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幼儿园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幼儿园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31 10:47:19

Ⅰ 幼儿园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开发利用的水平较低 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对实施幼儿园普适性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是突出本园课程特色,为幼儿园自主开发符合自身实际的园本课程服务。当前,园本课程开发还不普遍,许多幼儿园的实验尚在酝酿之中,教师对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无意识阶段。 (二)开发利用的结构单一 园本课程资源包含的意义范畴宽广,既包括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又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资源。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开发、地方课程的建设,还是园本课程的多样化呈现与多方式实施,都离不开大量园本课程资源的支撑。长期以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未能形成有机整体。

Ⅱ 幼儿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
本课程的建来设与推进是当前幼儿源园课程改革的热点,目前很多幼儿园都立足本园实际构建园本课程,以便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自我特色。但是,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崇尚个性化的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把原来的,或者以往不好的地方做得更好作为追求个性的前提呢?也许,基础打得更扎实,才能更好的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园的课程。

Ⅲ 如何有效的开展园本课程的建设

幼儿园课程计划是指幼儿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等对本园课程进行选择、策划、重组和创新。任何一种课程的建立都有其背后的理念支撑,所以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要分析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计划,指出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发现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资源,在全体教师参与完成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业务园长带领各年级组长成立课程审议小组,交互审议课程计划,一致修订新的课程计划。如:在使用华师大的《建构式课程》作为幼儿园蓝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经常会思考选择什么主题活动适合本园幼儿开展活动,此时教师就是在建构园本课程。有时教师也会反思主题中一些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筛选、调整,重新预设新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这些建构都是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中实施的园本课程建设,也是最为基础的课程建设。

