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环境管理制度相关的培训计划

环境管理制度相关的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12 13:13:23

㈠ 环境保护的培训计划怎么写

2005年全国地市级环保局长岗位培训工作计划表序号主办单位培训班名称参加培训人员人数培训时间拟培训的主要内容办班单位培训地点1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一期全国地市级地市级环保局领导60人2005.6.13.-6.25.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管理、环境法、专题讲座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人事司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班北京中日中心2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二期全国地市级地市级环保局领导60人2005.7.11.-7.23.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管理、环境法、专题讲座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人事司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班 河北北戴河3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三期全国地市级地市级环保局领导60人2005.9.12.-9.24.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管理、环境法、专题讲座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人事司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班河北北戴河 4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四期全国地市级西部地区地市级60人2005.10.17.-10.29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管理、环境法、专题讲座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人事司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班环保局领导 北京中日中心5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五期全国地市级地市级环保局领导40人待 定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管理、环境法、专题讲座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人事司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班

㈡ 施工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员工培训管理规定怎么写好呢

了对所有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的任职资格控制和培训,使其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能够胜任本职或本岗位工作,以满足规定要求,作此规定。其适用于公司所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人员的任职资格控制和培训。
1.公司管理人员的任(聘)用按《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管理制度》(暂行)和《岗位任职资格规定》规定办理,人事部保存任(聘)用记录。
2.安全处、施工处根据总公司控制计划和深圳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报分管副经理审核,经理批准,并协同工程处组织实施业务培训、考核工作。
3.安全科、施工计划科根据工程处施工生产需要,编制工程处年度培训计划,并报生产副主任审核,主任批准,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内容、教师、教材、时间、参加人员、考核方式。
4.公司、工程处及项目部应按照年度培训计划要求实施培训工作。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做出贡献。
5.人力资源调配及培训工作有效性的评价。
(1)管理评审时评价人力资源调配情况的有效性。
(2)深圳分公司、工程处及项目部应对每次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6. 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记录
(1)工程处负责保存本单位员工档案,员工档案包括员工的主要教育、工作经历和技能情况。
(2)安全处、施工处/安全科、施工计划科负责保存年度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的记录。
(3)新工人、转岗人员、在岗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书面或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项目部负责保存培训记录。
(4)安全处、施工处/安全科、施工计划科应按国家、地方有关部门要求,及时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卫生员、救护员、内审员、规定的管理人员(如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员)取得授权部门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持证上岗。做好培训登记表并报安全设备部备案。
(5)安全处、施工处/安全科、施工计划科组织实施管理人员、机操工、义务消防队员、环境监测人员、炊事员、保管员、门卫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经考核合格,核发内部上岗证上岗,负责保存培训记录。
(6)作业队组应定期进行安全活动,开好班前会,并保存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7)培训记录包括:培训内容、教师、教材、考勤(签到)表、考核成绩等。

㈢ 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为了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标,贯彻执行上述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原则,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各国的经验,规定了各种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下述具有全局意义的基本制度。(1)环境标准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因为要保护和管理环境就必须对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排放以及监测方法等作出统一的规定,环境标准就是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身健康,对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作出的量值规定。环境标准制度则是关于环境标准的分类、分级、制定和实施的规定。根据1999年的《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等五类。地方环境标准只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地方标准在其颁布的地区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护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和社会财富,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是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危害环境的其他因素作出的限制性规定。在资源管理方面也有各种标准,如草原载畜量标准、渔业方面的可捕捞标准、各种用水节水标准等。 (2)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环境监测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法,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性质、数量、影响范围及其后果等,进行调查和测定的活动。它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环境监测实行日报、月报、年报和定期编报环境质量报告的制度。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每年6月都发布环境状况公报。此外,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也实行监测制度,如水资源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湿地水禽监测,草原生产、生态监测等。(3)环境资源规划制度环境资源规划,是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手段所作的总体安排。环境资源规划制度是关于这种规划的编制、内容、执行等事项的法律规定。制定环境资源规划,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并严格执行,是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措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还发布了《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办法》。各项自然资源法律也对规划及其编制、审批和实施等作了规定。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法规定国家制定水资源战略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等等。(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是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保护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责任者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首长、各有关部门领导和企业的法人代表。上级政府确定环境保护目标,通过与下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签订责任书,层层分解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将环境保护任务落到实处。其法律依据是环境保护法关于地方各级政府对其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和产生污染的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规定。近年来在进一步强化这项制区,强调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加强考核和奖罚,并把环境质量的好坏作为政绩考核和干部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我国还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考核的对象是城市政府,按照具体的指标,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状况进行考核,以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是一项为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防止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性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初由《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我国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引进了这项制度,后来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都规定了这项制度,2002年10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发展了这项制度。根据该法规定,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二是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法律规定的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关于工业依业、畜牧业、林业艄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分别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按规定程序审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6)“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这是我国独创的,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衔接的,预防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制度。该制度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这项制度的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㈣ 请问 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环境政策:是国家或地区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保护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主要指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和排污收费政策等。

