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本节课的学校, 谈谈你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认识
(1)提高对营养与食品 卫生学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大量存 在。但有些疾病,如大部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大多数是 人们长期不注意自己的饮食造成的。所以加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教 育,提高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的重 要保证。
(2)加强国民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因为营养与 食品卫生学知识是国民的知识结构中最适用、用得最广泛的科学知识。 对它的掌握、重视的程度是直接影响我国国民整体的健康程度和生活质 量以及平均寿命,所以要经常对全民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知识和食品 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安排食品营养 卫生知识的课程,要像扫盲、普法教育一样对待全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知识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食品安全的科普教育。另一方面, 要在要在大专院校开设食品生产和管理技术专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 才来逐步替换现在的只经过简单操作培训、而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和食品 安全法教育的人员。同时,要不断地利用广播电视及报刊大力宣传食品 营养卫生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素质,为保证我国食品安全打 下坚实的基础。
2. 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如何进行科普教育
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宣传、教育、新闻等单位必须要密切配合,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政府和有关部门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所取得的成效,宣传其加强食品监管、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决心和信心以取得大众的支持;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同时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让普通老百姓都掌握食品安全的相关基本知识,对公众进行食品科普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有选择的曝光食品安全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从而引导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3. 劣质产品安全隐患大,该如何整治
行政管理部门和卫生安全部门应加大重视,每隔相应的时间应对食品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标准。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社会,甚至国家,我觉得都应该高度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食品安全问题。针对劣质产品的问题,食品安全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需加大措施,尽量的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安全问题。同时,一旦发现劣质产品,应该立即销毁以及对该商家做出相应的惩罚。做任何问题时都应考虑周全,防止不必要的事情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应得到广大人民的高度重视。
4. 求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小论文结构
先提出你的论点 多为肯定的 再举例证明 总结出好处
5. 科普知识竞赛题答案+答案
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汇编
1、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是什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和整治工作。
3、政府主要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质量技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的主要职能部门;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
4、我国首批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行业是哪些?
肉类、粮食、儿童食品3个行业。
5、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区域范围明确,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
6、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主体是什么?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主体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主体是一切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且其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
7、“QS”主要包括哪三项内容?
第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第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制度
8、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原辅料有哪些要求?
食品生产加工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用原辅料生产食品。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9、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醋产品包括哪些?
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醋精不纳入发证范围。
10、国家规定的禁止进境物有哪些?
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物尸体和土壤 。
11、食品标签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
12、限期使用的产品必须标明哪些内容?
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13、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由哪个部门主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对保健食品的审批。
14、出现哪些情形,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被收回?
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被撤销的;保健食品被国家有关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的;广告复审不合格的。
15、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中事故是怎样分级的?
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16、怎么确认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7、目前,国家国家质检总局共对多少类食品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
28类。分别为老5类: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新10类: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新13类: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18、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是哪些?
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19、劣质儿童食品中化学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是劣质儿童食品中化学污染的主要问题。
20、“三无”食品是指什么?
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食品。
21、妨碍青少年发育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不定时定量进食,偏食,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迷恋快餐食品,滥服补药。
22、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铅、汞、镉。
23、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列哪种文字标识?
中文。
24、世界公认的食品中三大致癌物质是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
苯并芘、硝胺和黄曲霉毒素都是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其中,苯并芘的污染主要发生在烟熏和烘烤食品中,某些洋快餐如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等煎炸食品中也存在苯并芘;硝胺则主要来自于肉类及其制品添加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发霉的玉米中。
25、不安全食品中的“四大杀手”是哪些?
吊白块、双氧水、甲醛和硫磺。
26、科学喝奶方法?
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以每天早、晚为宜。
27、2003年安徽阜阳出现的部分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形成的“大头娃娃”的患病原因主要是什么?
奶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严重不足;奶粉中微量元素钙、铁、锌含量极低;产品标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
28、市场上的问题水果你知道吗?
市场上的问题水果主要有激素草莓、打蜡苹果、硫磺香蕉、有毒西瓜、变色葡萄、毒桂圆等。
29、孩子缺乏铁可能导致什么疾病?