Ⅳ 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课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化幼儿教育的认识,已不仅仅是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实践,高价、高消耗也未必带来高质量,如何进行教育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它让我们更多地思考着教育的多元化、多样化,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应当得到充分体现,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课程应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科学地来组织和选择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
关键词
农村资源 美术教育 文化资源
我们幼儿园既是一所现代化幼儿园,又是一所有着丰富教育资源的农村县区幼儿园,处于独特的农村资源和乡土文化气息之中。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美术教育中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把目光愈来愈多地投向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村资源教育活动,充分让幼儿去感受、去领略、去体验乡土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胸怀和能力,以及环保节约的意识和品质。
一、有效利用农村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文化是人得以成长的核心因素,各地在自身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有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生长于此的人们会潜移默化受到这些文化熏染,成为文化的认同者。农村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新沂特有的地理环境、钟吾文化、民间艺术、地域特色等都是丰厚的教育资源。新沂在巍巍马陵山、滔滔沭河水的滋养中,在钟吾古国、花厅文化的积淀下汲取丰富营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谣、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地方特产、家乡风光、特色经济、地方风俗……这些无不显现出新沂这块人杰地灵、深厚严谨、大气睿智的沃土的文化底蕴。有效利用和挖掘这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农村文化资源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彰显着无穷的魅力,是幼儿美术创作的源泉。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把民间游戏和歌谣渗透进去,丰富幼儿的活动。在翻绳的游戏中,孩子可以边说歌谣边翻,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民间工艺活动《绣花》,我让孩子们自己来试一试、做一做。首先,我和孩子们收集了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帽、绣花围兜等物品,开了一个绣花作品展示会,我便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仔细地去观察作品,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其次,请会绣花的家长在孩子们面前进行刺绣,进一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刺激,以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欲望。在孩子们自己动手做的过程中,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操作不断提高水平。当一件件富有想象的绣花作品被装饰在活动室时,孩子们得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特殊魅力,了解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与智慧,体会到农村文化资源的博大精深。
二、有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纲要》 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大自然是孕育智慧的源泉,自然景色时时变化处处不同,是孩子们用来创作的最好的艺术表现对象,也是引发孩子们创作激情和热爱自然的好途径!带孩子来到田野,孩子会在与自然物接触的过程中,促使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产生热爱自然资源的情感,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由此,一个个探索型美术活动应运而生,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思维的火花。
随手可得的泥巴是陪伴孩子们的最好美术游戏材料。孩子们在玩玩、捏捏、做做的过程中,把泥巴变成了各种自己喜欢的物体。如用泥球做成糖葫芦、葡萄、太阳花、用泥条做成桌子、凳子,用泥球和泥条组成螃蟹、小鸟、蝴蝶、花朵,还制作了各种糕点、糖果、面条、水饺等等。孩子们在玩中做、做中玩,大胆创新,自由想象。
每当春夏秋冬田野里有不同的景色变化时,是培养孩子们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机。金秋十月我带孩子们去秋游,孩子们在野花飘香中,沐浴着大自然的雨露阳光。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寻找到的告诉我:老师我发现小草变黄了,野菊花盛开了;我看到毛茸茸的芦苇随风飘荡,田野里的水稻金灿灿的;我还看到小树叶在跳舞呢……孩子们秋游回来把采集的各种树叶、花瓣,画一画、贴一贴,把摘回的野花野草插在牛奶瓶里,看到孩子们兴致很浓,我让他们讨论:怎样把树叶贴得生动美观?怎样把花、草、叶子插得漂亮?通过讨论,孩子们从无目的地贴画到有目的地贴,从乱插到懂得怎样配色,怎样布局才漂亮、有层次感。活动结束后,我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自然角、午睡室,这一幅幅作品正是孩子们所要表达的心声,他们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三、有效利用农村作物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农村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是美术创作的绝好语言素材。给他们更广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可以自己寻找适宜的材料进行制作,动手去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东西,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有趣的种子》主题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种子:有鸡毛菜籽、毛豆、黄豆、扁豆、蚕豆、青豆、白云豆、红豆、荠菜籽、葫芦籽、玉米、花生、高粱等等。当这么多的种子聚集在一起时,孩子们可兴奋了,他们相互交流、相互介绍,嘴里还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原来青菜籽这么小,豆类的种子这么多,好漂亮!丝瓜子怎么扁扁的和西瓜子有点差不多,赤豆是深红的,可以补血的,玉米种子藏在玉米棒上,棉花种子藏在花朵里等。确实从孩子的交流、介绍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已被激发,同时还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我鼓励他们在晨间活动、午间、游戏时间玩一玩、贴一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展现在孩子面前。 在班级活动区角的创设上,也紧随孩子发展的兴趣,在材料的提供上我注重了材料的原始性、体现内容的挑战性,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的表现表达,大胆的想象创造。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有紫色的茄子、红色与青色的辣椒、红色的番茄、青色的蚕豆与毛豆、玫红的番薯、白色的萝卜、弯弯的黄瓜等等,都是孩子区角活动的好材料。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想象,在他们眼中,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便是一件件生动活泼的物体。如孩子想象出青椒像青蛙、白萝卜像小老鼠、小猪、毛豆夹、扁豆夹像小船等,同时在孩子想象的基础上,我又为孩子提供了一些辅助材料,让他们与材料互动。橡皮泥、火柴、牙签、珠光片、各式蜡光纸等,幼儿自由探索如何使用工具与辅助材料将蔬菜制成各种有趣的造型。土豆,在孩子的手中稍稍添加了一些辅助材料便制成土豆刺猬、土豆长颈鹿、土豆孔雀、土豆小鸡等一系列富有童趣的土豆制品。白萝卜在孩子的操作中装上胡须、粘上眼睛、插上一个小尾巴,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鼠便展现在眼前。同时孩子们还做了小胖猪、小白兔、小山羊、小蜗牛等一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丰富的农作物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灵感,他们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了千姿百态的物体造型,大大的增强了孩子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同时孩子在与农作物的对话过程中不断拓展思路,他们把田野里的稻草、高粱秆、玉米皮等扎成不同的造型挂在教室的墙上,美化身边的环境……孩子们已深深感受到了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在创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四、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的各种能人、艺人是幼儿教育的良好合作伙伴,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应给予充分挖掘和利用。
首先,发挥特长家长的作用。“家长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吸收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我在美术教育中,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把擅长柳编的、擅长画农民画的、擅长捏面人的、擅长制作农具的家长分别请到幼儿园,在孩子们中间现场展示。不能到幼儿园展示的我们就组织参观,参观瓜果大棚、参观养鸡场、孔雀园……这些活生生的画面,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孩子们的区角游戏丰富了,编织的、制作的、剪贴的、刺绣的,各种游戏运用而生。孩子们的艺术创作生动了,创意、造型、用色、布局变得有想象、有创意、有童趣,平面的立体的艺术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其次,挖掘民间艺人的才能。新沂农村有着丰富的民间人才资源,剪纸艺人、面人艺人、门吊艺人、草编艺人、刺绣艺人应有尽有,他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他们身上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们的艺术品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他们是我们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更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珍贵资源。
我们定期邀请他们给我们做艺术顾问,给孩子们展示、指导,参与孩子们的活动,让孩子们从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素有“文化艺术之乡”的新沂合沟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于“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剪纸艺术家王桂英奶奶就居住于此,她的作品《小街一角》《烙煎饼》《春耕》《架电线》等,热情奔放,质朴、淳厚,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一直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热爱王奶奶和她的作品的孩子们,每次活动时都把王奶奶热情地“包围”起来,争先恐后地问这问那,孩子们不仅喜爱王奶奶随时剪出的活动场景,喜爱王奶奶聚精会神剪纸的样子,喜爱王奶奶的剪纸活动课,更被王奶奶几十年的剪纸艺术的执著所激励。这样生动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收获是太大了。在王奶奶的指导下,一件件作品如泉水一般,不断涌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午睡、游戏、吃饭等都走入了作品,教室里、午睡室里、走廊里到处都挂满了孩子们的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形象,生活气息浓厚。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剪纸的艺术,还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创造美的灵巧双手、一颗热爱生活、热爱民间艺术、热爱家乡文化的炽热的心。

