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非遗界中为什么经常以影片的方式宣传非遗
成本低,受众广,宣传影响力大,既能传播非遗文化又有影片票房收入,一举多得。在文化传播领域,美食文化有《舌尖上的美食》地域文化有《航拍中国》历史文化《国家宝藏》的历史知识剧场都是通过影片或剧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取得较好的收视效果,也为传统文化的盘活寻找生机,成功的经验在非遗文化的传播中同样可以复制。
其次在投报比上,影片只需要如实记录非遗制作过程,加上国家大力扶持与投入,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助力,使得电影能够确保受众基础,在大众了解并逐渐喜爱的过程中,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打下基础。对于小成本影片,甚至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剪辑出一集精美的纪录片,而现在正值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的流量逐年攀升,视频投放的平台也越来越多样,前期的低投入和后期几十万甚至百万人次的播放量,可见影片的宣传方式无疑是最划算的一种手段了。
『贰』 非遗美食有哪些
大家知道在全国各地都会出现一些非遗文化,但是很多人对于非遗美食应该听说的比较少吧。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食。
广东省的小凤饼
小凤饼是广式糕点之一,广州本地人称之为鸡仔饼。对于这道美食可是开始于清代咸丰年间,它是用面团混合猪油以及干果馅料考证而成的。外表非常的松脆,馅料肥软,具备了香、甜、咸等多种滋味儿,是广州人最喜爱的典型之一。
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汉族名菜,从开始到如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对于这道美食,最主要的就是在选择的鸭子上面,而且经过特殊的工艺宰杀,再经过特殊的材料腌制,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讲究的。因此制作出来的白芽口感才会更加的丰富,而且皮薄肉嫩,一点都不会感觉油腻。
『叁』 重庆美食中哪些是非遗项目
重庆非遗的美食其实特别的多,而且在街头巷尾大部分都是可以都吃到的。
一、长寿的血豆腐
2011年,长寿血豆腐制作工艺入选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血豆腐制作历史比较悠久,其做法也比较简单,且利于储藏,而且味道特别咸香,吃起来麻爽可口,可是下酒必备美食。
二、北泉水磨手工面
2009年,北泉水磨手工面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泉水磨手工面起源于明朝的晚期,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面条之一,被称为面中的极品。使用精致的小麦粉和缙云山泉水,搭配麻油,味精,鸡蛋等辅料制成的北泉手工面,入口滑嫩,回过不泥。
三、白市驿板鸭
2011年,白市驿板鸭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等荣誉称号。
白市驿板起源于明朝末年,鸭油亮金黄,棉实耐嚼,有浓郁的腊香味味,且高蛋白、低脂肪。白市驿板鸭的吃法有很多,不管是蒸,煮,炒、爆都可以。
四、合川桃片
2007年,合川桃片传承手工技艺入选首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合川桃片起源于清末时期其做法主要用上等的糯米,核桃仁,白糖等原料加工而成,合川桃片吃起来比较绵柔片薄,而且色泽很洁白,味道甜甜的,有浓郁的核桃味儿。
五、涪陵油醪糟
2011年,涪陵有醪糟传统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涪陵油醪糟源于1799年清嘉庆四年。油醪糟的做法比较讲究,蒸煮的火候一定要不老不嫩,发酵的时间一定要不迟不早。最长的吃法就是油醪糟荷包蛋或者油醪糟蛋花,早餐吃上一碗香甜不腻口,营养丰富的很。
六、城口腊肉
2007年,城口腊肉制作工艺入选重庆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口老腊肉至今都沿袭着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制作工艺比较特殊。熏制好的腊肉用来炒菜辣椒、蒜苔等,味道不仅纯真,营养更是丰富得很。
除此之外,重庆的非遗美食还有很多,像羊角的豆腐干,梁平的张鸭子,荣昌的卤白鹅,北碚的豆花,土沱的麻饼……非遗的美食大达四十多种。
『肆』 有哪些传承百年的非遗食品
糍粑是遗传了百年的非遗食品,自古以来糍粑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吃的一个东西,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家里人一家人都会去打糍粑。
『伍』 “舌尖上的天津”里到底有哪些满满都是特色的“非遗”美食
“舌尖上的天津”里给大家介绍了好几样特色的“非遗”美食,不得不说天津的美食太多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真幸福。尤其是那里的特色美食,久负盛名。
茉莉花茶当属正兴德茶。在天津,提到茶必须提到“正兴德”。正兴德茶馆创建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原名“正兴茶馆”,是天津著名的百年老店。“正兴德”茉莉花茶注重内在品质,而不是外表,具有色泽清亮厚重、口感好、香气浓郁的特点。喝完之后,它令人耳目一新,令人难忘。天津花茶从哪里来?秘密在于配比。
如果大家有幸到了天津,一定要去品尝品尝这些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