贫血。
30、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安全食品等标志是什么?
6. 幼儿园早餐养成教育简报
为了抄加强我园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全面提升我园办园质量,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县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园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0xx年6月17日至6月22日,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食品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安全工作重中之重,没有了食品安全,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安全工作,更谈不上教育教学,更谈不上提升办园水平,为此我们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观看了食品安全的光碟,还利用黑板报、家园联系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了广泛生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活动中我园专门对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了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规范了各种管理和操作程序。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还开展了饮食营养、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处理等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专题讨论,让广大师生养成了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了广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7.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防灾减灾,健康讲座是科普知识吗
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项目一般包括:①定义或性状描述;②感官指标;③理化指标;④微生物指标;⑤检验方法。
食品卫生标准包括卫生质量标准、卫生管理办法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三方面内容。
1.卫生质量标准
各类食品由于本身性质不同,生产加工工艺和生产、运输、销售、贮存的条件不同,受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不同,以及消费者进食频度和数量不同,因此,不同的食品应有不同的卫生指标和要求。食品卫生标准中所采用的具有卫生学意义的指标一般可分为以下6类:
(1)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指标:包括致病性微生物与毒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黄曲霉菌毒素)、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砷、铅、汞、苯并(a)芘]、放射性污染物等。
对这类指标的制订必须有高度可靠的流行病学、卫生学以及毒理学方面的资料与科学基础,制定其在食品中的最高允许量,才能确保人体健康。
(2)对人体有一定威胁或危险意义的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食品某些感观性状发生变化的指标。如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增加,提示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一般说来,菌落总数的多少并不预示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害程度,但却反映了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如菌落总数升高时,提示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有较重的微生物污染源,食品的热加工或其他消毒工艺不彻底,食品的冷却与贮藏过程不合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缺乏有效的卫生管理。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变化与存在某些有害因素有联系。因此,严格掌握这些指标,对促进食品卫生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间接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包括水分、含氮化合物、挥发性盐基氮、酸值等。这些指标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一般质量指标,但可预示食品卫生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而不能忽视它们对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如食品中水分的高低对人体健康不会构成危害,但水分是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水分越高,食品中的细菌越易生长繁殖,食品也就越易腐败变质;奶粉中水分越高,预示着结块、溶解度下降,易引起食后消化功能紊乱;油脂中水分高,不易贮存,可造成油脂酸败。因此,这类指标对控制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质量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4)商品质量指标:有些食品的规格质量指标与食品卫生质量无直接关系,但又往往难以截然分开。例如酒类中的乙醇含量、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食盐中的氯化钠含量、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含量等,这些指标不仅反应了食品的纯度、质量,也说明卫生状况。如乙醇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可协助评价防腐作用;氯化钠含量、谷氨酸钠含量可以协助判断食品有无掺假、掺杂,对促进食品卫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5)营养质量指标: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另外,也有用于评价食品营养质量的其他指标,如能量、氨基酸评分、蛋白质有效利用率等。目前我国的卫生标准中营养质量指标尚较少,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质量的认识和需要也随之不断提高。所以,在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中,应加快制定食品的营养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6)保健功能指标:我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都对保健食品做出了原则性的技术要求,但尚需针对保健食品的产品类别和特点进一步规定每类保健食品应符合的保健功能指标。否则,不能科学、合理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保健食品进行功能质量的监督监测。在制定保健功能指标时,除了规定功能因子应发挥功效作用的最低含量,同时还应根据有关安全方面的研究和评价结果,规定最高限量。保健食品的含义与要求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已于1997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管理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
2.卫生管理办法标准
卫生管理办法是食品卫生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针对工艺过程和工艺条件,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达到卫生指标要求的措施。它包括生产、销售、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卫生条件和必须执行的卫生措施。
3.检验方法标准
在制订食品卫生标准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制订与卫生标准配套的检验方法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食品卫生标准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我国目前国标检验方法有:“食品卫生理化学检验方法”、“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食品中营养素检验方法”、“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