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顶格处罚以后要怎么办
首先,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完备的审查制度、备案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市场沿着健康良性的轨道行驶。对于退费困难、机构跑路等其他高发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也要严肃整顿,并加强惩戒力度持续高压治理。
其次,校外培训机构应保持清醒。想长久赢得市场口碑,最终还是要拼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培训机构要遵循教育规律,不得违规培训。同时,停止贩卖教育焦虑、停止通过铺天盖地“洗脑式”营销,来刺激家长的敏感神经。
当然,家长也需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综合孩子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尤其要对违规培训擦亮眼睛,避免误入陷阱。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动真格
17天内3次处罚,不分机构大小,覆盖线上线下。4月下旬以来,北京市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接连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4月23日,北京市教委通报4家线上培训机构违规招生收费等问题;5月7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五一”期间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5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行动,对两家培训机构处以警告加罚款250万元的顶格处罚。
虚假宣传、诱骗消费、环境安全隐患、超前组织学科教学……一段时间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种种乱象,放大了社会的教育焦虑,侵害了家长和学生的利益,引起社会不满。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教委已经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立专班,后续北京市相关部门还将出台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详细意见。
Ⅱ 教育培训机构正迎最强监管风暴,教育机构都有哪些乱象
随着我国教育实力的逐渐增强,很多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等,基本上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两三个兴趣班,似乎已经成了不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家长就不是好家长这种现象。
很多家长都有这种心理,所以也导致了我国课外培训机构的迅速兴起,各大培训机构的广告也一直没算过,这也导致了目前课外培训班出现了很多不可控制的乱象。
一、没有办学资格、没有教师资格证却拥有很多的学生
随着课外培训班的增多,现在有很多的培训班根本就没有办学的资格,而且有很多的课外培训班。其实就是一个“黑店”,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教师资格证。有很多的小培训班在网上买一些假的营业资格照和教师资格证去诓骗家长,让家长报名,之后还会以组团减免的名义让家长帮忙招生,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家长为了减少一些钱而拉更多的人进来,现在有很多的培训学校都是这种。
以上的这三种都是很多培训班常用的伎俩,所以各位家长在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听信各种传言。(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Ⅲ 华尔街英语等4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这些培训机构存在什么乱象
据媒体于2021年6月2日的消息,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统一开展执法行动,已经分别对华尔街英语、精锐教育等4家校外培训机构罚款合计1,000万元。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也引起了众多网民们的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这些培训机构通过贩卖焦虑,加大了整个社会的内卷程度,而这实际上已经与教育的本意所背道而驰;也有部分网民认为,这些培训机构自身的教师在教书资质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惩罚。那么这些培训机构存在有什么乱象?以下笔者来讲讲自己的看法。
一、贩卖焦虑实际上在这些培训机构中,有些教师甚至都没有教师资格证,他们这样虚构教师资质,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有可能将孩子引入到不当的境地之中,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这些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进行惩罚,对此进行规范。
Ⅳ “双减”下校外培训现新变种,教培乱象应该如何治理
我认为应该从家长身上找原因,降低家长的教育焦虑,满足家长真正的需求。
为什么教培行业这么火爆?主要现在整体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样,大家都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去,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将来被社会淘汰。现在只有不断让孩子去上培训班,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这是多年来的教育习惯,并不是说取缔一些教培机构就能缓解的。
就是因为这两个点的冲突,导致了校外培训机构春风吹又生。如果教育部真的下定决心要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的话,不应该只是从表面上满足家长的上下班需求,其实家长更希望被满足的是精神层面的。因为辅导孩子作业确实是比较损耗精神力的一个活,如果校内的政策无法帮助家长减轻这个压力的话,那么家长依然宁愿花钱去校外机构寻求帮助。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Ⅳ 河北多地查处不合规校外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存在哪些违规之处
前言:大家都知道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在河北省也通报了一些无证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所谓的培训服务。那么这些不合格的校外培训机构都有哪些违规的地方呢?
