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推广应用照照片装配式建筑方面有哪些举措
1. 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 梯,预制梁/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 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2016年7月5日住建部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名单》并公布了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建设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名单;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重点区域、未来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标、重点发展城市进行了明确。
2. 止水节建设部发过推广文件吗
这个是完全可以的,我们知道确实是发过这一类的文件的。
3. 建设部新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作用
作用一般,都不是顶级的科技,很多工程早已在使用。
4. 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政管委,首都规划委员会、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制定了《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零零二年九月六日
5. 建设部对施工企业推广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有哪四个方面要求
按照建设部的总体要求,在山东省建设厅、建管局的指导下,青岛市建委从2005年3月份开始,借鉴现代工业管理的成熟理念和经验,以“人本化、秩序化、程序化、数字化”管理为目标,决定利用三年的时间,使全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管理。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市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了初步成效。
一、以安全教育为先导,实现安全管理人本化
(一)实现职工夜校制度化。建筑工人中农民工占了绝大部分。为保护弱势群体,将工地变成工人之家,我们把开办职工夜校作为标准化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团市委、安监局、卫生局、公安局等8部门联合创办了建筑工地职工夜校。各部门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劳动技能及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等方面的综合培训。目前,我市职工夜校的举办,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凡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都按照标准化安全管理的要求,开办了职工夜校。农民工在我市务工期间,不但得到了一定经济报酬,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综合素质。
(二)安全教育通俗化。建筑工人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差,是当前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采用单纯的理论说教,往往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一些新颖、活泼、生动的教育形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市建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行制作《安全就是生命》VCD教育片3000余盘,免费发给各施工现场,作为对工人安全教育的必学内容。教育片全部选用现场的真实镜头,采用通俗、活泼、诙谐的语言,突出局部、细部的具体标准,通过工人正反两方面的实际操作演示,直观地讲授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知识,讲解哪些是正确的做法,哪些是错误的做法,使工人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效良好。
(三)安全警示人性化。以往到施工现场,看到的大都是“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违章操作”等硬性安全警示标语。实施标准化安全管理后,施工现场全部是“工地是个大家庭,工友合力保太平”、“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处处安”等既有哲理,又有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用语。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用语使工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容易从心灵上引起触动,起到更好的安全警示作用。同时,为确保防护用品佩戴标准化、自我警示教育标准化,在施工现场工作区设置了安全警示镜和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佩戴示意图,并有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纠正。
从2005年开始,我市为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配发了统一标准的桔黄色工作服和安全帽,此举既起到督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到位履行职责的作用,又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安全巡查时,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二、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实现场容场貌秩序化
(一)强化文明施工标准化体系建设。长期以来,关于文明施工方面的标准、要求和处罚等,一直没有系统、完善的、细致的法律依据和具体规范。我市制定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对现场的施工围挡、场容场貌、临建设施、卫生管理和环境管理等,都做出了明确的标准、规定,并强化了细节、局部的要求。为配合标准化工地的推进工作,我市今年出台了《青岛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若干规定》,为标准化工地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强化临建设施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我们联合科研部门,主持开发了具有标准模数、可装配的临建设施系列产品,和12类工具化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制定了施工现场临建房屋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从2005年开始,在全市施工现场全面推广,凡是新开工工程的临建设施,一律采用具有保温、安全、美观性能的装配式彩钢活动房,围挡墙一律采用彩钢板围挡。通过设施的标准化,一方面使施工现场达到整齐划一、规范有序,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保证了安全,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建设施安装使用的周转次数,降低了临建设施的成本,尤其是避免了使用砖砌临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使建筑施工向循环经济跨越。通过以上措施,建筑工地外观形象有了极大改观,标准化管理成为青岛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亮点。
三、以制度化、规范化为手段,实行管理程序化
(一)全面实行安全管理“从零工作法”。为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全过程、全方位的受控,我们实行了建筑安全“从零工作法”,对管理人员、各类操作人员每天的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起各级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以及安全管理质量的评价体系,要求相关人员对相关事项每天按照";布置、检查、整改、验收、总结";的封闭链式程序进行工作。项目经理、安全员及监理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必须每天记录“从零工作法”日志,坚持安全生产每天从零开始,及时消除隐患,改进工作,确保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防护“零”隐患、安全生产“零”事故。
