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紫砂壶工艺师周才军资料
周才军,又名周才君
江苏宜兴人,一九六八年出生于陶艺世家, 一九八四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建平,一九八七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收为门徒。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很快得到蒋蓉真传,其作品有师作之灵气,并融入了自身对紫砂的感悟。作品气韵、意趣皆备,技法、功力俱佳,为海内外收藏家所钟情。一九九二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培训并结业。至今屡有新品佳作问世,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评比并得奖,在紫砂界树立了自已的地位。
⑵ 谁知道那里可以学到紫沙壶的制做
来我们宜兴学啊,不过现在老师傅没关系不收啊!先到宜兴来找关系吧!注意你是要学全手工,磨具的,雕花的,彩绘的?找对师傅哦.
⑶ 宜兴市铁画轩艺术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宜兴市铁画轩艺术品有限公司是2007-09-24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宜兴市丁蜀镇东贤北路1号。
宜兴市铁画轩艺术品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282667601103L,企业法人鲍鲲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宜兴市铁画轩艺术品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工艺美术品、紫砂产品、古玩(除文物)、字画、陶瓷制品、花卉、苗木、食品(按许可证所列范围和方式经营)的销售;自制饮品的制售;茶馆服务;面向成年人开展的培训服务(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宜兴市铁画轩艺术品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宜兴市铁画轩艺术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⑷ 紫砂壶大师排名
紫砂壶大师排名:
一、顾景舟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顾景舟是公认的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是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
18岁的时候就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到上海制壶仿古,54岁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
在整个东南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许多出自顾景舟的紫砂壶都成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的收藏品。
二、徐秀棠
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在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二位的是徐秀棠,1954年徐秀棠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随师父进入蜀山陶业合作社。
后来徐秀棠又开始学习彩塑,1959年才开始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刻苦学习多年并没有白费,徐秀棠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还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家。
三、吕尧臣
吕尧臣,男,汉族,宜兴人,生于194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几十年都潜心紫砂壶艺,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
还开宗立派创造“吕氏绞泥”技法,改变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在紫砂壶名家排名中排在第三的位置。
四、汪寅仙
汪寅仙(1943年-2021年2月28日),女,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汪寅仙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蒋蓉、朱可心、裴石民等名家,1973年进厂研究所,得顾景舟大师指导。
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1989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
五、徐汉棠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
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
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⑸ 如果想学习紫砂壶的制作,去哪里学习