现在有关的部门和教育局已经成立了相关的检查小组,继续对河北省有关的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如果发现了机构没有相应的资格证和证件,那么就立刻进行封停,责令停止办学行为。目前全国还处于疫情的防控阶段,在校外开办这样的没有证件的培训机构,也将给疫情管控带来很大的威胁。
Ⅵ 校外培训机构营销乱象的背后是什么在运作
2020年7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猿辅导、作业帮的暑期营销推广预算分别为15亿元、10亿元。据统计,2020年暑期整个在线教育头部公司在广告营销上的投放总额为60亿元。也就是说,作业帮和猿辅导在2020年暑期全行业广告投放占比超过四成。
由此可见,营销乱象的背后很大程度是资本的助推。作为在线教育头部“独角兽”,猿辅导和作业帮确实得到了不少资本的加持。
据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猿辅导至少进行了11次融资,累计拿到了不少于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7.24亿元)的资金,其中不乏像高瓴、IDG、淡马锡、博裕、景林、GIC等知名创投机构,更是获得了腾讯及阿里巴巴旗下云锋基金的战略融资。
至此,猿辅导最新估值已达15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96.81亿元),成为全球在线教育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猿辅导、作业帮卡在上市“临门一脚”: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
会议指出,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谋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
作业帮人士对野马财经表示,作业帮一直按照监管要求,合规经营;同时也注意到北京四部门联动颁布了《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目前作业帮的收费标准是严格按照规定中进行的,每科收取的费用不超过60课时,收费时间也不早于本门科目剩余20课时。退费标准也会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实施。预付费的资金监管方案将按照《管理办法》要求执行。
Ⅶ 日报连续发文批评课外培训机构乱象,会对课外教育机构有什么影响
我知道他们是出于一片好心,或是希望营造更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或是希望为学生减负,抑或是纯粹质疑课外培训存在的合理性,但他们太过低估现在囚徒困境般的恶性教育内卷环境了;
本质上家长对补课本身根本无大所谓,他们真正介意的只是怕别人的孩子不了而自己的孩子没补而已,好,那么出于公平,大家都不准补,于是今天取缔培训机构,那明天是不是该取缔私立学校了,然后呢,大家开始请家教了,这又如何是好呢?
课外培训机构只有坚决取缔。培训机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动机只是为了赚钱,并不是为了孩子的学业。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扰乱了正常教学。他们往往不会和孩子沟通交流。也不会管孩子是否有进步,甚至教完后孩子是谁都不知道。最要命的是严重扰乱孩子心胸健康,教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
Ⅷ 国家为什么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第一是纠正畸形需求。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是为了取缔无序扩张的焦虑制造者和修正应试教育之风。通过打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和不计成本的拉新,资本饱食着家长们因爱而生的焦虑情绪。教培也在他们的推动下加速背离了教育的初心:学生可以短时间通过题库堆砌的方式强化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但却并没有学会更重要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
第二是提高生育率。这有降低生育费用和解放精力两方面考量。
第三是规模总量庞大。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不仅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还会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四是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
第五是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天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8)课外培训机构乱扩展阅读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表示,今年教育部将把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列入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4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严禁学前学科培训。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将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
Ⅸ 新东方、蓝天被中消协点名,校外培训存在哪些乱象
提起来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说在很多家长的心目当中都是有苦难言的。比如说如今的校外机构,在收费方面非常不合理,但是其他的孩子在补课的同时,作为家长来说,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落下,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够硬着头皮交费,但有的时候这样的一种校外培训机构,仿佛更像是智商税或者是心理方面的安慰,有十几万元十几万交出去了,但是孩子的成绩仍旧不见增长。
也正是由于如今这些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丛生,所以才导致如今很多家长出现了有关于教育方面的焦虑。而这样的一种乱象,不仅仅是在耗费家长的资金,同时也是在耽误学生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金额,并且耽误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在成绩方面却没有任何进步,这才是我国对于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干预的根本原因。
Ⅹ 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你遇到过哪些校外培训乱象
教育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同时教育支出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他们渴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由于校外培训乱象丛生,常常有家长们被骗事件爆出。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是校外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内容超前超标、乱收费等现象仍屡禁不止。
1、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泛滥。
当前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泛滥,我们在车站的广告牌、商场的广告投放屏幕、居民楼的电梯、微信、短视频等平台甚至是春晚等各大卫视的晚会都能看培训机构的广告。他们打着名校名师的头衔招揽学生,承诺随时随地都有名师解答和批改作业的服务。然而这些广告有许多涉及虚假宣传,广告中承诺的内容很难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