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方法

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方法

发布时间:2021-06-12 02:43:20

⑴ 农产品的营销策略有哪些

传统是找市场做批发,但价格上不去,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广告、微信、微博都是宣传途径,推荐使用“义田帮手”的农场秀、绿色履历、四季田景等服务,通过微信朋友圈开展营销效果非常好。

⑵ 品牌农业的农产品打造品牌的八大法则

法则一:抢占公共资源
创建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第一步,就是发现、发掘和抢占公共资源,包括产地资源和品类资源,将其“据为己有”。即将产地和品类资源“企业化”,出于产地,高于产地,占据品类,打自己的品牌,做产地和品类的代表。
这些资源对于创建农产品品牌来说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是与做工业品品牌最大的不同。
法则二:以快制胜做老大
做品牌,就要抢做老大品牌。如果你不是老大,就要寻找能够做老大的行业或者品类市场。
一个行业一个品类只能有一个老大,老大的资源越来越少,企业家们应该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做老大,就是要以品牌占位,以传播称王!
法则三: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
饮食承载着文化,文化影响着饮食。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来到厨房餐桌,要想卖得多卖得贵卖得持久,就一定要借重文化的力量,使品牌增值。因此,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食品相关的文化价值成为创建品牌的必需。
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消费者认知、消费习惯和饮食习俗,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法则四:内在品质差异化、外在化
面对高度均质类产品怎么办?将内在品质差异化、外在化!
一是从种养方式和品种改良入手,在产品上制造不同。
特别的品种有的会带有独特的外在差异性,这是这类地域特产备受消费者追捧的原因之一,甚至为此津津乐道。营销者要擅于将这些产品独特的差异性与品牌相连,使之成为自己品牌的特征,像标志标签一样成为消费者辨识这个品牌的依据。
同样是猕猴桃,新西兰从中国引种后,对原先口味偏酸的绿色果肉猕猴桃进行了改良,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黄色果肉的全新品种——黄金奇异果。2012年新西兰佳沛国际奇异果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远远超过奇异果的故乡中国的出口量。
二是挖掘提炼产品和品牌差异化价值并加以彰显传播
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天生高度同质化的市场,这就是前面说的“高度均质”问题。如果产品本身现成的差异化不足,那么需要下功夫挖掘,在产品和品牌价值上制造出不同。
盛产大桃的北京平谷,挖掘桃子本身吉祥长寿的涵义,通过并不复杂的技术让桃子长成寿星的模样,一个卖到100元的高价。
法则五:外在形象品质化、差异化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要设法让产品和品牌在外在形象上表现出差异,用外在形象彰显和提升内在价值,即内在品质外在化,外在形象品质化、差异化,这就是品牌和产品形象的塑造。
主要有以下手段:
1. 创意建立品牌识别符号
2. 选准品牌代言人,做正确的广告
3. 好包装彰显价值和差异
4. 利用新型产业模式创造差异,利用终端设计塑造形象
法则六:创建领先或者独特的标准,引领行业
这里说的标准分两种。一种标准是国标体系,另一种标准是消费者评判标准。
在品类或者行业中,创建领先或者独特的品类或者行业标准,引领行业,甚至引导国家标准的形成,取得先手,让竞争对手沦为跟进者、模仿者,或者为消费者树立一个评判产品的“主观”标准,从而在消费者购买决策时提供依据,这是在农产品抢市场、做老大、做品牌的有效法则。
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重要,技术标准比技术本身重要,拥有消费者心中标准比实际标准重要。拥有标准,就有话语权,就有主动权,也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如果你是创新者,请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创意出与众不同的标准,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一标准,把标准做到消费者心里。
法则七:杂交创新
许多涉农企业第一次踏入高度竞争的现代市场,做品牌更是第一次,他们有的营销观念模式陈旧,有的完全从零做起,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因此特别需要杂交创新。
杂交创新就是指大胆借鉴、叠加、互补和融合其他行业的优秀思想、资源、技术、模式和方法,从而催生出全新的产业、品类(产品)或者营销思路,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突破。
杂交创新的两大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不同行业间的互动、借鉴与合作。比如獐子岛海参借高端酒水渠道双赢,比如淳牌有机鱼与酒店合作,实行独创的专卖政策。
另一个类型是,将不同行业间的营销要素的整合进来,为我所用,改良产品或者其它营销要素的DNA,使它产生变异,创造出(1+1)n的几何倍增效应,从而产生巨大的营销能量。比如雅克V9和果维康VC含片,食品功能化与功能食品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交变异后的产品与原来大不一样了,显现出更为强劲的优势基因;比如哈根达斯入乡随俗,创造出“月饼冰激凌”;比如湛江国联水产,借鉴速冻水饺经验,请名厨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款速食“水煮虾”。不通厨艺或者没有时间下厨房的人,只需把“水煮虾”下锅煮5分钟,就能享受到五星大厨级的美味。
法则八:深加工,让产品彻底与众不同
农产品市场是个天生高度同质化市场,常见的产品其产品价值和附加值都低,越是生鲜食品,同质化越是严重。常规的想法是,这样的产品放到市场里唯一可以拼的只有价格了,结果,谁也卖不出好价钱。
怎么办,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改变产品原始形态,大幅度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原来相同的产品变得彻底与众不同。
农产品做品牌的难度与加工深度成反比,即随着加工程度越来越深,做品牌的难度逐渐降低,反之亦然。冷鲜肉做品牌的难度很大,可是把鲜肉深加工做成火腿肠,做品牌就相对容易得多;同样,新鲜的蔬菜水果做品牌的难度很大,
经过深加工后,蔬菜水果罐头、果蔬片做品牌就相对容易一些。事实确实如此,火腿肠的品牌早于冷鲜肉,蔬菜水果罐头品牌更是很早就出现了。
深加工正是产品差异化、增值化的魔术师。深加工可以大大增加农产品食用的方便、卫生程度,易贮存和运输,这些增值在消费者的需求上找到了落脚点。
1公斤鲜辣椒价格约为1.2元;晒制成干辣椒后,收购价格约为每公斤5元;把1公斤干辣椒制成辣椒酱,市场价格最高也不过10元左右。当同样的辣椒,换成深加工方法,得到的是令人振奋的新答案案:1公斤干辣椒中可以提取辣椒红色素40克、辣椒精10克、辣椒籽油60克,还可以提取辣椒碱,剩余的椒粕和籽粕等下脚料作饲料卖。这样一来,1公斤干辣椒能增值到35元,是干辣椒价值的整整7倍!

