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培训材料

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培训材料

发布时间:2022-05-26 15:54:09

㈠ 幼儿安全知识教育内容大班

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好奇好动,爱探索,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幼儿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该说,大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但目前幼儿的安全教育实效差强人意。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76.6%的幼儿有过在游戏中摔伤或碰伤的经历;66.8%的幼儿有过从床上摔下的经历;25.8%的幼儿有过从楼梯上摔落的经历。2010年我国幼儿园连续发生恶性安全事件,幼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幼儿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
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要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强幼儿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除了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外,重点应该放在幼儿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化安全行为的形成。幼儿安全行为包括两个方面:1、预防性安全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旨在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行为,如不把异物放进口鼻中,安全用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2、安全自救行为,即在出现意外灾害时能沉着应对,学会自救避险,如拨打急救电话,火灾自救,地震避险等。
幼儿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的几点策略
1、 在愉快的游戏中有意识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自然融入安
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护自己的经验,也可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获得成功和信心。因此,游戏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安全行为的练习,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游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挖掘角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安全行为方面的表现,发挥其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老师一方面要创设自由、宽松、温馨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充分享受游戏的乐趣,一方面可有意识的发展出“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游戏情节;组织开展“红绿灯”游戏,让幼儿掌握“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有关规则。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吸收了丰富的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游戏性质的角色表演,获得了深刻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自我保护行为的锻炼。
体育游戏
生活中的意外事故防不胜防。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及手臂、大腿肌肉的力量,影响着幼儿安全自护。可以通过“抓尾巴”、“大风和树叶”等有趣的游戏,增强幼儿躲闪、呼喊等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设计专门的体育游戏演习求救技能,如尝试越过障碍物。通过这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力。一旦面临相应的危险事情,经过训练的孩子因为有行为和心理的准备,自救逃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情境游戏
师幼共同创设一种模拟意外或灾难的特定情境,让幼儿设想、体验身临其境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它具有防真性、情景性和角色性的特征。例如创设一个“火场逃生”的场景:某处发生火灾了,旁边有水、毛巾、被子、衣服、门、窗等多种物品,幼儿当场进行保护自己的逃生演练。通过情境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灾难自救的意识,并能想出一定的办法解决遇到的有关灾难自救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战胜灾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
2、 在一日生活中自然渗透
《纲要》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才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避免出现幼儿的伤害事件。如;入园——不带小刀、扣子等危险物品进园;进餐——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以免呛着);睡眠——正确睡姿,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含着东西睡觉;行走——行走时抬头挺胸,手前后自然摆动,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以免碰撞、摔倒);游戏等活动——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离园——有序活动,静待家长,安全返家等等。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因此,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方法外,还要经常提醒,不断强化,逐步形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由于意外事故的残忍性,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将事件真实再现,而只能言语描述,很难引起孩子的重视,例如告诫幼儿“不能独自去游泳,可能会溺水”,幼儿是很难理解和重视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抓住契机,让幼儿引以为戒。如针对孩子不遵守规则而发生摔伤事件,当孩子对摔伤的后果有清晰认识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思考:
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事故,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预防等等
3、 在未雨绸缪的演习中实践
福建省某幼儿园今年3月发生火灾,幼儿园教师立即组织300多名孩子有序疏散到园
内的空地上,整个过程只用了3分钟。工作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水管等灭火工具积极组织自救,10分钟后大火被消防大队成功扑灭。这次火灾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该园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成效。开展常态化的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台风等。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但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或台风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针对恶性伤害的“恐怖事件”,幼儿园也要组织相应的演练。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逃生的方法,当灾难发生时,能冷静、正确的保护自己。经过多次的模拟演练,幼儿自救的意识增强了,自救动作更迅速
进行安全模拟演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比如幼儿园事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自救或疏散演习预案,各班教室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向幼儿讲清为什么要进行演习即演习的目的、意义,使幼儿做好心理准备,还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思考、讨论防灾、避震、躲避伤害等自救的方法,在进行实战演习,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除了其他的安全行为练习和巩固外,幼儿园要未雨绸缪,将安全模拟演习常态化:除了各班平时加强教育和训练外,最好一学期开展2—3次全园性的大型演习,让幼儿对紧急情况和突发灾难有较好的应对。
4、 在适度的自然后果法中内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从行为的自然后果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使
孩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负责。自然后果法可以帮助幼儿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在自己的不恰当甚至危险行为导致的后果中获得体验,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例如孩子的手指被火烫了一下,知道被火烫了会疼,以后就再不会随便接近火了。如果他曾从高处跳下时被摔疼了,以后走到高处自然就小心了。这就是孩子从自然的后果中懂得了如何去做。当然,这种“自然后果法”仅适用于不会导致幼儿身心的严重伤害、没有生命危险以及不给家庭带来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如果幼儿玩火而成人不及时阻止,则可能出现家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如果说前面几种方式或多或少有“教育”的痕迹,那么自然后果法则是通过儿童自己的过失行为获得必要的警示,其抵触情绪小,能够引以反省,促使其改正过失,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有时幼儿并不必然体会自身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的引导幼儿。与此同时,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具体指导,使幼儿弄清楚:做事或行动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在家喝豆浆太急被烫到手后,家长要指导孩子通过触摸试探、吹凉等方法预防烫伤
5、 在家庭生活中巩固
教师要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父母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从孩
子幼年时就加强对安全行为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家长平常带孩子外出时,应指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指导幼儿明白走失时怎么办,让孩子牢记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等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本人就是做幼儿安全教育,教材的。

