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小鱼洞宣传

小鱼洞宣传

发布时间:2021-05-19 21:33:55

1. 小鱼洞镇的抗震救灾


小鱼洞镇中坝村地处龙门山脉,与汶川只有一山之隔。在5.12地震中,中坝村也受灾较重,大量房屋倒塌,大面积山体滑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很多村民显得措手不及。灾后在政府的组织和帮扶下,村民基本物质需求已经满足。但是如何安抚村民的受伤的心灵,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村民间的凝聚力,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种需求,在保护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在AeA的协助下,建立了中坝帐篷文化中心,它是保护区内建立的第一个灾后文化建设中心。
8.0级的大地震袭来——生命在顷刻间消逝,家园刹那成为瓦砾废墟。灾情紧急,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令,举国响应。一场举全国之力的援助行动全面展开。顿时,来自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一齐驰援灾区。分局在高新区党工委和市局党委的号召下,尽全力做好对灾区的援助工作。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安置区的秩序,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将选派一批工作人员赴彭州市小鱼洞镇抗震救灾,协助当地党委政府进行恢复生产、震后重建工作。 针对灾区错综复杂的灾后各项急需开展的工作,张建新没日没夜地及时熟悉情况,宣传政策、化解矛盾,了解太子村受灾情况,协助灾损情况登记、统计工作;帮助清理救济物资发放,维持物资发放的秩序。为了使每一个群众都了解到国家对于灾区的相关政策,张建新顶着烈日、踏着泥泞崎岖的道路,挨家挨户地上门走访,为群众作详细的政策讲解和宣传,并在其临时工作的帐篷里开设群众接待点专门接待灾区群众,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宣讲着已经重复无数次的话语,使受灾群众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了党的政策,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
2008年6月26日彭州小鱼洞镇受灾群众住进新社区6月25日,小鱼洞镇江桥村2组村民刘元礼在大楠社区安置点搬运刚刚分到的新家具。近日,四川彭州市小鱼洞镇江桥、鱼洞、大楠3个村的部分受灾群众陆续搬入大楠社区安置点。由江西省和成都高新区共同援建的大楠社区安置点于6月22日正式落成,社区占地20余亩,建有528间临时住房,并配套有公共卫生间、浴室、厨房、健身器材以及卫生服务站。
8月29日,小鱼洞镇党委邀请镇辖区内驻镇企事业单位、派出所、工商、地税分局、国税分局等主要负责人和老党员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恳谈会。
小鱼洞镇党委、政府向与会人员通报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发展计划以及今后5年经济发展规划,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镇村和干部的工作及镇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6月21日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安置点300户村民搬进新家后,6月26日下午5时,由成都高新区和江西省共同援建的彭州市小鱼洞草坝村安置点按期完工。
当天下午,小鱼洞镇副镇长廖金从江西省萍江市建设局副局长朱天亮手中接过808户居民安置房钥匙。有关方面表示,这意味着在受灾四十多天后草坝村的800余户受灾群众将彻底告别帐篷,入住新居并开始崭新的生活。
此外,成都高新区和江西省援建的红岩镇窝点、龙九与废水泥厂三个安置点共769套过渡安置板房也于同日移交当地政府,三个安置点总共安置受灾群众600余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成都高新区和江西省援建方已经向当地政府移交了过渡安置板房2300余套,总计安置受灾群达2000余户。

2. 小鱼洞镇的文化教育


在文化中心,开展了各种活动: 以村民和孩子为主体。
为了丰富村民和孩子灾后的文化生活,我们特意为村民和孩子安排了一些文娱活动。内容包括:组织看电影电视,如看坝坝电影,看奥运节目,把村民都集中在一起看电影,营造一种氛围,增强村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地震在他们心中造成的阴影;另外也为村民提供一个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 8月3日创办了中坝帐篷文化宣传报,后将改名为小鱼洞文化宣传报。主要是创编小鱼洞镇文化宣传报,为了在小鱼洞镇作一个文化宣传,提高村民的素质和环保意识,也锻炼了中学生,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本小记者站吸纳了小鱼洞镇各村的十几名中学生作为记者站成员,其中设置了一名主编,两名审稿员,一名记者组长,若干记者。每期出版的报纸会张贴到各个村点,让每个村民都能看到,并且反映非常好,村民能够及时了解到村里发生的一些实事新闻。
2008年已经出来三期,这两期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板房、永久性住房建设政策、奥运和环保等,从我们收集的反馈来看,政府领导认为能促进乡村和谐,凝聚民心,鼓励大家生产生计,认为我们报纸不仅会影响整个村,而且会影响整个镇,甚至更广大的范围。观看表演的村民也很多,认为我们小鱼洞镇也有了自己的报纸,并且还是孩子们自己办的。而对于创办文化宣传报的学生来说,也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报纸宗旨:宣传社区文化,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报纸形式及内容:报纸分纸版和电子版两种,暂为A4幅面,分不同的板块,报道社区发生的时事新闻、好人好事,宣传环保,刊登美文欣赏等,每期内容由报社例会讨论确定。
分发范围和形式:报纸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林业、农业、环保部门领导;送保护站站长;送村委书记、村长,有条件可送各村民组长;发关心报纸和社区发展的团体和个人(电子版);报纸在各社区及镇文化中心。

