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才计划”是什么
摘要 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推出的一项重点人才工作。计划通过选拔一批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中学生,在知名科学家的指导下开展科学探究项目,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同时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与工作机制。英才计划选取全国19所“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参与高校作为试点单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培养570名优秀高中学生。
❷ 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什么
中学生英才计划指的是由中国科协将与教育部在2013年针对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简称。该计划主要目的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
以2021年的中学生英才计划为例,本次的实施范围是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参与的高校包含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
推荐方式由实施范围内的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
(2)成都市高中英才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2021年中学生英才计划进度:
1、推荐导师:2020年12月8日前,参与高校推荐符合条件的导师,经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导师在网络工作平台录入个人和培养团队信息。
2、学生报名:2020年12月9-19日,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网络工作平台申报并选报导师。
3、学生学科潜质测试:2020年12月20-27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潜质测试。
4、确定面试名单: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5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根据学生学科潜质测试结果划定各学科分数线,报送网络管理平台,确定进入面试学生名单。
5、导师面试,报送学生名单:2021年1月6-20日,高校和省级管理办公室按学科组织面试,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省级管理办公室将入选学生名单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备案。
❸ 成都市区普通高中有哪些
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树德中学(宁夏街校区、光华校区)、成都七中、石室中学、四川师大附中(远、 成都二十中、双流中学 温江中学、棠湖中学、彭州中学、新都一中、大弯中学 二、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六中、成都八中、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成都铁中、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盐道街中学、列五中学、晋原中学、西北中学、华西中学、成都十八中、玉林中学、川化中学、成飞中学、中和中学、金堂中学、邛崃一中、彭州一中、新津中学、航天中学、中铁二局一中、龙泉中学、崇庆中学、郫县一中、郫县二中、都江堰中学
三、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外国语学校、成都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市实验中学、成都三中、成都十一中、成都十四中、成都十六中、成都十七中、成都十九中、成都二十四中、成都二十八中(协进中学)、成都三十七中、成都四十九中、成都五十中、高新区一中、华阳中学、金牛中学、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双流艺体中学、淮口中学、郫县三中、温江二中、新都二中、高埂中学、蒙阳中学、籍田中学、安仁中学、蜀城中学、新都四中、都江堰一中、都江堰四中
以上为一些较好的高中,下边我为大家重点介绍几所高校。
1.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是成都高新区引进石室中学品牌,石室中学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按国家级示范性学校标准打造的与世界一流经济园区相匹配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具备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天府新区公办第一品牌高完中,简称石室天府
2.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纯公办学校,简称“四川师大附中”、“川师附中”、“师大附中”或“川附”,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首批授牌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首批四川省一级示范性高中。
3.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是一所优质的公办中学,由金牛区政府计划,成都七中领办,大连万达集团捐建,是正宗的七中体系。2015年成立“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教育集团”。七中万达为成都七中万达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
4.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首批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川大附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校,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十所示范校之一。
5.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位于成都成华区,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源于1904年创建的叙府公立中学堂;1994年,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
知识拓展:
成都有哪些好的大学
211,985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普通本科院校: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工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独立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资料:网络文库权威参考资料
❹ 高中生英才计划申报理由怎样填
单位培养是好事,将有提升的空间。申报理由当然写明本人的个人情况,原因可以结合现在的岗位,期待的空间,另外为企业做贡献这些好话了。
1、自己现在班级,曾任职、现任职。
2、在以前获得的学校或者地区性的荣誉。
申请理由:
我努力学习,积极配合老师,按时完成作业,不缺课,学习成绩优异,本专业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同时在学习上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
在工作方面,我担任团支部书记,积极为同学服务,认真组织班级活动,配合指导老师的工作。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❺ 电子科大千星计划
千星计划以挑战传统教育的理念、特色教学模式,以及强大的就业保障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而不少学生因为英语流利,技术过硬,一毕业便顺利进入知名软件企业。
什么是“千星计划”?
