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杭县乡填赶集时间
上杭县赶集时间如下图所示:
上杭县(古属汀州府上杭县)中国福建省龙岩市辖县,北接长汀县、连城县,南界永定区和广东省蕉岭县,东临新罗区,西与武平县接壤。地理坐标:北纬24°46′~25°28′,东经116°16′~116°57′。地处汀江中游,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汀江和旧县河、黄潭河2大支流流贯境内。年均气温19.8℃,年降水量1537.2毫米。205、319国道纵贯境内。上杭,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素有“建筑之乡”、“诗画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
该县是中国23个苏区县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55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有27人,占福建省三分之一;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中国土纸生产重点县,中国重要的贵金属基地,国家烤烟出口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县,是闽、粤、赣三省提线木偶的发源地,有古田会议会址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上杭国家森林公园等。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古迹有明代王守仁手书《时雨记》碑刻、清代仿宋重修的孔庙、清代宗祠建筑“李氏大宗祠”。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旧址、中共闽西一大会址蛟洋文昌阁、毛泽东旧居临江楼、才溪乡调查会址、才溪光荣亭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B.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这句是是什么背景下写的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名。
蒋桂战争: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一九二九年二至四月间为控制两湖
而进行的战争。四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一枕黄梁: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讲一个叫卢生的,在旅店向一个道士叹述
穷困不得志。道士就拿出一个枕头,说枕在上面就能使他“荣适如志”。卢生在梦
中从婚到死,享尽荣华富贵。转了一圈人生,醒来一看,困顿依旧,旅店主人也仍
然在蒸黄梁(小米饭)。
汀江:流经福建长汀,上杭。
金瓯:指国土。语出《南史·朱异传》,梁武帝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
【题解】
一九二八年春邓子恢在家乡龙岩暴动,二九年五月,他写信告知毛泽东,因蒋
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地空虚。毛泽东应其邀请于五月
下旬率军进入闽西。
C. 上杭 特色习俗
保禾苗 山区田段分散,农民常在每坑每段认一大树。石壁或挖一地堂作社稷(土地神,俗称“田伯公”),每年开春初次下地干活时,带上香烛茶果供品,祈求田伯公保佑禾苗茁壮生长。此外还有全村统一的保禾苗活动,时间和方式各地大同小异,城郊在农历四月初八,才溪、通贤在四月十二,中都在五月节前,而湖洋则是在禾亩长势差时才供祀求保。
食新饭(也叫尝新禾) 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初六,也有提前挪后的,通贤是“小暑后的第一个逢卯日”。是时,如未开镰收割,人们先割下一把禾谷来和着做“新饭”,并做米粿粄子供敬田伯公,实则是吃夏收夏种的开工饭,此俗中都无。解放后,保禾苗、尝新禾时扛菩萨、敬田伯公之俗己除,但是做米粄之俗照旧,四乡还有“禾了一臼糍,田了一只鸭”之俗,即割完稻子,家家做糯米糍粑,插完晚稻秧苗,鸭子也肥壮了,户户杀鸭于加餐。
求雨 解放前,每逢久旱不雨,即有烧香许愿、戴青求雨之俗,连知县老爷们有时也带领官员到五谷神庙烧香跪拜,戴青求雨。解放后此俗已除。
牛生日 农历三月初三为牛生日,此日耕牛休息不下地。蚊洋牛生日是十月初一,而中都虽下叫牛生日,按乡俗清明日为牛休息日。
此外,通贤一带还有农历十月十二日为“五谷神诞辰”和十二月十五“还天灾”之庆,中都的龙华会是五月二十、八月二十和十月二十,是日,妇女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田背村水口宫下的云霄阁,焚香祭拜,祈求北帝祖师保佑丰调雨顺、平安万福。解放后此俗仍有残留。
行业经营习俗
农村交易一般在五天一次的圩期进行。县城东门坝地,后改西门石固宫前设有猪、牛市场,农历逢二、七为猪仔圩,逢五、十为牛纲圩,各乡(镇)的猪牛交易在当地圩期进行,每逢四、九的南阳和寨背圩是全县最大的耕牛交易市场,四邻八乡都有人前往买卖。牛猪交易中有专门的“中人”(俗称“牙人”)作中介,他们评价牛猪的好坏及买卖的价钱均用“江口”(即行话),一般人是听不懂的。选购时请“牙人”指点,交易一经谈成即先付定金,随后结算交“货”。城区的米、糠、木炭集市,也有“中人”给过称、计费、开单,并按规定收取手续费,此俗至今仍沿袭下来。
各行各业都有本行业的“江口”,本行业人员在工作和接触时作暗语用,各行各业也有语言忌讳,如开船之前不许喊“陈老板”,因为陈与沉同音;买肉如买“猪舌”要叫“猪赚”,因为上杭话“舌”与“蚀”近音,为亏本的意思。
行业开业也有一定俗规,目的是图吉利,造纸开槽,建房破土动工等,都要杀雄鸡以血祭(俗称“出煞”)。
农村理发有“扎头”(定剃头)之俗。由师傅定期到扎了头的主顾户理发,并按规定由扎头户轮流供给师傅饭食,工资以稻谷计算。如果年底最后一次没有再叫师傅剃头,则表示来年不再“扎”(定剃)了。过年头必须在正月初一开门之前理完,一些工商户年关生意繁忙无暇理发,往往到除夕晚上还要请师傅赶剃。男性新婚前一日理结婚头,官家富户庄重其事,把师傅请到家里,在厅堂正中摆上香案,击鼓剃头。丧家子孙在“七期”内不可剃头。解放后,新婚击鼓剃头和“七期”内不可理发之俗已废除。
学艺习俗
拜师学艺一般都要先写师帖,学徒期多为三年,头一二年干粗活、杂务,到第三年才传授手艺。多数学徒饭食自备,不给工资,逢年过节还要给师傅送年节礼,出师时要设宴谢师。学泥匠、木匠、石匠、裁缝,理发的,出师时师傅多有送给简单生产工具,学徒期内,有的也适当发一点生活费用。学徒如果是随师傅入人家做工,一般由东家供给饭食,但工资则归师傅(也有给学徒一点零花钱的)。
D. 为什么客家人说的客家话都不怎么一样啊 特别是长汀的和上杭的, 互相根本听不大懂
就是同一个县的客家人,一个镇说的,另一个镇都有可能听不全。变音是很正常的但是客家话是有共同点的,要是完全听不懂,这绝对有一方说的不是客家话啦、
E. 创文宣传标语
1、一双公筷,健康常在。
2、齐心协力共筑中国梦。
3、文明你的语言,优雅你的举止回。
4、公德装在心中答,文明贵在行动。
5、用微笑传递文明,让和谐温暖上杭。
6、一城如画一城文明。
7、千年汀水韵,一城文明风。
8、诗画山歌城,共育文明花。
9、承红色基因,创文明上杭。
10、人“文”上杭,汀江“明”珠。
11、客家灵秀地,文明新上杭。
12、共同关爱成长,共创文明未来。
13、传承文明,培育新人。
14、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
15、公勺唤醒公德,公筷体现尊重。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F. 描写上杭的四字成语
形容杭州美景的成语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晓风残月 烟波浩渺 浩如烟海
浮云蔽日 浮光掠影 清风明月 落英缤纷 引人入胜
景色宜人 五光十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美不胜收
风景秀丽
G. 龙岩说什么语
本新罗区的说龙岩话(闽南语系的)。。其他的都是客家人。说客家话。。只要是说客家话的地方。。客家话都可以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