3. 农村土葬幕用混凝土怎样建才美观大方

特别是2015年我市制发了《中共彭州市委办公室 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办法》,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自觉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全市的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群众的殡葬观念有了进一步转变,绿色殡葬、环保殡葬、生态殡葬和文明节俭办丧事的社会共识已逐渐形成;殡葬服务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殡葬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少数地方丧葬陋习依然存在,乱建乱埋时有发生,“青山白化”现象令人堪忧。造成乱埋乱葬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土葬观念在群众中根深蒂固,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退,部分群众对乱埋乱葬、乱建坟头、乱占土地,丧事大操大办等现象习以为常。我们坚持下大力气进行持续治理,出台了《关于开展文明治丧杜绝乱埋乱葬的通知》,开展了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和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推动了全市殡葬改革工作。
小鱼洞镇所有村均属于土葬改革区,村民去世后可选择火化,也可选择土葬。目前,我市的殡葬设施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后小鱼洞镇的村民去世后将进入规划的农村公益性墓地安葬。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小鱼洞镇加强节地生态安葬和殡葬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将逝去的亲属安葬在公益性墓地,达到既满足群众的基本丧葬需求,也不妨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影响旅游等事业的推进,推动全市的殡葬改革工作向绿色、环保、节地生态可持续发展。

4. 小鱼洞镇的社会活动

2008年一支由我校20余名师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校团委的组织和带领下,奔赴“5·12”大地震重灾区――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社区,他们将在那里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服务工作。截至日前,他们举办的“快乐暑期班”已经成功开课,课间和休息时间,小分队还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当地人力资源调查工作。 7月11日上午,“快乐暑期班”举行开班仪式。小鱼洞镇党委书记程勇、彭州市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刘毅、成都市高新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处副处长严闯、共青团彭州市委书记邓尹,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健、副校长黄小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红、校团委书记张晓骞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志愿者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李健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向奋战在小鱼洞的全体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等表示崇高的敬意。李健副书记指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师生切实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是又一次向灾区同胞献爱心的行动,也是我校师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看到灾区板房迅速建造起来,人民的生产生活正逐步恢复,由衷地感到高兴。
李健副书记要求参加实践的我校志愿者要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灾区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希望志愿者门通过“快乐暑期班”不仅向灾区孩子传递知识,还应给他们带来快乐。并且,希望志愿者们实践过后,把小鱼洞镇党员干部的优良品质带回去,把灾区人民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带回去,把小朋友可爱的笑脸带回去;希望实践活动增强学校与小鱼洞的友谊。

5. 彭州市小鱼洞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提高广大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防灾避灾能力,检验《彭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用效果及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抢险救灾体系,磨合应急救援队伍,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能力,制定本演习方案。

一、演练场景

地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的前山地带,断裂和褶皱相当发育,岩石很破碎,崩塌、滑坡、泥石流为该镇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尤其“5·12”特大地震后,境内的地质灾害活动较为频繁,后坝泥石流,在暴雨时,如发生泥石流,将严重威胁148户42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练时间

演练定于2013年5月30日,14:00—14:30报到,15:00演练正式开始。

三、演练地点

小鱼洞镇中坝村5组后坝泥石流隐患点。

四、演练内容

模拟预警后提前转移,按照《彭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监测预警、迅速动员,在灾害发生前,实施紧急和有序转移、转移后群众生活安排的全过程,具体程序为:

