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手养蜂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需要了解蜜蜂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还有在养蜂的时候,早知道花期的时间,因为开花的时候,会很重要。
Ⅱ 蜜蜂养殖入门教程
其实养蜂入门并不难,投入也不多,自己家里养一两箱,还是很不错的。所以蜂哥总结了一套"最简单的养蜂入门技术"现在就分享给大家。希望想养蜂和刚刚踏入养蜂之路的新手养蜂人,可以有所收获。另外养蜂老手们你们以前不懂得养蜂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一、养蜂基本工具
1.蜂箱:这个大家都知道,就是用来养蜜蜂的木箱子,最好买中蜂专用的。
2.小隔板:它是用来控制蜂群乱造巢脾的一块小木板,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温和保持蜂群整体性的一块小木板。
3.巢框:这个是给蜜蜂建造巢脾的框架,最基本的就是直接用空的巢框,让蜜蜂自己造巢脾。后面可以升级成,窜铁丝和加巢础,来固定巢脾和加快造脾速度。
4.隔王片:是装在蜂箱巢门口的,它可以隔住蜂王,但是不会隔住工蜂进出。主要用途是在蜂群还没有安心住下来的时候,防止蜂群飞逃的一个工具。
5.其他:防衣、防蜇帽、防蜇手套
二、蜂群来源
蜂群的来源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到野外去抓一群回来养,这个渠道比较适合疯狂的爱好者。另外一种就是直接购买一群回来养。购买蜂群,蜂哥建议还是当地购买最好,也可以连箱子一起购过来,就可以直接养了。如果当地实在买不到蜂群,也可以买笼蜂,顺便让卖家教你一些基本养蜂技术。
三、养蜂基本技术
初学养蜂最主要是学习如何稳定蜂群,而稳定蜂群就要先了解蜜蜂的习性。蜜蜂爱子如命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新手养蜂人一定要牢记在心。蜂群内部有子,工蜂就会采集花粉进蜂箱,所以巢门口有进粉就说明蜂群还是比较稳定的。另外蜂群的发展依赖蜂王,没有蜂王没有卵虫,蜂群就无法存活下去,所以初期要保住蜂群,就要先用隔王片封住巢门口,以防蜂群飞逃。
最简单的养蜂入门方法就是,先用隔王片封住巢门口,蜂箱里放一个空巢框,傍晚的时候将蜂群抖进蜂箱里,再盖上副布。晚上再打开蜂箱,利用小隔板,将蜂群压缩到蜂框一侧,然后每天晚上奖励饲喂蜂群,直到工蜂变得积极和采进花粉,才能放开隔王片。其实在简单的养蜂技术,也不如有个热心肠的养蜂师傅指点一二,所以如果有遇到这样的养蜂人,记得好好珍惜哦!
Ⅲ 新手要了解哪些养蜂知识
第一:销售渠道。作为一枚养蜂的小编,蜂部落可以告诉我们新养蜂的朋友,养蜂虽然是一项高强度的技术活,但是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想要养蜂成功只要肯努力并不难,而最难的一点是现在市场普遍认为的蜂蜜销售问题。蜂部落之所以把这一条放在第一是真的这一条非常重要,现在很多蜂农的蜂蜜真的成了最大的问题,所以蜂部落认为,我们在想要进入养蜂行业的时候,最好先确定自己最终想要获得的蜂产品是什么?销路如何?在解决了销路问题以后我们再考虑饲养问题。
第二:行业了解。关于这点蜂部落建议我们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先将自己的想法与有经验的老蜂农分享,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也从与他们的交流中获取相关的行业信息,看看你的方案在老蜂农的眼里可行性有多高,你是不是解决了获利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建议不要盲目尝试。
第五:成本预算。虽然说很多新养蜂的朋友的蜜蜂大多从上山抓捕,但是养蜂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个成本,对于中蜂来说只要我们不贪心,成本倒是不高,但是对于意蜂来说,由于我们没有办法从山上抓到,所以应该考虑成本,而且还要考虑意蜂规律性的预防药物成本以及饲料成本,在将这些成本与人工成本相加的情况下来确定我们最后的获利,将这个数据放大,看看我们最后能够盈利多少,最后再决定去投资。以上就是蜂部落向朋友们分享的关于一个养蜂新手想要从事养蜂行业首先应该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仅供我们有这种需求的朋友们参考,如有不妥,敬请指正批评。
Ⅳ 养蜂怎么入门
一、初学养蜂者怎样购置蜂群?
