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好农产品和生鲜类电子商务
做农产品合生鲜类的电子商务时,注意一下几点即可:
1、我们知道,农产品专和生鲜类的产品。由于自属身性质的不同,其保质期比较短。所以物流是一个问题。在物流的选择上,要注意时效和运输的方法技巧,避免产品碰撞腐坏。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配送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产品原质量再好,客户收到的也将是有质量问题的商品。
2、因为是电子商务,所以,顾客直接面对的是网上的图片。这就要求商家在图片的处理上和拍摄上注意手法技巧,做到图片的完整展示。
3、农产品、生鲜做到质量让人放心,经的住检验
·······后续的进行补充
2. 什么因素的发生会影响生鲜农产品的营销模式
冷冻天气的发生会影响生鲜农产品的影响。除了天气就是货物本身的保鲜期限。
3. 生鲜电商和农产品电商有区别吗
生鲜电商和来农产品电商最本质源的区别就是卖的东西不同。
生鲜电商:指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生鲜肉类等。生鲜电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趋势而发展。
农产品电商:指与个体户或超市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农副产品,如粮油调味、休闲食品、食品粗粮等。
4. 易果生鲜与京东生鲜同为农产品电商,模式有何异同点
模式一:B2C专业化模式
B2C专业化模式以易果生鲜,天天果园为传统生鲜零售商的典型代表。
销售模式:主要以自身构建的B2C生鲜电商平台为依靠,来不断扩大销售市场。
优势:消费平台、物流好把控,产品销售环节也很容易进行。
劣势:顾客的消费体验想更理想一些,但需要较高的成本;固定的消费群体,不便于开拓更多。
模式二:B2C综合化模式
B2C综合化模式主要以天猫生鲜、京东生鲜为典型代表企业。这些企业拥有较为成熟的综合化B2C电子商务平台,B2C电子商务平台引领着生鲜零售商不断前行。
优势:容易开拓市场,平台流量大,网络营销服务专业,消费者体验好。
劣势:不断发展中面临着供应链不好把控、流量转化的压力。
模式三:O2O社区化模式
O2O社区化模式是以京东到家、爱鲜蜂等为典型企业代表,他们的营销模式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群众为服务源,以市场更大化的一种营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扩展。
优势:线上线下的完美配合,线上的展示与支付更加便捷,线下的物流服务更加快速,消费者消费体验好。
劣势:要求具有很强的供应链整合力,流动资金的实力、对不同产品的把控力,都要做到步步聚到。
模式四:O2O新零售模式
O2O新零售模式是以盒马鲜生为典型代表企业。杭州云栖大会中,“新零售”概念被马云提出,盒马鲜生是以生鲜超市的零售、生鲜餐饮的体验、生鲜物流的配送先融合,被建立成为一个阿里巴巴的新业态。
优势:功能齐全,线上线下完美结合,所建立的消费场景是高品质,低损耗的,涵盖了超市、餐厅、菜市场的主要功能,其服务可以更加理想,也让线上消费的顾客享受到更便捷的三公里免费配送,经营可以更加全面,成本可以把控的更低,并且有了更为丰富的消费方式,消费体验可以更加具有黏性。
劣势:如果人流量大的话,无地用餐的状况不可避免;整个会员店,必须通过盒马APP或是淘宝进行支付,不支持现金支付。这方面对于老人而言,手机支付并不是很方便。
5. 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应该怎么做
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其中,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到目前仍是亏本运营;武汉家事易短短两年半时间电子菜箱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虽然每日成交量不小,但基本上都是亏本支撑...... 什么原因?