环境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作出规定的,由环境保护单行法规或规章所具体表现的对国家环境保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来监督实施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环境保护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包括三点:

1、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都是为实现环境保护的任务而制定的。

2、环境政策是是实现秩序、操作规则的背景材料。通过政策的加强,环境管理制度的合法性才能得到确定。

3、环境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立法来规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一种制度,更具有权威性和保障性。

㈤ 公司环境管理制度 应该怎么写

汽车修理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积极防治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等有害物质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按生气工艺安装、配置“三废”处理、通风、吸尘、净化、消声等设施。

三、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环保常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环境保护制度。

四、严格执行汽车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在用车辆的检查/维护制度(I/M制度),控制在用车辆的排放污染,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净化装置。

五、严格执行车辆噪声抑制技术标准,确保修竣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技术性能良好,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消声装置。

六、车辆竣工出厂前,要严格检查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指标,对尾气排放和噪声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得出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7e0fb01000chs.html

㈥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

  1. 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遵循“全面规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重视环保工作;

  2. 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掌握公司污染情况,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3. 企业改造和生产,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4. 生产废弃物的管理: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包装袋、包装桶等其他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尽量回收利用,对不能再使用的物品,由行政部门回收;

  5. “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处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6. 躁声的管理:采用低躁声设备。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㈦ 公司管理制度培训目的是什么

企业培训管理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帮助经理及时掌握公司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了解公司员工的思想状况与工作情况和对相关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状况。

(2) 使基层管理人员尽快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改变自己的工作观念,熟悉工作环境,习惯新的工作方法。

(3) 使专业人员熟练掌握本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及时了解各自领域里的最新知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4) 为员工提供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5) 对一般员工的培训是使其了解公司及产品概况,掌握工作规范,必要的工作技能,明确责权界限,以求按时完成本职工作。

(7)环境管理制度相关的培训计划扩展阅读:

一、培训效用

1、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它能保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中不至于败下阵来。

2、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培训能够改变员工的某些不适当的工作表现及行为。

3、培训是满足企业和员工双方需求的行为,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4、培训是建立优秀组织文化的杠杆,可以强化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二、培训实质上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升值,公司业绩改善,获得投资收益,它区别于其他投资活动的特点在于它的系统性,企业的员工培训是一个由多种培训要素组成的系统。

它包括了培训主体、培训客体、培训媒介包括了培训的计划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实施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它还包括了需求分析过程、确立目标过程、订立标准过程、培训实施过程、信息反馈过程、效果评价过程等。

企业培训专家企业都很重视员工培训,优质的培训是高效管理之母,足见对培训工作评价、定位之高。

企业发展离不开长期有效的培训,培训是批量制造企业所需人才的最好方法之一。

阅读全文

与环境管理制度相关的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净水机促销方案 浏览:300
佛山市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902
教室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浏览:671
电子商务入门教材 浏览:542
中央财经大学市场营销学 浏览:331
海南红色教育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849
最新保安年度培训方案 浏览:451
文化市场营销试卷 浏览:107
百行进万企全国推广方案 浏览:275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理论试题 浏览:314
法制宣传演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2
李宁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浏览:618
电子商务推广典型经验 浏览:763
餐厅国庆节促销活动 浏览:698
政府文艺汇演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05
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理解 浏览:961
b2g电子商务网站 浏览:635
我国网络营销市场的前景分析 浏览:469
绿色建材公司宣传推广方案 浏览:75
9月初9小学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