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月疫情期间武汉培训机构怎么上课
线上授课。
很多培训机构也开始线上上课,为了规范培训机构的市场,武汉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服务的通知。
❷ 2021年培训机构最新政策
2020年的疫情让校外培训机构受到重大影响,很多机构纷纷转到线上授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2021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让校外培训机构人心惶惶,那么在2021都有哪些教育政策呢?尼克国际少儿英语为您整理了2021年上半年校外培训机构政策,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摘。
1月
大力治理校外培训机构。2021年1月7日至8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2021年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重点整治唯利是图、学科类培训、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
四不两直。1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教委督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重点督查。
寒假期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1月28日教育部发出提醒,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寒假期间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必须停止一切线下校外培训活动。
北京市暂停校外培训和集体活动。1月23日,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北京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
3月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3月31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问题的通报》,称在近期开展的执法检查中,发现相关区部分恢复线下教学活动的校外培训机构,依然存在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问题
4月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就《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2021年4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把禁止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
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四川、江苏、福建、陕西、安徽、山东、吉林、湖南、黑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整顿校外培训机构政策,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5月
5月2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5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教育培训广告发布标准》,要求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不得明示或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6月
2021年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5月份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强化市场监管检查,检查发现,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顶格罚款。
受疫情影响,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惠州市校外培训机构停止下线教学。
2021年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明确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职责。
2021年6月1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提示。
2021年6月23日,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报工作,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❸ 疫情期间人教社免费公布教材,这样的善举还有哪些
比如说现在很多的看视频软件里面都有免费的上课视频,在此之前呢?这些课程大部分都是需要收费的,现在免费播放了,我觉得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❹ 武汉疫情培训机构上课吗
上课。
很多培训机构也开始线上上课,为了规范培训机构的市场,武汉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服务的通知。
线上服务的通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校外培训机构立足师生健康,服从防疫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和省,市防控工作要求,展现了良好的责任担当和社会形象。目前,随着我市中小学线上课程教学的实施,部分培训机构也开始将线下课程转为线上服务。
❺ 上海疫情培训班停课吗
您好!
上海疫情期间的培训班基本上是没有听课的,都改成了线上的网课,但是也有一些培训机构选择停课,暂时不上课。
为了避免线下上课,过多的学生和家长聚集在一起,给疫情防护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影响,上海培训班选择暂停线下课学习,并且改成了线上网课的学习,通过一些会议和直播软件,让老师在网络上教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开启语音和摄像头同老师交流,其实上课的方式也和平时差不太多。总的来说,上海疫情期间,培训班是没有听课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❻ 北京疫情培训机构现在可以开课吗
不可以。
近期国内疫情多发频发,北京出现多起京外输入病例引发的聚集性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呈现点多面广多路侵袭的特点,北京进一步进入全面防控状态。目前,北京市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
培训机构指以学历教育或成人继续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有场地的要求及师资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于认证并且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资格方可营业。
❼ 北京疫情培训机构可以开课吗
不可以开课,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机构是会相对应的关闭的,以适应疫情防控的需求,疫情缓解以后就会慢慢重新开门。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双减政策期间,学科类的培训机构已经是明令禁止不给开了,不过艺术类的培训机构依旧是不受影响。
根据现有病例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❽ 疫情之下,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列举如下:
第一种模式帮助线下教育机构转型的模式OMO模式;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
(1)流量平台模式,即互联网流量平台整个线下各种机构,这种类似教育行业的大众点评或者美团模式,比如有决胜网等,但首先平台得有足够多而精准的流量分配出去。
(2)双师模式,把一线城市受欢迎的精品课程和老师内容以屏幕形式呈现给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地区,其普惠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3)门店教学模式,比如abc360中兴英语既有线上1对1外教平台,也可以让学生在社区门店中进行学习,线下有培训老师教导、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同时进行综合辅导。
第二种模式是SaaS模式,很多教育系统服务商为线下教育机构提供直播课堂工具,并通过卖系统来进行收费模式,这些系统提供商在疫情期间他们受到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网络智慧课堂等互联网免费工具的市场份额冲击。
这给线下教育机构的选择也比较多,可以采用互联网公司直播课软件,也可以采用SaaS服务商专业系统或者由他们开发小程序等。
第三种模式采纳巨头的专业教育行业技术解决商并整合进开放平台之中。采用技术提供商提供给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所需的完整产品,优点是多端产品齐全、能够对线下教学进行还原,针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细致功能。
比如直播互动功能、学生举手提问功能、直播回放功能、老师演示PPT课件工具、线上作业布置和批改功能等。适合一些教育科技巨头整合自己所投资的线下业务。
首先,踏实做私域流量。对老师较少、依靠主力老师吸引的师资的个体店,只要是前期加了学生以及家长微信,实际上相当于自己的私域流量,培训机构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社群模式进行收费。
一些课程可以找一些小程序服务商比如微盟、小鹅通等开设之后继续在朋友圈收学生,只有先生存下来才是王道。阿星之前看到很多大公司高管还是发布会上主角,今年也在朋友圈里做起了微商,疫情让大家更加接地气,也少了一些概念炒作。
其次,转型做自媒体、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培训机构也可以把老师组织起来做自媒体,自己转型做一个MCN,打造一些网红,实际上去年我就见到有一些教育机构这么干了,我个人建议现在可以做抖音、快手短视频梳理知识点了,比如专门讲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
为了防止抄袭,老师尽量做到出镜讲解、现场展示,不会做短视频采用“剪映”或者老师只管录,由专门人员剪辑,分发,再到抖音店铺买课程资源等,各个账户之间可以做矩阵相互导流量卖课程,同时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直播教学。
最后,线下教育机构即使不赚钱也引入直播课系统对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现在已经把目光放在疫情之后的暑假以及下半年生源的提前锁定上;把这段时间当做是互联网教育工具的学习期和试用期,培养起老师本身对于工具的熟练程度,相关的课程可以录制下来。
供以后线下开张之后学生报班的补充、增加附加值;并且并且逐渐打磨起不依赖于老师临场发挥的专业教案体系来,从而保证培训教学质量的稳定化。
❾ 这次疫情后,校外培训行业会存在报复性收费吗
教培行业不会出现报复性收费,反而可能会适当的下调收费标准。
今年应该是对教培机构打击最大的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导致教培机构错过了赚钱的黄金时间,“一个寒假、一个春季”,并且根据现在掌握的相关信息来看,教培机构的生存越来越难。
因为很多的地方都呼吁在开学之后将会缩短周六周日放假时间,以及暑假时间,让学生们正常上学。
好早之前在疫情爆发之期就看到了某培训机构偷偷开学,然后被抓起来了。
这没办法,具体的情况所导致的。
做教育的,最终还是要有一颗责任心,无论当初是盈利为目的,还是以育人为目的。
越到最后越要沉淀自己,才能获取更高的价值!
❿ 2021教育培训机构新政策
自2018年文件出台以后,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背后有两方面的原因:
1.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大量的资本涌入教培行业,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现象;
2.由于疫情的爆发,在线教育一下子有了高光的时刻,在融资等各方面都表现得特别强,比如作业帮、猿辅导在央视春晚前的广告中纷纷亮相,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2021年对校外教培行业的监管之风,一是承接了2020年爆发并常态化存在的疫情余绪。起初的整治重点,更多是围绕校外培训机构入校测温、验码登记、佩戴口罩场所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的安全方面的检查督查。二是在教育部全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已隐隐显露出将要对多年积存的教育乱象,进行全面整治的苗头,而此中的重中之重,则落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上。
1月2日,北京市召开了第198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顺义区决定暂停开放全区51个学科类培训机构线下培训。
1月5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培训机构收费和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项要求。
1月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将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并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收费管理、营销方式、教师资质等全方位提出要求。
1月12日,唐山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寒假期间严禁开展线下办班补课培训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广大教师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要求,严禁寒假期间开展任何形式的线下办班补课培训。
1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整理的“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爆出在线培训机构乱象频发,名单中多家教育机构均被点名,舆情问题主要为课程质量差、擅自修改课程属性、机构暴雷跑路退费难以及教学资质认证等。
1月16日,北京石景山区教委官方微信发布“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校外培训机构注册名单,首批51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纳入预付费监管平台,接受实时监管。
1月23日,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北京市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机构进行了数次检查。其后,北京全市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
1月28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2000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式启动以来,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针对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在深入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