由于我本人与各农产品电商的高层有过不同程度的深入交流,从行业视角来看,分析大概有如下几个重要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欢迎拍砖
一、传统的B2C思维
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电商平台认为一个线上B2C平台,通过导流量,客户就会到线上购物了,其实错了!农产品电商千万别以传统的B2C的思维去搞,那样去搞绝对死路一条。顾客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是健康生活,因此农产品电商需要让消费者从商品背后的故事、种植基地、采摘体验、物流体验、可追溯、供应链可视化等维度全程展现,所以传统B2C的思维是致命的伤。
二、目标人群定义偏离、营销策略走弯路
农产品电商如何产生流量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需求上讲,这个市场还属于培育期,而且目标人群多半是都市女性白领为主,有追求健康生活+互联网购物的需求,以及时间成本太高的高富帅。你非要定义成屌丝的人群,满足那些“二两瘦肉+两颗白菜+三根蒜苗”的需求,你注定就是两个词:累死、亏死。
很多农产品电商满地撒广告,向男人、老太太人群推,那绝对是跑偏了!所以,如何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是个大农产品电商思考的的问题。
下一个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爆点是90后一代成家后的家庭主妇,因此农产品电商必须重视这一类人群。
三、会“电”不会“商”
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这个闭环是农产品缺一不可玩法。当前不少农产品电商存在重大的经营管理误区,认为中心在“营销+流量+交易”三项,仅仅于重视“电”而不忽视了“商”;其实真正要实现盈利,关键在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格力董明珠说:“我今天告诉大家,营销做得再好,如果我们背离了你的支撑点 ——技术和质量,以及诚信,你的营销就是一个忽悠,你就是一个骗子”。同理,农产品电商后端服务的角色没有做好,前端的营销、流量都是噱头,当然最终肯定是亏了。
四、伤不起的客单价与物流成本
客单价是农产品电商致命的伤,行业数据:如果客单价低于200元,那将是致命的伤,因为物流成本和损耗将亏出血本。就目前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经营情况来说,每单40元的物流成本+损耗是必然的,因此如果客单价起不来,物流成本降不下来,盈利那只能是一种幻想。就连顺丰优选做高档的进口食品和应季商品,在选择品类上都会从客单价上来定位的。
五、缺乏一体化的采购基地整合
忽视对基地的整合是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很多农产品电商仅仅是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基地合作,谈不上打造什么战略协同的供求关系。至于是否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的种植产品,这个国内还仅仅是一种远景。
看看人家国际品牌星巴克,人家不仅仅实现基地的整合,需求的协同,星巴克的供应链再回溯到咖啡豆的种植以及降水、风力、土壤等一系列的管理。
国内的农产品电商的老总已经明白采购基地的整合了,这个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质量的保证,更是品牌化、集约化采购和需求协同的重要方式,当然是降低成本、降低浪费,获得利润工作的重要手段。
再举一个重庆的例子,重庆有一家生鲜电商,他们对基地的整合方式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最先做的不是B2C,而是做B2B,集团型采购带动了基地的整合,再衍生出来做B2C的服务和O2O的体验,这样一来具有绝对的采购力量,成本自然降低下来,快速打通与基地的供求信息,实现了相对高效的协同。目前正在推进O2O的新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玩法是值得大家思考借鉴的。
六、客户体验是双刃剑,一次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会丢掉一大群客户
千万别把消费者当傻子,将一个客户不满意的订单置之不理,这是最大的失误。吃货这个东西最容易带来的就是口碑传播,如果出现不满意的,将伤害你的一大群客户。记得有一个农产品电商老总给我说: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客户拒收的,如果价值不是高得离谱的话,能够送客户就送客户,留下的是一个口碑与客户感动。何况有的商品即使退货回来也无法二次销售。
未来的农产品电商一定要培养忠实的吃货粉丝群,这是粉丝经济发展的商业价值,拴住一个人就可能拴住一家人,更有可能拴住一群人。
还有一个农产品电商的案例,他把目标人群定位在IT互联网圈,这些人是典型的网购人群,属于小白领,而且消费能力不低,但比较宅,通过渗透IT互联网的圈子去做电商,以良好的口碑快速占领这个领域的客户。
前几天本人和顺丰优选李东起总裁在央视采访现场聊天,李总坦言:农产品、生鲜电商,一旦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购物体验,这将会迎来持续的消费力,而且会影响身边的群体。
七、必须面对本地化问题