(1)本次演练假设为彭州市气象局和彭州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的四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四级(预警级),24小时之内,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日降雨量大于100~250毫米,过程降雨130~180毫米。

(2)收到预警后,镇包点包片干部迅速赶到相关点位,监测人员立即进入隐患点巡查,动员组织群众转移。

(3)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分管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并实时启动《彭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及时启动《群众转移预案》,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让到安全地带。

(4)组织群众预警避险:转移方式为群众在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的引领下自主转移和镇政府,村委会的应急运输车辆统一组织转移,转移原则为先老人、伤残、小孩、妇女后壮年;转移到避险安置地点为陈丽、王建友农家乐,路程约600米,车程约2分钟。

(5)突发事件处置:①有1户2人返居,接到情况后,小鱼洞镇群众搜救组迅速出动,搜寻并带离群众。②暴雨致房屋垮塌,2名群众被困,矿山救护大队出动搜寻及救援房屋垮塌被困人员。

(6)人员安置,卫生院在临时安置点设立临时医疗场所,防疫站对安置点的卫生防疫。

(7)演练点评,所有参演单位和个人到指挥部参加演练点评,并由国土局发放地质灾害宣传手册。

五、演练参加人员

11个地质灾害易发镇(龙门山镇、白鹿镇、小鱼洞镇、通济镇、磁峰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新兴镇、桂花镇、丽春镇、红岩镇)的分管镇长和具体从事地质灾害的工作人员,有关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应急办、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办、市工信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消防大队、市气象局、市移动公司、市电信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力公司)的分管领导。

六、演练工作事项

1.市政府办

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的会务和相关协调,签到地点:中坝村5组后坝泥石流隐患点。(市政府办1人、市国土资源局2人)。

2.市公安局

负责警戒、交通管制以及强行带离不愿意转移的群众,人员20人。交通管制时间:14:55到演练结束。交通管制地点:通达化工—中坝村安置点—应急避险场所道路。

3.市国土资源局

负责应急小分队10人,配合2名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

4.市水务局

负责组织4人进行水情调查。

5.市消防大队

负责组织消防战士10人准时集结到位。

6.市安监局

负责组织矿山救护队10人到演练现场搜巡。

7.市卫生局

组织出动120救护车1辆,负责设置临时医疗场所和卫生防疫工作。

8.市民政局

负责准备帐篷2顶,将小鱼洞镇政府准备的方便面100桶、矿泉水200瓶放在转移安置场所:陈丽农家乐。

9.小鱼洞镇

负责会场布置以及群众转移工作。(中坝5组→陈丽、王建友农家乐)

10.市委宣传部

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和相关新闻单位的联络协调工作。摄像设备至少3组,其中指挥部和避险场所各1组、演练路线至少1组。

七、车辆停放位置

(1)演练指挥部车辆停放于中山路,沿路顺向停放。

(2)演练应急救援工作车辆停放于安置点篮球场(演练指挥部)对面。具体含市公安局警车、市消防大队消防车、市安监局矿山救护大队救援车、市卫生局120车辆、市国土资源局应急车、市水务局应急车、市民政局应急车。