㈡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有哪些

幼儿园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6、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7、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8、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9、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

㈢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培训体会

幼儿抄园的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为了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各项预防保护措施、教育孩子进行自我保护以外,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意外伤害迅速腾空急救知识和技能。针对这一情况,近日,我园特地组织开展了一次幼儿意外伤害急救知识的中众多创造培训。我园的保健医生在此次培训中主讲了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幼儿意外伤害空间的发生,以及幼儿常见的几种伤害事故如何处理,如:流鼻血、鼻入异物、烫伤、表皮挫伤、扭伤、碰伤、腹痛、呕吐、惊厥等。通过培训,教师们都纷纷表示,以后除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也知道了该如何更科学地处理孩子的意外伤害,真是一次受益非浅的学习啊!

㈣ 幼儿园怎样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

儿童意外伤害如何预防与急救
1、蜂蛰狗咬,先拔刺,再冲水
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其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如果伤口过大,则不宜过度冲洗,防止引起大出血。
2、跌落摔伤,分泌物,别硬堵
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3—5岁的孩子,头部较大,自身平衡性又不好,摔破头部的案例极为多见。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精心。在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如发生意外,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鼻中流出的分泌物,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
预防摔伤:经常发生摔伤的场所:床上、楼梯上、窗户上、树上、自行车上、娱乐设施上等等。爬行的宝贝最容易从床上摔下来,初学走路的宝贝最容易从窗户和楼梯上摔下来。在家里最容易摔伤的时间是吃饭前后。室内楼梯、台阶要安装防滑条、宝贝上下户外楼梯要有人搀扶。儿童坐椅必须保证落地面宽于坐面,才不易翻倒。同时椅子上应有安全带固定宝贝。不要把宝贝单独留在成人的床上。
3、澡盆溺水,趴床上,挤后背
3厘米的水就能淹死一个孩子!”一点不假,3岁以下儿童因父母疏忽,自己在浴室里溺水身亡,排在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的第五位。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看护者疏忽而造成。有的家长把孩子放在脸盘旁边,自己去别处拿毛巾,孩子一头栽进脸盆里,自己无法抬起头,意外就发生了。家长做好看护是一方面,一旦发生危险,应让孩子趴在床上,推挤孩子背部让水排出,必要时做人工呼吸。
4、误食药品,多喝水,促呕吐
孩子看到桌上摆着花花绿绿的药瓶,伸手够到并打开当糖豆吃进去的意外,经常发生。如果误服了安眠药、避孕药、抗风湿药等,可引起药物中毒;误服了灭鼠药,可造成死亡;误服了石碳酸,可造成口腔黏膜、喉、食管、胃部灼伤。发生意外后,要尽快给孩子喝大量的凉水,然后刺激其喉头,使其呕吐。同时要赶紧送医院,洗胃治疗。
5、烫伤烧伤,用凉水,赶紧冲
孩子可能会被热水、热粥、热汤等烫伤,也可能因碰倒煤炉等造成烧伤。一旦发生烫伤,要立即用凉水冲,使其降温。冬天穿的衣服多,不要将衣服扒开,要连同衣服一起在冷水龙头下冲洗,降温。再扒开衣服检查其烫伤程度,如果直接扒掉衣服,容易撕裂被烫伤的皮肤。所有动作要轻柔,同时要保持创面干净及水疱完整,创面要涂些烧伤药膏、抗菌素软膏,或用干净的布、衣服包裹伤处,转送医院。
6、预防窒息
保鲜膜、塑料袋、花生都可能堵塞在孩子的气管里造成窒息。在吞入异物的情况下,如果异物刺激喉黏膜,则会引起剧烈咳嗽,并因反射性喉痉挛及异物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失音、喉痛等。最严重的是,如果异物较大而且嵌在声门上,则可能很快造成窒息死亡。
7、预防意外跌落
(1)在儿童骑车,溜冰时,要准备防护用具如头盔和护膝等。
(2)非逃生用途的窗要上锁,或装上窗栏。
(3)窗边不放置椅子,摇篮和其他家具。
(4)在给婴儿换尿布或衣服时,人不要离开婴儿,保持有一只手保护着婴儿。
(5)清除家中的危险因素,如卷起的地毯,暴露的电线,栏杆间距宽大的阳台和楼道等。
(6)在洗手间,洗手盆前和楼梯等放上防滑垫。
(7)要注意幼儿在有滑轮的学步车中的安全,或使用其他固定的学步车替代。
(8)对孩子经常活动的场地要检查是否安全,如地面是否平整等。
8、预防吞入异物
除了家长普遍认同的小纽扣、硬币外,一些质量不好的小塑料勺也有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武器。质量不好的塑料小勺比较脆,而处于口欲期的婴儿如果拿到了就会喜欢送到嘴里把玩,如果被牙齿弄破的话,塑料勺就会形成一些外缘尖利的碎片,碎片在孩子的嘴里、咽部、食道、胃肠里都有可能引发不适和危险。

