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应对图书馆占座现象
高校图书馆随着自习功能的强化,自习“占座”问题非常严重。经常出现被占的座位长时间没有人使用,导致许多的同学不得不选择其他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说这是学校的失误,没有提供足够的座位,因为一个座位的真正使用率的确很低。占座现象如何能够合理得到遏制,构建和谐美丽的图书馆。为了探求解决大学生图书馆自习室占座的方法,分析了形成大学生图书馆自习室占座现象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相关建议,即学校应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大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占座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已经造成公共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激化了学生、图书馆和学校之间的矛盾。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的,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也是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因此,要顺应潮流,不断完善图书馆管理。
⑵ 不准图书馆自习室占位的策划书
期末考试在即,图书馆自习室较往日更加"热闹"和"喧嚣",磁力泵为求得一个宝贵的座位,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奔入权教室加入"占座大军"行列。针对此现象,真空泵图书馆本着资源共享、利益均等的原则明确表示反对。为坚决杜绝占位现象,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将继续对8楼自习室进行定时清理。理由如下: 一、资源稀缺的同时存在着资源的浪费行为实属不该。当你占位的时候,请同学们设身处地的不仿想想其他同学望座兴叹的那种失望的感觉,盲板阀这种感觉你难道没经历过吗?所以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确实做到:轻轻的我走了,平衡阀带走了桌上的东西,把空间留给更需要它的人;二、图书馆的书任你“摆布”和“蹂躏”实属不该。当同学们把图书馆的一本本崭新的书潇洒地充当“占位”的牺牲品时,化工泵你是否想过,公共资源的保护难道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份内之事吗?
⑶ 怎么看待图书馆的占座现象
首先表明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太好,如果是占了座很快就会来图书馆学习的话,这种情况还可以忍受,如果是占了座又不来学习的话就不能忍了。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我所在的学校之前也经常有很多同学长时间占座的,也有很多拿一张纸占座的,后来经过很多学生的反映之后,图书馆的老师们就规定占座可以,但是如果时间超过了三个小时的话,图书馆的值班人员就会帮忙将其清理掉,同时如果有什么书本之类的东西,想要那会的话就需要该同学带上自己的学生证到图书馆值班处自行领取。
⑷ 图书馆占座服务项目名称
基本出发点:强化占座对于起源优化配置所起到的作用,淡化并管制因占座带来的道德和资源浪费问题,将至归咎于方法使用不合理。
1)首先,概念上,双发都应承认图书馆作为一种资源的稀缺性,而占座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占而不座”,类似于经济领域中的一种“预定”行为,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提前宣示自己对该资源的所有或使用权,对于稀缺资源这种行为不仅不会造成浪费,反而能提供利用频次和效率;
2)从学校的角度说,允许占座是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我们的市场中允许预定火车票、预定餐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监管运营体制之内的,有效的占座监管和运营,能让图书馆的座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低利用;
3)从个人的角度上说,占座也未大家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⑸ 如何有效解决图书馆占座问题
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非要用心理学来分析,人都是自私的,你也就只能指望撞大运遇到一个特别大公无私的人,否则只能接受两个结果,第一被人继续占座,第二被复杂的排队系统继续麻烦。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极其没有效率,时间成本极高,也无法删选出真正的需求者。这个问题的其实是一个资源分配问题,座位有限。大家都想要,怎么分?收费啊。一个座位定个价,过滤需求。多简单。出点小钱,就能自由地使用一个位子,不用早起,不用和别人争论,不用定点刷卡,不用担心拉屎时间过长,中午饭想吃多久就吃多久。我曾经问过一些学生让他们在付费和排队之间做出选择,他们的选择基本上反而是付费。原来有一个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单独的卡座,收些费用,结果被一些不愿出钱的学生投诉。结果自然图书馆迫于压力拆除卡座,最后受害的是谁?还是那些愿意付费使用的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对座位有强烈需求的人,敢于为自己的付出买单。告状的学生满足了仅仅就是不平衡的心理,座位呢还是没有。当资源具有有稀缺性时,价格是最好的调节工具。收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控制需求。否则图书馆就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功能,对每一个读者边际效益极低。经济问题你非要用道德去解决,结果就只能是越解决越糟糕。现在更可怕的趋势是,图书馆自己都不敢去收费,庸众把无限的道德责任附加在图书馆身上,这种道德枷锁捆住了图书馆,也囚禁了读者自己。
⑹ 如何看待学校图书馆里占座的现象
有些就真的是为了朋友室友占座然后一起学习
这样的还是可以理解的
⑺ 你觉得图书馆占座问题该如何解决
每次图书馆出现占座的行为,就应该找一些专门的管理人员,把他们占座的东西收走,并且予以警告。
⑻ 大学生占座调查报告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⑼ 图书馆占座现象的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占座”现象在大学校园内非常普遍,无论是教室、自习室还是图书馆都有学生早
早的等候,希望抢到一个满意的座位。本文希望通过对占座现象的分析,究其原因,并找到合适的对策,以缓解因“占座”带来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提高座位这一资源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占座、资源配置、成本与收益、对策 一. 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现状
现在,很多学生并不选择需要看书的时机去占座位,因为那时占不到座位的几率很大,他们往往选择提前占座,将物品放在座位上以示“主权”,随后离开,在需要看书时再回来。这就使得其他需要当下看书的同学没有座位可坐。举一个例子,假如A同学下午有空,打算去图书馆看书,为了早占先机,上午便将书本放在座位上,尽管下午姗姗来迟,却可以拥有自习的座位,而那些上午需要自习的同学,例如B早已被占座者的书本拒之门外。
对于先到者B来说,当他看到桌上放着书本却没有人时,往往有两个选择:一是挪开书本,径自坐下;二是避而远之,重新找座位。在我们生活中,同学们往往选择第二种。从经济学角度看,选择第一种的成本往往高于受益。首先,我们无法确定A是暂时离开还是很长时间后才回来,这就存在博弈的风险。如果很长时间才回来,那么选择坐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A只是因事暂时离开,等到回来时,发现自己的座位被人所占,那么争执在所难免,严重的甚至发生拳脚之战。这样一来,对B来说既浪费了时间,有影响了心情,也会给周围的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个人的形象也会受损(毕竟是自己占他人的座位在先)。这种选择需要付出的成本较受益来说实在太大,倒不如重新找一个座位。当然也有可能B坐下后A不与之争吵,另寻座位,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这也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博弈,结果不能确定,如果B愿意承担博弈带来的风险,那么选择坐下也是可以的。