⑶ 农产品的销售方式以及销售渠道有哪些

销售渠道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所经过的路线和通道。包括四层含义:

(1)起点内是生产者,终容点是消费者(生活性消费)和用户(生产性消费)。渠道作为产品流通的途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接消费,因此它所指的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

(2)运销渠道的积极参与者——各种类型的中间商。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过程中要有一些经营环节或经营机构的参与,要发生多次的买卖行为,各种类型的中间商扮演着重要角色,即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3)生产商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产品和劳务应以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为前提。如生产商将其产品直接售给消费者或用户,不经过中间商,这是直接转移商品所有权。但在通常情况下,生产商都是经过一系列中间商将其产品转卖给消费者或用户的。

(4)销售渠道是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或用户手里的运输储存过程,不仅反映商品价值形态变化的经济过程,而且也反映商品实体运动的空间路线。

⑷ 如何做好绿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

先从了解用户入手,再建立整个营销渠道,测算好花一分钱广告费带来实在的利润

⑸ 农产品营销策略有哪些

可以搞联合创品牌,也可以搞地域式批发。

⑹ 我做农产品的,请问怎么做好品牌营销

先看你处于市场什么地位,准确的找到你的位置,再做好市场细分,走你的特专色。我曾经属遇到这么一件事,就是有好多人面临选择是就是羊群效应,问他们为什么他们都说成分一样,哪种都可以,有人推荐,那就买推荐的哪一种咯。

⑺ 农产品的销售一般都有哪些途径

产品的销售一般有下列途径,一个是通过自己买卖,另一个是批给批发商,再就是网上销售。

⑻ 农产品如何做好营销,运营与品牌

您好,不知道您经营的是哪类农产品?是经销商还是自有产品?