㈤ 幼儿园安全教育有哪些 幼儿安全教育知识内容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交通安全教育:学习认识交通标识,并熟悉相关标识,教育小朋友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消防安全教育:学会打求救电话,例如遇到火灾的时候拨打119火警电话、110匪警电话、120医疗急救电话。

3、食品卫生安全:有的小孩有什么都往嘴里放的习惯,要教育孩子养成不随便将东西放在口中的习惯,不捡地上东西吃,不乱吃药。

4、防触电、防溺水:让幼儿知道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性,学习触电、起火、落水时自救的简单技能。

5、幼儿园活动安全:遵守运动和游戏规则,遵循安全规则,不做危险动作,不相互推拉等。

(5)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培训材料扩展阅读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㈥ 幼儿园常见的急救知识有哪些

A、假如一孩子在吃饭时,嘴唇不小心咬破,流血不止,你应该怎么办?

1、按照标准预防措施操纵。

2、用温水冲洗口腔以便暴露伤口。

3、用一块纱布按住伤口以便止血。

4、如肿胀用干净布包裹冰进行冷敷。

5、伤口范围大或舌头边沿有伤口,立即往医院救治。

B、孩子在吃饭时不小心打破了旁边的热水瓶,热水溅到了小朋友的胳膊上,你现在应该怎么办?

1、迅速脱离热的环境

2、应该想法降低烧伤局部的温度,即使涉及到较大面积的体表。

3、可以把烧伤的局部放在备有凉水的容器中冲洗。

4、当脱离湿的衣物时,应防止孩子冷颤。

5、在冷却烧伤局部后,可用合适的敷料松松的覆盖在烧伤部,至疼痛消失。

C、你带一群孩子到绿地踏青时,一小朋友不小心被路边的一只宠物狗咬伤了,你应该怎么办?

1、将孩子和其他人从该地区移开。如咬伤引起损伤或流血不能控制,立即呼救120。

2、护理咬伤或抓伤的部位。

3、假如被已经登记在案的家养猫狗咬伤,请与主人联系,确认接种狂犬疫苗是否过期。

D、一小朋友的脚踝发生了肿胀,你应该怎么办?

1、控制肿胀,可用毛巾包冰袋进行冷敷。

2、假如疼痛或肿胀持续存在,或有挤压伤则通知120。

3、用弹性纱布卷裹住受伤部位可以对瘀斑或肿胀部位施加压力,也可帮助固定冷敷。

4、在排除有骨折或脊柱损伤,可抬高受伤的身体部位.

E、夏天一孩子在操场上玩耍往返跑着,由于天气炎热出汗太多,小孩子发生了中暑,你应该怎么办?

1、将孩子移到凉爽地方,泼凉水等降温。

2、鼓励孩子大量喝水

㈦ 幼儿园小班教案 急救知识知多少

急救从家庭开始人们在家庭中生活,大量的日常危重急症还是在家中发生的最多见,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 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生危险时先紧急处理在报警打120急救,抢分夺秒

㈧ 急救防范避险逃生培训内容

幼儿园事故教师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1、你必须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具有学前安全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具有保护幼儿的安全基本常识。
2、幼儿教师要具有职业敏感性,就是对幼儿安全方面表现得特别关注,并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班级安全隐患的能力。
3、做好保护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幼儿教师要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的工作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幼儿的保护教育的安全。
4、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则,也是幼儿人生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教师要细致建立班级幼儿生活管理和集体生活的规范化培育,经过教师的精心细致的呵护,能形成制度化、规律化、以消除幼儿班级的攻击性行为的安全隐患。
5、教师要给幼儿必要的安全常识,教师要通过细心的教学活动,游戏集目、以及模仿演义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幼儿教师要掌握基本的安全急救知识,还具有特发事件的处理常识。在护教过程中发生意外,应立即向领导报告的同时,进行有序的抢救方法,自己要做好简单的抢救所能减少的事故源发。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急救知识安全培训材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区县意识形态培训方案 浏览:113
星巴克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浏览:996
设计培训课程的方案模板 浏览:497
线上缴费平台营销方案 浏览:208
代购市场营销 浏览:949
校本培训年度实施方案 浏览:496
证券公司金融产品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108
沙漠蚂蚁电子商务 浏览:417
起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20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可行性报告 浏览:674
品牌咖啡店营销策略 浏览:852
传统日化品牌营销 浏览:656
银行系统培训方案模板下载 浏览:372
培训班合作方案 浏览:447
电子商务人员销售话术 浏览:701
餐饮力度大的促销快餐活动 浏览:457
佳能企业市场营销分析 浏览:996
药企对药店店员培训方案模板 浏览:456
ppt营销方案模板下载 浏览:652
钢琴培训班圣诞节策划方案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