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外审员培训,拿到证书后,要去哪类公司上班执业,如果暂时不职业,证书有效期过了怎么办
1、拿到培训证书,不进行国家统一的考试,不按规定程序成功注册,不能执业;回
2、注册国家答外审员前,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合格后,可根据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要求,符合规定条件时进行实习注册;
3、注册成功后,目前国内有四家公司可以执业(公司名称可在国家认监委网站查询)。在注册前要与拟就业的机构洽谈能够接受;
4、如果不从事外审员认证工作,可考虑相关咨询工作,到一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认证咨询机构寻找机会。或者到一个有需求的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
5、证培训书的有效期对于是否执业无意义,如果是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考试合格证明的有效期是三年,在三年内可注册实习审核员。
⑵ 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要多久一般需要多少钱考试难吗
据我所知,上海英格尔认证培训为期2天,费用2000左右吧,考试不难,很容易过的。其它的机构应该也差不多吧。
⑶ 请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要怎么培训,费用大约多少要多久
国培认证培训中心培训部,电话010-63324800,我们公司的内审员都是在他们那里培训的回。是认监委批的第一答家认证培训机构。
楼上说的中国质量协会,没有培训资质的,我们以前查过。最好找一个有培训资质的。认监委的网站上都有公示的。
⑷ 知识产权贯标内审员审核哪些内容
知识产权贯标内审员,是根据内审计划开展相应的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是审核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手册、管理控制程序等是否与企业的管理实际需要相适应,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标是否有遗漏,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⑸ 什么是“三大体系”认证,内审员又是什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内审员是你做企业认证的时候,合作机构会派老师到你公司专门培训两名或以上管理人员 灌输9001国际管理标准。这叫内审员。
⑹ 各位大神有谁知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考试流程的,我是16年7月份毕业的,现在不到三年,可以考吗
按照中国认证认可协会颁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确认方案》,对确认申请人(即申请成为审核员、待任协确认的人)的基本要求如下:
个人素质申请人应具备以下个人素质:
●有道德:具有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的品质;
●思想开明: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
●善于交往:能够采用灵活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
●善于观察: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
●有感知力: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
●适应力强:容易适应不同情况;
●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明断:能运用逻辑推理或其他分析方法,及时得出结论;
●自立:在同其他人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
2.行为准则经确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员有义务严格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
●努力提高审核技能和信誉;●帮助其监督管理的人员提高管理水平、专业和审核技能;
●不承担本人不具备能力的审核;
●不介入冲突或利益竞争,不向审核员聘用机构隐瞒任何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
●除非审核员聘用机构和受审核方书面授权或有法律要求,不讨论或透露任何有关审核的信息;
●不接受受审核方及其工作人员或任何相关方的回扣、礼品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好处,也不应在知情时允许同事接受;
●不有意传播任何错误的或易产生误解的信息,以防影响审核或审核员确认过程的信誉;
●在任何情况下,不损坏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及其确认过程的声誉,与针对违背本准则的行为而进行的调查给予充分的合作;
●不对受审核方既进行咨询又进行认证审核。2.知识要求(1)审核及认证知识●理解GB/T19011-2003/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3、4、5、6章的内容;
●理解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第9.1—9.6的内容;
●理解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的应用;
●熟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流程。(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
●熟悉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各项条款的内容、要求和术语;
●理解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的应用,包括:(a)不同类型组织的知识产权种类及与组织业务的关系;(b)不同类型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对资源的需求;(c)不同类型组织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保护过程;(d)不同类型组织知识产权风险及与组织;(e)不同类型组织特定的管理过程。(3)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掌握知识产权定义、种类和特点;
●理解专利相关基本知识,包括:(a)专利和专利权;(b)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c)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人的权利;(d)委托或协作产生的专利申请权;(e)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f)专利权人的权利;(g)授予专利权的条件;(h)实质审查;(i)专利权的行政撤消和宣告无效;(g)专利侵权;(k)专利文献。
●理解商标相关基本知识,包括:(a)商标,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商标标识;(b)商标的特征;(c)注册商标的作用;(d)自愿注册原则,申请在先原则;(e)服务商标与企业名称的区别,服务商标与商号的区别。
●了解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制止不正当竞争、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商业秘密等;(4)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相关工作规程和指南等;了解认证认可有关的法律法规。
●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熟悉国家认证认可法规、规章要求,重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法》(质检总局第61号令)、《关于印发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认可联(2013)56号);
●熟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要求;
●了解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条约和公约等要求;
●了解组织遵守的其他知识产权要求;
●掌握CCAA审核员行为准则。
3.教育经历申请人应具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学位。
4.工作经历审核员确认申请人应具有至少5年全职工作经历。高级审核员确认申请人应具有至少8年全职工作经历。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工作经历要求可减少1年。工作经历应是在取得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之后获得的。
5.专业工作经历审核员确认申请人应具有至少3年知识产权及其他相关专业工作经历。高级审核员确认申请人应具有至少5年知识产权及其他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工作经历。知识产权及其他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包括: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工作(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商用化服务、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专利审查、知识产权研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科技管理、质量管理等。
6.培训考试申请人应成功完成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承认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内容应覆盖本方案“知识要求”。应参加CCAA组织的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明。
7.审核经历审核员确认申请人应作为见习人员参加4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审核应在最近连续3年内完成。高级审核员确认申请人应在取得审核员确认资格后作为审核组长,完成3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审核应在最近2年内完成。
8.再确认审核员和高级审核员在资格期满前三个月向CCAA申请再确认,审核经历按初次确认要求执行。9.聘用确认申请人应与申请机构(且仅与此一个机构)建立认证人员聘用关系。
⑺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什么时候可以公开考试
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3月26日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在CCAA的官网上面报名的。参加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考试,需要参加CCAA的培训,费用大概3000人民币,学习完毕后,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后获得IPMS审核员注册资格。
⑻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什么时候可以公开考试
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3月26日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在CCAA的官网上面报名的。参加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考试,需要参加CCAA的培训,费用大概3000人民币,学习完毕后,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后获得IPMS审核员注册资格。
⑼ 内审员培训主要是哪些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内部管理评审,查漏,监督,以及提出整改方案。具体的工作内容则有:
一、协助部门领导建立、实施和保持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也可以是质量、安全、环境三标体系或计量体系及其他类似认证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在整个企业内促进顾客质量要求意见的形成;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之外部联络。
二、负责体系文件控制,审核质量手册、质量方针、目标;指导各部门对相关文件之使用、保管、收集、整理与归档。负责对现有体系文件定期评审。
三、审查各部门编制的质量记录在案格式,并审批;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的所有质量记录、三级文件;指导各部门对质量记录的整理和保管。
四、向主管领导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材料,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协助、协调、监督实施管理评审中相关纠正、预防措施。
五、审查各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计划;负责指导本部门产品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对本部门质量策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协调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策划及编制、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
(9)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扩展阅读:
1、审核的相关概念。
2、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
3、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4、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业准则、企业标准。
5、审核策划(年度审核方案、审核实施计划)。
6、内部审核检查表。
7、首次会议、末次会议。
8、现场审核。
9、审核技巧(抽样、观察、提问、记录、报告)。
10、内部审核不符合项的判定。
11、内部审核报告。
12、审核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