(3)各镇观摩人员车辆停放于通达化工厂侧门村道,沿路顺向停放。

八、具体筹备工作分工

(1)事故勘察车接洽、医疗救护车、物资筹备、上级领导接待 〔负责人:政府办、国土局〕

(2)防灾制服等事先发放 〔负责人:小鱼洞镇〕

(3)演练两幅宣传横幅悬挂 〔负责人:国土局〕

(4)现场音响及会场布置 〔负责人:小鱼洞镇〕

(5)宣传展板布置 〔负责人:国土局〕

(6)摄像摄影器材准备及实施 〔负责人:电视台〕

(7)信息通报及进程反馈 〔负责人:国土局、电视台〕

九、演练脚本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6.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14日,救援人员在映秀镇抢救一名中学生,旁边是她焦急的母亲。新华社发
14日中午12时30分,首批由汶川映秀镇救出的30名伤员被直升机送到成都,抵达凤凰山机场后,30名伤员被15辆救护车迅速运送到华西医院。与此同时,还有伤者陆陆续续被送来。川大华西医院统战宣传部部长廖志林表示,川大华西医院已经腾出450张床位,接受转来的危重人员。
“我们终于看见直升机了”
在抢救室里,记者见到了从汶川映秀镇送来的伤者于卉,当时,她正在户外,“最多两秒种,我就被埋了。
当时我以为自己死了,我掐了掐脸,还有点感觉,我睁开眼,发现前面有很多石碴,我挣扎着往前爬,一边爬,一边刨开周围的东西,大约10分钟后,我爬出去了,但也没有力气了。过了一会,我觉得有人在拉我。啊!我有救了,不过,我已经没力气睁眼了。”
就读于映秀镇旋口中学的17岁学生姜东梅说,地震时,她脑海里一片空白,眼前一黑就被埋进土里,她凭借自己顽强的求生意识慢慢爬出了土堆。“我爬出来之后,看见不远处有几个同学还被埋着,但我确实没有力气再去帮他们了,我倒在了地上。”她是被一个没有受伤的同学背出来的,之后,他们在没有受伤的老师组织下,跑到了附近的山上。
姜东梅说,他们这两天都在山上躲着,“健康的人就回到镇上去挖土堆里被掩埋的食物和饮水,老师和同学照顾完伤员后,不停地跑回去从废墟里救同学。昨天中午,我们听到天上‘嗡、嗡、嗡’的声音,我们终于看见直升机了……”
“不怕,你已经得救了!”
急诊室外,守候着不少焦急的市民,只要看到任何一个从灾区送来的伤者,都会立刻扑过去询问,“你们是哪里来的?是不是汶川出来的,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这些市民的家人都住在汶川,从地震那天起,他们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你们知不知道映秀电厂的情况?我爸爸李世田12日还在那儿上班!”在成都工作的李薇和妈妈一起,在医院急诊室问了很多来自汶川的伤员,但都没有人认识李世田。有一个伤者告诉了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映秀的电厂好像已经被夷为平地了。“我哥哥也在映秀电厂!”现场一位叫刘占川的女士找到李薇,原来,她哥哥刘占峰和李薇的父亲是同事。三人哭成一团,哽咽中,她们互留电话,约定有消息一定互通。
被送往华西医院的伤者中有一位怀孕5个多月的孕妇,早已守候在急救大厅门口的医护人员跑步推来轮椅,拍拍她的肩,关切地说,“不怕,你已经得救了!”孕妇泪流满面,摸着隆起的肚子,眼里满是祈求,“医生,肚里的孩子已经不动了,救救我们。”简短安慰过后,医护人员跑步把她送往妇产科检查。
深爱的人死去,他们还在刨
“老公,我们母女平安,你在哪儿啊!”同样从汶川映秀被解救的金晓娟,十分担心丈夫段勇的安危。事发时,段勇还在成都,想到妻女还在卧龙,段勇曾对成都的朋友说,“就是走路,也要走到汶川救他们。”
说起获救的一刻,金晓娟很是感动,“当时我们和另外几个女的被埋了,是她们的丈夫救我和女儿出来的,但是她们的妻子已经死了。”金晓娟哽咽着说,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已经死去,但他们一边大声哭喊,一边继续用满是鲜血的手刨开废墟,救出了更多的人。据介绍,截至昨晚7时,昨日接收到来自震中的伤员已达100人。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都在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所有医生和明红梅一样,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大雨在不断地下,一些老人、小孩因为淋雨已经感冒、发烧、咳嗽,一些伤员的伤口开始感染;卧龙镇夹在两山之间,一旦出现滑坡,所有人都没救了!”
明红梅说,她想随下一班直升机回去,“我想把希望给他们带回去!”

7. 春节成都旅游路线有哪些春节成都有哪些特殊活动》

成都武侯祠有三国主题的庙会
文殊坊,青羊宫也有庙会
熊猫基地有熊猫嘉年华
塔子山公园有灯会
欢乐谷有各国风俗游园会
我大概知道这些

阅读全文

与小鱼洞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暑期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102
地区性汽车的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610
教室亲子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84
培训计划编制工作方案 浏览:26
最新新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86
美容院双十一促销方案 浏览:987
日威电器促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25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 浏览:517
2018年学校提高培训的方案 浏览:422
河北省执法局安全生产培训方案 浏览:267
自考电子商务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浏览:941
班级晨会策划方案 浏览:204
高中主题班会策划方案流程 浏览:546
营口家装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103
东北财经电子商务 浏览:484
2018小学寒假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816
义务教育法培训方案 浏览:243
统战部制度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445
服装公司国际商务会议策划方案 浏览:529
餐厅年夜饭推广方案 浏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