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时亮的人物生平
北京老字号“中华药栈”,创建于清中期,在民间悬壶济世,其手工制作之药香为清宫所用。从开办起,中华药栈就与同仁堂第一代掌柜岳从生合作。同仁堂从中华药栈采购大量药品,包括“明目羊肝丸”、“拔毒膏”、“肥儿散”、“哭来笑去”牙痛药、中华膏药系列,以及药栈自制药香。现今,同仁堂陈列馆保存的五只药香,为中华药栈光绪年间所制,并有发往外埠的印章。
中华药栈,男传药方,女传香方。李时亮作为其唯一传人,兼得家传医学、香方和传统药香手工制作工艺。李时亮自幼受母亲熏陶,对家族传统药香有着不同寻常的喜爱:两岁背药、六岁背方、十岁识百草。1999年从部队退伍后,年轻的李时亮正式继承家传药香手工制作技艺及祖传香方,将中华文明的“香火”传承下去。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能人辈出。然而,自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传统文化衰败,中华传统香文化渐渐走入低谷仍未复苏。药香蕴含着艺术领域、中医学术领域、传统手工艺、禅道等多方精华,其原料纯源于天然,集天地之灵气。
由于药香原料多为黄花梨、沉香等名贵香药,国内市场良莠不齐,李时亮经常走访越南、尼泊尔等原料产国搜集香料。先后又创建了北京羽亮手工制香工作室、乾恒香业集团,设立了传统药香手工生产基地,不但传承了祖上的香方,还将香方和制作技艺更进一步发展,新研发出几大系列药香产品,将药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
『贰』 李时亮的家族传承
中国医药源远留长,自神农开药学之先河以来,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香疗作为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始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药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配料精良,讲究顺应天时,阴阳和地道的产地,合方研究配伍,炮制工艺要求严谨,大量的文献经典都记载了传统药香的功效和制作技艺及文化功能。
自先秦始,中国香传承着中国的古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传说嫘祖的父亲生病,拒绝吃药,孝顺的嫘祖便把中药磨成粉,制成香,卧床的父亲闻药香之后病愈传为佳话。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下怡性情。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的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我国用香民俗主要表现在农历端午节,当天,百姓挂香包,洗香汤浴,抹雄黄酒,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习俗几近消失,药香也曾被视为迷信品而一度中断。
北京第五代传统手工制香工艺完全秉承了中国香的制作工艺,一直在民间传承了上百年,传统药香全部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植物和可再生的珍贵树木及部分动物香为原料,完全符合健康环保的现代理念;在加工上,严格按古法手工炮制加工,2009年传统药香制作技艺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叁』 李时亮的个人履历
2008年7月 在继承老字号的传承下,创立公司乾恒香业集团。
2009年7月 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成立
2009年 申请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并获批准。
2009年 应邀参加深圳文博会,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香道表演首次面向全国
2010年2月 应邀参展“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
2010年6月 应邀参加北京首届民俗艺术节
2010年6月 创立乾恒老号第一家药香门店
2010年6月 创立乾恒香堂
2010年7月 成立乾恒集团大连旗舰店
2010年11月应邀参加北京文博会
2011年 获得世界教科文组织(IVO)颁发的世“最美的手工艺”大奖和“杰出青年传承人”大奖
2011年 应邀参加“荣宝斋文化交流会”及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拍卖会
『肆』 李时亮的人物简介
李时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药香手工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北京羽亮
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创立者、香港乾恒香业集团董事长、大连乾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