对于像大米,面版粉,食权用油这类的产品,目前已经被中粮、金龙鱼等大品牌或者是一些有历史的地方品牌所占领,所以这类产品如果要异军突起的话,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并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一些小众产品,例如杂粮,虽然不是日常三餐的必须品,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这类产品的销量也是不少的,除了要做初级产品以外还可以进行产品的深加工,越能贴近消费者的需求,越能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快捷就越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由于目前不知道您的具体情况及销售什么产品,所以无法给出详细的解决办法,您可以继续追问,说清楚您的具体情况。

⑼ 农产品品牌淡季营销,怎么做才有效

农产品是销售淡旺季十分明显的产品。在市场旺季,农产品企业运用各种策略吸引目标顾客的注意,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链条紧绷,整个企业忙得热火朝天;而在淡季,销售迟缓,大部分企业都偃旗息鼓,或总结培训,或放任自流。

随着竞争加剧,旺季营销已经陷入资源战、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等混战中,消耗大,效果又不理想。其实淡季也有很多机会,市场竞争的程度也不像旺季那么激烈,只要你有独到的商业眼光,完全能够化“平淡”为神奇,谁能够利用好市场淡季,谁就能在即将来临的市场旺季中占领先机。

加强淡季营销意识

很多企业决策者在主观意识上就认为农产品销售有淡旺季之分,销量下滑或产品走不动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正是这种“自然销售”的粗略意识才导致了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在淡季营销上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在淡季做好相关的市场防御工作,在淡季的时候也未把重点真正转换到市场营销和管理上来。从而由于准备不充分、战术不恰当,而丧失了在淡季的整体竞争力。

“旺季取利,淡季取势”,这应该是淡季营销的核心思想。取利,就是要夺取最大销量;取势,则是获取制高点,争取长期的战略优势。在淡季农产品企业一定要保持产品宣传攻势。这样,不仅促进淡季的产品营销工作,当旺季来临之时,你的品牌将赢得很高的回想率和大脑占有率。

调整品种结构,挖掘消费潜能

淡季旺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淡季中实现旺销,甚至有少数企业在淡季比旺季的销售量更多。顾客的消费潜能是无限的,挖掘客户的消费能力,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和消费习惯调整和推出在淡季的经营品种也是淡季营销的有效方法,是企业在淡季制胜的一个有效的法宝。在淡季时,通过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品牌展开角逐,能以有限度的广告宣传和适量的新品推出可以取得不错的影响力,也可以说是旺季前的一个热身准备运动。

在淡季要提高销量,关键就在于销售终端的推荐力度,在于卖产品的人有没有努力向顾客推销、会不会推销。

调动终端的积极性首先是调动终端老板的积极性。追逐利润是商人的本色,在淡季的时候,终端要维持商铺的租金、人工等都需要利润的支撑,为了不给自己的经营带来更多的压力,销售商会让店员主推利润较高的产品。如何让经销商卖力推销你的产品,最好莫过于借用返利,达到激活终端的效果。

但很多企业都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返利一刀切,无论是淡季还是旺季都是按同一个任务量来定返利,结果这种返利方式在淡季因为不可能完成任务而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在旺季却又成了送钱的工具,一点意义都没有。

模式创新,寻找新的销量增长点

在销售淡季,尽再大的努力也只能从一条干毛巾上拧出一滴水,我们要多挤出点水来就得开创新的渠道开源引流。那么,模式创新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重新设计营销模式也是新市场开发的一种好办法。当你认为消费者只会在某些地方买东西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们也有可能乐意在其他地方买到你的产品呢?农产品淡季营销是一项集成本、智能、品牌、产品资源等因素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营理念的转变,淡季营销的创意思维,同时还需要有一批会经营、能经营的营销人才,使一、二、三产业实现良性互动,才能使农产品淡季营销取得突破性进展。

阅读全文

与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跨年度电话营销方案 浏览:79
市场营销理论的中心 浏览:224
中秋节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09
洞悉消费者的市场营销策略 浏览:778
茶具店做促销活动语言 浏览:728
试课稿市场营销 浏览:291
银行团委搞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48
教育培训方案实施步骤 浏览:307
病毒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144
北京网络营销公司有多少家 浏览:76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中心 浏览:653
哈根达斯营销推广方案 浏览:407
家具品牌营销方案 浏览:942
啤酒销售营销方案 浏览:158
公益活动捐书策划方案 浏览:26
汽车营销渠道系统规划方案 浏览:860
2014年10月市场营销学试题及答案 浏览:793
结合公关原理为求职策划方案 浏览:785
市场营销实训报告自我总结报告 浏览:225
2015网络营销案例ppt模板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