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品基础知识培训的目的
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
1、药品的概念: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药品的类别:
药品经营许可证使用的经营范围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毒麻精放等特殊管理药品必须持有药监部门相关批件才可经营,否则视为超范围经营。
3.药品的剂型
药物的剂型主要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糖浆剂、颗粒
剂、散剂、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酊剂、栓剂、软膏剂、眼膏剂、
滴眼剂、气(粉)雾剂和喷雾剂、膜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搽剂、
凝胶剂、贴膏、透皮帖剂等。
4.药品的规格
药品的规格是指一定药物制剂单元内所含药物成分的
量。药品规格的表示通常用含量、容量、浓度、质量(重
量)、数量等其中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结合来表示。
5.药品的批准文号
药品批准文号是指国家批准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的文号,是药品生
产合法性的标志。《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须经国务院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
未取得批准文号而生产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基本完成对批准文
号的统一换发。目前药品批准文号的统一格式为:
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如:国药准字H20050089
字母含义:H、Z、B、S、T、F、J
H:化学药品 Z:中成药药品
B:保健药品 S:生物制品
F:药品辅料 T:体外化学诊断试剂
J:进口分包装药品
※批准文号的有效期为五年。新疆于2002完成地方药品
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号,2010年完成国药准字号再注
册,批准文号与原换发文号一致
6.药品的批号
药品的生产批号一般是指用同一批原料、同一加工设备,经同一次加工所得均一性的产品。
批号是进行质量跟踪的重要标志。
7.药品的生产日期与有效期
• 药品的生产批号并不一定是用药品生产的时间表示,因此药品的包装标签上应同时注明药品的生产日期。
• 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被批准使用的期限,其含义是药品在一定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
• 药品有效期是涉及药品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标识,必须按规定在药品说明书中予以标注。目前一般药品包装标签上的有效期表示方法都是用 有效期至某年某月。
2. 怎样做好药品知识培训
不同专业的培训要求各不相同,你可以通过阅读《专业基础知识》适当的了解一下药品方面的知识在看一些医药方面的教科书,比如《常见病症诊断与用药》《药物史话》这些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你可以通过当当网购买。如果你想更深一层的去了解药品与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你就拜访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3. 药学专业人员培训教材的内容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渐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决策。一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将逐渐向社区服务中心转轨,社区医疗服务迎来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机。作为社区医疗服务内容之一的社区药学服务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利用各种手段补充和完善服务内容。
社区药学服务是以病人或消费者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常见病、慢性病为重点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服务,目的是保证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从而促进病人或消费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社区药学服务工作中,药师的主要职责包括运用药学专业知识正确审核和调配处方,保证药品的供给;宣传普及基本药物知识,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此外,药师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协助医生正确选用药物,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等。由此可见,社区药学服务并非简单的服务项目,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因此,要求社区药学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才能满足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但是,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领导指出:由于我国目前的社区药学服务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从事社区药学服务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证社区药学服务的水平,有必要对社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药学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取得上岗资格后才能从事与社区医疗服务相关的药学实践活动。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药学专业人员培训教材》,供有志于社区医疗服务的药学专业人员参考。
本教材以“三基”为目标,以社区实际应用为准则,力求简明、实用、可读。本教材共分为五篇,分别是社区药学服务总论;社区药事管理;临床药理学;社区常用药物的药剂学知识;社区常见疾病和药物治疗学。第一篇社区药学服务总论中介绍了药学服务的基本概念和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为了适应药学服务的发展,不但详细介绍了优良药品调剂规范,还适当增加了社区药师与合理用药和药学信息服务的内容。药学服务是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过程,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言谈举止和沟通能力对于药学服务的有效开展和获得预期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在这一篇中还增加了礼仪与沟通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二篇社区药事管理中介绍了药事管理和社区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为了防范医疗风险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熟悉必要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在本篇的第二章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介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社区药学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要正确、熟练地调配药品,还要参与l临床药物治疗,协助医生正确选择药物,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这就要求药师要具有一定的临床药理学知识、药剂学知识和药物治疗学知识,为此,我们从实用性出发,在本书的第三篇至第五篇,用大量篇幅着重叙述了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临床用药;药物剂型知识和社区常用药物剂型的特点;并按照疾病的分类介绍了常用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药学专业基本学习内容是
药学专业基本学习内容:
一、课程设置
1、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基础、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基础、药物的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专业技能实验等。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二、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5、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 冷藏药品存放操作规程及冷藏药品专业知识培训
回答带图回答。
6. 一般医药代表培训的内容都有什么
RDPAC药品推广行为准则、RDPAC法律法规等。
RDPAC继续教育的课程分为14个模块,14个模块间有强制顺序的,需要完成第一个模块才能进行第二个模块,以此类推。14个模块分别为RDPAC药品推广行为准则、RDPAC法律法规、药物不良反应警戒1-9章、RDPAC继续教育考试、满意度调查表、虚拟证书获取。
医药代表通过RDPAC考试后即可进行继续教育。考试时长30分钟,试题总数47题,单选36题,多选11题,通过分数80分,考试次数无限次。
(6)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讲义扩展阅读:
医药代表专业培训的相关要求规定:
1、MRC考试的成绩单可被各会员公司用作评价医药代表的专业水平能力的(一部分)指标,且在此基础上自行制订全面评价医药代表专业能力的标准和体系。
2、RDPAC以免费提供MRC(在线)培训和考试的方式鼓励会员公司参加MRC培训项目,考试的成绩单以及完成所有培训课程的结业证均可经由各公司及代表现有的MRC账号查询。
3、 医学基础(第1篇共14章)占30%;药学基础(第2篇共4章)占15%;药事管理基础(第3篇共10章)占15%;市场概况(第4篇共3章)占10%;行为准则(第5篇)占30% 。
7. 药店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是什么
提高员工工作素质和劳动技能,保证药品经营工作中按照法规,规章和制度规范经营行为,熟练工作环节,使药房经营工作按部就班,有序推进。
一、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为国家政策法规规章,药品经营和验收养护等知识,培训时间为4学时,通过岗前培训使员工初步了解药品商品知识,掌握药品分类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国家对药品经营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培训后通过考试检验培训效果并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二、政策法规培训:
主要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细则》、《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零售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评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安排培训每个专题用一天时间2小时,学习培训方式为自学和讨论相结合。
三、质量管理制度:
岗位责职,操作规程培训,计划在领取到《药品经营许可证》试营业期间,理论结合实践同步进行,安排培训时间为每项制度(岗位责职、操作规程)1学时,共需要38个学时,通过培训,掌握药房工作要点、重点及工作相关要求。
四、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准确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培训:
安排培训时间为4学时,培训方式为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解,通过培训,正确掌握和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定义,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重要意义和上报方式。
五、药品知识培训:
药品分类管理知识培训,该项目的培训在日常经营工作中随时进行,通过培训使员工能正确理解和规范进行药房分类管理,要加强对新药的引进,并通过相互学习掌握新药的用法,用量,推荐用药理由,并通过用户回访增强对新药疗效反馈和用户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