相对于IT行业人才缺口巨大的现象,目前传统高校培养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却难以缓解这一缺口带来的压力。众所周知,传统大学理论学习常常滞后于行业发展、缺乏项目经验和动手技能这两大问题是传统高校IT教育的“致命伤”。那么,能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达到企业用人要求的丰富项目经验呢?应运而生的“千星计划”,针对传统高校的教育弊端,突破了传统高校培养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项目。
据了解,“千星计划”是由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国信安教育基地、成都微软技术中心、中电科三0集团联合推出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定位于为配合落实四川省成都市关于IT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培养紧缺的应用型IT专业人才,并向IT高新企业输送。与众多IT教育机构相比,“千星计划”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的极大关注和支持,并寄予厚望,相关领导表示:将为“千星计划”的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及实习环境,并协助学校搭建一条完善的就业通道,让千星计划的学生能真正达到企业的岗位需求,并能切实缓解成都软件企业面临的人才困境。
特色:打造“IT新军校”培养模式
谈及该计划的培养目标,负责千星计划的唐校长明确表示:“作为全国知名的IT教育基地,我们推出的‘千星计划’将坚持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思想,相比传统高等教育,千星计划的学生能获得更强的动手能力、更高的职业素养、更丰富的项目经验、更成熟的就业输送服务。”正是基于这一办学宗旨,“千星计划”诞生之初就呈现出了全新的特色:
首先,对接社会需求。“千星计划”培养项目对接IT行业人才需求培养紧缺人才。调查表明,软件工程师、软件营销师是近年来最为紧缺的人才。其次,培养模式新颖。“千星计划”采用新型模式培养IT新军,根据企业招聘人才的普遍要求,精心设计了“实用技能+职业素质+项目经验”的特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具有“技术前沿化、教学项目化、管理企业化、训练军事化、师资多元化、就业网络化”的特色。第三,“千星计划”与全球顶尖的技术平台商微软、IBM、SUN、惠普、华为等有紧密的联系与合作,课程技术优势明显;师资由来自863专家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0研究所的特聘专家、电子科大教师以及软件项目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资深IT课程讲师组成,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同时,国信安教育基地还为企业提供人才策略咨询和IT定制人才培训服务,千星计划中合格的学生可直接进入企业定制,就业输送企业包括IBM、Microsoft微软技术中心、SIEMENS西门子、NCS新加坡电信、ZTE中兴通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启明软件等等。此外,学生在完成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选报网教学历教育,合格者获得电子科技大学颁发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并实行电子注册,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面向市场、积累经验,相信“千星计划”凭借其打破传统的新型教育模式必将为蓉城IT行业的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技术之星”,给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成才成功的新选择。
下面的链接有详细介绍
http://www.gxae.com/GXAQXJH/NewsPages.aspx
❻ 中华英才培训计划多少天
计划一个半月,46天。
中华英才培养计划”2020暑期活动形式为学员在本地远程参与在线课程的学习,活动时间为7月15日-8月31日。
中华英才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发起的教育公益扶贫项目。
❼ 成都中和中学的班级宏志班,英才班,实验班哪个班最好啊
宏志班最好,不但不交任何费用(包括住宿、伙食),每年还拿不少的奖学金,这是中和对宏志生们的特殊照顾。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Zhonghe High School Cheng Sichuan),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
学校是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管理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中国教育学会首批“现代联盟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首批“卓越学校联盟校” 、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校。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14人。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省中学正高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195人;其中,有国家级学科骨干教师1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3人、全国优秀教练2人、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特级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有市、区级各类名优教师110余人、区级名师工作室4个、区级学科实训基地5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
❽ 英才计划对高考有用吗
英才计划对高考没有直接帮助,不与升学直接关联。但是对于拓展考生学科特长有帮助,另外有少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认可。
英才计划对自主招生有用吗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英才计划对于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是有用的,注意是部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自主招生都会承认英才计划。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高校是认可英才计划的吧!
哪些高校自主招生认可英才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年招生简章要求:“入选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被推荐参加相应的英才计划学科论坛。”
西安交通大学
2018年招生简章要求:“高中阶段完整参加过“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并获得结业证书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年招生简章要求:“高中阶段入选‘英才计划’的学生。”
郑州大学
2018年招生简章要求:“高中阶段入选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中学生英才计划’。”
什么是英才计划
“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从全国各省市的优质高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方面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让他们走进高校,在五个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激发他们对基础学科的兴趣,进而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学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
不管英才计划对于自己的高考和自主招生有没有帮助,参加了对于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是有认可的,如果有时间和精力,不妨参加试一试。
❾ 成都工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是专科还是本科
成都工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是专科。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简称本科职业教育,是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
发展本科层次及本科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9)成都市高中英才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今后我国将探索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中专、专、本、研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❿ 求助 中学生英才计划 到底要不要去报名
一、目的意义
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
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中国科协将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以下简称
“中学生英才计划”)。通过试点,推动一批基础学科较强的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开发开放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二、组织机构
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各省级科技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所在地高校校级负责人、省级重点高中或示范中学或入选学生所在学校的校级负责人共同组成省级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与实施,包括导师推荐、学生遴选、项目推进等工作。
三、试点工作目标及任务
1、探索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优秀中学生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发现中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和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
2、2013年试点工作参与高校为19所,计划培养学有余力、有科学潜质、对科学探究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一学生500-600人,平均每所高校25-35人。
是好事,量力而行,不要让它成为负担。有机会当然试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