(二)全面实行计分考核制度。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对企业的行为管理,对需要重点监管的环节、工作标准和各方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确保落实,在前几年对项目经理计分考核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对施工监理企业及项目经理和工程总监进行全面计分考核。凡是年度内累计扣分达到相应分数的,分别予以强化教育培训、全市通报批评、限期承接工程、降低资质等级、取消职业资格等处理,并通过建管信息网进行曝光。通过这一制度,落实了施工、监理两类企业的责任,调动了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两个现场管理关键人物的积极性,从而使各项工作责任得到切实落实。
四、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监控手段数字化
(一)推广使用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规定,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计算机,使用“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将现场的安全生产、工程监理、队伍管理等情况,及时、完整、真实地记录在案,并与政府主管部门联接。通过这一系统,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可以及时掌握现场管理信息,实行差异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能。
(二)实施视频远程管理。我们要求,单位工程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并通过互联网与市监控中心联网。通过这一系统主管部门、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可对现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不间断、全方位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我们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市所有工程纳入监控范围,以从根本上解决主管部门监管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整合信息管理平台。为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监管效能,实现从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的跨越,我们于2005年下半年开发了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将施工现场的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塔吊管理系统、企业考核系统等全部整合到一起,将所有在建工程以动态图像方式形象、直观、精确地定位在电子地图上,可以及时掌握工程的分布、进度以及企业的管理动态等信息,为主管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已在全市全面推开,安全形势持续改观。2005年全市杜绝了2人以上的安全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控制在2.5以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部、省的统一部署,不断查找缺陷,坚持创新改进,将我市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6. 2017年建设部关于电子招标什么时候实行
关于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2017年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委(经委)、通信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水利(务)厅(局)、商务厅(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机构、各地区铁路监管局,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为做好《“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发改法规[2017]35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贯彻实施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国务院有关部门2017年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前还有部门省份未按《行动方案》要求报送本地区工作方案。请尚未报送工作方案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抓紧牵头建立本地区推动落实《行动方案》协调工作机制,制定本地区未来三年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的行动目标和具体工作方案,并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2017年工作考虑,制定本地区2017年度工作要点,明确责任部门、考核指标和相关进度要求。各省(区、市)牵头落实部门应当于2017年6月底前,将本地区整体工作方案、2017年工作要点,以及责任部门和联系人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
二、各省(区、市)有关部门应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安排本地区2017年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工作要点:一是打破本地区限制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市场壁垒和制度壁垒,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交易平台。二是加快建设本地区统一的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或由符合要求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承担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在2017年底,实现本行政区域内电子招标采购活动有可供使用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在2017年底前抓紧搭建电子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平台,或在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上开辟行政监督通道,满足本地区在线监管需要。四是加强本地区内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数据共享。
三、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行动方案》和本地区工作方案的落实。各省(区、市)牵头落实部门应当于12月底前,将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指导,组织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第三方评估,对推进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单位予以通报督促。
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科技成果推广
归口管理行业建设科技成果评估工作,负责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评审、发布;组织建设部“技术公告”的编制和实施;组织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发布;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和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展新型房屋建筑结构体系技术、新型建材和管道工程应用技术、环卫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组织开展建设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交流、人才培训和咨询等技术服务;编辑发行《建设科技》杂志。
8. 为什么建设部颁发的推广证书公章不一致
www.cin.gov.cn/zcfg/jswj/qt/200903/P020090311539385312968.doc 这是建设部网站上的2008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目录
你可以上建设部网站查询你想要查询你想要查询真伪的推广项目证书上对应年份的推广目录,以确定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