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崇左红色旅游课题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5年旅游主题为“红色旅游年”,以红色旅游为载体,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已成为全国各地推广红色旅游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全社会认真贯彻党中央走群众路线行动纲领。红色旅游从理论到实践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
崇左市属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国内国际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促进了崇左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了崇左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推动了崇左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目前相关崇左市红色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则略显不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红色旅游研究现状及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实证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结合文化创新理论、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以全新的视角从红色旅游资源构成、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分析崇左市红色旅游基本情况,在以龙州起义纪念馆为例对崇左市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崇左市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崇左市红色旅游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研究,提出了以下促进崇左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加强与百色旅游合作,打造国内红色旅游品牌,加强与越南高平等边境省区的区域旅游合作,打造边境国际红色旅游品牌;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与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相结合,增加红色旅游的体验性;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开展多种宣传途径。由于资料及能力所限,本论文写作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如何寻求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之间的一个黄金点,希望今后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⑵ 崇左有什么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热闹、也是最有情味的传统佳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我市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轮番登场,人们舞龙、耍狮,燃放鞭炮,看表演,各地群众以各种特色民俗活动辞旧迎新,共庆新春佳节,在欢声笑语里感受美好生活,尽享节日的快乐 春节期间大新县以燃放烟花、舞龙麟、闹庙会、赛山歌、猜灯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迎接牛年到来。 春节期间,宁明县开展篮球、足球、气排球和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比赛活动,吸引许多体育爱好者参与各项活动中。一些参赛球员说,以往春节期间都是吃吃喝喝,或者和朋友一起打牌,今年以健身的方式欢度新年更有意义 斗画眉鸟和斗鸡是龙州县群众新年传统娱乐节目,正月初三,几百名斗画眉鸟和斗鸡的爱好者,齐聚该县宣传文化中心广场,开展斗鸡等活动,尽情享受新年的乐趣。 春节期间,为给坚守岗位的边防官兵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市边防支队机动一分队组织开展了一次“春联闹新春”活动。在营区里,该分队的书法爱好者铺开红纸,挥毫泼墨。战士们高高兴兴写对联吟诗歌比赛,警营里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春节期间,扶绥县东门镇除了举行篮球、拔河等比赛外,还开展了斗鸡、打陀螺、扭扁担、飞煲等一系文体活动,既丰富了春节文体活动内容,又使民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图为极具民俗风情的飞煲活动。 篮球比赛是扶绥县渠黎镇春节活动的重头戏。在今年春节的比赛中,渠黎镇各村的健身舞蹈队担起了拉拉队的重任,利用比赛中场休息时间,表演了健身舞,为自己的球队加油鼓劲,给现场观众耳目一新的享受,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⑶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罗镇旱改水项目是真的吗农民土地承包期还没到期怎么处理
旱改水、水改旱都是农民自愿的事,政府只是宣传,不能强求,承包地种什么由自己决定。农田基本建设,政府配套改善灌溉条件是另外一回事。
⑷ 崇左的人口民族
民国初期,旧桂系时期,教育发展停滞。新桂系时期,教育有所发展,学制、课程设置都有所改革。先后在崇善、左县县城分别设立师范讲习所、国民中学,培养师资。在乡公所所在地设立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完小,,在各村公所所在地设国民基础学校,初小,。民国38年,崇善县、左县两县有初中2所,学生555人;小学182所,含中心校,学生6897人。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教育,学校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等都有很大发展。至1985年夏季,崇左市各类小学总数673所,包括教学点559个,在校学生43788人;初、高中共17所,在校学生7790人。小学、中学生数分别比1949年增长5.35倍和13倍。解放30多年来,崇左市共培养小学毕业生10.7万多人,初中毕业生近5万人,高中毕业生1.7万人,职业高中生300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
至1985年,崇左市共考上大学245人,中专554人。
2003~2006年,崇左市对教育投入25.05亿元,其中市财政拨款19.21亿元。新建楼房校舍263幢,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总面积,2003年245.4万平方米,2004年252.7万平方米,2005年249.9万平方米,2006年254.9万平方米。2006年末,崇左市有幼儿园146所,入园儿童4.02万人;有小学811所,在校生15.22万人;中学120所,在校生10.09万人;大、中专院校和职业中学11所,在校生1.82万人。还有乡镇成人技术学校,教育培训中心73所。到2006年,崇左市通过自治区“普九”验收的县,市、区7个,“普九”人口覆盖率从2003年建市初的37.4%,提高到100%。
崇左市现有高等学校3所: 学校层次地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公立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丽川路1号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公立专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壶兴路339-1号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公立专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建设路32号科技
民国2年,1913年,成立崇善县桑蚕业研究所,设所长1人,技术员2人,民国33年撤销。民国36年,崇善县政府设立农业推广所,有农林技工3人,兽医技工1人,水利助理1人。
解放后,1959年成立崇左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62年撤销。1973年成立崇左县科技局,1978年改为崇左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下设直属机构。1978年12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设主席1人,副主席3人,内有秘书及干事共5人。1985年有职工8人, 负责协调崇左市农林水畜牧、建筑、医学、化工、教育等行业9个协会的科学技术交流,科普宣传、科学考察、辅导、咨询和发展会员等工作。1979年9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情报所,主要从事科学技术情报的收集、整理、传递和服务,为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提供科技资料。