电商的趋势正在往社区迁徙,趋势是线上社区+线下社区,而且商业模式的变化发酵迅速,本地化O2O已成为必然趋势,据悉现在60-70%的消费发生在3公里之内。所以农产品电商如何线上打造吃货的圈子,线下打造体验的圈子,成为本地化融合的重要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从本地化入手,一定会亏。由于农产品受商品质量、物流限制等因素,不管是小而美的农产品电商,还是像顺丰优选、阿里巴巴这样的全国铺开的市场。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都是必然的趋势,除非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这个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的,其他的大众的农产品必须定义在本地化。
农产品电商的本地化,趋势是要和社区服务站、便利店等机构整合,传统的B2C电商要渗透早社区末端,需要庞大的运营支撑,而且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整合,一般的农产品电商是玩不好的。
八、社会化成熟的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电商的心头之痛
玩农产品电商,冷链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仅仅你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冷链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能够玩得好的,连续的资产投入,投资回报周期长,这都是单独玩农产品电商所面临的问题。即使你有钱,投入了资产,但订单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会让你的运营成本大大浪费。何况玩电商的有几个懂冷链物流,能够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队伍。因此,社会化的冷链物流队伍,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成为了整个农产品电商急需的资源。
现在中国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的玩法如下:
1.顺丰优选,完全的自建物流体系,目前常温已经铺盖全国,或许2014年会铺低温。今年24小时内,将南方荔枝送北京、北方内蒙的羊肉送到海南,这一些经典的案例都是有自建的冷链物流快速实现的。
2.阿里巴巴,确切地说是菜鸟的冷链物流,目前是整合模式,已经整合类似众萃物流+快行线这两件优秀的冷链物流企业,他们从干支线+末端宅配相融合,成功将八万单车厘子从美国农场送到中国家庭,把阿拉斯加海产送到全国四十多个城市,这种"二段式配送"探索出平台化、网络化农产品toC冷链物流新趋势。
3.京东,启动的末端配送服务站模式。据悉未来京东将尝试从田间直达餐桌的“ABC” (Agricultural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其中的B环节将覆盖全部采购、仓储、配送、营销售后环节。12月14日消息京东自营生鲜配送站已经试运行,这种模式刚好迎合O2O的末端最后一公里的购物体验。但京东的冷链仓储、干线、支线配送等方面还有得整合,只能拭目以待。
所以,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如果你搞不好,那你干脆关门歇菜算了!
九、品类定位错误
当涉及品类定位时,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顺丰优选开始要选择进口食品、阿里巴巴为什么要选择美国车厘子和阿拉斯加海产,这些品类的定义不仅仅与人群需求相关,也跟供应链支撑能力密切相关。玩供应链的专业人士都知道,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电子商务,运营的核心都是品类驱动的供应链。科学的品类选择是你成功的一大半,所以农产品电商定位品类相当重要,千万不要以过多的品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在多品类混合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品类,会让你亏声四起,搞不好还砸了你的品牌。
大家看本来生活卖的禇橙、柳传志卖的柳桃、顺丰优选卖的荔枝、天猫卖阿拉斯加海产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细分的品类定义对能够做好农产品电商有重要的价值。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作为品类驱动的供应链,在电商平台选择品类的科学性就决定了你的盈利的潜力。曾经与国内知名电商的供应链总监探讨,当品类增加10倍,供应链的管理复杂度会增加100倍,甚至更高。
十、退货比例控制
这是农产品电商必须重点考核的KPI指标,一个退货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商品的损失,重要的客户购物体验及口碑的损失,所以农产品电商控制退货比例已经成为CEO关注的重点。当然前面也说到了,宁可送客户,也尽量避免退货带来的损失。
本人实际调研的数据显示,不少农产品电商退货比例达到了10%,好一点的也有6%的比例,这样的退货比例带来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不过现在农产品电商也做了不少创新,比如预付的C2B模式,会大大降低退货比例;另一种就是上海的厨易时代的O2O模式,渗透到社区,会员制预付费,据说退货比例能够控制在1%以下。
所以控制农产品电商的退货比例,不仅仅是要从运营角度思考,更要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变换经营思路。
总结
农产品电商为何亏,以上10个维度的解析可能让大家得到一定的启发,其实这不仅仅是运营管理的问题,也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还会涉及营销策略,资源整合能力等等!
