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告语,宣传语,歇后语,谚语各一句
广告语:和鞋(谐)一生,走出光辉的前程(卖鞋的)
宣传语:司机一壶酒,亲人两行泪(交通安全宣传)
歇后语:老虎驾辕——谁敢(赶)
谚语: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
2. 古风社团宣传词有哪些
一卷江山一卷画,一折红尘去风华,莫问千年一剑为谁杀,那一壶半凉的茶。一夜楚歌一城塌,一页唐书写不下,莫写长安一曲落杏花,那一骑绝尘的马。是谁高楼深巷问人家,得不到真相谁来答,清寒的雨又为谁落下,旧时的胭脂已哭花。是谁亲筑城墙揽黄花,不问江湖红尘不踏,那一座温暖的古城下,已看不见静坐的他。
3. 对联,广告语
对联
传统文化之一,
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
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内句。
对联对仗工整容,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
上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横批:(2015+D)
诗画知道
广告
即广而告之之意。
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
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
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
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标语
指文字简练、
意义鲜明的宣传、
鼓动口号。
标语是用简短文字
写出的有宣传鼓动
作用的口号。
等
的
拟写
模拟描写,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
就是仿句
4. 金壶丹书文言文翻译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得到一个金壶,就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就像这样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是多么庸俗浅陋,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5. 成语金壶墨汁什么意思
6. 金壶丹书原文及翻译
金壶丹书原文: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所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何鄙也,不亡何待乎?”
白话释义: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得到一个金壶,就打开一看,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就像这样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此文出自春秋·晏婴所写的《晏子春秋》。
写作背景:
晏子,名婴,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他出身世家,年轻时就从政。其父晏弱去世后,他继任齐卿,历仕灵、庄、景三朝,长达五十四年。
晏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智者”,他在世的时候正值齐国不断走向衰落的年代,国君昏聩,权臣把持朝政,外有秦、楚之患,内有天怒人怨之忧。
晏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补天,力挽狂澜,使齐国在诸侯各国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他本人也成为齐国历史上与大政治家管仲并称的声誉。
从《晏子春秋》所反映出来的内容看,它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儒家学说的思想在孔子之前,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划入后起的儒家学派中,不然,晏子就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了。
《晏子春秋》表现出来的近似于墨家思想的尚俭观点,与墨家尚俭的目的、作用也迥然不同,因此也不能把它归入墨家学派中。
我们只能说,《晏子春秋》就是《晏子春秋》,它不属于儒家的思想体系,也与墨家有着本质的区别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7. 关于 金壶丹书(选自《晏子春秋》)
下面是原文和全文翻译:
金壶丹书 原文: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
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
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
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释:1 .纪:春秋时期一个国家
2 发:打开
3 反:翻转
4 闾:里港的大门
翻译:
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里面有一张用红笔写的纸条:“吃鱼不要反复吃,不要乘坐劣马。”
景公说:“有道理!吃鱼不要反复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不要反复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不肖之人在国君身边。”
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行於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怎能不亡国呢?”
“金壶丹书”指锦囊妙计。
(出自《晏子春秋》)
主旨:干什么都不要隐藏,否则干什么都不会成功,将一事无成。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散文著作。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 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 鳋(sao):鱼腥味。 驽马:劣马 。恶:讨厌。何:为什么。
【寓意】
这个故事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大道理不应该空挂在嘴上,而应该亲身去实践
你那句是:吃鱼吃一半,不翻吃另一半,就是要给老百姓留下余地(“鱼”谐音“余”,双关之语),不要竭尽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