留言电话,保证24小时可随时接受群众的电话举报。三是开展“举报职务犯罪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在主要社区增设举报箱,每周开箱一次,对所反映的问题予以建档登记,及时处理,有效回复。
总之,提高实名举报率,需系统和综合考虑,采取多种形式,下大力气,深入实际,科学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需切实提高群众反腐败斗争的觉悟和信心,增强反腐败的决心和斗志,激发群众反腐败的热情,激励群众积极依法实名举报,配合检察机关有效打击职务犯罪。检察机关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新形势,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办案工作效率,立足本职做好反腐败工作,赢得人民的赞誉,从而激励群众实名举报,提高实名举报率,更好地打击职务犯罪,维护国家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
『捌』 邮寄到中纪委的举报材料,什么时候,多少天给予书面回复,
中纪委不是司法机关,受理举报而不是检举,不受诉讼法规制约。
『玖』 企业公示期间不熟悉业务能举报吗
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知道,匿名举报是指举报人在举报时,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有的举报人在拨打举报电话时,也使用一些无法与其联系的化名或假名,可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如何进行匿名的举报,尤其是举报非法经营者。
举报需要到工商局,具体方法如下: 1、无执照公司经营的证据需要收集 2、需要到这个公司当地辖区的工商所举报 3、法律依据《无照经营管理法》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无照经营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经接到举报,应当立即调查核实,并依法查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4、根据以上规定,国家鼓励个人举报这种违法行为。 特点及弊病 匿名举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当前匿名举报在信访举报中比例很大,这给信访举报办事效率带来不少负面效应。
由于匿名举报相对隐蔽且随意性较大,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无人负责;检察机关处理匿名举报时调查取证难度增大,查处情况也无法反馈,尤其是个别匿名举报人别有用心,夸大其辞甚至无中生有,既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又混淆了视听。
实践中也不利于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更不利于从快从严打击职务犯罪,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产生较大影响。 应对策略 1、加强法制化建设,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信访,逐步建立良好的信访举报工作秩序。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按照《人民检察信访工作规定》、《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等法规进行举报,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提倡、鼓励实名举报。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匿名举报的局限和缺陷,认识到实名举报是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打消疑虑,从受理、查办、处理和奖励等诸多环节上充分体现出实名举报的优点,提高实名举报的查办时效和力度,及时向举报人反馈通报处理结果,同时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完善信访举报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公开于社会、公示于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增强群众对信访举报的信心。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举报意识。部分群众由于思想境界、社会责任方面的因素,虽然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领导干部的不廉洁现象和腐败问题心存不满,却存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观念,明知是腐败方面的种种劣迹,也不愿举报。
我们应深入基层、企业、社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举报宣传,坚持开展“举报宣传周”活动以及电视讲话、法制讲座等传统形式的举报宣传,同时不断探索举报宣传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发挥有线电视网的优势开展专题讲座,通过邮政发放宣传单,开通热线电话,以及利用公益广告、短信等形式,向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介绍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受案范围和典型案例,正面宣传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的重要成果,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检察机关、相信检察机关,调动人民群众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3、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有些单位领导干部不愿听到批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群众监督,发现群众举报其不廉洁行为的,轻则在工作中故意刁难,重则将其免职或调离,甚至动用社会关系到举报人家里大打出手,致使举报氛围恶化,言路不畅通。
部分群众认为自己只是弱势群体,被举报人却是单位的领导或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担心自己的举报会招来打击报复,因此对身边的损害公私利益的职务犯罪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敢署名来举报身边的职务犯罪。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举报人的保密工作,使情况不外泄,避免给举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从严打击报复陷害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举报人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其能正常工作、生活。并充分彰显这方面的示范效应,提高群众举报的热情和积极性。
4、加大力度,提高举报线索初查效率。收到群众举报后,举报部门会根据线索的性质分流到各办案部门。但办案部门往往由于立案任务、经费、人员等原因,只能将有限的侦查资源投入到成案率较高的线索上,而使那些成案率不高的线索仅停留在存查阶段,不能给举报人回复,挫伤了群众的举报热情。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和工作力度,提高办案时效,及时给举报人满意回馈,更加激发群众举报热情,提高实名举报率。 5、坚持检务公开,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在信访接待场所公开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公开举报者的权利和义务,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范围等,让举报人明明白白举报;公开检察长接待日,实行检察长接待预约制,将接访检察长的姓名、职务、接访的时间、地点进行公开,让举报人与检察长面对面进行举报,提升检察机关的亲和力和公信力。
6、畅通群众实名举报渠道,方便实名举报。一是开通网上举报业务。在门户网站设立电子举报信箱,开辟与广大群众沟通联系的新渠道。二是实施举报“直通车”工程。设立有语音提示的录音举报留言电话,保证24小时可随时接受群众的电话举报。
三是开展“举报职务犯罪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在主要社区增设举报箱,每周开箱一次,对所反映的问题予以建档登记,及时处理,有效回复。 怎么匿名举报非法经营,综合上述的回答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匿名举报是举报人在举报时,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
如果举报非法经营,那么就要向当地的工商局举报,并且搜集相关的证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经接到举报,应当立即调查核实,并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