归类总结一下,农产品电商的亏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营销的浪费;
2.采购的整合不到位;
3.缺乏社会化冷链物流的整合与应用;
4.整个供应链过程的损耗;
5.品类的定位错误;
6.退货比例的控制问题。
要实现真正的减亏,归根到底一句话:顾客体验做要加法,供应链运营成本要做减法。
吃货对于中国14亿人口基数来说,互联网生活是必然趋势,农产品、生鲜电商一定是一个大市场,2013年的年底的今天,中国农产品电商尚未呈现出一个个行业标杆,整个领域存在诸多的问题,有问题就是发展的机会,以互联网思维探索中国传统行业,一定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不是一家公司的使命,是这个行业参与者的共同使命。
6. 农产品生鲜O2O七种玩法
生鲜电商O2O的模式因为终端多样性、供应链的复杂性可以有多种模式。在整个O2O的商业模式中:前端是客户在线下单,端口可以是电脑、手机或者移动智能设备,通过这些设备上的网站、手机应用、微信、微店和O2O平台来产生订单;服务商收到订单后整合供应链,通过多种终端(快递包裹、自提柜、便利店或商超)将商品交接到客户手中。
生鲜电商O2O模式可以是上面的不同组合,再加上生鲜品类多样、消费需求多样、供应链复杂,整体的生鲜电商O2O就会有更多的模式。在这里,来为大家分析不同模式的利弊。
模式1:手机App选择附件门店下单--->配送员去合作超市拣货--->配送到客户家里
Dmall是前华为荣耀的掌门人今年初离职创办的一个基于本地生活的生鲜电商,不同于其他的生鲜电商,Dmall是完全基于服务商角色的模式,跟物美、麦德龙、良友便利、农工商超市等合作,自己不做采贩、仓储,完全由合作超市提供商品。客户在Dmall的App上选择就近商超的产品,下单后,Dmall的配送员去超市拣货然后配送到客户家中。
Dmall没有选择全产业链的去做生鲜O2O,看似轻模式风险小,而且规避了垂直生鲜电商在采贩及仓储物流方面的各类问题。但是对于生鲜这种非标准产品,这种多环节的操作,衔接上很容易出问题。同一公司的不同部门间的流程衔接都容易出错,更何况是不同企业之间的衔接。另外Dmall目前的这种模式是不盈利的,这种前提下非本企业内部的合作前景并不乐观。
模式2:网站/App/移动终端下单--->小区自提柜提货
食行生鲜是2012年苏州起家的生鲜O2O电商,如今已迚军上海和北京。食行生鲜的做法是客户线上下单,运营商收到订单后组织订单配送到相应的小区自提柜,然后客户到自提柜提取自己的货物。食行生鲜也曾经提供配送到家的服务,但是配送+自提同时开展费用太高,目前终止了配送到家的服务。
自提柜是生鲜O2O落地的一种方式,不只是生鲜电商,京东也在多个小区和商务楼摆设了自提柜。生鲜自提柜比其他商品的自提柜成本要高,且对于体积较大但单价不高的生鲜产品来说空间利用率低,成本分摊下来就太高了。比如10元一个的白菜就暂居一个柜子,很多10元左右的叶菜一个柜子还不一定够放,这样的话这种自提方式就不划算了。食行生鲜或许会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对选品迚行调整,或者对不同品类采用不同的终端配送方式。
模式3:微信或App选择附件门店下单--->就近店铺装备订单--->自营物流或社会运力结合配送到客户家里
垂直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的做法是推出本地生鲜O2O贩物平台“本来便利”。本来便利是独立于本来生活的App,客户可以通过App或者微信下单。在商品的供应链上采取的复合模式,一方面,本来生活把销售预测的畅销款配送到不同便利店(自营或合作便利店);另一方面,一些非生鲜类的标准化产品则通常由合作便利店提供。在配送方面,也是复合模式,由本来生活的物流或社会化物流配送。
这种做法对于其畅销生鲜品类来说提升了服务也拓展市场。但是这种复合的终端配送模式选择容易产生衔接问题,尤其是跟合作的便利店之间的衔接。比如生鲜产品是否按照要求存放,损耗如何计量,社会物流的配送售后如何处理等。另外每个店各款食品的销售预测非常重要,放多了是损耗,放少了,客户没啥买也不满意,造成客户流失。
模式4:网站或App下单,每日凌晨1点截单--->统计订单采贩商品,然后配送到直营自提点--->客户第二天11点后到直营自提点取货
许鲜是去年年底才成立的一个O2O模式的水果生鲜电商。许鲜的市场定位很明确:作大众消费的水果,先做白领和高校市场。目前许鲜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的高校及一些商务区开设直营店铺,店铺面积很小,但是因为只做订单销售,库存和配送好控制。
