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有哪些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占据了医学终生教育的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过程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无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未经二级学科培养,就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的能力和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地方恢复了住院培训的试点工作。经10余年的实践,一套较为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制度和模式已经得到了确定和完善。
1993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此后各地逐步开展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前期探索。
江苏省自1992年开展试点,制定了《江苏省卫生系统临床住院医师培训暂行办法》,1995年制定了《市级以上医院、县级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初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培训制度和培训标准。2007年,全面推行面向城乡基层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010年,明确规定”自2010年起,新进入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位居全国第一。
(1)省级重点专科肝病科医生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培训对象为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在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职业素养及临床规范诊疗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
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已具有医学类相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根据其临床经历和诊疗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及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培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顺延期间费用由个人承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
实行培训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国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住院医师培训招收、培训实施、监测评估、培训考核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应当及时、准确、详实地将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记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和考核手册并妥善保存,同时将有关信息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
⑵ 2022年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一年报几次名
一年一次。
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培训结束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对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尚未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⑶ 想请问下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主要为那些谢谢
一、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 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2、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3、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4、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 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协助转诊。
5、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6、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 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
7、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8、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专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社区卫 生服务技能。
9、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
1、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病历)。
2、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转诊。
3、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诊。
4、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筛查与咨询。
5、社区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
6、根据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务。
(3)省级重点专科肝病科医生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特点
1、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
2、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3、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进行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用社区内外其他资源。
范畴
1、可及性服务。
2、人格化照顾。
3、综合性照顾。
4、持续性服务。
5、协调性服务。
6、以家庭为照顾单位。
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8、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诊断程序。
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全科医生和其他医生的区别和联系
1、服务宗旨与责任不同
2、服务内容与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科医生 (医务工作者)
⑷ 2022年河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哪里查询
当地卫健委查询。
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用途如下:可以直接报考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并按全科医学专业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资格证书是医师资格证书是临床或者中医,执业范围相对小。通过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执业范围方可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
⑸ 湖北省中医院怎么样
湖北省中医院挺好。
湖北省中医院创建于186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中医医院,是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
医院设有肝病科、肾病科、脑病科、针灸科、骨伤科、妇产科、推拿科/康复医学科、心血管病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肿瘤科、外科、儿科、眼科、皮肤科、老年病科、肺病科、风湿病科、血液病科、神志病科、甲状腺病科;
肛肠科、口腔科、急诊科、性病专科、乳房专科、疼痛科、放射科、超声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36个。其中,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
(5)省级重点专科肝病科医生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医院专家荟萃。现有在职职工2438人,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440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159人。设有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拥有210名从事科研工作的全额事业编制。拥有全国名中医1名,国家级名老中医27名,湖北中医大师9名,湖北中医名师14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7名,首届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11名,湖北医学领军人才1名。
医院中医特色突出。始终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精髓,在全国率先开展“治未病”、“体质辨识”、“冬病夏治”、“膏方节”等中医特色服务,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0个、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各一个、二级实验室14个。中药制剂品种98个。
⑹ 河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减免条件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象包括两类临床医师。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已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尚未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二是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三年及以上、拟从事全科医疗工作、尚未接受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其他专科临床执业医师。
⑺ 全科医生规培政策
法律分析:对中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执业、待遇、职称评定等多方面提出了众多扶持政策,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大农村订单培养全科医生,农村订单本科医学生毕业后全部纳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医教协同深化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改革。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面向全体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临床见习实习。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全科医学系或全科医学学院,开设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依托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一批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建设规划,在人员配备、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医学院校在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聘请有教学潜质的全科医生承担教学任务,符合条件的可聘任相应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2018年起,新增临床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重点向全科等紧缺专业倾斜。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推进农村基层本地全科人才培养。改革完善高职临床医学、中医学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标准与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有机衔接。
⑻ 新乡医学院今年新设了一个一本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它和二本的临床医学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要求比二本高,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施上优先些。 实验课程多一些,教学老师安排的好一些。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入选国家“111计划”,[1]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英属加拿大人、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平原省医科学校;此后,学校经历华北第二医士学校、汲县医士学校、汲县卫生学校、新乡专区医学院、汲县医学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62年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