1985年,科技情报所有干部2人,工人2人。1983年,驮卢、江州、左州、那隆等4个公社,今改为乡,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同年7月,县成立青少年科学技术辅导员协会,负责青少年科技辅导,开展学科学、用科学等活动。
2003~2006年,崇左市共实施各类创新计划项目56项,含在建、续建项目,上级科技经费扶持750万元,市财政安排科技经费60万元。引进农业新品种55个,推广农村实用技术112项。开发工业新品种20多个。共培育市级科技型企业13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型企业1家。共组织项目申报自治区级、市级科技进步奖38个,其中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5个,2003年10项,2005年15项,,获自治区级科技成果奖1个。崇左市专利申请量76件,授权量49件。 1956年发现原始社会残存的三层堆积物,其中第三层为灰黄色文化堆积,胶结坚硬,内含许多淡水螺蛳壳、蚌壳及鱼牙、鹿类等动物化石,还发现一些出土的打制燧石刮削器、石片等遗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工作队考察,还发现在濑湍、太平、新和,四坝、云吞岭、农里、岜白、那隆等7处,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铲、石锤、石环等崇左市古代壮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物。
1973年10月, 左州乡龙合村咘罗屯出土唐朝铜鼓1个,是崇左市少数民族的青铜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明、 清代,居住县内汉人500余人,壮汉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日繁,建造归龙塔,镌刻江州石狮、石龟、太平镇石牛、石碑,开辟白云洞、碧云洞、龙井、金柜山“八字”壁题字等文物胜景,以及设立府、州、县学、书院、义学,举行童试。这两朝,曾是崇左市历史文化发展的昌盛时期。
2003年,崇左市有38个文化事业机构。其中,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7个;图书馆7个,市级1个,县级6个;市文物管理局1个,县级博物馆2个,文物管理所4个;县级文工团7个,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1个,县级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7个,市演出管理处1个。崇左市公共图书馆藏书56万册,其中市图书馆藏书10万册。崇左市有县级公共演出场所5个。2004年12月,举办崇左市首届花山艺术节。2005年,崇左市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入户率91.7%。
2006年,崇左市有37个文化事业机构。其中,市级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7个;图书馆7个,市级1个,县级6个;市文物管理局1个;县级博物馆3个;文物管理所3个;县级文工团7个;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1个;县级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6个;市演出管理处1个。崇左市公共图书馆藏书58.68万册,其中市图书馆藏书11.01万册。崇左市有县级公共演出场所5个,其中鉴定为危房的2个。 1951年4月崇善、左县合并后,是年6月将两县卫生院合并,建立崇左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85年,崇左市共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24所,比1952年的5所增加3.8倍;病床355张,比1952年的10张增加34.5倍;职工人员总数55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1人, 分别比1952年增加14倍和13.4倍,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1.19张,医生、医士0.64人, 护士0.28人。 另外,有集体、个体办的卫生室139间,其中个体121间,卫生员419人,接生员613人。
2003年,崇左市有卫生机构146家。其中:医院26家,乡镇卫生院85家,采供血机构2家,妇幼保健院7家,专科疾病防治站所,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家,健康教育所1家,其他机构12家。有卫生人员53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130人。业务用房面积25.03万平方米。50万元以下的设备有114台,50万~100万元的有36台,100万元以上的6台。
2006年,崇左市有卫生机构145家,其中医院24家、乡镇卫生院87家、采供血机构3家、妇幼保健院7家、专科疾病防治站,所6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家、卫生监督所7家、医学培训机构1家、健康教育所1家、其他机构2家。有卫生人员559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80人。业务用房面积24.29万平方米。50万元以下设备有1487台,50万~100万元有30台,100万元以上的有8台。 解放前,县内有两个公共体育场。崇善县公共体育场在县城江北,于民国24年,1935年,建成,内设一副篮球架,一个排球场,还有跑道、单杠和跳高、跳远的沙坑。左县公共体育场在县城北街,于民国25年建成,内设有篮球架一副和跑道等。
解放后,县内各村屯农民、学校师生、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纷纷动手兴建体育场地,特别是篮球场。1952年至1957年间,大多数乡、村、屯建有篮球场,各中小学校建有篮球场,县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建有篮球场。农村建的篮球场,因陋就简,多为木圈球架。1958年大炼钢铁,因大批人力上工地,大部分村屯蓝球场被废弃。1962年至1965年,农村篮球运动复兴,各村屯陆续重建篮球场,铁圈球架取代了木圈球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篮球场又一度被废掉。1972年后,才又陆续重建。县灯光球场、崇左中学田径运动场、县军民体育场等县内主要体育场地设施先后兴建。据1984年底普查统计,崇左市有篮球场179个,其中无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15个,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3个,排球场22个,室外射击场1个,室外溜冰场1个,公共运动场1个,小运动场1个。
2003~2006年,崇左市共有标准体育场地130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75平方米。其中:有体育场3个,体育馆5个,游泳馆1个,室外游泳池4个,有看台的灯光球场79个,乒乓球房7个,篮球场1109个,排球场96个。2003年,有等级裁判员150人,教练员61人。2006年,有等级运动员25人,等级裁判员135人,教练员45人。
崇左市历年来为自治区队、国家队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15人。2003年,崇左市在广西第十届运动会上共获得6.5枚金牌。2004年,在自治区第五届农运会上共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4枚。2005年,在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枚。同年,成功举办2005年中国东盟女子足球邀请赛,有新加坡、越南、中国,2个队,等4个代表队、运动员100人参赛,是崇左市建市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性体育比赛。
⑸ 崇左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崇左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1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经营和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黄云海
成立时间:2011-12-19
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140000000502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公司地址:崇左市友谊大道南段西侧(市交通运输局内)
⑹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今天法制宣传的在哪个广场
一般做宣传都是在火车站对面的广场,那里人比较多!!
⑺ 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发言稿
建队日的来历: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今年是少先队建队57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