首先同时购进两个小群为宜。就气候来讲最好选在春季和秋季,并且气温在20—30℃之间的时候,此时外界气候温和,蜂群活动能力较强,丰富的蜜源植物开花,此时购买蜂群繁殖较快。初学养蜂者,由此开始边学边实践,使知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巩固,使蜂群在繁殖中逐步增加,为日后扩大养蜂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怎样选购好的蜂群?
选购蜂群时,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带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开箱察看时,如蜜蜂安静,不扑人,表示蜂群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工蜂体色新艳,封盖子脾整齐,连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体壮,行动稳健,产卵整齐,动作迅速,全身密布绒毛,颜色鲜艳,说明蜂王年轻,体质好。此外,还要观察老蜂与幼蜂,糖脾与子脾的比例,体色鲜艳,幼蜂与子蜂比例大的为好蜂群。此外刚开始学养蜂者,买蜂时最好要求带一部分空的旧巢脾。
三、如何选择理想的养蜂场地?
养蜂无论是定地饲养,转地饲养,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场地的选择,都是养蜂生产成败之关键。一个理想的养蜂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蜜粉源丰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势高燥,地形开阔,在半径2—3公里内没有其它蜂场,没有农药污染。如果定地饲养一定要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有开阔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挡住西北风,夏季又有南风吹达,正属冬暖夏凉之地。同时还要考虑全年至少要有一种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才可能保证蜂群的繁殖和获得大量的蜂产品。但是如果蜂场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条件再好,也难免产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这些因素对于养蜂人来说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此外,养蜂场的环境必须要安静、清洁,不宜把蜂场设在靠近铁路、牧场和蜜蜂敌害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农药仓库和蜂产品加工厂附近(因为加工蜂蜜时有大量蜜香飘出,引诱蜜蜂而至,易进难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区养蜂,还应注意防洪和防火。
四、怎样检查蜂群?
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内部也就会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春季分蜂热产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开始与结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备等,都必须对蜂群进行仔细的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情况,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局部检查和箱外观察等三种方法。
1、全面检查:对蜂箱各巢脾进行检查,叫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应选择风和日暖,气温在14℃以上的时候进行。检查前须准备好应有的工具,检查员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侧面,并背靠阳光。操作要细心,动作要稳、准、轻快。当蜂箱装满巢脾时,应先取第二脾,暂放蜂箱旁边,或放在待用箱内,如没满脾的箱,只要将边脾向箱边推移。检查各巢脾时,两手紧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观察巢脾一面,观察时与眼睛保持约一尺远的距离。看完一面后,再将上梁竖起,并以梁为轴向外转半圈,然后两手放平观察另一面。观察时要看虫、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况。分蜂季节要看有无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时,要注意莫挤压蜜蜂,蜂路宽窄要造当。
2、局部检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况,或者在外界气温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检查时,只提少数巢脾进行检查,叫局部检查。检查时如发现巢脾边角有存蜜,说明不缺饲料;巢脾中间有新产的巢,说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现有新蜡,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观察:进行箱外观察,可以通过巡视蜂箱,观察蜜蜂在巢门口的活动来判断蜂群情况。如采集蜂出入繁忙,采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并有啪啪响声,这就表示进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门口来回爬行,显得焦急不安,这可能失王的表现;如巢内发现不时爬出翅膀残缺的幼蜂,是受蜂敌危害的象征;箱内箱外经常发现蜘蛛和粉沫粪便,则有巢虫危害象征;不分气候,蜜蜂随时飞出巢外,而巢门前一、二米处发现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觉很轻,则可能是巢内缺蜜。早春或越冬进行箱外观察,对及时了解蜂群情况是很有必要。
五、养蜂应具备哪些主要用具?
