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立秋一起贴秋膘“此习俗有什么意义
”贴秋膘“就是在立秋吃美食,增体重的意思,对身体进行营养的补充。
立秋除了”贴秋膘“这个习俗外,还有其他习俗,比如说啃秋。民间一直有在立秋这天围坐在一起吃西瓜的习俗,因为从前人们认为在立秋过后就不能再吃西瓜了。从专业角度而言,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而西瓜为寒性水果,吃多也容易导致腹泻。
对于南方地区而言,秋天仿佛也从未存在过,通常都是由夏天直接进入冬天。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夏季的时间也不断延长,冬天也没有了以前的寒冷。很多习俗虽然在部分地区仍然有传承和延续,但是还是少了从前的味道。
㈡ 前人到立秋时就有贴秋膘的习俗,这究竟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 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