当B经历了多次因他人占座而找不到自习的座位,无法享受学校提供的资源时,作为理性人的B不禁会思考:不占座就意味着处于劣势,既然如此,为何我不选择占座呢?于是一个个不占座者慢慢加入占座者的行列,以往“自习者得座”的规则被打破,“占座者得座”的规则开始生效。这样一来,我们往往会发现,自习室或图书馆的座位上放满了用于占座的书包、书本、水杯······而真正坐在座位上自习的人却很少,想要自习的人找不到座位,失意而归。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占座”现象出现的原因
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盛行“占座之风”,拿南师大来说,南师大图书馆的占座现象一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件且屡次被登上报纸,正值考试旺季,图书馆开门前,排队的人群便宛如一条长龙从图书馆门口蜿蜒到校门口,即使寒冬腊月也不例外。我不禁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们甘愿排如此长的时间只为找到一个座位呢?这到底值还是不值呢? (一) 供求分析
占座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座位这一资源的短缺。学校提供的用于自习的座位是有限的,加上很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却没有提供更多的供自习使用的资源,使得自习场所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平时,这种短缺并不明显,供需基本能够达到平衡,甚至有时也会出现供大于需的情况,此时,我们不用为无处自习而发愁。但是一旦到了考试时期,尤其是期末考试,这种资源的不足便立刻显现,供远远小于求。如果按照市场的价格机制,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上升,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供需的平衡,可是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却是公共的、免费的,无法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于是便会出现学生争先恐后,想尽办法占座的现象。 (二) 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当我们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时,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本身不涉及道德问题,一项制度的制定如果能够满足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即实现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即使一项合理制度。“占座”现象同样如此,当“占座”得到的收益大于甚至远大于付出的成本,能够实现理性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时,它便成为一种合理的、为人追捧的做法。
从“占座”需付出的成本来看,首先,你需要牺牲早上宝贵的睡眠时间,来回路程奔波也会耗费你的体力。如果在教室或图书馆开门前就在等候,那么还需花费一定的时间以及耐心(如果是冬天,还要忍受严寒)。当你进入自习室,放下书包或书本离开后,用来占座的物品可能会被图书管理员收走,你需要话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更严重些,可能会丢失。再者,一旦占了座却不在此地自习是时,会因夺走他人自习位置而遭到非议,形象会受损,自己内心也会过意不去。
从“占座”得到的收益来看,首先,你可以充分享受学校提供的资源,获得一个安静和舒适(夏天可以享受冷气,冬天可以享受暖气)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再者,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座位,避免人多时找座位多花人力、时间,产生精神焦虑,影响心情。最后,你可以在占座时顺便帮同学占座或者把座位转让给朋友,得到一定的人情分。
而上述的机会成本,当你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它们时完全可以被压缩到很小,甚至为负值——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路程奔波可以锻炼身体;物品被收走或丢失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换一些不需要的物品来占座(例如过期的报纸等)就更无关紧要了。这么看来,你为占座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很小的,而得到的收益却大得多,那么占座无疑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从管理学的角度说这可以说是效果与效率的结合,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实现了最优选择。
(三) 博弈论角度分析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博弈论研究的是每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占座是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的运用:如果别人不占座,你自己占座,那么你不会吃亏,因为你抢到了稀缺资源;如果别人占座,那你更需要占座了,否则你就没地方自习,吃亏了。所以,每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占座。这里指的最优是指经济学定义的理性人的选择最优,不代表在现实生活中最优。因为在现实中,还有道德和未来利益的约束。
三. “占座”现象的对策讨论
虽说“占座”行为对于占座者来说收益大于成本,但是对于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说却是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些合理的措施,既能够是学生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又能够尽量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先,需要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占座的根本原因在于座位不够,资源稀缺。因此,学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要考虑加大资金投入,扩建校园,改善学习条件,也就是“把蛋糕做大一点”。
再者,学校需加强宣传教育。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占座”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占座在大学生中已成为一种共识,宣传期一过,可能又会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又或者采取定期清除的方法,这些目前高校较多采用的方式。每隔一段时间,有专人对图书馆阅览室的占座物品进行清理,终止占座行为。这种方法能防止长期占座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占座现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也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物品的保存与认领也存在问题。
关于占座现象提出的对策,还有引入价格机制、采用现代化技术、强制约束、临时使用、号码牌法等多种措施,但是这些方法也都存在局限,或因技术条件无法实现,或因人力财力
无法满足。总之,寻找占座对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力求找到最适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 龚里,校园占座现象及其治理方法的经济学分析——一个资源配置中恶性竞争模型的案例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2期
2. 谢思全、陆照坤,关于占座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学家茶座,2002年第2期 3. 魏泰,校园占座现象的实证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21期
4. 张亚宏,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