养蜂用具包括:蜂箱、巢框、摇蜜机、巢础、蜂帚、割蜜刀、起刮刀、移虫针、蜂帽、喷烟壶等。
六、养蜂主要用具的用途
蜂箱:蜂箱是蜜蜂的巢穴,可防外界蜜蜂天敌的侵害和为蜜蜂避风挡雨、保温;
巢框:是固定巢础的外框;
巢础:是用来诱导蜜蜂做巢房的模具;
巢房:是蜂王产卵和酿造蜂蜜的地方;
割蜜刀:取蜜时如果装蜜的巢房已经封盖,则需用割蜜刀割开巢房盖,使蜜能摇出来。
割蜜机:用来摇取巢房内蜂蜜的工具;
蜂帚:取蜜时将巢脾上的蜜蜂扫落的工具;
起刮刀:是检查、管理蜂箱时常用工具,用它可以撬动粘连的巢框,刮蜂胶、除赘脾和蜡屑,还能用来起 钉子和卡子;
蜂帽:开箱检查、管理蜂群、取蜜时防止蜜蜂螫刺而佩戴的帽子;
移虫针:迁移王台幼虫的工具;
喷烟壶:开箱检查、取蜜、收集野蜂群时遇到性情凶暴的蜂群时,一用来防止蜜蜂螫到而喷烟的工具。
七、养蜂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养蜂经验欠缺的初学者来说,最容易造成养蜂失败的原因是病虫害。对于有经验的养蜂者来讲,放蜂场地的选择失算、恶劣的气候和意外事故,则是造成失败的原因。
八、怎样合并蜂群?
在某种情况下,往往出现蜂群强弱悬殊或失王现象,那就务必采取合并办法来处理,但合并只能以弱并强或无王群并有王群,如果两群蜂王诸在,务必先将较次的蜂王除掉,然后再并。在大流蜜期和早春蜂群定地陈列时,以及晚秋冬前,可直接合并法;合并时,选择一个傍晚时间,将无王群的蜂连脾放进有王群的蜂箱边,使两群相隔一寸距离,再全部喷洒一次蜜酒溶液,使两箱气味一致,第二天再将巢脾靠拢,这时若无争斗现象,合并就算成功。
为了安全可靠,一般可取间接合并法,即在合并前,用铁纱板隔离放在一起,经过一昼夜,当两群蜂气味一致时,撤除铁纱板合并,也可用报纸代替铁纱(报纸上打些小孔),让蜂将报纸咬通,自然合并。
如果失王时间较长的蜂群要先补一、二框封盖子脾,然后再合并,效果更佳
Ⅳ 关于蜜蜂的科普知识
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化过程。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7张)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这技术其实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Ⅵ 养蜂有关知识
二个要点
1.做好遮阴、通风、供水
蜂箱应摆放在蔽阴和有水源的地方,或是搭凉棚遮阴,在巢门附近摆放饮水器。炎热的中午,注意向蜂箱和场地喷洒适量水,增加湿度降低巢温。放大蜂路和巢门,加强通风、散热。同时也要做好防雨工作。
2.做好采蜜群的管理
主要采蜜期的强群管理十分重要。在此期间为鼓励蜜蜂采蜜,蜂巢必须不断扩大,而且不要限制蜂王产卵。适时增加继箱和空脾,使蜂群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足够的蜂蜜、产卵脾位,做到既能大量采蜜、生产蜂乳,又能发展一定的群势。
四个注意
1.注意消除分蜂热:此期间管理不好,极易发生分蜂。要经常对蜂巢进行检查,发现蜂王腹部缩小或停止产卵就是分蜂先兆,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分蜂,避免减弱群势,影响采蜜。
2.注意防止盗蜂:取蜜和喂蜂时蜜汁一定不要洒在箱外,如洒在箱外一定要彻底清理干净。巢门不可过大,蜂箱一定要严密,不可破损,蜜脾、蜂蜡、分蜜机等易引起盗蜂的器具一定要保存好。
3.注意消灭敌害:主要是巢虫、蚂蚁、胡蜂等昆虫及鸟类、鼠类、蟾蜍等。要注意蜂群的卫生,经常清扫蜂箱。
4.注意疫病:要注意经常观察蜜蜂的行动状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分析,采取防治措施。对周围5公里以内的主要蜜源的花期要有所了解,特别对花蜜、花粉等有毒植物的花期。对主要流蜜期的大宗植物要及时了解其农药的防治情况,避开农药使用期,以免发生农药中毒。
Ⅶ 怎样养蜂技术培训
你好!想学习想学技术选择学校需谨慎,建议您先网络了解相关培训机构或者学校,内然后再实地考察比较,从容师资,设备,环境,学生、家长口碑等硬件、软件多方面了解,同时多考察,对比几家同类培训机构,学校!谢谢可爱的网友采纳一下哦!