Ⅳ 在幼儿园中,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应该怎么定义有什么区别

教育资源通常包含了幼儿园所有的软硬件设施,及师资,这其中就包含有课程资源。
而课程资源只简单的指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能运用的课程体系,教学配套设施等

Ⅵ 如何有效促进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实施,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倍受关注。

幼儿园教师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幼儿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这一角色是与中小学教师有重要区别的(周玮,2008)。

幼儿园教师能否全程、主动、积极参与课程建设虽由主观意志所决定,但也需要通过园所管理来推动。研究者认为,幼儿园可通过有效的管理,切实支持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有效参与课程建设。

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和谐的园所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和维持教师专业成长的动机,有利于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互动对话机制,关心并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积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如走廊、区角、活动室、会议室、食堂、卫生间等)、制度与精神环境(如办园理念、核心价值、课程愿景等),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关爱、和谐的文化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工作与生活。

具体而言,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可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审议、实施、评价过程中来。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发挥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1.充分体现民主化

幼儿园的管理其实是一种服务。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应是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制定和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也不例外。

例如,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课程愿景应是在园长带领下,全体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和现状特点,基于幼儿需要、家长期望、社区资源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而制定的。

在制定课程愿景前,幼儿园可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幼儿、家长及社区等的意见,再组织教师充分讨论、研究,达成共识。

此外,幼儿园还可根据课程评价及反思,定期组织教师对课程愿景进行修订,以使其更加丰富、合理和适宜(虞永平,2005)。

2.逐步实现规范化

教科研引领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可通过教科研组织、教科研制度的建立,对教科研计划、有关课题研究过程(申报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中期总结、结题报告、结题鉴定)、资料档案、经费、成果、奖励表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形成务实、高效的教科研管理机制,从而为教师通过教科研开展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例如,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支持教师对课程现状、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鼓励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已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幼儿园课程,以逐步形成适合本园幼儿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具有特色的课程方案。

3.过程管理力求科学化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课程编制主体。编制主体包括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士。

其次,要遵循一定的课程编制原则。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不仅要与国家颁布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精神相一致,体现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境化等教育理念,还要结合本园课程实际,基于本园课程愿景,遵循本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需要和特点。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综合考虑儿童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知识本身发展的状况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可能,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原有水平,努力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课程内容要生活化、整合化,具有时代性,体现游戏性,要让幼儿在课程活动中体验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此外,应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加以深度融合。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结构的科学合理化、一日作息的机动灵活化、活动材料的丰富多样化、心理环境的宽松舒适化,要力求观察分析每个幼儿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要开发和利用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课程评价重在发展性,其目的是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

再次,要加强对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和监督工作,以不断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最后,要保障课程建设经费,确保课程方案的建设和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4.队伍管理力求人性化

首先,幼儿园可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其次,幼儿园应完善培养和评价机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幼儿园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使其在课程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以带领全园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共同获得专业发展。

最后,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集体学习研讨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质量。

三、积极搭建平台,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1.开展高效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园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高效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

教研活动可把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为三大基本力量,根据本园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理论学习、专家报告、专题研讨、视频观看、案例分析、现场观摩、评比交流、网络论坛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可重点研究如何观察了解幼儿,分享教育经验,或就课程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之道。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工作应得到理解、尊重和支持,教师本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促进自己的持续发展。幼儿园则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培训前可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如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其培训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以此确定培训内容。

其次,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如师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科研选题、论文写作、信息技术等)、层次多样(针对不同年龄、经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培训。

当前,幼儿园宜重点加强对教师观察能力、挖掘利用整合教育资源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谈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评价反思能力、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能力等的培训,以提高其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

最后,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促使其成为不断探究教育规律、不断反思和改革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3.整合园内外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能力。为此,幼儿园可充分发挥幼教专家的引领作用,让教师与专家对话,及时解决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可充分发挥教研组长、课题主持人、骨干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教师自主结合、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还可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促使其积极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开发建言献策,支持并鼓励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开发工作,从而共同提升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

――END――

插画来源网络

更多优质资源,可关注微信公众号:utoutiao

Ⅶ 幼儿园课程构建需要丰富多彩的资源,该如何实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的三个核心理念是:生活、游戏、综合,如何将这三个核心的理念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目的呢?不能只是简单地理解生活、游戏、教学的综合,《纲要》所倡导的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也并不只是要教师把生活、游戏、教学简单地联系在一起。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去发现并且选择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内容,充分地利用游戏手段实施幼儿园课程呢?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
深圳披披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浏览:466
泉州市聚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6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