许鲜的做法比较适合高校这个特殊市场,这种订单销售的模式也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和损耗。但是这个模式很难在非高校市场推广,因为许鲜的贩买行为在消费者方面是一次订单两次操作。比如我想吃苹果和香蕉了,那么要先通过手机或者电脑预定,然后还要记着第二天去自提点提货,这或许对于生活规律且提货点就在教学楼下的学生而言不算麻烦,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消费者来说就有点麻烦了。因为大众消费类水果人均一单也就20元左右,又不见得比超市或水果摊便宜,犯不着这么麻烦。
模式5:跟O2O平台合作,提供商品到合作的线下店铺,由平台或线下店铺完成配送
专注有机健康食材的生鲜电商沱沱工社的做法是跟现有的O2O平台合作,分别跟京东到家和网络外卖合作,希望借大平台的流量来为自己拓展市场。沱沱工社针对不同渠道选择不同的品类:在网络外卖上主推办公室生鲜和休闲食品,贴近白领需求;而在京东到家,沱沱工社提供的产品则主要是以家庭的生鲜需求为主。沱沱工社每天把预计销售的产品配送到各个合作的店铺,消费者在京东到家或者网络外卖平台上下单,有平台或者线下店铺完成配送。
沱沱工社这样的做法相对风险较小,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是同样面临着销售预测和生鲜产品衔接的问题。
模式6:天天到家-重点商圈2小时配送,开设线下自营店铺
国内最大的水果垂直电商之一天天果园专注高端水果市场,80%的产品是迚口水果。天天果园也是今年才开始O2O方面的尝试,先是在一线城市不断地开设自营实体店,最近又悄然上线天天到家2小时配送服务,目前已在北上广重点商圈试运营。
天天果园的优势是专注高端水果细分市场,这样有利于提供运营效率。同时天天果园的全产业链运营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在试水O2O方面也是采取自营的方式,不管是线下实体店还是2小时配送。只是对于天天到家而言,这样的自己限时配送团队或许成本太高,不知将来是否会跟京东到家业务整合。
模式7:手机App下单--->根据下单时间当日或次日配送(送货+门店自提)
我厨是今年初在上海新成立的全品类O2O生鲜电商,定位大众消费。我厨成立之初在上海地区推广力度很大,声称比菜场便宜,跟多家线下店铺合作,客户通过手机下订单后,可以选择就近合作店铺自提或者配送到家。但是近期,我厨暂停了门店自提的模式,全部改为由配送人员配送到家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合作门店非直营,衔接经常出问题,比如生鲜产品的保存。
我厨在选品方面选择了不太适合作生鲜电商的大众生鲜产品,尤其是蔬菜,即使O2O模式也很难解决这种毛利率低且仓储物流成本高的品类。好在我厨的股东之一是望湘园,每日超过销售预测的产品可以转送到望湘园,降低了损耗。
小猪生活通O2O致力于为平台及商家提供创新、稳定、高效的O2O产品及服务,深入线上线下、多行业覆盖延伸,为平台和商家打造更具有竞争实力的新型O2O商业模式。
小猪O2O外送系统——盈利清晰,创新模式,便捷稳定。抢单模式:配送员快速抢单,极速配送模式;多店铺管理:多家连锁店铺,在平台统一建立管理;快速到账:商家余额及时到账,并可快速提现;多端支持:支持微信,pc端,APP端以及小程序。
7. 谈谈当前农资农产品电商模式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电商发展前景
我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丰收,但也面临不少挑战。粮食生产方式转变、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增产边际成本增加、环境因素制约加剧、供求矛盾突出等问题日益突显。当前是“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存在,中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白皮书》中所列示的数据2014-2017年中国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7年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