Ⅷ 养蜂知识和技术是什么
一、蜂种知识
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采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采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
二、生活习性
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整个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承担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性昆虫,事实上蜂群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离不开蜂巢,而蜂巢则是工蜂用腹部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成的,另外蜜蜂对筑巢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3、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但除了雄蜂以外蜂群与蜂群之间并不来往,而蜂群内部则靠独有的“群味”来辨别异同,若群味相同则可在蜂巢内自由通行,但若群味不同则将大大出手。
4、储食性: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蜜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和花蜜并存储在蜂巢中(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成的),若外界蜜源匮乏或天气不适宜工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
三、养蜂场地
1、蜜源丰富:蜜蜂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蜜源的支撑,若附近蜜源匮乏蜜蜂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通过养蜂来获取蜂蜜和花粉了,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蜜源丰富且相对连续的地方。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虽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饲养蜜蜂更利于蜂群的发展,例如温度不适时蜂群为了调控温度会增加负担,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小气候适宜的地方。
3、环境安静:蜜蜂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稳定的发展,在嘈杂的地方蜂群无法安静的育虫和采花酿蜜,若蜂群受到严重惊扰甚至可能弃巢而逃,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偏僻且鲜有人畜打扰的地方。
4、敌害要少:蜜蜂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天敌,例如胡蜂、蜘蛛、蛙类等都会捕杀蜜蜂,尤以胡蜂对蜜蜂的威胁最大,特别是夏秋季节胡蜂往往集中侵袭蜂群,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敌害少的地方。
Ⅸ 新手初学养蜂购置蜂群和怎么选购好蜂群
上节说到了蜂场的选址问题,这节我们来看看选蜂群和蜂箱的摆放!
一、初学养蜂者小量试验性购进
首先同时购进两个小群为宜。就气候来讲最好选在春季和秋季,并且气温在20—30之间的时候,此时外界气候温和,蜂群活动能力较强,丰富的蜜源植物开花,此时购买蜂群繁殖较快。初学养蜂者,由此开始边学边实践,使知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巩固,使蜂群在繁殖中逐步增加,为日后扩大养蜂打下坚定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养中蜂也好,意蜂也好,但不要两种蜂放在一个场地养,意蜂喜欢欺负中蜂最好养单种蜂)。
二、蜂群的选购
选购蜂群时,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带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开箱察看时,如蜜蜂安静,不扑人,表示蜂群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工蜂体色新艳,封盖子脾整齐,连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体壮,行动稳健,产卵整齐,动作迅速,全身密布绒毛,颜色鲜艳,说明蜂王年轻,体质好。此外,还要观察老蜂与幼蜂,糖脾与子脾的比例,体色鲜艳,幼蜂与子蜂比例大的为好蜂群。此外刚开始学养蜂者,买蜂时最好要求带一部分空的旧巢脾。
上节说了场地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很多人认为要先购置蜂群在选址,我认为先选址在购进蜂群,购蜂群后直接就可以安放到选好的场地,下面来看看蜂箱的摆放和摆列!
三、蜂箱的排列
蜂场决定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蜂群排列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其排列的方法与场地的大小和环境有关,原则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在蜂群没有运到以前就应将位置预先定好,如果蜂群运到后放箱的位置还有没有决定时,绝不可开箱门,因为蜜蜂一出来,就开始认识它周围的环境和蜂箱位置,以后箱位变动,会造成部分出去的蜜蜂不能顺利回箱。
意蜂可以如图这样样摆放
各箱所处位置要明显,如有分蜂、盗窃、逃亡等事发生,一望而知,便于管理。
箱门以朝南、向阳为好,其次是朝东南,再次是朝东,西北风侵入则不宜。
箱底用砖、木架或石块垫起,以离地4--8寸为宜。
箱底左右保持水平,箱内巢脾平行垂直;但前后要稍微倾斜,即后面比前面高0.5--1寸,使雨水不致从箱门口流入,同时蜜蜂易于把箱内的赃物搬出,保持箱内清洁。
箱门必须宽敞,不可面对墙壁或篱笆,使蜜蜂进出无阻。箱前如有杂草或秽臭的垃圾、粪便等,要及时清除。
箱门开启后,从门口观察,如发现死蜂,可用铁丝或细竹枝钩出,以免阻拦通路。隔一、二小时后,再开箱检查蜂王是否安全。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将分享——即时了解蜂群的实际情况及蜂群的初步管理!
喜欢的随手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