到江苏宜兴丁蜀镇来学习紫砂壶的制作。
宜兴是紫砂的产地,这里家家户户做壶,来这里你可以学习到最正统的紫砂壶制作技艺,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学做壶要时间也要钱的,学个两三年差不多可以出师,每年的学费一般是一万元左右。
⑹ 十大品牌紫砂壶都有哪些
一、顾景舟
江苏宜兴上袁村(今紫砂村)人。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8年第二届),是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三、徐秀棠
四、吕尧臣
五、汪寅仙
六、徐汉棠
七、谭泉海
八、李昌鸿
九、周桂珍
十、何道洪
⑺ 想去宜兴学做紫砂壶,有免费的嘛
宜兴的茶壶制作非常普遍,私人的制作作坊非常多,以丁蜀镇为首。大部分是以家庭模式经营,其中不乏大师。当地的茶壶制作工艺传承类似于古代匠人的工艺传承,许多手艺人收徒都是亲戚或者朋友之间进行的,,也有对外招生的,不过还是要看资质的,要是上手快的话在师傅手里也能拿工资的。当然不是说在大师手下啊,是普通的作坊里。要是跟大师学的话还是要有关系的,要后门的。因为这门工艺已经不限于说是艺术的范围,大师名下出徒的话身价是很高的,可能一把茶壶能卖好几万的,所以免费教的话是不存在的
⑻ 为什么清华美院教授回乡开班,免费为残疾人传授紫砂工艺
紫砂壶是一种中国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用于泡茶煮茶,始制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茶具。紫砂壶具有非常珍贵的文化价值和广泛的使用价值。在中国茶文化中,紫砂壶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该壶泡茶既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特色,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经茶水泡、手摩挲把玩,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所以,紫砂茶壶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许多残疾人渴望像健康人一样参与社会并创造财富,不想被当作不同的人对待。就业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也是让社会更多的人去接纳残疾人的一种方法。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增加了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比收入更重要。
⑼ 紫砂壶工艺美术师都有哪些
紫砂壶工艺美术师名单:助理工艺美术师(117人):卢伟强 谢永新 范微琴 唐黎萍 李美玲 朱文华 孟勤 许学军(1968年生) 李霞 徐飞 许伟强 朱彩凤 孔春华 曹洁 吴亚维 杨卫刚 许红娟 魏柏柯 许慧群 何叶 史菊明 陈暗军 惠海琴 周琴 郁伟杰 王超群 赵丽娟 李惠芳 许息根 范君浩 邹旭敏 沈建芬 周建良 赵益军 程彩华 袁朝舟 陈军 吴秋红 何觅 董震红 张培明 李学芬 徐丽英 谢丽萍 潘伯华 王强 许定华 杨丽萍 陈运财 裴俊伟 丁洪斌 许跃平 崔洪新 丁志斌 许亚均 吴志平 沈永娟 邵国亮 邵建平 陈丽英 周丽萍 许仲 陆利华 蒋建峰 李利 陈米军 范黎风 蒋志强 张健 蒋泽军 余立平 蒋曙明 强济人 陈一飞 孙利芳 张洪明 张丽娟 朱永良 张琴芳 贺洪清 周小凤 邓亚亚 王继忠 刘梅仙 冯洪君 樊建平 程悬 蒋淑萍 周冠华 陈卫明 范小龙 徐荣飞 王苏瑜 杭兆强 金火明 华珊 朱宙锋 袁伟新 陈惠红 谈丽君 刘俊(1981年,堆花) 储宣东 张志英 张宝东 吴秋平 张雪军 吴燕萍 顾磊磊 吴吉 程鹏 钱超 范小君 周孝忠 汪成友 杨珺 瞿斌 方薛斐 工艺美术员(212人):蒋守卫 李经强 钱鸣正 周跃锋 潘文娇 黄夕娟 储国峰 毛爱中 周虎 黄丽萍 范伯良 郭彩华 盛英杰 阚炜 翟红芳 谭海鸥 潘云燕 吴才君 沈华军 肖俊伟 郑春娣 贾维 陈玉琴 许美云 周萍 任奖恩 毛方荣 周莹 杨义涛 朱荣强 许涛 赵斌 陆亚英 周俊南 郭余华 尹雪强 周建磊 许健 徐俊 徐季芳 鲍明 杭海 顾建芬 徐卿 王利丰 王慧平 陈春燕 田亮 余丽黎 徐静皎 向林 黄臻 陈增育 方鉴明 萧明峰 尹幼勤 陈小明 范亚春 许晴 周群芬 王杰 邵国中 秦玉华 陈俊 周益芳 范益华 许秀敏 张萍 栾自琼 薛文华 徐泉锋 丁杏群 娄艳芳 王琰 连士舫 邹杰 范勤芳 尹燕芳 朱碧霞 江晓燕 严丽平 陈静 翟正君 杨琴 徐萍 尹文雅 张俊 俞科 谈英 范贞 朱建平 许伟英 范亚萍 唐俊芳 徐建青 陶红月 张立伟 杜益君 潘玉兰 焦寅 朱俊陶 占牡丹 范娟 蒋占峰 许东迪 周志平 吴敏 周旭剑 周志强 徐建平 朱峰 李刚 顾文浩 曹璋莲 张平 徐燕 吴君明 范烨 胡晓锋 潘祖新 卞勤华 蒋小红 潘旭明 杨志琴 顾建凤 李俊 李彬 薛建军 董建军 周鹏 丁梅娟 万美群 马银锁 尹飞 王小军 王国新 史敏 王玮 王洪盘 王勤妹 冯小根 包叶芬 史小玉 刘俊 孙明霞 朱建平 朱爱华 朱维平 许幼红 许俊 许彬强 吴六君 吴益春 张小龙 李芳 杨亚明 花霞 陈卫芬 陈卫斌 陈淑芬 陈德芳 周小德 周建平 周暗芳 周瑜敏 林宣松 范支军 范伯勤 范初君 范荣华 郁军 郁百平 查六君 唐红娣 夏洪西 徐鸣 徐俊雄 徐美娴 徐海林 徐新良 袁志敏 谈俊祥 钱红月 陶红勤 顾焕华 高旭群 戚慧强 储卫珍 董永君 蒋小明 蒋永林 蒋亚军 蒋金坤 蒋美平 蒋晓平 鲍洪其 蔡伟萍 裴顺良 裴顺芳 潘国平 薛建立 戴国仙 万庆元 朱扣喜 严志良 杨礼达 郑文娟 金阳岗 王卫文 傅跃飞 董岳峰 周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